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鸡兔同笼》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鸡兔同笼》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鸡兔同笼》是在介绍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之后的一节。它是通过多个由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同时,为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及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算术法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有时会因思维定势把思维方向定在算术方法或一元一次方程方法上。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确立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二元一

次方程组。 突破点:——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寻求等量关系,再用

未知量参与表示等量关系。 设计思路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图:

教学过程

【前置练习】学生展评 【情境导入】

1.视频《奔跑吧兄弟》引出问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①算术法 ②一元一次方程 ③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这个学生熟悉的古代著名趣题引入,旨在通过对多种解法的对比分析,突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点明本节课主旨。

2.古题今演,加深体会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通过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这个较困难问题,使学生由“一回生”过渡到“二回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

【小结】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巩固练习】

1.小刚有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共8枚,币值共有6元5角,设5角的有x枚,一元的有y枚,列出的方程组为(

2.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 共有68条腿,若设蛐蛐有x只,蜘蛛有y只, 则列出方程组为

A

x+y=8 x+0.5y=6.B.

x+y=8 0.5x+y=6.5 x+y=8 5x+y=6.5 C.x+y=6.5 x+0.5y=8

D.3.今有牛

五、羊二,值金十两.牛

二、羊五,值金八两.牛、羊各值金几何?

巩固练习设计了三道题目,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好的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概括。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导学案63页 巩固练习第2题

【教学反思】

1.前置练习的展评,只展示了做得好的同学,没有展示做得不好的同学。应该展示错误,这样学生才能更清楚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沉闷,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巩固练习的讲解过于匆忙,没有很好的帮助教会学生怎样找到等量关系式。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说课稿

小学数学经典说课稿《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及说课稿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
《鸡兔同笼说课稿(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