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6: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及与其他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0的含义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0。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摘苹果的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出示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活动。 师问:树上有几个苹果? 谁能摘下数字最大的苹果? 数字最小的苹果? 比5大的苹果? 比5小的苹果? 问:5为什么不摘?

第 1 页 现在还有几个苹果?

用数字几来表示?(将苹果奖给回答正确的同学) 树上还有苹果吗?怎样来表示? (1)小组讨论表示方法、符号。 (2)展示符号和图案。

(3)师讲授0(阿拉伯数字,世界通用)。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摘苹果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

1、

2、

3、

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苹果也没有,都用0表示。 活动二:教学写0 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觉得0像什么?

2、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说明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本的小方格写0。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完的同学在你认为写得好的0下面打,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意识。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欣

第 2 页 赏对方。这样不仅认识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也利于找出不足并进行弥补。]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的0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0?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0,从而加深对0的认识和理解。] (2)指导学生认识尺子上的0和0的作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

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位说一说。 汇报发现的结果。

师:(教师指着0度线)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起点)

[设计意图: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件出示练习:青蛙跳远。

第 3 页 认识温度计上的0和0的作用。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猜测的情况。然后再填写,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提问题,既加深0表示起点的意思,又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对数序的理解。] 活动四:练习:

1、听数拿小棒:

5、

3、0

2、听数伸手指:

4、

3、

1、

2、0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有意识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五:小结:你学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习惯。] 板书设计: 快乐课堂 0的认识 课后反思:

第 4 页

本节课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同学们的兴趣很高,都争先恐后的要参加到游戏当中去,理解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0的意义,同时找一找生活中的0,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字,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尺子上的0,温度计上的0的含义不理解,以后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第 5 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点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