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利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项 目 名 称

平利县2009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 项 目 法 人

各乡镇、国有林场 投 资 规 模

640万元

编 制 单 位

平利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资质证 书编号

省丙字32号 法 人 代 表

张 华 技术质量负责人

张 华 编制项目负责人

凌受松

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

黄立刚(工程师)

陈益军(工程师) 陈宏儒(工程师)

刘文锋(助理工程师) 凌受松(助理工程师)

邱茂慈(工程师) 周 盛(助理工程师)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1 目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要 ..........................................1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背景 ...............................2 2.1基本概况 ..........................................2 2.2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3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 4.1项目实施有可靠的领导、组织机构保障 .................5 4.2退耕还林工程制度完善 ...............................6 4.3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基础 ............................10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11 5.1项目建设内容......................................11 5.2项目布局 .........................................11 5.3建设时间安排......................................11 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 ....................................11 6.1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和标准 ............................11 6.2项目投资估算金额 ..................................11 第七章 组织保证措施 ....................................12 7.1加强组织领导......................................12

1 7.2加强资金管理......................................12 7.3落实工程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 ....................12 第八章 结论 ............................................12 2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平利县2009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1.1.2项目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项目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国有林场 1.1.5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续 建 1.1.7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1年(2009年) 1.1.8项目建设地点

各乡镇、各国有林场 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退耕地还林1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 3万亩。1

1.1.10投资规模

总投资640万元,其中:退耕还林230万元,荒山造林200万元,封山育林210万元。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陕西省封山(沙)育林调查设计要点; ☆平利县退耕还林总体规划。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背景

2.1基本概况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周边分别与湖北省竹溪县、重庆市城口县以及本省的汉滨、镇坪、岚皋、旬阳等县接壤。是人类始祖女娲故里。全县辖12个乡镇、190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全县总面积262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生物、矿产、水能、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属于省级贫困县。

2 我县是全省二十八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共有林业用地347.6万亩,其中有林地266.7万亩,灌木林地38.9万亩、其它林业用地42万亩,森林覆盖率67.8%,活立木总蓄积768.7万立方米,先后被国家林业部授予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县、造林绿化百佳县,是陕西省林业工程重点县之一。境内植物种类繁多,群体结构复杂,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成林(园)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栎类、漆、桑、茶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有珙桐、七叶树、银杏、水杉、冷杉、香樟、楠木等。 2.2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1999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朱熔基总理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全县实际,强化一个认识,扭住两个关键,严把三道关口,坚持两个结合,全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计划退耕还林43.5万亩,截止2007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66万亩,荒山造林24.0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其中:1999年退耕还林4.76万亩,荒山造林0.52万亩;2000年退耕还林3万亩;2001年退耕还林2.3万亩,荒山造林5.2万亩;2002年退耕还林5.2万亩,荒山造林5.2万亩;2003年退耕还林9万亩,荒山造林5万亩;2004年退耕还林0.5万亩,荒山造林5.2万亩;2005年退耕还林3.8万亩,荒山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2006年退耕还林0.1万亩,荒山造林1.5万亩;2007年荒山造林1.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

3 共155个村,占总村数的81.6%(有35个空白村),涉及农户46000户,占总农户数(51154户)的90%。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平利县是全国首批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和全省24个林业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建设任务、认真组织落实、严格工程管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也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退耕还林积极普遍高涨,八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为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县1999年上报全县总体规划退耕地还林面积为43.5万亩,截止目前共实施退耕地还林面积28.66万亩,尚有14.94万亩未实施,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按照整村规划,一次退完的原则,全县尚有有35个未实施的退耕还林的空白村,这些村普遍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继续推进退耕还林。

全县共有林业用地347.6万亩,其中有林地266.7万亩,灌木林地38.9万亩、其它林业用地42万亩。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纳入保护天然林面积193万亩,还有73万亩有林地、38.9万亩灌木林地和42万亩其它林业用地需纳入后期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数年前就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生态工程建

4 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缺少项目支撑和国家资金支持,本县财政很难维持长远生态建设;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作为水源地,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人工造林或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覆盖度),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和经济效益,减少水土流失,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1项目实施有可靠的领导、组织机构保障

平利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历次乡镇机构改革中林业机构未减少未撤并,近几年还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所全部纳入财政全额供养,林业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列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继续实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全县林业管理、天保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技术服务等组织机构建全。林业局机关内设综合办公室、退耕办、天保办、林政股、业务股等五个股室,下设机构主要有县森林公安分局(含3个派出所)、县林技中心、县蚕技中心和3个木材检查站、12个乡镇林业站、3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中心苗圃。全县共有在职林业职工371人。

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初期,我县就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计划、财政、监察、审计、国土、农业、粮食、林业八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业务技术干部专职负责退耕还林工作,核定编制和人头经费,

5 保障退耕还林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4.2退耕还林工程制度完善

八年来,平利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摸索完善了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4.2.1强化一个认识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我县来之不易的重大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始终要求各级各部门珍惜这一政策机遇,强化对退耕还林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退耕还林形成了共识,充分认识到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是改善平利生态环境,优化平利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绿色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要契机;是转变农民群众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组织和指导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确定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富民强农”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国家要“被子”与农民要“票子”二者间的关系,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使全县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始终朝着生态优先、质量优先的方向迈进。 4.2.2扭住两个关键

其一,扭住组织领导这个关键。退耕还林是一项责任重大、涉及面广、质量要求严格的工作,为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计划、财政、林业、农业、粮食、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 从

6 项目的争取、实施到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全程负责把关、协调和提供技术服务,与此同时,层层落实责任,一是落实乡镇党委政策责任,县上明确规定,各乡镇长是本辖区退耕还林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抓好协调、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搞好组织实施,其次是落实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责任。对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兑现,第三是落实退耕还林项目村组、农户的责任。签订项目责任书、逐户建档立卡、检查验收合格后核发林权证,兑现钱粮补助,对栽应付树、造应付林,在质量和面积弄虚作假者,严肃惩处,并不予兑现政策。其二,扭住广泛发动群众这个关键。我们在生态工程建设上,始终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一是确保政策技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群众抢抓机遇,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积极参与这一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几年来共印发宣传资料5万份,出动宣传车近百台次,组织群众技术培训200多场次,多次召开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使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技术要求和重大意义日渐深入人心。二是层层抓点示范进行引导,县上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有自己的退耕还林示范样板点,通过点上的经验,推动全县退耕还林建设平衡发展。 4.2.3严把三道关口

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出版板、出形象、出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县在近几年的造林绿化工作中,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注重区域布局、连片治理,重

7 点突出县城周围、公路沿线、库区上游和集镇新村,不搞遍地开花,从规划设计上保证了全县生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二是严禁把技术质量关。为保证造林质量,从挖坑、整地、调苗、栽植到后期管护,我县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考核办法,印发到各乡镇和村组农户,并多次召开退耕还林工程不同环节的现场会,夯实技术要求,强化质量观念。技术部门和乡镇干部采取分片包抓的形式,坚持在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每个环节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要求的返工重建,确保栽一株成活一株,退一块成一块,从近几年的检查验收情况看,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三是严把政策兑现关。国家有关退耕还林和政策能否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上,即关系到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又影响到今后这一项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因此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挥政策威力,历年来坚持执行国家政策不走样,不贪污政策、不挪用政策。首先是认真进行检查验收,逐乡镇、逐村、逐户、逐地块实地检查,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建档立卡,予以确认;成活率、苗木类别、栽植密度等技术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不予以计算面积;存在还林不退耕、林粮间套等问题的,不予以确认面积。其次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折不扣地兑现国家规定的钱粮补助政策,在兑现前,以村组为单位,将标准和数额进行张榜公布,让群众评议监督,退耕户签字盖章后领取补助,避免了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等行为的发生;对故意违反政策的、发现一例、查处一例。三是认真确认权属,及时核发林权证,落实“谁造林、谁受益、谁所有”的政策,全县共

8 核发退耕还林权属4.6万户,确认退耕还林面积28.66万亩,有将地保护了广大退耕户的利益,调动了农户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

4.2.4坚持两个结合

一是坚持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目标,一是山要绿,二是民要富。山绿起来是基础,民富起来是根本,只有解决了农民脱贫致富问题,才能确保退下来的耕地不复垦,我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业发展上注意了与退耕还林工程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在土地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情况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蚕、茶、烟、姜、羊等产业,确保农户退得下,能致富,不反弹。二是坚持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相继争取到了国家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及新村建设等扶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这些项目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每年月日确定几个重点区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兴隆的正沟等一些山高人稀的村组,我们将退耕还林与扶贫搬迁和新村建设相结合,动员和扶持农户生态移民,从山上搬迁到土地条件好、交通便利、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低山川道村组,把山上退下来的土地还上林,既加快了集镇新村建设,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又促进了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取得了“搬几户人,退一坡地,要一座山”的“双赢”成效。在一些中低山乡镇和村组,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治理工程,一并实施,综合治理,

9 不但改善了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而且进一步扩大了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空间,为“林草上山,米粮下川”奠定了基础。三是坚持退耕还林与激发农民群众创业热情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县大部分农民群众习惯了以粮为主、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部分不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面对相对共域外内“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现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一部分有头脑、善经或、敢闯敢干的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林果、蔬菜、养殖及各优物农产品生产,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这些能人大户的创业之路,为全县广大退耕农户脱争购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借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4.3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基础

自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28.66万亩,荒山造林24.02万亩,另退耕还林封山育林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位于安康市前列,也是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县之一,多次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多次复查、抽查验收,2008年9月再次圆满通过了国家局对到期退耕还林面积的复核验收,面积保存率100%,苗木保存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为续建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内容

2009年全县续建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 5.2项目布局

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重点安排全县12个乡镇尚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空白村或半边村。造林地类为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坡,造林方式人工,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漆树、杉木、刺槐、橡子等乡土树种。封山育林3万亩以林场、部分乡镇组织实施。 5.3建设时间安排

2009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

6.1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和标准

按照《退耕还林》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退耕地还林每亩国家投资230元,荒山造林每亩国家投资100元,封山育林每亩国家投资70元。

6.2项目投资估算金额

项目实施总投资640万元,其中退耕还林1万亩需投资230万元,荒山造林2万亩需投资200万元,封山育林3万亩需投资210万元。

第七章 组织保证措施

7.1加强组织领导

退耕还林工程是个系统工程,实施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承担具体组织管理和指导职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明确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建设任务完成。 7.2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帐专人管理,按预算和工程进度拨款,严把资金使用关,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

7.3落实工程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

项目实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监理制,聘请专业工程监理单位担任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八章 结论

本项目是一项公益性生态建设工程,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巩固已有退耕还林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续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务必尽快付诸实施。

平利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实绩核查报告

平利县林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荐)

退耕还林工程自查报告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

*县退耕还林工程自评估报告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报告

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平利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报告
《平利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