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004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转变观念入手 坚持科研为先导

以课堂为主阵地 走向课改新天地

——沙市新世纪实验学校课改工作小结

迎着课程改革的浪潮,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着时代的节拍,我校的新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这次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形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课程内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特点。三年来,我们从走近新课程到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路同行、一起成长,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一、从转变观念入手,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只能虚有其表,为此,我们把通过师资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适度超前。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校本培训和即时即地培训,使教师边实践、边培训、边转变。

(一)集中培训

所有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在课改实施前都参加沙市区教育局组织的课改培训,并全额支负培训费、资料费;在校由教导处调好课,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论是资金,还是时间上都给以了大力支持。这三年里,主动给教师传递培训信息,让各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课改培训。通过集体培训,打造共同的教育新理念,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产生思想、理念、情绪上的认同感和投身于课改实践的积极性。

(二)有计划的校本培训

1、省教育专家王钧、李文衡两位老师每学期4次对老师分学科作课改讲座;听课并指导,进行课改培训。使教师受益非浅,更新观念的同时也改进了教学的方式。

2、每学期开学前,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学期学习培训资料”。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新世纪人”工作中的必要元素,更是我们课改工作中的催化剂。

3、照例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要求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纲要》,各科“课程标准”及解读等课改理论文章。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及评价观。

(三)即时即地的案例培训

1.召开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会议、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策略,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2.召开一至三年级任课老师座谈会,研讨新教材实验中新课程理念落实的体会和困惑。

3.通过向家长开放日活动,听取家长对学校课改实验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提升教师教改水平。

4.邀请各科省竞赛课获奖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开展“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行政班子人员为期每周的课改调研随堂听课5节。 6.每年级组的4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年级组教研赛课活动。 7.青年教师的“我与课改同行”的专题汇报会等等。

通过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来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通过点拨式的即时即地的培训,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不断提升新课程理念。

二、坚持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带动新课程的实施。

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当代教师之必然和必须。课改实验并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机械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研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和广阔的用武之地,另一面,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推进措施。为此,我们遵循“边实验、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确立了“科研带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思路。

在学校总课题“积极开发大脑功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统领下,各实验老师按照一定的维度,确立易操作、周期短、富有实践意义的专题,从而形成了健全的学科科研网络。这样,教师人人有了研究阵地,个个带着课题实践研究。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服务,我们扎扎实实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每月由一位实验老师围绕自己研究课题上好课题研究实验课、年级组的公开教学活动课、沙市公开教学活动课等。听课后,围绕“本课教学中反映了课题的哪些思想?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进行研讨。对教学中不到位或不够成熟的地方,一起讨论改进方案,然后再按议定的教学方案再次上课„„使老师们逐步积累了成功的做法。 科研,提高了教师课程研究的素养,不断探索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所谓“课改促科研,科研推课改”。

三、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

相同的教学理念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再加上新课程理念给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开放度,教育教学设计没有了固定化的模式,怎样实施教育教学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探索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不断追求“超越”,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教学理念,提高实验能力。

(一)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师的课改动态

哪些教师与时俱进,与课改同行;哪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用的虽是“新”教材,走的仍是老“路”。随堂听课,使我们及时了解了教师的课改动态。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一些教师教学行为的各种变化。

1、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新课程强调要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因为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2、重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按照这样的理念,我校的各科教师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3、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强调建立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而且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 我校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加课程改革的新机制,落实“家长三知道”:

1、知道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2、知道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课程设置方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3、知道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规范家长行为,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合力。

2004年春我校举行了一次全校家长学习、观摩教学的开发日活动,通过活动,旨在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评价观,探索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参加本次家校研讨活动的家长有二百八十多名,认真听了各年级语文、数学、艺术课共32节。他们反映,老师上课教学方法灵活,图文并茂,并能开展学生喜爱的游戏等活动,把枯燥的数学、识字教学寓于快乐的童趣中,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同时,不忘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课满意率达95.9%。 本次活动在座谈研讨中,家长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他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举办“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 这几年,我校举行了“实施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请来了省兄弟学校同行共同探讨新课程改革的话题。每次活动都要展示了几节课,这些课均力求围绕“知道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即怎样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充分肯定。

(四)进行年级组之间的公开教学赛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分别以年级组为单位,在集体磨课的基础上推出四至五节研讨课,进行全校的公开教学赛课活动,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来审视课堂教学,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新型的教学观、学生观与评价观。通过活动,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感悟了课改的核心。

四、增强“管理即服务”意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此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因无确定的教学内容、无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担心孩子尚小,无“研究”能力。面对这种全新的课程,教师感到困惑、迷茫,学校管理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觉得,科学的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而管理的重点应侧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者的支持、鼓励、帮助和指导。即课程的管理应体现在服务之中。

(一)组织培训,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启动以后,我们教导处每二周组织每一位 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有关培训,学习新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涉及的四大领域和具有的五个特性,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两大意义。一是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二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组织者、帮助者。商讨并制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二)提供范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是全新的课程,毫无经验可借鉴,我们及时在平行班中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的个案进行示范,组织“上课——说课、评课”的研讨活动,进行面上的指导,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1、以《我在长江边长大》为题材的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搜集家乡各方面的资料、素材,深入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了解家乡,锻炼了自身能力。

2、以各学科相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把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平时丰富的积累相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的数学 „„从而锻炼了综合学习能力。

几学期来的实施,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由模糊走向明晰、由肤浅走向深刻。“综合实践活动”最终归结为师生的“活动”。师生将活动什么,怎样活动,为什么这么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而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五、以艺术教学课改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发展艺术特色

课程改革把单一的音乐、美术课程融为一体,形成了综合性的课程——艺术课。我校每周

二、周四下午两节课法定为艺术课,虽然在校外聘请了一批专业教师,但是还是要求教师全员参与。艺术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等内容。它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认知空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选择空间。每学年的艺术展示活动中,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一块块让人留连的艺术展板博得了领导、专家、家长以及同行们的啧啧称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尝试校本艺术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使我校的艺术教育再铸辉煌。

六、课改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教育观念有所更新

进入课改的教师和学校行政成员,经过培训、研讨和实验的砺练,已基本接受课改的理念,愿意投身课改实践,积极实践课改,努力体现课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他们在课改工作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与学生是伙伴及朋友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是问题的探究者,是解决问题的构建者和实施者。

(三)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更新,各学科相互观摩、借鉴,围绕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展广泛的研讨、评比,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成为校园的热门话题。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艺术课中音乐美术整合形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小学语文课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以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引入课堂拓展教学,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我校举办的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综合性、选择性。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与以往学习中难于享受的成功乐趣,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这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学生乐学愿学,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问卷调查,94%以上的学生愿上课改学科的课,在学习中兴趣高,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信心增强。课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实验研究成绩喜人.

1、语文的“大量识字,快速阅读,快乐作文”实验效果显著: (1)一二年级识字量达2427个,超“课标”要求627个。

(2)低年段阅读量达7万字左右,中年段阅读量达 50 万字左右,高年段阅读量达120万字左右。

(3)三年连续参加省“我们爱作文”作文邀请赛两次团体一等奖,一次团体特等奖;个人一等奖 9 人次;个人二等奖 12 人次;个人三等奖9 人次。上半年参加省”小学生天地杯”作文比赛金奖1 人;银奖2 人;优秀奖2人。

2、数学的“脑心算”实验,很大层度上提高了低年段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三年参加区教研室语数两科的质量转项调研,所调研的各年级三次均获得“五星级”。

4、近两年,各科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国家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省级一等奖两人;市级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两人;区级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一人。

5、各科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论文、案例等比赛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国家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省级一等奖两人;市级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两人;区极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一人。

6、艺术教育成果显著: (1) 书画教学成绩喜人,国家级特等奖2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35人、三等奖60人;省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8人;区级一等奖10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0人。

(2) 在文化部、中国青少年促进会、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04年“蒲公英”艺术新人选拔赛中,我校张伟、何苗同学分别获少年A组、少年B组金奖。其中张伟获本次大赛总分第一。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真正转变还有一个过程

整体上看,传统的教育教学观,旧的教学模式及考试 评价方法严重地影响着学校领导与教师,部分学校领导在课改工作的组织实施上行动缓慢,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依然沿续陈旧的模式,未能将课改精神积极贯彻到教学实践之中,对课改实验持观望的态度,缺乏探索的激情,使该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的推进效果。

(二)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深感教师素质普遍跟不上课改工作的发展要求。许多教师面对课程改革感到无从下手。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跨学科的知识及技能不足,教学设计特别是活动设计无新意、无特色,个别教师甚至存在新课标执行困难,新教材应用不能适应的问题。

(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妥善处理

新课程倡导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随之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少教师一味地穿插故事情景,练习形式一味地采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看上去轻松、活泼,但训练的面不够,训练的量达不到要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象随之产生。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为迎合教改,不善于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取舍,不善于结合不同的知识层次、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吸取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去追求教学创新而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

(四)教学的方法还有待研究、改进

现在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这说明老师有意识地将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小组讨论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课堂都非常活跃,但是否真正认真思考过,课堂活跃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何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进行思考,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八、今后应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在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以小平同志教育必须坚持的“三个面向”、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为动力,不断促进和发展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 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为了使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我们还需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干部和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课改精神。要加强政策导向,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并

(二) 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调发展

针对各科课程改革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要下功夫,努力促进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是抓点带面。采取“帮扶”、“结对子”等形式,促进共同发展;骨干教师带一般教师,形成教师群体共同进步的合作氛围;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形成各学科教学的不同亮点。

二是抓过程指导。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深入各教研组,为课改的不断发展排忧解难。针对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及研究活动,改进传统的教研工作方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抓课题研究。针对课改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和支持学校立项研究课改课题,让教研科研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并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

(三)大力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思路是:理论导向、因地制宜、广泛发动、重点突破。首先应加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激励机制,拓展课程改革发展的空间,切实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驾护。 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确立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建立校本课程建设基本的理念框架。其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小班化教学的特色校本课程。

(四)积极围绕课改加强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我校独立承担的国家级及市级总课题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广大参研人员的课改能力。组织课改论文评比,以此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课程改革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争取市内外教育科研机构和省教育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大力开展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专题研讨会、现场观摩、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此推进全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六)深入抓好课改评价的研究及实施工作

由各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第一线教师、教研组负责人、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对评价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使其导向性、可操作性及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七)努力争取加大对课改工作的投入

采取多种形式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保障。特别要确保各种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的经费。使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既有政策导航,又有物质基础,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校课程改革工作要遵循“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措施”的精神,努力开创我区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执笔:沙市新世纪实验学校 沈佩

2004年12月

课程改革数学科阶段性工作小结

孙中课程改革小结

基础教育课程物理科改革小结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2004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结
《2004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