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殇生案(杨)(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YW—GSW—006—杨淑平--S

国殇

编写:杨淑平

审稿:向娟涓

班级:

组名:

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作品的特点。

2、揣摩诗歌,分析诗歌艺术手法。

3、背诵并理解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多种艺术手法,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学法指导:诵读课文,参照注释理解诗意。 知识链接:1.关于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将屈原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关于《楚辞》

《楚辞》是《诗经》后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巨大而丰富的源头之一,《楚辞》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的政治主张,与黑暗势力不妥协的精神,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远游》《下居》《涣父》共25篇。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后人提到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3.关于《国殇》

它是《九歌》(共11篇)中的一首。《九歌》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祭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都是自然神祇,为什么最后要祭到人鬼的国殇?因为从楚怀王后期开始,就曾经和秦国交战,大都是秦胜而楚败。(可参改“背景”)后当楚怀王入关不返,死在秦国后,民间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固而在祭神时不但最后列入阵亡将士,而且用极其沉痛的心情历史地描绘战争实况,以示不忘激发斗志,这是可以理解的。

自主学习:

1、《国殇》生字词及诵读知识,串解诗意。

国殇(

) 被犀甲 车错毂(

)旌(

)旗蔽日 躐( )余行 左骖( )殪( )挚( )四马 援玉枹( ) 天时怼( )霾( )

2、同学讲解诵读规律,《楚辞》为七言,上四下三拍。此诗可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兮拖长声。也可细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注意每句的重读音。)

3、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探究思考

1、诵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战争场面?

2、在这个场面中我们看到一群怎样的将士?

3、诵读第二段,体悟作者面对这样一群将士又怎样复杂的感情?

4、诗歌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达标检测:根据诗歌改写成一篇3百字短文展示战争场景。

教案 国殇公开课 优秀教案 详案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杨武案

《国殇》有感

国殇教案

国殇生案(杨)(材料)
《国殇生案(杨)(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殇优质课 国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