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鸡兔同笼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较大的原题。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测、列表、假设,其中假设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

问题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画图。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数青蛙这首儿歌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现在就来跟着老师把数鸭子这首儿歌读一读、唱一唱。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 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师:一只青蛙几条腿?两只青蛙几条腿?一百只青蛙几条腿?当老师把青蛙换成鸡和兔,并把它们关在一个笼子里的时候,怎么来计算它们的腿数呢?早在1500年前,就有人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下鸡兔同笼的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设疑自探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提示:

1、从题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结合生活实际,你还能从题中获得什么信息? 思考: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画图法

师:老师也想到了这个方法,看,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上面有8个圆代表8个头,用26根竖线代表26只脚,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给这8个头加上合适的脚吧。

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示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吧? 学生汇报。

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专门做了一个表格,分为三栏,分别是鸡的只数、兔的只数、脚的总数,当鸡有8只时,兔有0只,脚有16只,鸡有7只时,兔有(1)只,脚有(18)只,那现在哪位同学想帮老师把这个表格补充完成?

学生汇报。

那这种用表格进行记录和计算的方法,统称为列表法。 我们用画图法和列表法得到的结果一样吗? 预设:一样

结果是:(鸡有3只,兔有5只)

(三)、解疑合探

(1)师生互动,引出假设法。

《孔子算经》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一道问题,大家来读一下。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谁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道题?

预设: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当我们碰到35头,94足这么大数量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用画图法和列表法来计算,还容易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简单的8个头,26只脚的问题,观察一下我们完成的表格,当鸡有8只兔有0只时,说明什么?

预设:假设全是鸡

(2)交流反馈,师生互动,学生根据师提示列出解题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

1、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2、看到的比全都是鸡多了(10)只脚,多的是兔子的脚

3、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两只脚,所以只能两只两只的加上去。 (3)小组讨论,挑战古人,得出假设法的规律:

1、假设全是鸡,得到的是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得到的是鸡的只数。

2、兔的只数=(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3、鸡的只数=(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

的脚数)

(四)、质疑再探 规律到底能不能成立?

验证:小组配合运用规律解决孔子算经中的问题。

(五)、应用扩展 (1)、全课总结

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运用几种方法解决? 学生汇报总结。 (2)、作业(古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七、教学反思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稍微欠缺,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有节奏的对其进行带动,完成后让学生重新复述,并且注意加强平时的练习。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公开课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定稿)

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案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