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摘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而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子。但是,他们的交友却和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他们的眼中,很难找到利益的成分,他们是用自己的天真在接触这个世界。当他们的交际出现问题时,周围的长辈更有责任来教导他们,保护好这份友谊。

关键词:亲子 同伴 师生 培养能力

一、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生的心理研究的较多,而要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通过研究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来体现。而且小学生的人际特点,主要是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中来体现。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 多元化和开放化的发展人际关系质量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儿童青少年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的下降 反社会行为的增多。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这一阶段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进入小学阶段 儿童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小学阶段是儿童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 也是重要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 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以及师生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交往体系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了解和把握小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破裂或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1、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六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

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向父母寻求帮助。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重要的决定。

总之,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一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具体通过教导、强化、榜样、慰藉等心理机制对儿童的社会性产生影响。妥善处理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要求做父母的要理解和关心儿童,而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宽严有度。

(二)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

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儿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

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2、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

友谊是指与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亲密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以及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机会,并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消除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儿童的自尊,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小学儿童已经很重视和同伴建立友谊。

儿童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友谊的特性也不断发展变化着。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1980)认为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友谊就是一起玩,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以及时空上的接近相关联。认为朋友就是与自己一起玩的人,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能互相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他们开始从品质方面来描述朋友,认为自己与朋友的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儿童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制订计划,互相帮助。但这一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由于择友更加严格,所以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以上阶段变化反映了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对友谊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小学儿童而言,最初(小学

一、二年级),儿童只是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来定义朋友,认为朋友就是住得较近、有好玩的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到后来(小学

四、五年级),慢慢发展为将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认为朋友就是互相支持、互相忠诚、合作、彼此不打架。最后(开始于小学五年级),儿童将友谊看成是可以进行自我表露和倾吐彼此秘密的特殊同伴关系,朋友就是有共同兴趣、互相了解、互相透露个人小秘密的人。

在小学阶段,儿童都喜欢选择同性而不是异性朋友。因为在小学儿童看来,同性朋友可以分享共同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此外,女性好朋友比男性好朋友更注重人际关系,因而也更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而男性好朋友之间则更看重活动本身及其成就。

(三)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是小学儿童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成分。由于小学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加重大而深远。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儿童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即师生关系的特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一切,他们几乎都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效果。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并且,常以教师的是非标准为自己的是非标准。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比较平稳,儿童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儿童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于满意的教师表现出亲近,并报以积极反应,对于不满意的教师表现出疏远或反抗。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自己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则会引起反感和不满。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不平稳状态,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

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个性作风的不同,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我们倡导的是亲密型(或情感型)的师生关系,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亲切友好,学生尊敬、热爱教师。师生交往正常而频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真诚友好,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因而会对学生有和蔼、愉快的态度,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对学生给予密切关注,并且经常表扬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不仅是学生分数的提高,

而且是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以及对他人更喜爱、更亲近的态度。

建立这种理想的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热爱学生,承认个别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改善师生心理环境,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并对学生有移情性的理解,学会赏识、激励和宽容,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平和心境并掌握褒贬技术;恰当使用权力,用权要合法、合理、合情。

(四)培养儿童交际能力的措施

小学儿童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以后的社会交往。因此,培养小学儿童的交往能力,使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交往素质,会为他们将来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健全的人格

2、提高交往的意识,激发交往的兴趣

3、积极组织活动,创造儿童交往的有利条件

4、传授为人之道与处世艺术,培养儿童交往的基本技能

5、注意儿童的交往心态,帮助交往孤独者走出低谷

交往孤独者是指那些比较内向、沉默寡言、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与同学交往的儿童。

(1)为交往孤独者找一两个小伙伴。交往孤独者不善于找小伙伴玩耍,因此家长或教师应该助他一臂之力,为他挑选一两名性格开朗、较能接受别人的同学作为伙伴,上课同桌,下课同玩。在不断的接触中,消除其害怕交往的心理障碍。

(2)授以交往手段。教师和家长应传授交往的手段,如对人要笑脸相迎,主动问候(早上问好、放学说再见),在行动上要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

(3)组织交往活动。交往孤独者在与同伴交往中,按家长和教师的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初步获得成功时,教师和家长要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更多的人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自信心。

四、研究的结论

我们发现,小学生与陌生人的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而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水平呈下降趋势。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首先,我们认为由于目前许多儿童都是独生子,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同儿童逐渐长大,渴望独立产生了冲突,使亲子关系水平逐渐下降。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期望是有差异的,父母鼓励男孩竞争,进取和独立而要求女孩依赖、顺从和合作。因此,相对女生来说,男生得到的期待、干预更多,矛盾也就更多。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女孩的亲子关系要优于男孩的亲子关系。

小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呈下降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加强。总体来讲,小学三年级的师生关系最好,而且女生与教师的师生关系优于男生。这一结论与国内的有关研究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从本研究来看,我国3-6年级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很好,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虽然小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扩大了,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与陌生人的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比较平稳,他们与父母依旧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父母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仍然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支持者。

参考文献:

1、董莉,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2、赵静 《浅谈小学生人际关系》

3、郑海燕,王金良,张姝 《师生关系对儿童影响的差异性》

4、徐立明,张兴峰《同伴关系对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发展的影响》

5、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办公室人际关系

谈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