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6 12:05: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人际关系心得体会浅谈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得以生存、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相联结并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我们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毕竟没有人会愿意成为一个人见人厌的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恰恰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必备的一项,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最强有力的条件。 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将在这里分享一点人际关系心理学心得和体会。

一、真诚待人。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最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其中排在序列最前面的就是真诚。他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二、尊重他人。不要“官气”十足。所谓“官气”,就是指有些人只许他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尊重他人。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无意中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必遭众人厌恶。尊重他人既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也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誉形象,无论做任何事,不尊重他人,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首先就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官气”十足而令众人生厌了。爱摆架子的人,人人看见都会敬而远之。能够随时随地放下身份地位,和其它人愉快相处,这样的人才让人由衷喜爱。愿意说些家常话,这种和自己家人一样的亲切态度,往往使人乐于接近,而且发自真心地受到吸引。

三、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对人的印象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既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第一印象。在现实生活中, 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四、宽容待人。青年人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尤其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更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这种处世方式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圣人,说话办事哪能没有个闪失呢。每个人都有心气不顺的时候,如果对方所说的话语,你感到不悦耳甚至反感,不妨充耳不闻。假如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锱铢必较,定要报以尖刻的话呢?

五、幽默逗人。会说笑逗大家开心的人,人人都会喜欢,去哪儿都占了上风。人人都喜爱开心果,谁爱愁眉苦脸呢?虽然或许他们背后有满腹苦水,但是面对大家时还是把欢笑带出来,谁能不爱呢?人际关系又怎能不好呢?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推荐第2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XXXX大学XX学院(本 科)

考察科目论文

论文题目: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学科名称:人际关系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09级

姓名:XXX

学号:XXXXXX

E - mile:XXXXXXXXX.com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7日

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摘要: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而学生会中也有着自身的人际关系网,怎样处理好这张网,帮助学生会更好的发展就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学;学生会;

English: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psychology is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norms, based on the use of moder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knowledge of the objectiv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theory in psychology, and students also have their own interpersonal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how to deal with this network,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developed today we want to explore the topic ...

Key:Interpersonal psychology;Students;

引言

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狭义来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人际关系理论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其也可属于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

今天我主要是想从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为题,来展开探讨一下人际关系对于学生会的运行和管理有什么帮助。因为我是从大一入学后不久便开始接触和参与院、系各级学生组织,其中待的时间最长、感悟最多的就是学生会了。我曾担任过院学生会组织部委员;系学生会组织部委员、副部,现是我系学生会的主席。我本身是心理学专业的,且本学期又开设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于是便试着将所学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搬到学生会这个舞台上,在其中逐步去实践人际关系心理学,并且结合自己大

一、大二的经验来探讨和小结一下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应用。

一、以个人阶段性发展来看人际关系的递进作用:

1、初期

也即是我大一进校的时候。我加入学生会还只是一个委员,这是一个过程,也是在学生会中人际交往的一个开端。我们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须经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阶段。学生会有着一定的组织结构,即:主席团→部长(副部)→委员(老委员、新委员)→考核期成员。而初期也就需要分为几个时期去看了:

⑴、考核期。在其间,由于学生会同时进入大批新成员,因此最初的结合群可容纳的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人的个性也呈多样性,且在这一阶段,富于外表吸引力的成员具有优势。因此,这一时期要懂得改善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并且在其间要注意观察老委员和部长的性格特征,从而逐渐朝着所进部门的组织氛围去适应和调整。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熟悉组织部门内部的人员,快速找到内部成员建立一定的关系,互帮互助,这时要给对方留下积极的映像。虽然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熟悉和了解后,关系和吸引力就会减弱,但在刚进学生会这段时期,做这些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⑵、委员期。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成为学生会的正式成员,所以部门内部成员的关系和熟悉度就进一步紧密了。但这一时期也会区别于考核期,因为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失去新鲜感,个性特征也开始逐渐单一,相互吸引力逐步降低,相互的交往也从外部特征转为内在气质了。所以这一时期,就需要成员更多的去展现能力和主动性,去积极参与到学生会的团体活动中,主动去帮助他人和承担工作,这样既可以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映像,而且也能展示和磨砺自身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要想博得他人的肯定,自己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为前提。

2、中期

也就是我大二成为副部的时候。这一期间,我已逐步开始参与到学生会更高层次的部长会议中去,与团总支书记和主席团的接触也就更多。且在这一期间,因为已经有新生加入,所以我需要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去选拔和处理好新进委员的问题?因为自己也是从这一时期过来的,因此知道这一时期里新委员会出现许多心理,最突出的如:紧张、陌生感、不适感、反应慢、主动性差等。所以我们就需要开展一些素质拓展、聚餐、团队活动等,意为一种破冰的活动,帮助新进委员,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团队中。因为一个良好的团队,优秀的团队,如果不建立融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行的。而同时,还需要面对的就是和同级部长以及和团总支书记的人际关系处理。此时,作为副部,更多的是提出意见和增强实施能力,在同级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度,表现不能太冒尖,要和同级部长保持平衡水平,但也要刺激性的带动他们,不能顾此失彼了,工作质量和完成度也是需要保证的。对于老师,我们需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因为老师常会在活动中出现,因此做好本职工作,务实、认真就是最满意的答复了。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我根据自身情况,总结的一个人从进入到提升需要懂得和处理的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事物。在这一期,总结了几点如下:

1、保持良好形象;

2、建立良好关系;

3、主动参与活动;

4、不断提升能力;

5、懂得谦恭礼让;

6、懂得务实创新;

7、博得良好口碑;

8、树立诚信威信;

9、保持竞争实力。

二、树立全局观,从整体着眼学生会的发展:

保持全局意识,从整体去把握学生会的发展走向,从大局去鼓励和建设好学生会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学生会的整体发展是有必要的。从霍桑实验中,我也学到一点:虽然外部刺激可以对成员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如今我已成为学生会主席。,在这一时期里,我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学生会,我需要处理好的是各部门、各部长、委员间突出事件等。而我在整个学生会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突出位置,对于新进来的委员更是有一份神秘感和不可亲近感。所以这期间我就需要做几件事:

⑴、和新进委员建立一种平等关系,保持亲近感,增加大家对我的熟悉程度,主动去找新委员说话,了解和关心他们生活学习情况;

⑵、树立优秀的榜样,凡事在统筹安排好活动后,我就会去各个活动版块参与其中,身先士卒的去带头工作。在例会等制度中,自己则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我是主席,如果我不带好头,对下面的成员就是一种负面的参照;

⑶、完善制度,实行责任制,让每个成员懂得帮助部门,帮助学生会,让每个成员都形成一种团队意识,从而就不会制约和影响学生会发展。

从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的其他理论中,我也知道,要让团队能发展好,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外,更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对其提供了怎样的环境,为其提供怎样的条件,帮助下面的人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这一阶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树立大局观;

2、以人为本,以纲为本;

3、关心成员,激励为主;

4、主动发现,积极调整;

5、不断革新,完善机制;

6、制造机会,创造平台;

7、标榜诚信,建立威严;

8、角色互换,将心比心。

三、结论与展望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

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而我现在通过去实践和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学生会中的作用,以期帮助自己更好的管理好学生会组织,也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人际关系处理铺垫。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余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内容,1999-9第1版.

[1]许峰.《社会心理学》内容参考,2001-03-01版.

[1][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参考,2006-05版.

推荐第3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1的相互关系的总称。1.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6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认知失调: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会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

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1、所谓人际印象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3、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4、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5.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6.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7.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8.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1.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语言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学,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

4.所谓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5.为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子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

1.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2.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 1

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 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 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11.简单地服从是指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 12.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13.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14.社会助长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 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

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之后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

5.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的值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

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现象。 5.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6.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 7.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霍桑实验的结论:人是社会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对霍桑实验的评价: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观点: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评价: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观点: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评价: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些规范又会影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举例)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举例)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个体有力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

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举例)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差。(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1)可信性。这是指沟通者有一种能够提高其使人相信的程度的特点,主要包括沟通者的专长和权威和沟通者的动机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沟通者越权威,越有专长,越能说服人;沟通者越为听众着想,越容易改变听众态度。

(2)睡眠者效应。这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3)类似性。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自己人”。这会导致吸引和喜欢。2.沟通内容。(1)利用情感。态度可以在情感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情感基础上改变。既可以利用好感等积极情绪影响态度,也可以通过恶感,激起人们恐惧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2)组织沟通。除了感情,我们还要通过组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首先要理解材料,因为理解了,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其次论证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呈现单一的材料或者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观点的呈现顺序,一般观点在开始与结尾呈现,容易让人形成深刻印象。最后,要引出结论,这比把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去做效果要好,但不排除例外情况。3.沟通对象。沟通对象同样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材料。(1)听众态度。听众的态度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这是对比效应;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自己的观点,这是同化效应。听众的态度越温和,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中等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可信性越高,态度改变越大。(3)让听众承诺比如可以采用公开讲述、登门槛技术、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等方法让听众承诺。4.个性因素。(1)可说服性。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某种个性,更容易被说服。

(2)智力。智力高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没有多大的差别。(3)自尊。自尊的人与自卑的人相比较,后者更容易发生态度改变。(4)个性和社会情景的相互作用。

八、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1.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一项个体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2.儿童教育: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其反,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再者,认知失调理论的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的诱因是较小和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即小诱因可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而大诱因会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从而产生较小的认知失调,不利于态度改变。3.消费行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如提供优惠券的广告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商品的依赖。4.决策:一个人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出决定,如果实施之后发现这个方案不好,但决策者往往坚持,更糟的是,明知道它有缺陷,还常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是一种承诺升级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预见并作有效的预防措施。

九、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顺序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举例)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它所有的特征和特点,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性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这是指人们能够是的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

对各章理论的梳理

人际关系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场合交往论(康波、斯尼格)、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E.R.G理论(奥德弗)、成就激励理论(戴维.麦克利兰)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期望理论(弗罗姆)

公平理论(亚当斯)

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伯果.克劳雷、斯台茨)

认知理论:平衡理论(海德)、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印象管理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表现(呈现)论(戈夫曼)、情景认同论(亚历山大)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相应推论理论(琼斯、戴维斯)、因果归因理论(凯利)、成功与失败(成就动机)归因

理论(韦纳)、控制源理论(罗特)

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贝姆)、自我归因理论(凯利)、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理论(沙赫特、辛格)

遵从理论——个性理论、群体理论(阿希、凯利)

偏离和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布雷姆)、去个性化理论、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

利他行为理论——生物学理论(威尔逊)、相互作用理论、得失理论(阿伦森)、相等理论

人际合作与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六章——第九章论述题

一、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举例,如面试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2)新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形成的信息有强烈的影响。(举例)尽管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但研究总的表明,开头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开头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较大。2.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举例)3.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举例,如东北人与江南人的特点)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举例,罗森塔尔的实验)

二、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心理健康。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对此有帮助,办法之一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2.绩效评价。对于绩效背后原因的归因,管理人员更愿意原谅因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的人,而非因缺乏努力而绩效低下;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相对群体外成员来说,对于群体内的成员,管理人员把有效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内在原因,反之,对于低下的绩效,其评价方式恰恰相反。3.冲突。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三、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1)增加痛苦。(2)减少痛苦。在心理治疗中,如果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激,象恐高症等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以缓解,得到治疗。2.错误归因治疗(举例)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一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决定了他是否变得抑郁以及决定了抑郁的程度。三个归因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四、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包括三层含义: (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 (2)选择强化的方式。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①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②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可行。③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 (3)强化方式的运用。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而填补强化与直接经验的空隙有:①利用视觉和记号,②利用计划

五、影响遵从的因素

1.个体特点。一般来说,表现出最大的遵从的人有以下几类:(1)认为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个体;(2)被群体高度吸引,但在群体中的地位较低;(3)感到并没有为群体所完全接受;(4)期望将来还要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2.群体特点(1)群体的规模越大,遵从程度越大;(2)群体一致性越强,遵从的程度越大,群体的分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有损于迫使成员遵从的力量。3.任务特点。(1)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使人们易产生遵从。(2)使被试作出承诺,那么他不容易发生遵从。(3)当问题涉及个人偏爱时,被试较少显示遵从行为。(4)任务指导语与遵从也有关系。

六、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

一致意见。舆论形成过程分三步: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意见的归纳与综合。舆论给人提出社会规范,并大大加强了对人的约束力。(2)牢骚现象。当意见得不到采纳、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带有强大的不满情绪色彩。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指标。(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活动内容的难易、动机水平的激发、外界刺激的干扰。社会惰化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所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七、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1.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责任扩散和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2.情景的模糊性。情景模糊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3.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在紧急事态下的救助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即使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也有积极影响。4.求助者的特点。(1)依赖性。两人之间存在依赖性的话,容易产生利他行为。潜在的助人者会评价求助者依赖的合理性,越合理,越可能获得帮助。(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人们往往先帮助熟悉的人。也更愿意帮助有吸引力的人。(3)类似性。类似性导致较大程度的助人行为。

(4)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对于问题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而不是帮助那些对于问题应自己承担的人。

八、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个体从事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2.同情和内疚。旁观者体验到内疚的消极情绪时,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轻这种情绪,而利他行为能够减轻这种情绪,那么旁遮就会提供帮助。3.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4.个性。每个人对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都不一样,如果需要赢得赞扬的愿望强烈,以及相信世界总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的人更可能发生利他行为。

九、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共三种: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人们会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会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3)学习和模仿理论。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①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②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通过利他行为,我们会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种积极情感。③奖励和代价。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④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十、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1)人际间的交往距离。距离近更有好感。(2)交往频率。交往次数多,关系更为密切。(3)交往中的集群性。结群需求较高的人,人际吸引强烈。(4)个体的体验性。能给人良好情绪感受的将形成喜好关系,反之,则造成嫌恶关系。2.个人特质因素。(1)外表和容貌。漂亮的人受人欢迎,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宽容。(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比较有能力,比较聪明易受欢迎。一般而言,犯了错误、能力超凡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犯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属第二。(3)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品质十真诚和真实、以及热情,而最富排斥力的十说谎和虚伪。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如果认为他人的合作是出于真诚的动机,我们更愿意作出合作的行为;反之,如果把他人的合作归因于别有用心,我们则不大会作出合作行为。3.沟通。增加沟通,会增加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合作容易发生。4.威胁。如果沟通的形式是威胁,则不利于合作。5.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增大,合作反而减少。但如果规模增大,合作带来的群体得益增加,那么规模对合作没什么影响。6.个人倾向性。不同倾向的人采取合作或竞争的行为就不同。社会行为有四种类型:竞争者,合作者,个人主义者,平衡者。其中合作者最易产生合作行为。

十二、论述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中的解释。答: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爱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过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该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这种理论强调强化和模仿在利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这对人类利他行为的习得过程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类情感在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把利他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强化的结果,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推荐第4篇: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学

院系:环境工程系

班级:环测治理1601 姓名:男人

学号:2016040301

卡耐基说过: “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 。可见 ,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 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 ,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 更是大学生走 向社会的需要。 人们常用孟子的那句话来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 就崇尚“和为贵”,讲究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大学生活三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怎样把握好良好的心理,如何使 自己能更好地进行与人际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对我们大学生活以及以后融入社会 舞台是相当有必要的。当然,选择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课,除了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有一 个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能在课堂学到东西, 能正确和周围的人相处, 建立自己完善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交往, 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 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人际关系是 依靠人际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社会这个大 的环境下, 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状况是现代人取得成功必不可少

的条件。人 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同时,更需要高品质的人际关系。不可否认,人际关系 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处事的境地甚至是人生的成败!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 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 都希望能拥有多一些朋友, 并与他们保持真挚的友谊。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整理了一下我的人际关系。总的来说,我的人际关系应该算是不错 的。虽然比不上那些交际能力强的人结识的朋友多,人脉宽,但我认识的人也不少。而且只 要是和我认识的,关系比较熟的,大都可以说是和我成了好朋友的了。我觉得我的人际关系 网络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萍水相逢的普通人;二是和我在同一个 生活圈里的,关系熟络的,交往较好的朋友;三是和我关系密切的,交情深厚的知心朋友。

我对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还算满意。但是,我的人际关系网散布范围小,且 漏洞大。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一一为之做一定的评价。首先,谈谈 我人际关系好的一面:第一,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相当好。这主要是与我个 人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虽然有点内向,但是脾气好、与人相处和善,所以只要 是我认识的人,关系不会变差。当然在这一点上,我可能还需努力。我始终记得 一句话: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二,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能喜 悦共享、互帮互助。 所谓喜悦共享, 我想, 并不能与周围任何一个人做到

这一点, 可能只限于要好的几个朋友。 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我总是把积极的一面带给大 家,于是乎,我从外界接受的也是积极的、健康的一面,这对我的情绪培养和处 事态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朋友,我会积极伸出援手。 相反,当我遇到困难时,同学、朋友也会全力帮助我。第三,与朋友、同学等社 会关系肝胆相照、合作处事。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诚信待人、友善交往、互相尊 重的前提下。当然我的人际关系网有很大的“漏洞” ,需要进行“修复” 。具体来 分析一下:第一,对一些看法、做法难以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我认为 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普遍现象也落在了我的身上。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或者生活 环境不同所导致的。第二,对一些敏感、尖锐的话题,我可能会伤害朋友、同学。 这一点得从我自身出发, 可能是我的原则性比较强,这种原则性可能出于正义之 道,但它阻碍了我的人际交往。总的来说,改变自己才会改变人际关系。 通过一整个学期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 对于人际交往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往对 于人际交往关系只是一知半解, 现在通过学习, 我可以更好的处理我的大学真的是人际关系 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我遇到了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 乡之间,舍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我努 力去适应与改变。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我的人际关系并不如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复杂, 相对的我都人际关系网散步范围小,仅限于

同学、老师、朋友和亲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 遍较弱,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小,能接触到的人群有限。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 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现在的大学生都比较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任何 决定最先考虑到的就是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顾及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共 性决定了我们有的时候缺乏交往技巧,不易融合。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 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 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 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成功的人际交往是一种智慧和能力。不懂得必要的社交知识,不善于运用交往的艺术, 在生活中就会举步维艰。人际交往的全部奥秘在于把握分寸感,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 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 交往的主动性

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是一方领导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交往的互益性 交往的条件性

在人际交往中,首要的条件是双方所使用的符号必须相同或相通,这是交往发生的必备 条件。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不外乎听、说、读、写几种。听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却往 往容易

被人忽视。如何去听,怎样才能听懂对方的话,尤其是怎样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这 就是“听的艺术”。生活中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我看来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做到以下 几点,要遵循五个原则:正直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和换位原则。

1、尊

重原则 尊重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

2、真诚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利合作原则

5、理解原则 理解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必要前提

6、平等原则

首先,切勿以自我为中心。在做任何事情,任何决定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大部分人 的利益与需求,而不是我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自我牺牲。要常替他人 着想,在别人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现在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到时候自己遇到挫折了才会得到回报。其次,在与人相处的 时候要善于表达和倾听。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表达主要是指要善于表达自己 观点、看法和建议,在表达自己的时候需要注意用词恰当,不可独断。倾听别人可以使自己 更好的了解对方,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适当的自我反省。要柔 和的接受事物,作到坚定而不固执,冷静而不冷漠,稳重而不失去激情。然后,要与人平等 交往,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因同学的出身、家庭、经历、长相 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而应该正确估价自

己,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 ” 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得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改变,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和人 交往, 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从而在生活这个舞台上绽放 光彩。 我的人际关系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因此, 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 第一, 从自己开始入手,做好自己、改善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这样才能在别人面前展 现优秀的自己。第二,用真诚交往的态度和热情去结识新的朋友。主动和热情地待人,热情 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第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对待对方。自己如 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己。第四,容纳别人不足的宽广胸怀,人 无完人,学会接受别人的不足,同时也要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好的一面。要多点站在对 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一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下。第五,学会正确地妥善地处理好各种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问题。总而言之,我会用热情和诚意去打动别人,只有这样才能交到真 心朋友,这就是我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推荐第5篇:人际关系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 时:51学时

学 分:3学分

理论学时:45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方双虎

大纲审定人:心理学系集体审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交往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纠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调查和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对若干重要人际关系心理现象进行讨论。

二、本文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性质

(二) 人际交往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三) 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人际交往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3.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三、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二、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童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三、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第二节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交往理论)

(二)场合交往论

(三)自我呈现论

(四)社会交换论

(五)T组理论

二、人际特质理论

三、人际激励理论

(一)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激励理论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三)期望理论

(四)公平理论

第三节

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第四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法

(二)参照测量法

(三)贝尔斯测量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难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二节、第三节 [思考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略加评述。

2.什么是社会交换理论?以霍曼斯的理论为例详加说明。 3.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

4.什么是社会测量法?举例说明其应用。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界说

二、“态度”的结构

三、“态度”的本质

(一)态度的功能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具体性 3.态度的协调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 1.平衡理论 2.一致性理论

(三)功能主义理论

二、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一)个体的需要

(二)个体的经验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人际影响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第三节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研究的历史 1.态度转变的经验性研究 2.态度转变的描述性研究 3.态度转变的实验研究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二)登门拜访

(三)团体规定法

(四)全面宣传法

(五)沟通信息法

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一)沟通者 1.可信性

(1)专长或权威 (2)动机或意图 2.睡眠者效应 3.类似性

(二)沟通内容 1.利用感情 (1)好感

(2)恶感:激起恐惧 2.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 (2)论证:应该呈现几方面材料

(3)呈现观点的顺序:先提出哪一个方面的材料 (4)引出结论

(三)沟通对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态度的转变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态度?如何理解态度的本质?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3.举例说明态度转变方法的应用。

4.简述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知失调概述

一、认知之间的关系

二、认知失调程度

三、减少失调

(一)改变认知

(二)增加认知

(三)改变重要性

第二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一、诱导服从实验

(一)费斯汀格及卡尔史密斯的实验

(二)诱导服从的一些前提因素 1.自愿选择 2.承诺 3.责任感

4.预期的消极后果

二、努力理由研究

三、不足阻碍研究

四、决策后失调研究

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 第三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

二、儿童教育

三、消费行为

四、决策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纠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说服他人从事与原来态度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态度得到改变,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以解释。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五章 印象形成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一)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第二节 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一致性

(二)评估性

(三)中心特质的作用

(四)隐含的个性理论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累加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一、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一)优先效应

(二)新近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定型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 第四节

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 2.自我表现论 3.情景认同论

二、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景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三)成功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注意自我表现?

第六章 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第二节 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一)非共同效果

(二)社会赞许性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第三节 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民偏见——“行为”吞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二、绩效评价

三、冲突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2.对人的归因偏见。难点: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七章 自我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一)情绪比较

(二)情绪归因

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二、自我服务偏见

第三节

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一、自我障碍

二、习得无助

第四节

自我归因的应用

一、痛苦归因

(一)增加痛苦

(二)减少痛苦

二、“错误归因”治疗

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2.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难点:1.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2.自我归因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自我障碍、习得无助? 2.简述自我归因的理论及其研究。

3.自我归因中的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8 第八章 自我导向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改变行为的线索和结果 第二节

寻找目标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目标

三、记录行为

(一)记录方法

(二)记录行为的方式 第三节

自我实现

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一)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新的行为链

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准备

(一)强化方式

(二)选择强化的方式

(三)强化方式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我控制 难点:自我实现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 [思考题] 1.什么是自我控制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2.怎样通过改变行为线索来实现行为结果的改变? 3.如何理解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

4.什么是自我实现?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第九章 人际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遵从的概念、理论和范式

一、遵从的现象

(一)遵从现象

(二)遵从的概念与类型 1.遵从的概念 2.遵从行为的分类

二、遵从的理论

(一)个性理论

(二)群体理论

三、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

(一)规范形式的自主运动范例

(二)阿希的范例

(三)克拉奇菲德技术 第二节

影响遵从的因素

一、个体的特点

(一)总的结果

(二)个体的能力

(三)性别差异问题

(四)文化差异

二、群体的特点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的一致性

三、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

服从、偏离和独立

一、服从

二、偏离和独立

(一)研究偏离和独立的意义

(二)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 2.去个性论

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第四节

感染、模仿和时尚

一、感染

二、模仿

三、时尚

(一)时尚的概念

(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三)时尚现象的特点 第五节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

二、牢骚现象

三、社会风气

四、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五、社会助长作用

(一)社会惰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服从、偏离和独立

2.感染、模仿和时尚 难点:影响遵从的因素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一节、第五节 [思考题]

1.什么是行为遵从现象?对阿希的实验进行评述。 2.影响遵从因素包括哪些?

3.什么是服从?如何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4.如何理解模仿的意义和机制?

10 5.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第十章 利他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一、定义

二、决策过程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二、情景的模糊性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一)依赖性

(二)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三)类似性

(四)责任

第三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

二、同情和内疚

三、责任与承诺

四、个性

(一)赞同的需要

(二)公正的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一)社会责任规范

(二)回报规范

三、学习和模仿理论

(一)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二)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三)奖励和代价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2.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难点:利他行为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做一次调查或实验 [思考题] 1.什么是利他行为。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2.利他行为产生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每一决策步骤包括哪些重要影响因素? 3.哪些情景因素和潜在的助人者个体因素会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4.综合评价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1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吸引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相互作用论

三、得失理论

四、相等理论

第二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一)时空距离 1.距离 2.交往频率

(二)结群

(三)体验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表和容貌

(二)才华和能力

(三)个性品质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二)互补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一)回报与自我暴露

(二)喜欢和自我暴露

(三)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四)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五)自我暴露的速度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一)社会两难情景

(二)囚徒两难情景 第二节

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一)回报

(二)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三)沟通

(四)威胁

(五)群体规模

(六)个人倾向性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形式

(一)个人内部的冲突 1.接近—接近型 2.回避—回避型 3.接近—回避型 4.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人际冲突 1.“零—总和”冲突 2.“非零—总和”冲突

三、冲突的原因

(一)对稀有资源的竞争

(二)归因

(三)报复

(四)信息沟通不良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一)威胁的作用

1.伊奇和克劳斯的模拟研究 2.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 (1)个性 (2)挽回面子 (3)冲突的强度

(二)协商

(三)仲裁

(四)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研究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的?

13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十三章 人际侵犯和暴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侵犯行为概述

一、侵犯的定义

二、侵犯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侵犯的理论

一、把侵犯作为一种内在倾向

(一)本能理论

(二)生物理论

(三)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把侵犯作为引发的驱力

三、把侵犯作为一种对厌恶事件的反应

四、把侵犯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行为 第三节

影响侵犯的因素

一、影响侵犯的社会因素

(一)挫折

1.挫折—侵犯理论

2.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二)直接的挑衅

(三)大众媒介的影响

1.关于大众媒介对侵犯和暴力的研究 2.大众媒介中的侵犯和暴力影响的原因

(四)侵犯诱因

(五)激起

二、影响侵犯的个人因素

(一)有关侵犯的个性理论

(二)A型性格

(三)对他人仇视意向的知觉 第四节 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惩罚

二、宣泄

三、认知的干预

四、非侵犯性榜样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六、利用积极感情

七、为社会儿童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侵犯的因素。

2.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难点:侵犯的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侵犯?侵犯的定义对我们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侵犯行为有什么意义?

2.各种倾向的理论是如何解释侵犯行为的?在解释侵犯行为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3.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有什么主要因素?你认为影响人们侵犯和暴力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4.预防和控制侵犯的方法有哪一些?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

第十四章 群体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三、群体的发展

四、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第二节 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一、群体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

二、群体目标的追求

(一)目标追求与信息反馈

(二)对群体失败的反应

三、群体的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和性质

(二)群体与偏离者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目标和规范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个实际群体的例子加以分析。4.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5 第十五章 领导行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内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定义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内聚力的结果

(一)群体内聚力对成员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第二节

群体的绩效

一、群体绩效的定义

二、群体的任务

(一)群体的整体性任务

(二)群体的分工性任务

三、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内聚力

(三)奖励制度 第三节

群体的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

二、群体的决策过程

(一)群体的决策规则

(二)决策的程序

三、群体决策的特点

(一)群体极化

(二)小群体意识

(三)群体讨论中的信息加工 第四节

群体领导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的产生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二)领导的情景理论

三、领导效力

(一)领导作风

(二)应变理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群体的决策

2.群体领导 难点:群体的绩效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群体绩效?要提高群体绩效,我们应该从哪些主要因素着手,试举例说明。

3.群体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在群体决策时可能会产生哪些弊端,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它们? 4.你认为哪些群体领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决定群体领导效力的因素是什么?

(二)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为课堂学习和讨论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终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三.教学参考书目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推荐第6篇: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 A)。A、冯特B、梅奥C、莱维特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 D)。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B)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 B )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1933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骊斯洛B、弗罗德C、亚当斯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 D)

A、象征性交往理论B、群体动力学C、社会互动理论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 C )A、社会学B、行为科学C、社会心理学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 D)。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B )。

A、注意阶段B、接触阶段C、融入阶段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

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B、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

A、单线型B、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 D)。

A、单线型B、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 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B、劳动型C、活动型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B、弗罗德C、亚当斯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再采取

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B、进取型C、分离型D、包容型

9、小蒋在单位里经常颐指气使,指挥别人做这做那,争权夺利,使得他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按照修茨对人

际需要的观点,小蒋可能是哪方面的人际需要比较强烈?( B)

A、包容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情感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10、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测量方法是( C)。

A、实验法B、调查法C、社会测量法D、参照测量法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名话说明了态度成分中哪一因素对态度的重要作用?( B)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2、按( C)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A、认知评价B、情感体验C、行为倾向D、功能特性

3、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这是态度的哪一功能在发挥作用( D ) 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

4、兰波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耐痛忍耐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态度具有( D)。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

5、我们通常说的“美丽”“善良”不是一种态度,当说“我的妻子真是美丽善良”的时候就是一种态度,这说明了( B)。

A、态度具有社会性B、态度具有具体性C、态度具有协调性D、态度具有认识功能

6、由P—O—X构成态度三角关系的理论,是(C)理论。A、功能B、一致性C、平衡D、学习

7、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态度转变的方法是(B)。

A、参与活动法B、登门拜访C、全面宣传法D、沟通信息法

8、沟通者的权威越强,则沟通对象改变态度的程度就越(B )。A、小B、大C、差D、少

9、如果一个产品的制造商或厂家自己推荐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夸耀它如何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人们往往会怀疑,这是沟通者的什么特点在发挥作用?( B )

A、专长或权威B、动机C、个性特征D、角色特征

10、在审判情景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原告的“辩论”和被告的“辩论”一个星期后,再进行裁决,陪审团往往对原告的“辩论”的印象更为清晰,这种现象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称为( A)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对比效应D、同化效应

11、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B )。A、减弱B、增长C、转移D、消失

12、在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与态度改变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C )

A、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也越大B、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越小

C、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D、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对态度改变没有影响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雨伞”的认知关系是属于哪种认知关系?( B)A、认知无关B、认知协调C、认知对立D、认知失调

2、你很喜欢在周末早晨睡懒觉,但是这个周末你的好朋友要到你这儿来玩。于是你早早地起床去火车站接他也不会觉得太为难,这说明是认知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D)

A、不一致的认知B、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C、协调性的认知D、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

3、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种( A)的关系。

A、相反B、一致C、正向增长D、无关

4、小张被人用刀威胁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但小张不会感到很大的失调,那是因为( D)。A、他没有作出承诺B、这是他没有预期到的消极后果

C、他不必要对此负责D、他不是自愿选择的,而是被强迫的

5、小李去上班,他可以选择从街的左边或右边走去单位。小李知道街的左边正好在施工却还是选择了左边。结果一块石头掉下来打在他头上。这时小李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其认知失调的原因在于( D)A、自愿选择B、承诺C、责任感D、预期的消极后果

6、在一个消除对蛇的恐惧的治疗训练中,心理学家设计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与消除对蛇的恐惧没有直接关系的“锻炼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体现了(B )研究的结果。A、诱导服从实验B、努力理由研究C、不足障碍研究D、决策后失调研究

7、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决策者试图(C )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A、缩小B、忽略C、扩大D、平衡

8、按照诱导服从的实验结果,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B)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赖。

A、增强B、减弱C、吸引D、没有影响

9、“承诺升级”现象往往出现在( D )的情景中。

A、心理治疗B、儿童教育C、消费行为D、决策

10、按照不足阻碍研究,在儿童教育方面,( B )的教育态度比较好A、严厉的B、温和的C、威胁的D、打骂的

第五章印象形成

1、一个人在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地吼叫,并不会令人产生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安静的电影院中大声吼叫就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印象形成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D )A、行动者B、知觉者C、观察者D、交往情景

2、如果说一个人报复性强和爱整洁,人们往往对“报复性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爱整洁”这个特征留下的印象相对比较淡薄,这种“报复性强”属于印象形成特点中的( C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的作用D、隐含的个性理论

3、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等等。这个例子说明了印象形成中什么特点?( D )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的作用D、隐含的个性理论

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 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B)。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累计模式

5、如果我们说一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在对他形成印象中,后两个因素会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这是因为在加权平均中( B)。 A、我们会对可信程度高的信息给予更高的权重 B、与积极的特质相比,我们会对消极的特质赋予更大的权重 C、我们会对与目前的目的和判断有关的信息赋予更大的权重 D、我们会削弱与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

6、一些学期初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尽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师对其评价还是不如一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好学生,这是因为印象形成中的( A )偏见造成的?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

7、教师对“好学生”的评价往往认为他各方面都好,对“坏学生”往往认为他没什么优点,这种现象在印象形成中称为(C )。

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

8、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国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这是人际印象中的( D )。

A、优先效应B、自我实现预言C、晕轮效应D、定型

9、人们常常说,黑人在申请工作的招聘过程中往往没有白人表现得好,伍德认为这可能是由于( B )所造成的。

A、优先效应B、自我实现预言C、晕轮效应D、定型

10、一个人在强调生产率的条件下,比较倾向作积极的自我介绍;在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条件下,自我介绍时却比较谦虚。这说明( A )因素对自我表现的影响。

A、情景因素B、参照群体的认同C、其他人的影响D、个性特质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包括( A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B、快乐、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 C、不满、悲哀、快乐、惊奇、恐惧、厌恶D、不满、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

2、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 C )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A、快乐B、悲哀C、危险D、安全

3、当我们持续地注视着某人,无论他干什么都保持这种目光接触时,这个人通常会感到(D)A、高兴B、沉默C、平静D、紧张

4、有些人一说谎经常会频繁地搓手或摸着身体的其他部位,我们这是通过他的()来辨别其内在心理状态。( C)

A、脸部表情B、目光接触C、身体语言D、语调

5、一般来说,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这在相应推论理论中称为(B)。

A、非共同效果B、社会赞许性C、一致性反应D、稳定性

6、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不稳定的内在归因是( B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7、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 C )。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8、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下列哪两项归因对心理健康是比较有利的?( D )

A、能力和努力B、能力和任务难度 C、运气和任务难度 D、努力和运气

9、抱着宿命论观点的人属于什么类型的人( B )

A、内控者B、外控者C、稳定者D、不稳定者

10、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中的一个特定的人时,那个人往往比较容易被知觉为在指导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这是归因偏见中的哪一种偏见在起作用?( C )

A、行为中心偏见B、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C、显著性偏见D、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是自我知觉中的( C)

A、显著性偏见B、行为者与观察者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行为中心偏见

2、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是一种( B)

A、稳定的外在归因B、不稳定的内在归因C、不稳定的外在归因 D、稳定的内在归因

3、“因为跑了才害怕,而不是怕了才跑”,这是(C)的观点。A、沙赫特B、辛格C、詹姆士D、凯利

4、发生自我障碍的过程中个体要保护的是自己的( D)。A、人格B、物质利益C、社会关系D、自尊

5、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 B)有着密切关系。

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 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

6、习得无助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 C)的表现。 A、恐怖症B、强迫症C、忧郁症D、癔症

7、“错误归因”治疗中主张使病人对( C)作出错误归因。A、问题根源B、学习行为C、激起原因D、问题结果

8、“错误归因”治疗中诱导方法的使用要特殊考虑的一个问题是( D)A、方法问题B、态度问题C、策略问题D、伦理问题

9、一个人对消极事件作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归因,决定消极事件对( D )的影响。A、情绪B、情感C、智力D、自尊

10、“错误归因”治疗属于哪种治疗方法?( D)

A、精神分析疗法B、学习治疗C、行为治疗D、以上都不是

第八章自我导向

1、人们记录的待业至少应保持( B)才能发挥作用。A、五天B、一星期C、两星期D、三星期

2、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 B )

A、惩罚B、消极的强化C、积极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

3、大多数复杂的人际互动过程的起点是人们的(B)A、意志B、自我C、本我D、超我

4、个体对批评和教训有认识但无改正行为时,是自我中缺乏( C)的表现。A、注意力B、想象力C、意志力D、表现力

5、自我控制中个体对主观世界的控制是通过( A )来完成的。A、符号工具B、语音系统C、图像识别D、道德

6、自我控制在要求延缓满足的情况下( B )起着重要的作用。A、理想信念B、人际信任C、价值观D、道德水平

7、卡罗利(P.Karoly,1977)认为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 C )A、目前现状B、伦理道德C、长远目标D、物质利益

8、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 经常会产生( D )。A、愉悦感B、欣慰感C、理智感D、无助感

9、学术界称的“可怕的两岁儿童”表现出儿童自我表现的( B)的需要。A、自然环境控制B、社会环境控制C、自我意识D、自我表现

10、人类任何行为都是受( B)控制的行为,是( B )的产物。A、自我环境B、环境环境C、环境自我D、他人理解

11、控制的行为主要通过( C )来掌握。

A、理解B、观察C、学习D、发现

12、斯金纳认为被控制的行为常常引起( B )的需要。A、社会性B、生物性C、普遍性D、广泛性

13、由某种线索的诱因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称为( C )。A、行为惯性B、行为有恒性C、行为链D、行为稳定性

14、行为链是通过行为的( A)得来线索的。A、反馈B、发生C、强化D、减弱

15、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 D ),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A、承受力B、理解力C、观察力D、注意力

16、自我实现是要将人的( B)得到充分发挥。A、独立性B、潜能C、自尊D、意识

17、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

A、计数法B、演算法C、描述法D、推理法

18、个体的自我控制和寻求目标,记录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到( D)。A、自我表现B、自我发现C、自我评价D、自我实现

19、最早使用“自我实现”一词的是( C )

A、贝姆B、马斯洛C、戈尔茨坦D、荣格 20、马斯洛认为人类在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

A、社会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纳粹匪徒盲目效忠、滥杀无辜,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A)。A、服从B、同化C、遵从D、从众

2、在群体压力作用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A)。A、遵从B、模仿C、感染D、独立

3、多人在一起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这是( B)现象作用的结果。A、社会助长作用B、社会惰化C、社会赞同D、相互作用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 D )A、诱导B、承认C、约束D、强化

5、小王在班会上表示要参加志愿者,并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这种现象属于( B )A、模仿B、内心接受C、简单服从D、同化

6、一个顽皮的儿童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的行为是( C)。A、内心接受B、同化C、简单的服从D、模仿

7、小孩因为用手去碰火炉被灼伤,从而再也不去碰火炉,这种现象是( B ) 。A、强化B、尝试性错误C、恐惧反应D、信息压力

8、“信息性压力”理论是由( B )提出的。

A、贝姆B、费斯汀格和凯利C、马斯洛和罗杰斯D、谢利夫

9、最早研究自主运动效应对遵从行为影响的是(C )A、阿希B、雅各布斯C、谢利夫D、坎贝尔

10、阿希的实验程序的主要缺点是(A )。

A、不够经济B、过于简单C、被试复杂D、不可重复

11、非遵从行为是一种(B )的社会现象。

A、个别B、普遍C、偶然D、从众

12、“对抗理论”中个体不遵从行为产生的理由是( B)。A、群体施加的压力B、与生存有关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C、消极的暗示作用D、团队的诱导效应

13、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 D)。A、思想B、动作C、行动D、情绪

14、在感染的发生中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是( B )A、道德感B、理智感C、激情D、美感

15、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 A )。A、相同或相似B、相反C、有差异D、相区别

16、时尚的特点不仅仅是时间性强,而且还在于它的变化方向的( B )

A、稳、快、新B、新、奇、特C、新、准、奇D、快、怪、稳

17、社会生活规范主要是通过( D)来维护的。

A、群体性压力B、社会舆论C、道德体系D、价值观念

18、舆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D)的途径实现的。

A、风俗习惯的传递B、信息的沟通C、人际交往D、权威引导

19、牢骚与社会舆论不同,它带有更大的( D)

A、理智性B、道德性C、冲动性D、情绪性

20、服从于群体的规范性压力的个体更容易产生( D )

A、内心的接受B、绝对的服从C、真诚的服从D、简单的服从

第十章利他行为

1、以下哪一项不是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 A )

A、责任心B、吸引力C、类似性D、依赖性

2、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B)导致。

A、依赖性B、亲密关系C、类似性D、责任

3、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人,这是助人者的(D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同情心B、激情C、责任心D、心境

4、利他行为是指( D )

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的、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

C、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

D、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5、以下哪种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B)

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C、自愿性D、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

6、一个喝醉酒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旁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中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 )

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C、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D、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7、“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是(B )表现。

A、社会价值观B、回报规范C、社会责任规范D、伦理道德

8、利他行为具有( B)的特点。

A、排他性B、自我牺牲性C、目的性D、复杂性

9、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可以分为( C)个步骤。

A、三B、四C、五D、六

10、紧急事态发生时,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的现象我们称为( D)

A、情景的模糊性B、情景效应C、榜样的作用D、旁观者效应

11、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论是由( B)提出来的。

A、马斯洛B、拉塔内(B.Latane)和达利(J.M.Darley)

C、谢利夫(M.Sherif)D、班杜拉(A.Bandura)

12、以下哪项不是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 A)。

A、紧张性B、依赖性C、相似性D、吸引力

13、利他行为的实质是( B )

A、个体的同情心B、一种对处在需要帮助境地的人的一种反应

C、一种对他人的本能反应D、个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14、在利他行为发生中人们首先喜欢帮助(C)的人。

A、性格软弱B、距离近C、熟悉D、异性

15、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A、谢利夫(M.Sherif)B、威尔逊(E.O.Wilson)

C、达利(J.M.Darley)D、班杜拉(A.Bandura)

16、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为了( C )

A、生存需要B、发挥个体的创造性C、保存基因D、个体间的交流

17、个体本能行为的出现主要决定于( A )

A、遗传B、学习C、模仿D、暗示

18、在没有外来奖赏的情况下,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仍然会主动地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现象是受到(B )的影响。

A、回报规范B、社会责任规范C、社会强化作用D、自我监督机制

19、依照社会规范理论,哪些人可以不必受到回报规范的约束( D)。

A、具有社会特权的人B、具备丰富社会财富的人

C、不享有社会自由的人D、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人

20、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C)的场合。

A、奖励低且代价低B、奖励低且代价高C、奖励高且代价低D、奖励高且代价高

21、“榜样作用”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是由于人们的( B)行为在发挥作用。

A、社会责任B、模仿C、本能性D、积极强化

22、模仿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家(A )提出的。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巴甫洛夫

23、社会责任规范对个体的影响是( D),是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

A、深入浅出B、立竿见影C、循序渐进D、潜移默化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C)因素。

A、个人特质B、类似C、情景D、互补

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 C)理论的观点。

A、强化B、对比C、得失D、相等

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D)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

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 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B、后期C、中后期D、初期

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 B )。

A、道德水平B、情感因素C、相互信赖D、个人魅力

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C )的研究领域。

A、社会价值观B、伦理道德C、人际知觉D、情绪情感

7、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A )反应。

A、情绪反应B、认知反应C、价值反应D、自我反应

8、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 D)的心理反应。

A、延迟反应B、相仿作用C、因果效应D、首因效应

9、“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C )。

A、利他行为B、平等原则C、互酬行为D、自我强化

10、人们经常把好的个性品质与美貌相对应起来,这属于一种( B)的思维。

A、规律性B、习惯性C、推理性D、刻板性

11、“志同道合”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 C)。

A、相符性B、相近性C、类似性D、互补性

12、人际交往中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人的(A)的互补。

A、个性B、情感C、价值观D、思维方式

13、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关系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B)的出现。

A、互惠行为B、自我暴露C、有效沟通途径D、协作关系

14、目光接触中的男女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C)的不同所造成的。

A、社会道德B、社会伦理C、社会规范D、社会价值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想摘玫瑰又怕刺,这是一种( C )的冲突形式。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型

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 B )。

A、破坏性冲突B、建设性冲突C、接近—回避冲突D、接近—接近冲突

根据“权力理论”,A、B、C三个小组之间不会合作的情况是( C )

A、A=B=CB、A>B,B=C,A<(B+C)

C、A>B>C,A>(B+C)D、A>B>C,A<(B+C)

社会交换理论是( B)取向的一种观点。

A、公平理论B、互动理论C、发展理论D、行为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中选择比较水平的值取决于交往关系中( B )。

A、个体的评价B、所获得的结果C、人们的信赖D、认识的一致性

6、社会交换理论中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程度用(D )来表示。

A、选择比较水平B、个体兴奋性C、自我实现度D、比较水平

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映了( C )。

A、平等规范B、价值规范C、回报规范D、发展规范

8、“前怕狼,后怕虎”,这是一种( C)的冲突形式。

A、双重接近—回避型B、接近—回避型C、回避—回避型D、接近—接近型

9、冲突的定义中,琼斯的定义和雷文的定义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同意冲突来自于(B )。

A、互相包容性B、互不相容性C、互相妥协性D、互相依从性

10、鱼与熊掌想兼得引起的冲突,属于(A )型冲突。

A、接近—接近B、回避—回避C、接近—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

11、想吃肉又怕发胖引起的冲突,属于( C)型冲突。

A、接近—接近B、回避—回避C、接近—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

12、不想少发奖金又不想多出力引起的冲突,属于( B)型冲突。

A、接近—接近B、回避—回避C、接近—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

13、“零—总和”冲突中的冲突完全是( D )的。

A、不可回避B、可以回避C、合作D、竞争

14、在学校里因为供学生练习的计算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家的要求而引起的冲突是属于( B )的原因。

A、信息沟通不良B、对稀有资源的竟争C、管理制度不完善 D、归因方式不当

15、“权威解决法”是一种特殊的( C )

A、让步B、价值判断C、仲裁D、人际冲突

推荐第7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 )和( 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 轮式传递 )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 梅奥 )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 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

三种。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 )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 经验 )、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 )成正比,与( 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 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 隐含的个性理论 )。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 )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 )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 )。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 )和(身体语言 )。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 )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 )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 )和( 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 )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外在性 )、( 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知 )和(情绪 )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 自身 )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 确定目标 )、选择目标和( 记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 潜能 )或( 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 对抗理论 )和霍兰德提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 ,这种遵从形式叫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化 ),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 自己 )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 )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 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 )、(表情 )及其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 行动),主要是(情绪)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 )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 无意 )模仿到(有意 )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 )的模仿,从(外部 )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 )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 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 紧急事态 )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 )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 才华和能力 )以及( 个性品质 )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 个体特质因素 )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 ),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 ),一类是(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 “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 )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 )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 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 )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 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 ),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推荐第8篇: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业

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业 姓名:学号: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的需要有什么关系? 答: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本能需要 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他们没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来充当自卫的武器,奔跑的速度也不如其他动物,正可谓‚无爪牙之力,无筋骨之强‛,因此,我们的祖先要生存、保护自己、繁衍后代,就必须群体活动,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敌害与灾难。因此人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的需要。也只有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人才能真正具有安全感。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人具有社会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对任何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正常发展和生活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人际关系的状况还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养成。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三个最重要的内容:职业选择、爱情婚姻、参与社会活动。这三个重要内容都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人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 需要满足的途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其活动的目的无非是确立自身价值感和满足安全感。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能得到满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人际关系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

答: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状态从无关(零接触状态到关系密切(深度卷入状态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有长有短,但归结起来有一定的规律性,都可分为相对明确的四个阶段。

1、觉察相识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从觉察开始的。觉察相识是有指向性的,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觉察相识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仅处于观察阶段,没有相互的情感卷入。

2、表面接触 觉察能了解对方的某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因为人的态度、表情和行为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在的素质。但觉察所能获取的信息终究是有限的,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图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觉察来了解对方缺乏定向性。通常我们与之交往的对象多数均保持在表面接触阶段。

3、亲密互惠 通过表面接触,交往双方彼此产生好感,并为对方的某些品质所吸引,双方的交往会越发频繁和密切,随着沟通的深入与发展,双方 沟通的内容和范畴越来越广泛,情感色彩越来越浓厚,心理卷入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关系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双方开始确立相互的信任感,关系较为密切。

4、稳固相容 这一时期,人际心理进入了高度相容阶段,双方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均达到相当一致,关系比较稳定,只是人际关系的理想阶段。

三、你认为如何提升人际魅力,有哪些技巧?

答:通过三个方面为提升人际魅力

1、充分开发自身资源 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讲究个人卫生室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①坚持洗头、洗澡,尤其注意保持手部卫生。②穿着搭配。③仪态。

2、合理地接近他人,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要合理地接近他人。一个人即使再有魅力,如果不主动与别人接近,与人发生关系的机会也会比主动与他人交往的人少许多。再者,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来说,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同样的道理,别人也是喜欢那些他们表示好感的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因为你的主动就是你的魅力所在。

3、管理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众所周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最重要、最关键,初次见面的两三秒钟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性地影响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和评价,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相当难改变。所以,我们应该相当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

4、人际魅力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与人的交往要注意时间。当他人需要你的时候,或你为他人解除了困难的时候,你的魅力指数会增加。与人的交往要注意场合或环境。与人交往要注意‚人和‛。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展示自己的不同品质能给我们的人际关系锦上添花。

四、应该如何处理好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答: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一个敏感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大学生最重要而又是最脆弱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

1、创造和睦的宿舍气氛,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那么长时间,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如果一个宿舍气氛和睦,舍友就像自己在外地的亲人一样,大家在宿舍就向在家一样,能有心灵上的归属感,这样对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2、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大家在一块生活,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一些区别,摩擦总会有的,但要你自己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矛盾在发生时就先让一步,肯定他也不会跟你计较,也会主动让步。

3、有时也装装‚失忆‛ 若是矛盾已经发生并且激化,你可以过一段时间后(比如晚上回宿舍装作忘记这回事,主动与矛盾另一方搭话,这样的小事估计对方这时气也该消了。

4、一定要有原则 做人最重要的还有讲原则,如果舍友的行为已经属于道德败坏甚至是触及到了法律的界限,我们必须要坚定地保持自己的原则,并且予以舍友正确的帮助。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接受和理解,这种需要在大学期间尤为迫切。因此,学会与人相处十分重要。‛尹晓华认为,通过多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后天的练习和训练,大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改善除了有赖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取决于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在个人心态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人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并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这种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人生,才是人际交往的内涵所在。

生活空间的共同性、年龄的相似性,使得同一宿舍的成员往往会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并形成该宿舍的特殊文化。宿舍成员之间的这种互感性、‚同一个屋檐下‛的趋同性,是大学宿舍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个和谐美好的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在一 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回到温馨的宿舍,或畅谈自己的生活趣事,或倾 吐心中的苦闷,每个成员都会从中得到家的温暖,得到拼搏的动力。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心理健康有何意义? 答: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和个性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 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性需要是与 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缺失性需要,即非得被满足不可,否 则,主体将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 是肯定, 群体合作具有生物保存于适应的功能。 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 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要灭绝。不同的人际关系慧引起不同的情绪 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丰富我们的社会角色。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改善我们性格中的缺陷。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缺陷都会得 到改善。由于人际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他人的期待和回应往 往会成为我们做出回应的动力。

2、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与归属感 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和马丁.塞利格曼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调查。基于这项研究,塞 利格曼教授认为, 以往关注的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都不是幸福 和快乐的必要条件。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心最深 处的归属感及与他人交流的需要‛。 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人 际交往的一个结果,只有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才能获得这种

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些心理问题有治疗作用 人际关系不仅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治疗心理障碍 的一个重要资源。与人的交往可以减轻个体的焦虑。因为进入群体, 当人们在一起互动和讨论时,可引入消除不协调的认知因素,从而使 焦虑大大减轻。许多人际交往理论强调交往的功利价值。著名的心理 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哲学观却强调人际交往对个体成长的意 义。他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可能的,人们不仅可以交流思想,而

且 可以分享许多隐私的情感,且是有益的。通过沟通,可以相互启迪、丰富彼此人生;在友谊关系中,人们相互接纳及彼此探索,可以促进 个人的成长,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六、一名有‚知识的‘文化人’‛是怎样炼成的?—以人际关系心理 学为视角。 答:首先,以人际关系心理学为视角来看待一名有知识的文化人 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问题, 有知识的文化人, 应该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和个体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而且人际关 系也是为人的需要。 再者, 良好的人人际关系为个体的成功打下基础, 且是人才成长的土壤。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 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 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

的智能。 有知识文化的人, 首先是个知多识广的人。 读书不只是识字, 而是识得字后面的字,从经典中挖出美妙有。知识文化之人,不仅识 得外面世界,而是自观内心世界的变化。有知识文化之人,其次是个 懂文明的人,修身养性,知书达礼。不躁动,不喧哗,不空虚,是一 个纯粹的人。有知识文化的人,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也应是有道德 的人。有内心深处的爱心与责任,做一个文化人,从更深层次去懂得 怎么去关心社会。

推荐第9篇:人际关系论文

论人际关系

彭赛男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1级英语一班2011310407)

内容提要:社会是一张网,个人只是网上的点,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在以某种方式与别人联系。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与人协作也就是认识别人的价值,借用别人的价值,哪怕是在最纯粹的理论研究领域,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关 键 词:人际关系 沟通 友情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益处 据统计,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的成功,其中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人类是群居型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只有做到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可以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开拓一条宽广的道路,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也就免不了处处碰壁。这本身也就体现了一个铁血定律:人脉就是钱脉!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确是这样的,在美国,曾经有人向2000多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这样的一个答复:“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美国钢铁大王以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拥有无限发达的信息,就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信息来自你的情报站,情报站就是你的人脉网,人脉有多广,情报就有多广,这是你事业无限发展的平台。换句话说,职场人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是“人”。对他们来说,“人的情报”无疑比“铅字情报”重要得多。越是一流的经营人才,越重视这种“人的情报”,越能为自己的发展带来方便。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生命中的“贵人”,在关键时刻或危难之际能帮我们一把。贵人相助确实是我们成功的道路上宝贵的资源,他可以一下子打开我们机遇的天窗,让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进入成功的序列和境界;他可以大大缩短我们成功的时间,提升我们成功的速度,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

二、朋友之于我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那些再苦再痛的日子,因为有你们相伴而美好。人生道路很漫长,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他们,

或许跟我早已不再联系,或许我们昨天还在一起聊天,或许我们相隔天涯,或许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但相识我就要珍惜,有缘千里来相聚,认识就是难得。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经常联系朋友的人,有时候很想念他们。人各有志,从小学毕业到现在,我遇见了无数的人,但真正联系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不想,而是大家太久没见面,难免生疏,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排斥我—所谓的大学生,我和他们的观念似乎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同,我有一套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有自己的处事态度。我知道,沟通是加强联系的关键,不要求嘘寒问暖,但该有的问候还是不可缺少,一个电话真的有那么难吗?放下不安于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真正懂你的也只有朋友,将来陪你共患难的也少不了他们。“此时无声胜有声”,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

不变的是曾经拥有的那一份友情。我曾做过无数的梦,梦见阔别已久的好友来看我,梦见曾经的敌人和自己称兄道弟,梦见我和他们毫无距离地相处„„梦终究只是梦,想想而已„„我知道,即使再远,只要心中有牵挂,距离不算什么,我们,那帮曾经的好朋友,会永远在一起。

大学,我们都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时候,似乎与他人交往并不完全只是交朋友,单纯的友谊已经是难得,但我相信,一直渴望着那一份最初的纯真,用心经营,一定不会失望。

二、怎样维持一份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1,要塑造“好人缘”的公众形象

2,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3,注意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4,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

5,要注意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有人说在这里讲大道理没用,但事实上如果你不懂得这些道理,你会很容易在交往中犯上一些错误,一次两次没关系,但多了的话你就会慢慢觉得很难跟别人相处得好,换句话说,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差.所以记住这些道理,时刻警惕,当你有一份好人缘时,你就会发现你每天都会过得很快乐。

[参 考 文 献 ]

1.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2.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推荐第10篇: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姓名: 徐然然

班级:0903

学号:9011090326 当我们满怀憧憬的踏入大学校园的门口,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在踏入大学校园后又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远离父母,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面临全新的环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交际能力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

人际关系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了解并学习它,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使我们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交场合,适应社会。

一、关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含义: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互通信息,交流情感,一边相互了解,彼此吸取对方的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谊,和谐合作,促进事业的成功;或彼此满足相互之间的精神慰藉,实现自我价值。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进程;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二、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 发展现状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成长过程来看,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从心理发展来说,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从生活环境说,处于校园内部单纯而又面向复杂社会的过渡位置,处

1 于特殊环境之中,这一切导致了大学生们的交往具有某些独特之处。

处于青年期的当代大学生,其特点是: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但在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交往顺利或不顺利,如果交往顺利,会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如果交往受挫,便会使得心情郁闷,身心受损,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些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诸多如交往的迫切性,认知能力的障碍,交往的易变形,交往面相对狭窄,理解的误区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接受系统训练才能取得。然而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大学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大学生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

我以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1、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社会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来的。

2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交往、在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更有利于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环境,适应学习生活的需要。

2、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使你获得幸福感。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有利于身心和身体健康,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心态。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 3 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3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同时有助于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其表现为: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2)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既然人际交往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拥有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同时又为将来步入社会作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自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然而,一旦成为了大学生,住到校园的集体宿舍里,我们就不能再仅凭个人好恶与人交往了,不仅要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保持友好关系。这就是说,大学生必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2 要遵守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A 人际关系的诚实守信原则

4 诚实守信是一个基本的做人准则。在我们大学生的交往中,如果友人欺骗你,你的自尊心就会被伤害,你也许就无法像以往那样去信任他。同样,我们也应该以城市真挚的态度对待别人,去获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它显示了一个人的自尊和它内心的安全感和尊严感,可以使人爱交往中获得信任。因此,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宽宏豁达,体谅他人,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才能与人更加友好的相处。

B 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

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C 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

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平易近人,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交流。

D 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

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因此要做到公正平等。

E 宽容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有密切,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谦让大度,克制忍让,用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更好完善自己

3 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他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交的技巧多种多样,如增强人际吸引力,幽默,巧妙批评,语言艺术等等。 5 对大学生来说,在树立了人际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的技巧主要是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和正确运用语言艺术。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热情助人,尊重理解,宽宏豁达等等。语言艺术的运用包括准确表达,有效倾听,文明礼貌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交往艺术,取得较好的交往效果。此外,在正式交际场合,大学生还要注意服饰整洁,举止文明,坐,立,行姿势优雅,不要不分对象乱开玩笑等。当然也不能在人面前畏畏缩缩,谨小慎微,应信心十足,精神抖擞,有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在此介绍一些加强和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种: A、善于结交。

在人际交往中,结交的过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亲密接触三个阶段。善于结交是指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制造机会,自然地与对方进行初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接触的过程。 B、学会表达。

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势,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善于表达,要求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自我表露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谈必然是双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项应该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关于自己的信息——怎样想,有什么感受,对他人的自发信息如何反应等。 C、注重倾听。

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对方创作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学会提高倾听的艺术,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弄不清谈话的是指就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接话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应该知道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成就,是赢得友谊的有力品质。 D、把握好交往的度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必须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一是交往的广度要适当。既不能过广,过于分散精力,也不能过窄,形成排他性;二是交往的深度要适当。对交往对象有的浅交,有的深交;三是交往的频率要适当。既便是好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 6 离,双方才有心想感、愉悦感;四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分寸尺度。说话要有分寸,莫提非分要求,力求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规范,合情合理。 E、其他常用技巧

记住别人的姓名,主动打招呼,称呼得当,让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培养开朗 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时是愉快的;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浮躁,给人以美的享受; 于人交往要向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被人,否则事与愿违;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快;

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共为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同时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

4 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一个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长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欣赏他的品格、才能,因而愿意与之接近,成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人们喜欢的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而不是令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学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的问题。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有许多具体的原则、7 警言可供我们参考、借鉴。但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关键是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和把握。了解他人需要什么,并满足这些需要,才有可能赢得他人;同时也要注意完善自我。如果你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言的越来越多;亲友间的深挚互爱。你会过得充实愉快,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搞好人际关系使所有的人,尤其是大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希望每个人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自我分析,从而冲破封闭的自我圈子,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11篇: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摘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成员彼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每天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主要是综述了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研究发现提出新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引导大学生建设良性发展的寝室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寝室关系 特点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寝室人际关系就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为需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竞争、合作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申艳婷,2008)。 而这所有的关系都发生在狭窄的寝室里。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一天,除了在寝室睡觉的时间外,还有长达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呆在寝室,他们在寝室学习、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寝室是大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对大学生来说,社会是影响其成长的宏观环境,学校是中观环境,而主要的微观环境不是家庭而是学校里的寝室。从某种意义上说,寝室替代了班级而成为高校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寝室成员彼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一天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并且,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人际关系是他们整个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学期间的寝室人际关系还可能会延续到毕业之后,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社会支持的一部分。可见,大学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据徐传新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状况是良好的,真正“独来独往”,处于孤立状态的只是极少数人,可见,总体而言,大学生宿舍关系呈良好的状态,但也有研究表明,其中隐藏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寝室冷暴力问题(赵红霞 郭倩楠,2013),若不能及时良好的处理,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近两年来,发生的诸如复旦投毒事件,更加证明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其危害是重大的。人际关系问题既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更是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因而,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大都集中在寝室(许莉娅,2007)。

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本文旨在综述这个研究领域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现有研究所发现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

二、呈现特点

前人在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中,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来获取资料,然后运用sp软件,采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许莉娅,2007)。发现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寝室人际关系在总体上而言,是呈良性的发展状态,但也隐藏着许多的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善,将很容易愈演愈烈。这是因为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绝大部分人更懂得遵守公共的准则,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技巧调节寝室关系,处理寝室矛盾。而总有极个别的同学会因为个人因素破坏寝室关系,其中缘由将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寝室成员会因为兴趣爱好、个人追求、价值观等的相同或相异容易结成寝室小团体,小团体更有利于团体内部成员关系的促进,却不利于整个寝室的成员相互交流,寝室整体关系和谐发展。

3、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随着年级的变化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显著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因远离家乡、亲人和昔日的朋友,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自己在大学生里的交往面又非常窄,这样在宿舍成员彼此间就会产生相互认同、情感沟通的强烈需求,再加上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长,对彼此的缺点和不足不十分了解,没有太多的利益竞争和冲突,因此,这个时期人际关系质量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成员的缺点开始慢慢地暴露出来,彼此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多,并且宿舍之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泛,这样必然导致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下降。大二的时候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降到最低点,而到了大四的时候,宿舍成员会感觉到“分手即在眼前”,“几年的兄弟或姐妹有可能即将永别,终身没有见面的机会”,这个时候自然会涌起阵阵惆怅和忧伤,因此,他们便会倍加珍惜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导致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回升(徐传新)。

4、女生寝室关系总体质量显著优于男生。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我国一直以来对男女性别角色要求的差别有关。女生温婉、体贴、善良宽容而冲突较小,男生刚烈、冲动,一旦有矛盾冲突就很容易爆发,形成较大的问题。

5、经济状况与寝室关系质量呈倒“U”型相关,自认为经济状况较宽裕的学生寝室关系质量相对最优,很宽裕的学生的寝室关系质量并不好,而从一般、窘迫、到很窘迫,寝室关系质量越来越差(李涔涔 张晨光,2013)。

三、影响因素分析

前面已经谈到研究者们通常都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类方法主要从性别、年龄、年级、地域(城乡、南北方)、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地位和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了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一些基本的、表面的、描述性的影响因子。所以在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上,主要也是依据于统计得到的结果,研究者自己做出的一些推论。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特质:①嫉妒,过分嫉妒,不客观理性的分析别人成功的原因,就会渐渐产生愤恨和恼怒,出现不平衡的心理,从而导致寝室关系紧张。②自傲,自傲自负的人缺乏尊重谦和之心,不懂得容纳、宽待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在这种不平等的相处关系中,久而久之,寝室成员就会对这样的人产生厌恶和反感。(张松菁 於 典,2011)③自卑多疑敏感的个体难以与他人真诚相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江旭梅 何 林,2011)

(2)不良生活习惯,有些同学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酗酒、赌博等,或者不爱卫生,在寝室经常吵闹等都会严重干扰其他同学的正常生活,这会极大的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如果处理不善,对寝室关系损害严重。

(3)归因偏差,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归因有失偏颇,人们受到潜意识中所具有的自我保护倾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常常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把过失归罪于他人,也可能导致宿舍关系的进一步僵化。

(4)经济状况,由于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身的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这样就扩大了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了可供交往的对象,因此,他们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要相对高一些。而那些自认为经济状况处于下等的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再加上自卑心理的困扰,使得自己的人际交往受阻,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下降(徐传新)。

(5)沟通障碍,当寝室出现问题时,缺乏沟通就会助长宿舍冷暴力的产生,宿舍冷暴力会助长“宿舍小团体”现象的产生,直接影响宿舍成员的沟通交流,影响宿舍情感交流,不利于宿舍和谐氛围的构建,这就使其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宿舍的管理以及和谐宿舍的构建。

四、解决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中分析得到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特点和影响因素,笔者为促使大学生寝室关系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首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说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开展心理教育来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还可以开设人际关系专题系列讲座,向大学生讲授人际交往的艺术、人际交往冲突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如寝室文化大赛,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

(3)大学生应该学会理解和包容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同学们之间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上存在的较大的差异彼此间应该相互理解,求同存异。

(4)掌握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的技能和技巧,建立顺畅的宿舍成员间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刘晓娟 ,2012)

五、总结

前人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受到了诸如抽样样本太小,受调查者的个人主观因素,社会期待效应的影响,使得问卷所获取的资料真实性、可靠程度不是很高。而一些研究结果中,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 城乡)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无明显差别,与以往的相关研究和社会流行看法有出入(许莉娅,2007),诸多研究结果所存在的差异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无关系。采用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或者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分析等手段,所分析出来的结果,无法揭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背后的具体影响机制。这使得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始终都处在一个表层现象探索的阶段,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以后在寝室关系的研究上,应更着重于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就、心理素质和个人价值观等各种具体问题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咏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心理研究

【2】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 J ] .教育与职业,2008(2):184-185.【3】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

【4】赵红霞 郭倩楠.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状调查[ J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 年第 4 期 【5】许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J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

2007 【6】张松菁 於 典 李思思 李晓珊.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的调查

研究[ J ] .社会心理科学 第26卷 总第122期2011年第4期 总第430页

【7】江旭梅 何 林.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J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No.4.

2011Sum 106 【8】李涔涔 张晨光.高校大学生寝室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J ] .科教导刊 2013年8月(上) 【9】刘晓娟.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研究及其教育与引导[ J ]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第 33 卷 第 9 期2012 年 9 月

【10】张丹丹 李小溪 魏莎莎.学生宿舍关系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能的关系[ J ] .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10期

第12篇: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据估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以前似懂非懂的许多理论。让我懂得了许多在社会中的处事与为人。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认真专研。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我们要想从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中,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寻找一个指引人生航向的指南针,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了解他人心理变化与动向的本领,具有认清环境和辨别他人的能力,从而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使我们能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今后取得成功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

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们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扩展了很多知识,例如,它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许多理论,如归因理论、人际吸引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所谓的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就征对这些理论讲一下下我的感悟。

归因理论包括海德的通俗心理学,该理论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动力;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弗里兹等人1971年等人叙述了对成功和失败归因类型,一类是归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另一类是进行了内外在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发生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毫无疑问有四种,一是努力,二是任务难度,三是运气,四是能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来说,能力是内在的稳定性因素,任务难度是外在的稳定因素,努力是内在的不稳定因素,运气是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当一个人做出怎么样的归因时也会影响对未来的预测,假如一个人在考试或工作失败后,将其归因为内部原因的话,如果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自己能力不够,那么当他做出这样的归因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就再以不会努力了,相反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的话,他就可以奋发图强来弥补过去的损

失。他把原因归为外因的话,如果认为是题目难,那么他对此更加是无能为力,但如果归因为运气的话,他也许还会抱试试看的态度。但不管如何去归因,其归因的方式对归隐者的影响是特别大的。这久告诉了我们,当我们自己失败或成功之后,要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评价自己,做出正确的归因方式,从而使得自己更深层次得以提高和进步,否则就会使我们失去前进的方向。

人际吸引又称为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相互作用论、得失理论、相等理论。其中强化理论是我影响最深的。人际关系的强化理论是以强化为核心,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拜恩和洛克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惩罚,如批评、讽刺等等,那么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和反感,从而就会减弱或失去与对方交往的热情,从而就会丧失对下一次交往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也就无所谓人际吸引了。反之,就会与对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喜欢那些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很多。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才会走得更远更好。尽管有那么多的人际交往理论,我们都不能只看到一个理论的方式,因为在现在社会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自身和环境的因素,做到多种的结合,人际关系才会更好。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由费斯汀格提出。这个理论涉及有关认知元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如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决策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正一帆风顺的日子少之又少,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学习认知失调理论所述的原理、对现实生活的含义以及减少失调的方法,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心理学知识,在面对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时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和谐,不让忿懑、焦燥、忧心等带来严重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改进沟通,解决冲突,创作更好的业绩。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可见良好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作用是多么的大。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圈,才能最终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大道。

人际关系心理学心得

求是学院2010级应用心理学班姓名:王兴义

学号:102020010028

第13篇: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结论有:(1)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西方主要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R。G。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其主要观点是:(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也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2)米德等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交往者需要具有一样的译码系统。(4)米德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符号 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流行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其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交往理论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人际特质理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种需要为:(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3)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2)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友谊,受人爱戴。(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求,必然争权争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什么是社会测量法?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什么是态度

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 一定的制约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组织与新群体,就建立了新的态度。而且态度一形成就根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和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此时群体或组织作为参照系对个体发生作用,个体接受对他来说是新的现汇,必定要有新的态度与此对应。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包括内化与同化两个步骤。

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社会化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4、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

①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

②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③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改变的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④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5、转变态度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登门拜访: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团体规定论: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全面宣传法: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 沟通信息法: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6、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沟通者: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

沟通内容: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沟通对象: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

①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

实验结果: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 ②努力理由研究: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 ③不足阻碍研究: ④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决策: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第五章

印象形成

1、人际印象及形成中的三个成分

人际印象即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是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已含着三个成分即: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及交往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在对人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总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印象。 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事,人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叛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进一步对对象作出一定的评估,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中心特定作用: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定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则起边缘的作用,前者为中心特定。 隐含个性理论:普通人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定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定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用它们来作出超越所获信息的推论。(概念)

3、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 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优先效应:也首因效应,指的是在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新近效应:有时,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先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新近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后,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有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叫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定型:即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会导致对他人知觉和判断的错误。

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期望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则照着做了。)(概念)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这个现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理论

库利和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印象。

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总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亚历山大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要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其他人常常形成 对我们的印象,并用这些印象来指导我们的交往,所以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知觉和努力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恰当的印象,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因而印象管理是际知觉的必然。

第六章 人际知觉

1、人际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及意义。

方式: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意义:通过控制自已的诽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提高自已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辨别说谎的人(脸部细微的表情、说话的声调、目光接触、无意识动作。

2、什么是归因?主要的归因理论

归因:一个观摩者根据外在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足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人而言,都要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要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概念)

相应推论理论:独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容易成为推论的依据。 因果归因模型:归因的三个维度: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常见的归因偏见

行为中心偏见:根据行为,而不太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作出归因,称着“行为”吞没“场”,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显着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一致性反应用不足偏见: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妆一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4、归因理论工作者的应用

(1)心理健康,我们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出现偏见。如管理人员对于他们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作出更偏爱的归因。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要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 自我知觉

1、贝姆自我知觉理论 ①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②从外部行为得到内在态度,情感的推论过程与用于推论其他人态度,情感等过程是一样;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③二者不同的是最初的态度,但最初态度对其后来的推论没有影响。

④前提条件:自愿选择(行为出于自愿),学内在线索模糊,我微弱时,才利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准时。

2、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会进行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詹姆斯认为情绪有两部分组成——情感的和认知的。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然后是用获得的认知或信息去加以解释。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3、自我知觉编见 ①行动者与观察者编见

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自我,情景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②自我服务编见: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环境。

③启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自我服务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或环境条件。

4、自我障碍: 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境中导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行的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紧张后,即使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测落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动机上,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 ②认知上,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③情绪上,习得无助能产轻微或严重的状郁症,这取决于三个

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稳定性。习得无助模型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干预的四种方法 ①引导改变对结果的评价。 ②改变认知的目的指向性 ③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变不可控为可控的期望。

④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归因。 第八章

自我导向

1、自我控制

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运用符号工具,通过自我意识而达到的。(人所持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两种理解:传统的自我控制;采取社会所能接受的行为自我。

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

2、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与选择。

3、自我实现: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运用

①强化和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强化形式主要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厌恶式强化。

②强化方式的选择原则:一是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行为,一般以个人经验为向导。二是个体用的强化方式必须是立即可使用的,三是强化方式应是强有力的,即强化的结果必须是有效的,能指导个体去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③强化方式的运用

1)及时强化

2)利用视范帮助,运用记号等方式来填补强化直接经验间的空隙。

3)制订强化的实施计划

第九章

人际影响

1、遵从,遵从的种类

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我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群体压力,真实的或想象的)* 种类:人类行为可分为遵从与非遵从,非遵从又可分为“反模仿”和“非模仿”两种。遵从行为有:简单服从(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自反改变其公开行为)和内心接受(公开行为又在和下态度

与群体相一致)两种。

2、遵从的群体理论,阿希与凯利 ①群体一方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对我们来说具有信息性压力,另一方面群体有它的规范,对其成员形成规范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②两种不同形式的遵从 信息性压力——内心接受 规范性压力——简单服从

3、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谢利夫的自主运动范例,阿希范例。

4、影响遵从的因素:

①个体特点:总的结果、个体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都要会影响个体的遵从。一般来说具有下列个体易被感到没有被群体完全接纳的个体;期望继续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遵从。

②群体特点:群体规模,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4个“助手”时,遵从程度增加了。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偏离者都要会剧烈地减少遵从的程度。

③任务特点:任务的难度,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容易的、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大的遵从。

5、偏离与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去个性化的概念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6、感染、模仿、时尚的涵义

感染:在感染发生之前,必须存在四个条件,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时尚: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 模式。

7、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牢骚现象,是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当意见得不到采纳、一种状况独不到改善时,舆论就转化为牢骚。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性,社会助长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第十章 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其含义是:

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个特征。

2、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与模仿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责任规范(是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回报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学习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于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的期望。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来源;利他行为受奖励与代价的同时影响,在任何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利他行为 也可由模仿而学得。

4、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情景的模糊性: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紧急事态下的助人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 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的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都要影响利他行为。

5、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助人者的心境,一般来说,助人者在心境好时更可能帮助人。但消极心境与利他的关系更为复杂,历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有时没有影响。

同情和内疚,自己引起的损害,产生了内疚,会增加利他行为,看到别人受到损害,产生同情也会增加利他行为 。

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个性,与利他行为有关的个性特点是赞同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种信念,它使个体可能不去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罪有应得”;也可能使个体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好人理应得到帮助)。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2、人际吸引的主要理论。

一类是强化理论,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情绪反应,视个体为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该类理论代表有强化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以“强化”概念为核心,提示情感强化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克洛拉等人认为,评价任何事物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 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恶感的情绪,这是进行第二次交往基础。还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另一类认知理论,强调对周围世界评价时所经历的思维过程,视个体为理性的、按逻辑办事的,该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阿伦森提出的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象先讲坏话然后讲好话来得更吸引人,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有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人际关系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梅特认为这种得失是否得当,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得失评价应是谈论到同样的人格特质或事物,明白显示出批评者态度有了改变,二是态度改变必须是逐渐的。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情境因素: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

个人特质因素: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包括:外表和容貌,对首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吸引因素;才华和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比外表与容貌更为重要;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是持久、稳定而深刻的,受人喜欢的品质主要有真诚、理解、正直、乐于助人、友好等;类似和互补,会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与强度,因为类似性具有一种增强作用、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能版预期的报偿、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能验证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1、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西鲍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 交往的满意程度不仅与交往的结果(结果=奖励-代价)有关,还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比较水平: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该个体所了解到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比较水平决定了交往的满意程度。

选择比较水平:选择比较水平的值依赖于他认为他能目前可供选择的最佳交往关系中获得的结果,决定了个体是否继续交往。

研究合作与冲突的类型

社会两难情境:指的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境。在该情境中的个体,竞争行为将比合作行为产生较大的得益,但是,如果所有个体都要进行使用而不竞争的话,所有人都要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研究运用的两难情境主要有:模拟社会两难情境、公共利益两难情境、囚徒两难情境。 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回报,人们常对合作行为 作出合作反应,对竞争行为作出竞争反应。

对他人动机的知觉,我们决定是否合作,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内在动机的归因,认为合作是出于真诚动机,同认为合作是出于别有用心,我们更愿意同前者合作。

沟通,有效沟通是更生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威胁,对合作行为特别有损害的沟通是威胁,这种威胁包括一些警告, 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增大会出现责任分散效应。 个人倾向性等

冲突及人际冲突的种类。

冲突:一个人被驱动去作两个或更多个互不相容的反应时所处的状态,是个人内部冲突;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两用人才个或更多个社会舆论成员间的紧张状态,是人际冲突。

人际内部冲突: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人际冲突:“零—总和”冲突、“非零—总和”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及管理

原因: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归因、报复、信息沟通不良。

对冲突的管理:冲突对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都有消极的影响,它破坏了人际团结,妨碍了群体目标的实现,降低了组织的效率,因而想方设法避免冲突。但是,近年来,人们认为冲突有它有利之处。因而有人把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凡是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破坏性冲突。所以,重要的不是去防止它产生,而应该去管理它、解决它。

第14篇: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这个学期很有幸选修课选学的是人际交往心理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步自我反思,在人际交往方面领悟了不少,我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学,是一种心理学。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那就必然会与社会、与人建立联系。人际交往那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那也必将产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具有一定的心理互动。

通过这半学期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与同学、老师、父母的沟通方法与技巧,人是社会性动物,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可以从大学生的整体来研究他们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观念与看法,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影响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有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要解决这些障碍,就要从这几个因素分析,另辟奚径,,不仅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依赖于教育教学活动模式的变革。还要加强人际关系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人际交往的技能培养,重塑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其主要群体是大一新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产生了各种心理不适应的感觉和问题。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他们顺利走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奉献力量。如果不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自己的全面发展实现不了,而且难以承担祖国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因此,得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

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里健康水平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每个人的成长与以后的发展都与你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它是人成功的命脉。在21世纪这个开放而又活跃的时代,怎么才能展现最优秀的自己呢?时代的特点让我们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也必须又开放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开放的社会交往,不然只能被这个竞争强烈社会淘汰。而与周围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道,它看似无形但却比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有用的多,每一个成功的人身后都有一批资深人士的帮助,而要得到这些人的帮助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它给我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上帮助,也是精神的补充。从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生存独立就是死亡,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是为独立而创造的。所以我们如果不自己去主动的建立好与他人的关系就是等于慢性自杀,这一点都不夸张。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成功的人际交往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对于涉世甚浅的大学生来说,或许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交往不就是与人打交道吗?有什么艺术可言?还用得着专门去学?然而,现实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许多人面对大学里繁杂的人际关系,常常显得不适应,甚至遇到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很多人感叹:涉世容易处世难!由此可见,不懂得必要的社交知识,不善于运用交往的艺术,在生活中就会举步维艰。人际交往的全部奥秘在于把握分寸感,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超人的才华,但在初次相识的人面前也不要锋芒毕露。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目空一切的人。一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语法基础牢固,而且口语水平也很高。他引以为自豪,平常说话时也时常不分场合地冒出几句英语来。他与部门经理谈话,不时冒出几句英语,使那位不懂外语的经理很是尴尬,谈话进行得很不愉快。其实不应责怪别人,只因为他把自己的才华表现得不是地方。 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不外乎听、说、读、写几种。听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如何去听,怎样才能听懂对方的话,尤其是怎样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这就是“听的艺术”。你如果具有设身处地的倾听技巧,就会以诚于中、形于外的品格,赢得对方的信赖。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我们大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这个年龄正处于一种渴往与别人交往、渴往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有一批真心朋友、希望与身边每个人关系融洽的心理发展时期,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拥有充实感、幸福感、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很难想象一个无法融入到周围群体中的人要如何生活,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努力做到:(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2)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3)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4)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5)锻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技巧(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处理各种矛盾)。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见,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圈,才能最终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大道。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课堂上学到了好多,是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与别人交往。提高了我的人际关系。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讲授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课程。学了这门课程,为我们研究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面道路的方向。

第15篇: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作为专用名词在20世纪由梅奥提出

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按需求性质,可以划分为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里气氛的情感关系和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二是按喜欢的程度,可分为相互喜欢,亲近,友好的吸引性关系和彼此心里厌恶,疏远,对立的排斥性关系:三是按双方的地位,可分为一方对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关系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关系;四是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研究对象: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根据这些理论成果,米德提出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舒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海德和凯莉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⑤纠正畸形人际关系

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总之,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不但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工作上的支持。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依恋、牵挂、心心相印。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一方不愿交往。第二,疏远阶段。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零接触状态,彼此避免接触,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终止阶段。并非都是有害的、不道德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经典实验:霍桑实验(实验者梅奥、实验组成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群体实验4.态度调查、实验结论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个体士气主要表现,而使其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除了正式群体,企业中还有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霍曼斯1961年正式提出社会交换理论。

主要的观点:1.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2.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的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后的心理体验。局限性: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的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了,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优点: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特别是遵从行为,竞争过程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登门槛技术: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度,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睡眠者效应:由高可信性的沟通者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而由地可信性的沟通者所产生的态度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由此可见,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所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有较大的影响。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成为睡眠者效应。

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1.累加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

印象形成的效应和偏差1对他人只觉得顺序效应优先效应新近效应2.晕论效应3.定型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语言

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非言语沟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动态无声的,像点头微笑皱眉,摇晃手脚等;第二类是静止无声的,像站坐蹲倚等姿态;第三类是副语言,它包括有声的但非言语的各种动作,如打喷嚏咳嗽等。 非言语线索的种类:脸部表情

脸部表情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悲哀、惊奇、恐惧、厌恶、愤怒。

人们辨认比较危险的脸部表情比较容易。目光接触 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往往被认为是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但这一规则也有例外,当另一个人持续的注视我们,而不论我们干些什么,我们会感到极不舒服或心情紧张。身体语言

非言语线索的意义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当与重要他人交往时,微笑比较多,身体更前倾,保持较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在同一对方的观点是不住的点头。还有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利用的非言语线索:一闪而过的细微的表情;对方说话时的语调;对方的目光接触;利用说谎的人在说话时常常无故的用手抹身体的其他部位。 归因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内部状态的推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通俗心理学。怎样做出归因?使用不变原则。不变原则: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哪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发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不变原则。内因,外因

相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

。指的是推论出的行动者的内在心理倾向性同这个人的外在行为相符合的程度。两个原因:第一,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他人的行为常常受到不由他们自己控制的外在因素所制约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非共同效果 社会赞许性(社会期望) 这两个概念可综合为一个一般的归因原则,称为折扣原则

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特异性和一致性低,一贯性高为内因。三者都高为外因。一致性高,特异性和一贯性低为偶然的环境或情境因素 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两个步骤:一是,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既决定控制源。二是进行了那种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地发生的还是不稳定的发生的。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是能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是努力,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是任务,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是运气。

控制源理论内控者: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内部归因

外控者:有的人则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外部归因

对人的归因偏差: 行为中心偏见 显著性偏见 一致性信息利用不足

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原因:①社会规范对我们归因的影响: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②当我们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时,他的行为成了注意的中心,而行动发生时的情景成了背景,因此行为与背景相比,变得更为突出。启发意义: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不仅要重视行为本身的意义,而且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促使行动产生了这样的行为,不能脱离环境来评论行为和对行为作出归因。显著性偏见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显著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启示意义:我们除了要注意经常出现旳事物现象,也要对不常见的事物现象予以关注。并不常见的事物现象也可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人们在对他人行为归因的过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不重视基础概率的信息,往往对一致性信息利用不足。原因①基础概率信息的抽象性。②人们认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 启示意义:考察一个人的行为时要考虑特定的情境,并要结合大家的反应,多听取大家的意见,总之,要辩证的看待一个人的表现,切忌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D.J.贝姆 于1972 年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

1、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2、最初的态度问题

3、自我归因过程的限定

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三条线索(1)实体的特异性(2)一致性反应(3)一贯性 詹姆斯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沙赫特情绪理论: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常进行社会比较。情绪归因: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生理上的激起(2)认知标签。沙赫特理论模型:E=A*C

E表示情绪 A 表示情感C表示认知

自我知觉中的偏差: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自我服务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原因:(1)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结果。(2)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启发:告诉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并作出推论。要考察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综合进行评价,不能就是论事。对待我们自己,则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要注意本人的内在特征在归因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一个特定的环境引起了自己的特定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环境的,但如果在不同环境中,自己的行为时一贯的,那就应该考虑自己内在特征的作用。

自我服务偏差: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原因:(1)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2)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 启发: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因于自己,吧错误推给人家或环境条件。在奖功罚过时,特别是在追究错误的责任时,要客观分析,尤其要严以律己,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 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下,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导致心理问题:一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二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三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即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的察觉和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特征:1,自我意识的社会性2,自我意识的能动性3,自我意识的同一性4,自我意识的统一性 结构:1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3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4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儿童不仅想做自然环境的主人,而且也希望能控制社会环境。例如,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固执地要求他人(尤其是父母)对他们的注意,学术界称之为“可怕的两岁儿童”

改变行为的线索和结果: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对行为的调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两种方式:行为线索和伴随行为线索而来的结果。行为线索告诉我们去做什么,而行为结果告诉我们怎样去做,效果如何。

人们了解从众 感染 服从和偏离等人际相互作用方式的机制

时尚又称流行、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它经过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倾向。既反映精神生活,有反应物质生活。经过模仿 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特点:新 奇 特

新奇性 时效性

周期性

时尚现象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又分为阵热,时髦和时狂

表现形式:1.时尚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形式多样2.时尚是相当多的人追求某种生活方式3.时尚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过了这个时期后就不再流行。具体表现在文化态度 风度礼仪 服饰打扮和生活行为方式

影响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

2、情景的模糊性

3、榜样人物的作用

4、求助者的特点(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

2、同情和内疚

3、责任和承诺

4、个性(赞同的需要;公正世界的假设)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占优势的特殊人际关系形式就是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属于人际知觉的一个领域,它使个体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满足个体的人际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此,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些理论大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相互作用理论:真相倚理论: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双方都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继续与对方交往的情形。(互酬行为,报答行为 )。

得失理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象先讲坏话然后讲好话来得更吸引人,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有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人际关系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相等理论:交往双方感到友谊的存在使彼此可以获得好处,那么这种友谊的存在会使双方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得以继续。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情境因素(距离;交往频率;接群或集群性;情绪体验)个人特质因素(外貌;能力(犯错误效应);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相似与互补因素(相似性包括态度、年龄、性别、职业、经历等的相似,其中态度的相似是最具吸引力的。在相异的环境里,具有相同特征的对象所激发的人际吸引力是非常强烈的。互补性: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漂亮的人具有更大的人际吸引力1.现实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漂亮的人才值得去爱2漂亮的人具有好的个性品质,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3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虚荣心得到满足;4爱美是人的天性;

为什么相似性能导致吸引

1、相似与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

2、相似与相符是保证态度正确的基础

3、相似与相符能得到预期的报偿

4、相似与相符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

5、相似与相符验证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即一个人自发的、有意识的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与他人共向自己的感受和信念。

自我暴露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回报与自我暴露:如果一个人的表露在内容、强度或稳定性上与对方不匹配,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愉快。 妻子和丈夫自我暴露水平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人际关系由低水平的自我暴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做出反应,则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

非语言行为与自我暴露:非语言行为在选择恰当的自我暴露和人际亲密关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行为之一就是目光接触。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男性谈话者来说,情景中最明显的特征自然是倾听者的频繁目光接触。

为什么目光接触在自我暴露情境中有着性别差异人们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因为文化规范的不同,这种规范指的是在不熟悉的男性之间、女性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什么东西是恰当的和可接受的,赖特把男性交友的倾向成为面对面,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成为肩并肩方式。 社会交换理论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换。

社会交换的内容: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赞许、荣誉、地位、声望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

比较水平: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 .选择比较水平:个体认为他在某种交往关系中所获得的结果和他从目前可供选择的交往关系中所可能获得的结果的比较。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目标。 合作的理论:卡普洛的权力理论;科莫利达、切科夫的“合作的协商理论”

影响合作的因素:①回报②对他人动机的知觉③沟通④威胁⑤群体规模⑥个人倾向性 人际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社会行为。两大类:个人内部冲突

人际冲突 冲突的形式:(1)个人内部的冲突(勒温)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双重接近-回避型。(2)人际冲突

零-总和”冲突: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一方的收获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得益和损失加起来为零。“非零-总和”冲突:一方的得益不一定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得益和损失加起来不等于零。

冲突的原因:①对稀有资源的竞争②归因 ③报复④信息沟通不良

冲突的管理和解决:①威胁②协商(解决的较佳方法③仲裁(仲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权威解决法。④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人际关系的基本领域: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家庭中的主要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矛盾根源:感情落差,对经济与行为的支配,生活琐事,子女教育,婚外情,生理差异经营婚姻:相互悦纳,相互欣赏,难得糊涂,共育子女,共同成长

亲子代沟的表现:人生观的差异;交际观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代沟处理方式:心理换位思考;尊安重;悦纳对方;取长补短

婆媳关系的复杂根源:关系的特殊性;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潜意识的情感之争;中介失衡 婆媳相处之道:换位思考;调整心理期望;爱屋及乌;相敬如宾

谨慎交友: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如何与朋友交往?学会赞美朋友,学会宽容,言而有信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情感,生理性,利他性。三个重要因素:依恋,利他,亲密 第四类情感:例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培养爱的能力:表达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承受失恋的能力

第16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悟

人际关系之我见

一直以来,人际关系都是与成功息息相关的因素,古语里关于成功的三要素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强调的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得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在本学期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与别人交往,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

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里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每个人的成长与以后的发展都与你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它是人成功的命脉。

大学四年,我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是寝室关系问题。比如,一个寝室有六个人或者是八个人,可就是有那么个别的同学做的特别差,从不扫地,从不扔垃圾,从不整理内务,不仅懒,还常常要享受。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室长或室友会帮着多做一些,可是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心里特别不平衡。又或者,在一个混合寝室里,另一个本专业的同学和另一个专业的同学关系很好,但是我行我素,不管其他人,从不参加寝室的活动。一个寝室七八个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和睦相处,总有那么一两人缺乏集体责任感,总会有两三个人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可以因为冲突,从亲密的、坦诚的、安全的、和睦的、友好的,转为疏远的、隐秘的、害怕的、愤怒的、仇恨的,可以使一个原本善良温和的人,成为一个散布谣言,破坏他人名誉的人,因为他无法宣泄内心的情绪,只好向外人发泄与诉苦。由于外人的不知情而盲目同情,更增加了多变性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在处理人际冲突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时当地解决冲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接受,能够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能够获得长久稳定的友谊和爱情,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社会交往行为态度。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件法宝。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做错事讲错话的时候,都有无意中伤害到别人的时候,如果这时毫不退让,斤斤计较,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变坏,造成心理波动和失衡,还会激起对方的不良情绪,造成矛盾对立和激化,使冲突加剧,甚至会导致关系破裂,无法补救。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宽容和忍耐,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要能够容得下别人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尊重别人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只有化干戈为玉帛,友谊才能长存。

第17篇:人际关系心理学案例分析

人际关系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李媛媛 PPT制作:肖娴

展示:王俊

人际关系心理学案例分析

我们组抽到的案例是这样叙述的:小学的时候我不喜欢一个同学,我就觉着他身边的朋友也不好,有一次活动该分组,我就让我的最好的朋友和我一组,不和他们在一起。结果,我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在一组,我只好勉为其难的和他们在一组,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她就一直和我解释。我当时的心情很生气,也很沮丧,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

根据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我们组将这个事件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不喜欢一个同学,就觉得他身边的同学也不好。”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什么事平衡理论,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 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正像这个案例中,P代表“我”,而O,X分别代表“我”不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的朋友,这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第二部分,“我不喜欢他们,却勉为其难的和他们在一组。”这和我们学的认知失调理论关系很密切。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正像这个案例中,虽然“我”很不喜欢他们,但却为了小组其他成员也勉强在一起。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这更加解释了我们案例的“我”的行为。

第三部分,“她一直和我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其实,这也是用一种认知失调理论解释的现象。她的两种态度造成了她的认知失调,从而她会用各种理由去解释这种失调。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我们经历的事情都可以由人际关系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去解释,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去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枯燥乏味的去记忆根本不会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我们在理解的同时,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第18篇:人际关系心理学(09专业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主观角度:人类的一种机能;

客观角度:人类存在的方式。 人际交往的价值:

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交往:

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等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

个体依社会需要选择、建立、发展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现状反映了个体社会需要的满足状态。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理性条件。 情感成分:

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行为成分:

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零接触——单向注意——双向注意

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起步阶段。 接触阶段

双向注意——交往与沟通、进行情感探索

这是人际关系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

接触、交往、沟通——情感联系加强。深度心理卷入,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1

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渗透到彼此交往的各个方面。 终止阶段

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注意、接触使我们彼此形成了有关对方的印象。 印象的好坏

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个性特征的推论。 

影响到喜欢或厌恶。

影响到是否愿意继续交往以及交往的深度。 

影响到我们对对方行为的评价。

如果是同事的话,还会影响到团结和一起工作的效率。 印象的作用与解释: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印象的形成:

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不是印章在蜡上留下的印记,不是记忆中留存的现实的忠实拷贝。 印象形成的成分 

行动者 

知觉者 

交往情景 解释:

1、行动者: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 印象线索: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

2、知觉者:我们——己方 影响印象的因素

对人本性的看法、定势。

过去与他人交往的经验等因素。 

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和个性。 

对对方(行动者)的了解程度。 

交往时的心境。

对对方(行动者)线索的选择等。

3、交往情景

不同的情景中发生的对方(行动者)的行为线索,会被我们赋予不同的权重。 

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可能会使我们形成不同的印象。 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

我们会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有关他人的一致性的互不矛盾的印象。 评估性: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与评估。 中心特质的作用:

个体某特征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权重很大,称为中心特质。

有些特质不起重要作用被成为边缘特质。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的规律

1、他人角色看待问题。

通过相互交往,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2、交往行为有“脚本”。

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进行交往行动。

“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3、印象管理的“面子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

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 每个参与者需要有一套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4、恰当的情景认同

 每一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在每一种情景中,都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形式,来表现他本人的身份,从而获得令他和周围人们满意的交往。

六、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人际知觉的线索:

1、言语线索

2、非言语线索 非言语沟通:

动态无声:点头、微笑、皱眉,摇头晃脑、抚摸、拥抱和其他触摸行为等。

静止无声:站、坐、蹲、倚等姿态,人们还用呼吸、身体气味、体格,以及通过不属于人体各部分的标志如口红、衣服等来表示所含的意义。

副语言:有声的但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喷嚏、咳嗽等。 非言语线索的主要通道

 脸部表情(包括脸色、眉毛、嘴巴、眼睛)  目光接触  身体语言  声音

1、脸部表情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

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

非语言交际对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

3 

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在一次交往所传递的信息中占55%,而语言只占7%。 

脸部表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性格。 

脸部表情能传达一个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脸部表情是一个人情绪状态最明显的信息来源。 脸部表情表达的基本情绪:

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 

人类复杂的情绪是六种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 

脸部表情在人类种族中具有一致性。 原因:

以面部表情彼此传递情绪信号有利于人类生存。

2、目光接触

人心理特征的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往往被认为是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 例外情况:

持续地注视并保持这样的目光接触,有时会使人体验到不舒服,心情紧张。 

目光注视有时会使人紧张而采取退缩行为。 

谨慎使用高水平目光接触。

3、身体语言

 身体语言常常暴露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许多信息。  身体语言的姿势可以表示某些特殊的含义。

 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还能暴露出许多生理状态,如活力、年龄等。

4、声音

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可以表达语言本身所不能表达的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

喜悦时,语音响亮、节奏快; 悲哀时音调低沉,吐词慢; 兴奋时声音洪亮、慷慨激昂; 愤怒时大声喊叫,语句断续等。

七、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距离

距离远近影响人际交往,邻近性能产生喜欢。 “远亲不如紧邻”。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 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交往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感觉。 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3、体验性

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

4、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与异性交往表现显著。

人们都相信肤色、面貌、高矮、胖瘦、胡须、发型、服饰、风度等对人的吸引作用。 “外貌控”与“外贸协会” 5.才华和能力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

4 外貌吸引力是一个显著而稳定的因素,但才华和能力最终很可能更重要。

 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拥有的“资本”、财富(如才华、能力等)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 6.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 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等都会导致吸引倾向。 男子汉吸引人的个性品质:

勇敢、冒险、创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 女子吸引人的个性品质: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开朗活泼、可靠等。

无论男性或女性,最有吸引力的个性品质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7、类似和互补 a.类似性因素

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 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同经历;

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追求目标、个人嗜好一致的人容易相互支持; 具有共同信念、情投意合的人容易建立起人际关系;

同阶级、民族、宗教、行业、国籍的人容易产生好感等等。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别人。  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

 许多实验显示: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类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选择他人的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b、互补性因素

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能形成吸引力。

支配性格的人易和被动型的人相处;独断专横的人和优柔寡断的人会成为好朋友;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会结成亲密的伙伴。 夫妻、上下级之间等容易形成互补吸引。

八、人际交往的规律

1、喜欢回报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如果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用这种情感去回敬他。

2、喜欢的类似现象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别人。

许多研究显示: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类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选择他人的条件。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

3、评价与奖励

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是基于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如果处于肯定评价阶段,一般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好感或喜欢;如果处于否定评价阶段,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反感或厌恶,而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定势后,构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很难一下子改变。

人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

4、交往的相互作用

交往的相互作用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人际交往需要互酬或报答。

5、交往的正“效益”

人际交往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不如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讲好话的情形吸引人、更讨人喜欢。 比起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我们更喜欢先反对我们然后慢慢地变得支持我们的人。

6、交往的对等性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报酬的相等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 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

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取决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是否都能满足需要。

7、适当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指一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约哈里窗户”理论,

人们之间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

自我暴露的特性

(1)回报与自我暴露

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的开始。 (2)喜欢与自我暴露

 自我暴露的回报原则决定着喜欢。我们喜欢那些和我们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喜欢与自我暴露有性别差异,男女有别。

(3)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 获得对方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显著增多,对方表示不置可否或冷淡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减少。

(4)非语言和自我暴露

对女子,在高度目光接触条件下,谈话者显得亲密;对男子对这种感受不明显。 (5)自我暴露的速度

一种亲密关系的建立是比较缓慢的,需要时间的,主要是依靠信任和共同在一起时的体验。 自我暴露三原则

适当的人 根据自己身边的人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人进行自我表露。 适当时间 根据不同的人选择适当的时间向别人自我表露。

适当地点 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自我表露。

全球95%的财富和权势掌握在5%的人手中,其中更有1%的人掌握全球过半的财富和权势。 这5%的人如果有共同的特点——都善于沟通。

他们以沟通为业,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知识传达给别人,而且让别人想亲近自己。 要成为既有金钱又有权利的5%的人,学会沟通。

沟通的黄金法则:你跟别人讲什么,你也会得到什么。

人际关系“黄金定律”:

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 将心比心

人际关系“白金法则”:

别人希望你怎样对他,你就怎样对他。 投其所好

第19篇:《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感受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受

姓名 刘俊山学号 1140701290系 班级 艺术设计 环艺3班指导老师 陈梦迁

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了,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孤独骄傲,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出来。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都表现出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或多或少都出现在每个同学心中。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时间不长就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并抱怨,大学同学太自私,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同时,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校外社会沟通交流,渴望从他们中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然而,宿舍里的人都难以相处,更何况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通过对人际关系心理学一学期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同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人际关系心理学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怎样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都是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如何树立正确人际关系心理观,通过合理学习来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一个重要和严肃的现实问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时 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我们学习人际交往有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幸福、学习和发展。

西方的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有

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5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由默里提出来成就动机。

3、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4、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来的公平理论,该理论探讨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

如何保持平衡的理论。

5、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归因理论。

从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学到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在如何建立人际关系方面必须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其中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有艾根的SOLER模式,戴尔卡内基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影响人际吸引的人因素主要有

1、熟悉a、熟悉引起喜欢,b、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2、个性特征,a、才能。b、外貌吸引力,c、个性品质。

3、相似和互补,a、相似,b、互补。

4、爱情 a、爱情的三个重要因素,b、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首先,态度是习得性的心理状态,其次,态度有具体的指向性,第三,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态度的构成要素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拉皮埃尔关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挑战。态度除了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外,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态度的激励作用,消极态度的瓦解功能.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经验的情绪后果,需要的满足,知识,家庭,参照群体。社会学者凯尔曼通过分析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时分三个阶段实现的,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内化。态度改变的方法:态度改变影响因素向方法的引伸,信息的适当重复、参照群体的引导、角色扮演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方式、自我防御回避原则和渐进策略,二步式渐进策略,登门槛效应,低球效应,留面子效应,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暂时性行为改变,过度理由效应,长期行为变化和新态度的形成。

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永远和社会相联系。任何一个人,都是特定的社会一员,也必定受到社会其他成员及作为社会整体的影响。由于社会压力而引发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社会影响。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第20篇:心理学教案设计——人际关系(部分原创)

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心理学活动课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课程名称 《人际关系》

专业班级 _12级物理学(创新实验班)__ 实践设计_ ___张忠立______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人际关系》

执教设计:张 忠 立

【理论分析】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教学对象】大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2,情绪上:使学生怀有正确的乐于沟通的心态。

3,行为上: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学会应用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加强自己与朋友和父母的关系。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难点】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气氛,打开学生的心扉,学会迁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移。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ppt, 纸条(情绪),““2013夜问 大学生为何对寝室人际关系不满意”的访谈视频,情景表演材料。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情景创设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设计】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诱导式心理课模式,教学过程基本分为四个环节:

1) 播放电影:引出主题,引发学生兴趣的过程; 2)案例分析:体验和感悟大学生没有恰当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发的后果,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3)情景表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过程; 4)深度提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互动过程。 四个教学环节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每个环节都遵循活动目标,完成各自的训练任务,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影

1、【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心理活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小段访谈视频。看完之后老师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讲他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尤其是那些不认真观看的同学老师就要特别邀请了。

2、播放“2013夜问 大学生为何对寝室人际关系不满意”的访谈视频。

3、视频内容接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很好的达到带动大家的兴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趣和生动课堂是我目的,更易于切入话题。

4、【老师】视频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也非常接近,相信看完之后大家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我们的同学想到了什么,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讲讲你发现了什么?你是否从中发现一些自己熟悉的影子?

5、同学发言时,引导学生将话题涉及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上,发言完之后,老师适时予以鼓励和反馈,同时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

6、【老师】:大家现在的心情都蛮激动的,希望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保持比较愉快的心情学习和领悟更多知识。就像刚才视频中所说的一个现象,大多数大学生不满寝室之间的人际关系,但从同学们的表述中可以听出,学会传达自己想法和与别人进行沟通是多么的重要。这些就是所谓的人际交往,所以今天,我们上课的主题叫做“人际交往”,也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融入集体,取得进一步的成长。

二,暖身活动:感悟和体验

1、【老师】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在一个校园招聘会上,出现了如此一幕。一个成绩排名在前三的同学的招聘过程,招聘单位看了她的简历后显然对她比较感兴趣,然后就问了一些常规问题,可那同学竟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支支吾吾,词不达意,招聘单位立马对她失去了兴趣。同学离开后,那两个应聘的人说,成绩是挺好的,可惜不会交流。

*案例 1以小活动程序开展,进一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1)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小组讨论,五分钟后推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可以设想:

一、你是那位同学的话,你会怎么做?;

二、你是招聘单位的话,你更看重什么?;

三、你是旁观者的话,你从中学到什么?。

2)每个代表的发言都应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关,并予以一定的引导和剖析。

3)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位。

2、【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总结:所以可见,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多么地重要,即便你各方面都很优秀,人们也不会喜欢一个只会考试不会交流的人。这也是人际交往重要性的方面之一。

3、案例2: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案例2 不做深入讨论,仅作引导

4、【老师】:从第二个案例中,我们更应该吸取这样沉痛的教训,人际交往不是一门必修课,确是实际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种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ppt展示):

1、客观因素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愈来愈多。总的看独生子女的发展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由于一部分家庭家长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妥,对孩子过分的关心甚至溺爱,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诸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体荣誉感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独生子女步入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再加之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差,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有的父母离异,还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交往活动。

2、主观因素

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一是社会认知不当。社会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由此形成自卑心理。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情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二是遭受挫折,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在现实中,有的大学生把他们交往的失败仅仅归于一种原因,以致产生自卑心理。如有的大学生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以后他们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三是过分自尊或嫉妒。大学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和自尊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非常看重自己同别人的关系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别强的大学生会因此变得敏感而多疑。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或遭遇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往往不愿参加竞争性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嫉妒是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又一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比较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当确定别人的价值比自己大时,就会觉得痛苦、不服,认为别人的存在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并会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对别人的怨恨,容易趋向于寻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找对方的不是或诋毁对方,以此达到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大学生因嫉妒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疏远,紧张乃至冲突,可谓不胜枚举。轻微的嫉妒是一种压力,使人产生积极的竞争行为,但严重的嫉妒会导致更多的敌意、仇视和攻击言论。因而嫉妒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或障碍的重要因素。

三,情景表演

【老师】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班肯定有很多同学的肢体动作非常的丰富,就像“憨豆”先生那样幽默,具有天生的表演天赋,那我就请几个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同学们认真观察,猜猜他们他们表演的内容是什么?

1、表演的三位学生先熟悉表演材料。

【材料内容】:A在睡觉,B在看书,这时,C冲进来,很兴奋准备说什么,B让C安静,并告诉他在A睡觉,C表示非常的抱歉,这时A醒了,C依旧道歉,可是因为被吵醒了很生气,B去安慰A,然后是A原谅了C,并展现除了微笑,三个人拉拉手和开心的样子。

2、表演完之后就让学生猜内容,并给以表扬和反馈。

【老师】:这三个同学实在表演的太棒了,让我们给他们一个爱的鼓励吧【123,321,1234567】。大家一起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和同学或者家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怎样说才能化解矛盾呢?

3、老师在全班同学分享体验之后,简要概括小结(尽量使用学生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讨论发言的原话):

1)尊重别人,态度平和,不乱发脾气; 2)表情温和,注意说话语气; 3)直接或者间接主动道歉; 4)及时展现你的微笑;

5)必要的肢体接触(拉手,拥抱等)... 【老师】:同学们都能明白,说道人际交往,沟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沟通的途径包括言语沟通和肢体语言的沟通。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不仅要在言语上进行恰当的沟通,及时道歉,及时认错,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能光是嘴巴上说“对不起”,然后眼睛东张西望,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这样别人永远都不会原谅你,又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接受了道歉的同学也要及时表示原谅对方并展现你的微笑,一个懂得原谅别人的人才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要懂得利用言语和肢体进行有效的沟通。现在同学们一起猜一下PPT上的肢体语言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

4、选取几个比较典型的。,在全班同学讨论发言之后给以反馈和总结。 1)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2)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3)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4)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5) 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6)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7)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8) 打呵欠——————厌烦

9)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

10)环抱双臂—————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

四,总结升华--如何正确处理并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 *也是通过ppt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1、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2)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 (3)真诚待人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 (4)互助互利 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 (5)讲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 (6)宽容大度

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2、掌握人际交往的要点 (1)语言要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优势。语言说话运用得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说话,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产生矛盾。 A、称呼得体。 B、说话注意礼貌 (2)非语言要点

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掌握和运用好这种交往方式,对大学生搞好人际交往是不可少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像嘴一样会说话”。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它们均能表达人的态度和情感。

3、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人际魅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对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并愿意与之交往;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讨厌的人,不愿意和这些人交往。这种现象反映的实际上就是人际吸引。那么,大学生如何增强人际吸引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A、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怎样表现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微笑

多提别人的名字

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B、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 C、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D、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当然现在大学生交往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他们的年龄阶段有所关联,但是我们始终相信。随着大学生性格的日趋成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会逐渐提升。人际交往也不断会有所改善。

【老师总结】人际交往不是一种能力,它同样是一门艺术,如《中国合伙人》《卓别林电影》等都是非常出色的且具有深刻意义的艺术作品。我们周围可能会有一些不善与人交流的人,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学学习是一种心态。

2013.11.11 物创

by张忠立

会多交流,多接触,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生活中与平等交流,共同游戏,热心帮助彼此。老师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心理活动课能够真正的体会和运用这门艺术。在与朋友长辈交谈,上台演讲,甚至是长大后进入社会工作面试的时候,人际交往都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一个懂得人际交往的人才能算的上是真正具有沟通能力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把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写至少200个字的感想。

2、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大学生人际交往”

【俄】谢·波塔波夫奥·瓦克萨著《青少年交往艺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12 【西】巴尔塔萨·格拉西安中国发展出版社《处世的艺术》 2004 04 霍有光《社会心理学——人际心理与交往技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12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