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南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8:5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水南镇党政班子工作述职报告

中共资中县水南镇委员会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 易章洁

(2010年1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谨代表水南镇党政领导班子集体,在新年之际,向考核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新年美好的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今天,我在这里向领导和同志们作水南镇领导班子2009年度工作述职,请予考评。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水南镇党政班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下达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优化环境、打造成渝沿线工业强镇”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改善民生,抢抓机遇,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后劲、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3.4%;工业总产值52.5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22.9%;招商引资到位2.6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7万元,超任务24.58%;农民人均纯收入5136元,增收418元;计划生育率85.93%。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增速快、效益好、活力强、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

一、抓党建,把准脉搏明思路

今年以来,我镇制定了《水南镇2009年度建设“四强”基层党组织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将党建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把党建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和二桥建设相结合,与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相结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投入8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并利用建党八十周年之机,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四强”基层党组织互比互评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利用先进支部的示范作用充分带动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使全镇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积极组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学、教活动各阶段任务,深入开展大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民主建设、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和环境卫生等8个方面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分析报告53篇、调研论文42篇,查摆出科学发展问题63条,收集梳理意见、建议13条,分别予以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使全镇党员干部更齐心、工作更勤奋、成绩更明显,全面促进了我镇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是阳光操作,规范运作,切实抓好党务公开工作。以乘家村、大石桥村、武陵社区、笔坛社区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的契机,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制定“示范带动、全面跟进”工作思路,全面带动全镇党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全年发展党员27名,对145名贫困党员进行了帮扶,慰问贫困党员76人次。

三是认真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立了“公益事业维护岗”、“法制宣传岗”、“文明新风宣传岗”、“计划生育监督岗”等十多个岗位,并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党员自我选岗及党组织定岗方式,为32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四是充分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在15个村建立了党员远程教育点,先后播放十七大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反邪教、科技讲座、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片73场次,广泛提升了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抓基础,夯实基层促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确保工作重心向项目建设转移,主要精力向项目建设集中,各项政策向项目建设倾斜。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新建渠道2.8公里,囤水田246亩,山平塘17口,石田坎79根,石河堰3道,蓄水池85口;新增提灌设备8台,总装机149千瓦;改造提灌机械35台,总装机368千瓦。治理石膏村、板桥村、碑溪村、高山村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巩固退耕还林3560.773亩,确保1947.38公顷耕地和761.025公顷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加强道路建设。投入200余万元完成石红公路高山段4.7公里水泥路建设,解决了石膏和凉水片区5000余人出行难的问题,深受群众好评;协助园区办完成长2.5公里、宽60米的工业大道基础路面建设,已完成长1.7公里、宽24米的主干道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县交通局完成了沱江二桥350米主桥建设工程,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是是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村组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完成农村房屋改造10000平方米;完成红层打井389口,解决了2300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三、抓产业,加大培植见成效

一是围绕“工业强镇”主题,抢抓工业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全镇规模工业总产值49.7亿元,销售收入完成49.6亿元,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利润3.7亿元,技改投入完成4.9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培育规模企业2户,非规模工业销售收入完成2.8亿元,增加值8.7亿元。

二是稳定粮食生产,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不断培植特色产业,深挖传统产业亮点。2009年粮食总产粮食兑产量完成13334.3吨,新增枇杷、塔罗科血橙、风水梨种植面积1000余亩,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136元,增加418元。

三是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以内坊冲等示范村建设为载体,规范品种结构和养殖行为,进一步加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卫生检疫力度,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扩大生猪养殖业规模,全年实现生猪出栏55080头,大牲畜288头,山羊7455只,小家禽482060只,兔167300只,新增生猪规模养殖户23户。

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补贴政策。2009年共补贴农补资金173.61万元,惠及农民10000余户,其中粮食直补15.3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29.9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3.2万元,玉米良种补贴8.4万元,油菜良种补贴6.73万元。

四、抓保障,关注民生稳基础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优抚对象、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待遇。2009年我镇城市低保2313户5513人,每月发放低保资金61.59万元;农村低保1259人,每月发放低保资金5.03万元。落实了低保对象公布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全年共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户1096人,取消金额8.11万元,降低金额0.9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与职工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衔接。2009年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243人,新农合参合3937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900人,解决城乡医疗救助128人,共补助19.96万元,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13人。

三是依法及时稳妥地处理拆迁安置、就医就学、涉法涉诉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大力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做好下岗失业困难职工的再就业工作。通过民政专项经费救济、救助临时困难家庭166户,救济金额39464元;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89户共计10.68万元;发放复员、退伍、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补助共37人;确认参战人员84人并全部落实发放补助金。全年新增安置残疾人就业21人,稳定就业残疾人15人。

四是继续抓好劳动力培训和输出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继续实施好整村扶贫推进项目,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1396人,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929人;农民工技术培训73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430人,实现劳务收入9640万元,其中就地输入4150人,异地输入9280人,主要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行业。

五、抓项目,扩大经济促增长

一是做好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工作。今年,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和换房安置工程浩大,我镇党政班子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始终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发扬“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三千三万”精神,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认真分析研究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农家逐户逐人宣传政策,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赢得了群众的支持,顺利完成涉及5个村18个社4516人的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全年完成征地2100亩,拆迁房屋1286户,配合园区办顺利完成投资6.05亿,启动了2.66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并协助县规建局完成城市建设征地换房建设工程投资8508万元,还房面积6300平方米。

二是充分利用水南镇特殊的区位优势,坚持对外招商和就地兴商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和挖潜并举,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规模和品牌意识。全年招商引资3亿元,超目标任务1.15亿元,其中工业完成2.68万元,超任务1.18亿元,省外资金完成2.58亿元,超奋斗目标1.18亿元。

六、抓稳定,构建和谐保根本

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年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6场次,受益人数达1.2万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2次,发放停业整顿通知5份,隐患整改意见177条,消除安全隐患18处,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调解工作体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和谐稳定落实在基层。我镇因工业园区征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类矛盾纠纷情况复杂,2009年我镇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全年共调处社会矛盾纠纷72件,成功调处68件,排查重大疑难矛盾纠纷17件(含积案3件),成功调处15件,预防越级上访6起43人次,预防群体性事件2起86人次,防止民转刑案件1起3人次,保证了全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镇抽调了28名干部,组成5个工作组,以中小学周边、铁路沿线、流动人口和重点场所对重点,集中组中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全年破获刑案158件,查处治安案件232件,打击违法犯罪44人,抓获网上逃犯11人,治安拘留32人,强制戒毒11人,收缴非法枪支4把,收缴赌博机22台,辖区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8.9%,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101.7%,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七、抓统筹,齐抓共进求协调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就学,努力提高全镇基础教育水平。2009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3117人,初中生939人,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完成率98.46%,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135人,资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13人, 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重点疾病的防控力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镇党委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把禽流感、狂犬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与各村(社区)签订目标责任书,镇村干部与畜牧部门一道深入农户做好防控工作,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经县两次专项检查,综合得分均为99分以上。

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今年,我镇以社区、城郊结合部各村、公路、铁路、江河沿线及市场作为重点,开展“三项集中整治”,落实专项经费43.2万元,从事业单位抽调52名干部进村入户, 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万余份,先后组织大型整治活动18次,参与人数8620余人次,车辆50余辆次,大型铲车11台次,清扫街面小巷15万平方米,整治公路、铁路、江河沿线卫生93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32处,清扫垃圾632吨,消灭城市牛皮癣6600条,维修下水道9处、巷道900米,桥梁、河道清淤4处,纠正占道经营302处,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28处、破烂搭棚446处、违章建筑1.8万平方米,新建和维修垃圾围子68个、新增垃圾箱178个,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9年我镇按照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县标准,深化生育文化工程,落实“三查”措施,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深化帮扶工作,搞好民主管理,严格依法行政,免费为6800余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查”12804人,建立了以长山村、奉安村为核心的“三结合”帮扶基地,处理违法生育150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80万元,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8%,计生率达85.93%。

五是重视做好武装、群团、修志等工作,协调发展各项事业。镇财政落实了3万余元国防经费保障了武装建设顺利开展,今年共输送新兵54人,新建黄鲢鱼餐饮有限公司工会,发展会员42名;在5个规模企业中签定工资集体协议,组织职工到鼓楼坝无偿献血,完成185.7人/次;完成了《水南镇志》和《2006——2009年鉴》资料并按时上报县修志办;协助县文官所开展了全国文物第三次普查在水南的摸底工作;完成了九廊庙村农民健身工程,规划了奉安村、钎子坟村农民健身工程和水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热心指导下,2009年是水南镇全面推进实现工业强镇战略目标并取得初步成果的一年,是面临困难最多的,也是赢得支持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今后的工作中,水南镇党政班子集体还将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为提升水南工业品牌、构建小康和谐水南而继续奋斗!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修改南迳镇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馆陶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优秀]

镇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doc

水南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水南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