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 祝建辉 刘洪

“郡县治,天下安”,一语道出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性。为更好地认清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笔者以新干县为例,对县域经济进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参考。

一、新干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是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随着新干县区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呈现向高级化演进的动态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

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16.76亿元,比2000年增长52.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2亿,增长31.0%;第二产业增加值5.89亿元,增长76.9%;第三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57.8%。全县人均创造生产总值5532元,比2000年增加1815元,增长48.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41.8∶30.3∶27.9调整为35.9∶35.1∶29.0,县域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二是经济民营化日益显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治投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促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和主力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贡献越来越高。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6%,较2000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从税收情况看,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实交税金8050万元,占县财政总收入的50.0%,贡献额占据“半壁江山”;从就业情况看,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76915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6.9%,比2000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新增安置就业人员26269人;从有效投入看,2004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7227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7.1%,较2000年提高了19.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主体地位日渐明朗。 三是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新干县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已脱离了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工业经济。200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4.6%,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力量,比2000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0年以来,县域第

一、

二、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7%、44.4%和30.9%。其中工业对全县生产总值贡献高达35.8%,成为牵引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是特色农业比重超半。自1999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优质果业、中药材、良种生猪、山塘水库立体开发四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以来,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2004年,全县完成果树高接换种1.2万亩,其中嫁接三湖红桔1300亩,新栽红桔等优质果树3930亩,累计优质果树面积占果业面积的74.5%;新栽中药材2.32万亩,中药材面积达14.8万亩,初步形成了“一乡一药,多乡多药”的发展格局;在生猪出栏中,三元杂交猪出栏26.3万头,增长38.4%,占出栏生猪的65.4%;山塘水库立体开发面积2.34万亩,占水产品养殖面积的47.2%。果、药、猪、鱼已成为全县农业的四大特色,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2.9%。

二、新干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进入后过渡期的新形势下,尤其与发达兄弟县市相比,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一是实力不强。与全市各兄弟县(市、区)比较,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实力强。但与发达县市比较,结果令人堪忧。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名单中,综合考虑人口(2倍于新干县人口内)、地理位置(较相邻)因素,选择江苏的太仓市(排第14位)、扬中市(排第38位)、金坛市(排第50位)及浙江的玉环县(排第28位)、平湖市(排第31位)5个县市进行比较。江浙5县市经济总量平均为125.11亿元,是新干县的7.5倍;人均GDP为29263元,为新干县的5.3倍。最高的太仓市总量、均量分别是新干县的12.5倍、8.4倍;财政收入平均为11.92亿元,是新干县的7.4倍。最高的太仓市是新干县的13.4倍。此外,新干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不快、办法不多,措施不配套,使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2004年,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不足55%,与江浙发达县市民营经济比重高达90%的差距较大。

二是速度不快。2000年至2004年,新干县GDP年均增长11.1%,比江苏金坛市1999年至2003年间年均16.4%的增长速度低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基数仅为其的六分之一的条件下,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仅是其的百分之六十。按照经济规律,新干县区域经济要赶上发达县市,发展速度必须不断加快,否则永远落后,差距不断拉大。

三是特色不浓。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缺乏个性特色,除玻璃、食品具有较强特色并具有一定竞争力外,其它难有一定规模的品牌产品。加之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难以形成资源转移产业链。虽然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始形成一些县域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但其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与规模有限。而浙江省在发展县域经济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色”的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如:桥头的纽扣、绍兴的纺织、诸暨大唐的袜业、慈溪的小家电、乐清的低压电器等,均成为全国行业老大。以皮鞋制造业的专业分工从乐清白石的鞋纸、永嘉黄田的鞋饰、河通桥的鞋料等特色之浓、分工之细,使别人几乎无从竞争。

四是环境不优。县域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也是制约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约,新干县地处江西中部,属典型内陆丘陵区。“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线”,大量的货运只能依靠京广线和内河运输及公路运输解决,因此,交通地理条件对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弱。二是基础设施的制约,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由于投入不足,在水、电、路、园区规划等环境建设上显得滞后,与江浙发达县市比较差距较大。部分边、穷的村,出入不便,信息闭塞。同时,县域信用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也不理想,县城知名度、美誉度不高,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是就业不足。新干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2004年全县劳动力19.54万人,占全部人口的64.2%;全县从业人员为16.42万人人,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84.0%,尚有近16.0%的处于“无业”状态,也就是说尚有3.1万劳动资源富余。在全部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65.4%,比重明显偏高,而在效益相对较高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中,从业人员仅占25.9%,这一方面说明新干县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另一方面说明新干县劳动力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长此以往,必然对新干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促进新干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 根据新干县区域经济现状,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新干县区域经济,笔者认为:六个坚持不可少。

1、坚持以发展县城经济为龙头。实践证明:只有县城经济的加快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城金川镇位于县境中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人,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讯优势和人文环境。因此,要利用和发挥这个已有地缘优势,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做强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县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一要规划好县城的功能。可按照县域人口的30%来规划县城的发展控制区域,规划好加工业区、商务区、贸易区、住宅区,形成县城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二要加强县城建设。要放低门槛,加大“引农进城”力度,提升县城“人气”。加大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县城承载功能;三要提高县城管理水平;四要大力繁荣城市经济。

2、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支撑。要围绕“完善功能、落实项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个重点,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引导各类企业退城进园,同类集聚,抱团发展,促使园区经济成为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撑点。一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完善工业园南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环区大道和各条支道的建设;抓紧北区规划的组织实施,先行搞好水、电、路“三通”,尽早构筑总体框架;高起点规划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一园三区”格局;二要加快项目进区。完善项目进区考核办法,加快引进一批“高、新、精、大”项目,强力突破“大项目”进区;对园区现有企业及待建项目,要全程跟踪服务,促进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要抓紧完善园区产业布局。重点抓好机电、服装鞋帽、玻璃灯饰、医药化工等特色园的规划建设,努力形成“园中套园、一园一业”的产业布局。

3、坚持以发展非公经济为重点。近年来,新干县非公有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对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社会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最有后劲的发展板块。但新干县非公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与江浙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仍处在资本初始积累阶段,非公经济发展有较大的空间。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非常重要的新增长点来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新干的重要财富源泉来抓,进一步健全发展机制,全面落实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保障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全力确保民营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4、坚持以发展劳务经济为补充。劳务经济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商等获取的经济收益。2004年全县离乡务工人员达4.76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得到的报酬人均617.5元,占农民纯收入的18.9%,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壮大新干县劳务经济,以加快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一要鼓励、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政策上,具体措施上(比如建立外出打工中介组织、外出打工协会等服务性中介组织),给予支持和保护,促进新干县劳动力外出打工规模化、组织化;二要依托全县“三化”进程,加快新干县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步伐,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面,做到扩大就业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要以推动全民创业为契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发展壮大“归雁经济”。

5、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县上下都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要形成无外不快、无外不活、借助外力求发展的共识,积极策应对接“长蛛闽”、承接“昌吉新”、融入全球化战略,积极创新思路,坚持实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重点做活驻点招商、产业招商和开发式招商,主攻劳动密集型产业、挂靠配套型产业和外向型产业。要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落户新干县,达到“一子定乾坤”的效果;要有针对性引进已落户企业的上下游产业落户新干县,形成“落户一个,带来一批”的滚雪球效应,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6、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动力。发达县市的实践表明,项目能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凡是有大项目的县(市),其经济实力就大为增强。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大做项目、大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立足新干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基础,主动跟进江浙等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并瞄准国家投资导向和重点,选择引进项目,尤其是“三农”、园区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县乡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和精制盐、食品、机电、旅游服务业及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项目,通过项目培育建立新的产业、产品优势,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作者单位:新干县统计局

南昌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某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某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OK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大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