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创建“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2:43: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创建“美好社区、温馨家园”的实施意见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落实好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美好社区、温馨家园‛的议案》,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10]27号)、《中共湖南省委湖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意见》(湘发[ 2011]7号)和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社区工作提出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力争用3-5年时间,将各社区创建为‚环境美、秩序美、生态美、人文美、风尚美,公共卫生好、设施配套好、社会治安好、邻里关系好、便民利民好‛(简称‚五美五好‛)的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具体目标如下:

五美:(1)环境美。生活环境安静、清洁、温馨、舒适,社区公共场所、社区住户单位、社区居民家庭卫生状况良好。(2)秩序美。市容秩序良好,交通通畅有序,经营秩序规范,治安环境安全稳定。(3)生态美。立体绿化率高,居民参与绿化积极性高,社区四季常绿,乌语花香。社区内水域、山林、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得到良好保护。(4)人文美。居民学习兴趣浓郁,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5)风尚美。社区

1 居民勤劳节俭、友善亲和、热心公益。

五好:(1)公共卫生好。环卫设施完善,清扫保洁及时,墙面干净整洁,市容秩序规范,门店招牌整齐。(2)设施配套好。主次干道、人行道及背街小巷路面平整;无障碍设施完善;社区路灯、楼道灯等熙明设施完好;垃圾桶、垃圾屋、垃圾中转站足额配备;下水管网设施完好,窨井盖、雨水井盖齐全,排水畅通及时,道路两侧排水明沟畅通;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和居民小区内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可正常使用;社区办公用房达到要求,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齐全;弱电线路规范整齐;停车设施充足。(3)社会治安好。安全检查整治经常,无重大安全隐患;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不和谐因素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无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有常态化治安巡逻队伍,居民区进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治安防控无盲区;社区无‚黄、赌、毒‛现象,无传销组织、窝点,无黑恶势力;社区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工作得力,重新犯罪率低;居民安全感较强,民调排名靠前。(4)邻里关系好。居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家庭纠纷及时得到调解,居民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风气。(5)便民利民好。加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及社区各类社会组织队伍建设,打造工作作风公道正派,乐于扎根社区工作、

2 善于做居民群众工作、勤于为居氏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管理、事务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实行社区绩效考核,提升社区工作效率;圾中转站足额配备;下水管网设施完好,窨井盖、雨水井盖齐全,排水畅通及时,道路两侧排水明沟畅通;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和居民小区内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可正常使用;社区办公用房达到要求,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齐全;弱电线路规范整齐;停车设施充足。(3)社会治安好。安全检查整治经常,无重大安全隐患;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不和谐因素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无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有常态化治安巡逻队伍,居民区进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治安防控无盲区;社区无‚黄、赌、毒‛现象,无传销组织、窝点,无黑恶势力;社区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工作得力,重新犯罪率低;居民安全感较强,民调排名靠前。(4)邻里关系好。居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家庭纠纷及时得到调解,居民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风气。 (5)便民利民好。加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及社区各类社会组织队伍建设,打造工作作风公道正派,乐于扎根社区工作、善于做居民群众工作、勤于为居氏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管理、事务管理、资产管理、财

3 务管理等制度,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实行社区绩效考核,提升社区工作效率;积极引导居民开展自我教育、自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尊重居民民主权利,保障居民合理需求,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激发居民建设‚美好社区、温馨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整体联动。市直相关部门牵头指导,各县市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积极动员居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形成合如。

(三)分类实施。根据社区实际,分类考核验收,每年创建一批示范社区。

(四)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精心打造,形成‚一社区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的发展格局。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解

‚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创建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如下九大惠民工程。

(一)小街巷改造工程(牵头单位:市、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实施社区基础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工作,加快推进城市渍水地段整治和小街巷路网改造工程。重点解决反映强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街小巷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环境卫生不佳、无障碍设施不足的问题。

(二)基础建设工程

1.办公服务用房(牵头单位:市、县市区财政、民政等部门)。加快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尚未达标的,通过调剂、租赁等方式解决。

2.下水管网(牵头单位:市、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部门)。切实完善城市下水设施,对所有窨井盖进行维护,盖下全部配置防坠网。每年对下水管网排查清淤疏通2次。加快推进城市渍水地段整治改造。

3.居民区路灯(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完善居民区路灯装置,有专门机构定期检修,报修渠道畅通,维修更换及时。所有小街巷路灯并入主干道路灯电网,统一管理,电费按原有体制负担。

4.消防设施(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消防部门)。完善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和消防设施建设,居民区按规范标准安装消火栓,定期检查,确保消防供水正常。

5.电力、通讯和其他管线(牵头单位:市、县市区电力、燃气等部门)。按相关规定规范设置通讯光缆和电力、燃气、自来水、输油管道等各类管线,定期维护。

(三)规范管理工程

1.名称标识(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民政部门)。规范设置社区机构,统一社区机构名称标识,社区办公用房前只悬挂‚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块标

5 识牌。

2.资产管理(牵头单位:市、县市区财政、国资部门)。建立社区固定资产登记制度,由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3.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 4.社区职责(牵头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学界定社区职责,凡属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居委会。部门单位委托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由委托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

(四)环境优化工程

1.市容环境卫生(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部门)。加强城市小街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城区出入口管理,统一管理标准,加大环卫经费投入,规范设置垃圾桶、垃圾箱、垃圾屋,及时维修、清洗垃圾容器。对环卫工人实行聘用管理,依法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积极探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 2.禁违拆违治违(牵头单位:市、县市区规划、城市管理等部门)。在社区建立违法建设信息员队伍,及时上报辖区内法建设信息。加大沿街建筑物立面整治力度,依法拆除各类违章广告牌和违规搭建,确保沿街店面整洁美观。

3.环境保护(牵头单位:市、县市区环保、城市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对社区噪声、污水、油烟和有害气体的防治。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建设一

6 批花园式小区和高标准绿化小区。加强社区环境保护宣传,指导社区组织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五)服务提升工程

1.劳动保障服务(牵头单位: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登记、保险金申领发放等工作;负责辖区内社会保障相关数据采集,建立基础台帐和数据库。加快街道(乡镇)、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2.社会救助服务(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原则,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条件的社区困难群体及时纳入保障和救助范围。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开展救助服务。每年组织开展对困难家庭、学生、残疾人、老年人、重病患者、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实施救助。

3.社会福利服务(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加快推进以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申心或托老所为重的社区养老、托幼、助残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托幼、助残服务网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中介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提供医疗保健、代办代购、家政服务、心理健康等各类生活照料服务。

4.卫生计生服务(责任单位:市、县市区卫生、计生等部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社区卫生、计生服务

7 中心(站)建设,健全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承担社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生服务,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满足社区居民在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六)文明创建工程

1.社会风尚文明(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文明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和长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扎实有效、深入人心。经常开展优秀传统主题教育,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典型人物。在全市范围内把‚美好社区‛创建活动与‚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制定创建活动具体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2.科教、文体、法律、卫坐进社区活动丰富(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委宣传部及科协、科技局、文广新局、体育局、司局、卫生局等部门)。活动覆盖率达80%以上;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小游园、小广场、小健身场地。大力培育社区群众文艺团体,开展以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鼓励社区形成文体活动品牌。

3.邻里关系和谐(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文明办)。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社区联谊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家规家训进家庭,营造‚热情相待、与邻相识,真诚真情、与邻相知,

8 和谐为贵、与邻相睦,互帮互助、与邻相亲‛的邻里关系氛围。

(七)平安创建工程

1.普法宣传(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司法部门)。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组织社区居民集中开展普法学习,引导居民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教育居民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2.矛盾调解(牵头单位:市、县市区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成员经常走访居民群众,及时收集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经常接待处理社区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不稳定事件,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及时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社区成立有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居民参与的调解小组,及时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

3.消防安全(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消防部门)。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区消防安全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4.社区帮教(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公安部门)。全面落实社区帮教责任,确保对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缓刑、假释、管制等人员的监管不失控。落实社区矫正帮教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重新犯罪率。

5.社会治安(牵头单位:市、县市区公安部门)。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规范设置社区警

9 务室,加强警力配备,实行社区警务室‚1+2+2‛(1名民警、2名协警、2名社区协管员)工作模式。加快完善电子监控设备。

(八)联点帮扶工程(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机关工委、民政等部门)。

建立结对帮扶社区制度,深入开展‚党员进社区、竞赛当‘五员’‛、‚百个部门联社区、万名干部进家庭‛活动,驻社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场所和生活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九)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程(牵头单位:市、县市区民政部门)

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群众性社区社会组织,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类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注册制度、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各牵头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制订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各县市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市政府对达到‚五美五好‛标准的社区,成熟一个,授牌一个。同时,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适当增加社区工作经费。

10

(二)加强督查。将‚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创建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严格考核。

(三)强化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实行‚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全程跟踪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

社区创建美好家园倡议书

创建示范社区建设美好家园

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建设点的情况汇报

新型社区、温馨家园

温馨家园创建工作汇报

学雷锋创建美好家园

创建美好家园倡议书

建设美好家园实施方案

创建特色品牌社区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创建温馨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关于创建“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