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杜曼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篇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杜曼早教网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当父母或教师们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教育才开始。

尊重他人是现代文明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绝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做到这一点。但对孩子是否也会给予同样的尊重?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忽略了这个问题。

有一个署名佚名的孩子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要回尊重》,文中质疑母亲,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把自己的收音机送给姥姥?孩子的气愤在于母亲从来不曾为她自己的错误而道歉,或者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在有些家庭中,孩子被看作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任由父母支配。或者觉得孩子太小,无所谓什么自尊心,但这对孩子却并不公平。孩子也同大人一样,有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肯定,而父母的尊重和肯定尤为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而家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都应该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有一位爱花的父亲,看到幼小的女儿用剪刀把开得最美的一朵花剪了下来,父亲对女儿咆哮起来,女儿望着大发雷霆的父亲,吓坏了,原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后来这位父亲才知道,其实女儿剪下那朵花,是想送给上晚班的妈妈。父亲无论如何懊恼,也没有办法再让孩子恢复到过去活泼的样子。

我不由心里一紧,有些父母在许多时候都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孩子和花,孰轻孰重,为了花或者为了某些东西而伤害孩子,本末倒置的事情我们做过多少呢?

对于父母来说,尊重孩子似乎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如果随便问一位父亲或母亲,你爱自己的孩子吗?可能答案都是同样而且肯定的:爱!但是如果问,你尊重你的孩子吗?可能得到的答案就不是那么肯定了。往往因为父母以爱的名义,行使着自己享有的权利时,就容易忘记孩子的权利。

人是有尊严的,即使是弱小的人,贫穷的人同样有自己的自尊。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表达关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有一位网友无奈地说: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鸡蛋就要孵化成功,可是等蛋壳破了的时候,小鸡发现蛋壳内已经有了一层紧密的牢笼了,我觉得我就是那只小鸡。而我的妈妈就是以管着我为乐,烦死了!

这可能代表着许多被父母“管”得没有自由,“管”得失去自己的权利的孩子们的心声吧!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有一篇日本作家写的文章,说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葫芦,但是他的爸爸和老师对他的爱好很讨厌,最终将孩子收集的葫芦一个一个全毁掉,扼杀了孩子的爱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好。面对亲人对自己爱好的扼杀,孩子应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一个教育问题: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好、兴趣应持什么态度?

我不能不说起秋儿,因为她用17岁的青春生命为我们留下一个鲜红的惊叹号。

在一位年轻朋友的生日晚会上,我见到了高一女生秋儿。热情大方、漂亮出众、多才多艺,这是我对她的深刻印象。据说,她已获得钢琴六级,擅长舞蹈,歌唱得不错并会作曲。当我们稍微熟悉一些后,我请她展示才艺。秋儿毫无拘谨之感,先跳了一段自编的现代舞,又弹奏起贝多芬的钢琴曲《致艾丽斯》。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然而,一年之后,最让人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秋儿自杀了!应她父母的邀请,我出席了这个美丽少女的遗体告别仪式。曾经活力四射的女孩,此刻静静地躺在太平间里,杏黄色上衣与紫红的背带裤表现出她最后的明艳。在她的枕边,放着她喜欢的文学书籍和再也不能飞舞的芭蕾鞋。

我泪流满面,悲愤无语,心里一千遍一万遍地问: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不久我即与朋友合写了近万字的报告文学《生命的追问》。

原来,多才多艺的秋儿文化课却是弱项。按照她的愿望,初中毕业后报考幼儿师范,将来当个幼儿教师,一辈子吹拉弹唱岂不快乐?可父母不同意,非让女儿进入一所重点中学,为考大学一搏。父母的心愿是可以理解的,但秋儿却走进了人生的“滑铁卢”。高二会考两门不及格,意味着她高考受阻,喜欢她的一位男生也对其不满。一时间,秋儿的世界崩溃了,而果决的性格又不容她三思,于是,她走上了不归路。在秋儿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几个同学对我说:其实,凭秋儿的任何一项特长,都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她却偏偏败在自己的弱项上,这都是她父母逼的。

我只能这样说,天下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不渴望孩子成才,却总有那么多人倍感失望乃至绝望,因为孩子的成绩离父母的目标遥不可及!可是,父母们是否想过,天下又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进步呢?哪个孩子不盼望得到父母的欢心呢?却不知为何,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身不由己,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面前,弱小的他们只能望山叹息却无法翻越。

我们能不能让孩子选择一条更好的路呢?允许他们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本来就是他们应有的权利。毕竟每个人差异是很大的,我们不能规定所有的孩子做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众所周知,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所以,能不能尊重孩子的兴趣,就是是否真正爱孩子的重大区别点。我们要特别珍惜孩子的爱好,这是他美丽人生的幼芽,这是他灿烂梦想的尝试,剥夺了他的这种权利是很残忍的,也是很愚蠢的,即使他的爱好很可笑,也应当尊重。

从尊重孩子开始,才能真正地接近教育的奥妙之一——给孩子一个恰当的舞台。我的教育建议是:

多问孩子的想法。父母在决定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问问孩子,“我这样做你能接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受吗?”“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关心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往往会在情绪中有所体现出不满,这时候父母应该要多加注意,并及时发现,再耐心和孩子沟通,不要忽略你无意中的言行对于孩子造成的伤害。

不要逼迫孩子“交代思想”。也许是父母们爱子心切吧,总希望掌握孩子的一切所思所想,如果能变成孩子肚里的小虫更好。尊重孩子不应该逼迫孩子“交代思想”,当您的孩子烦躁不安或闷闷不乐时,请告诉他:“如果你愿意,我希望倾听你的心里话;但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

尊重孩子的智慧

河南大别山附近的一个县,有个男孩子叫赵幼新,让我很难忘。

赵幼新非常淘气,老师们不太喜欢他,叫他邪门儿大队长,但他是充满了个性和智慧的一个孩子。

有一个冬天,他和另外两个男孩子到冰上去探险。三个男孩子都是好朋友,很威武地在冰上走,排成一行,还唱着歌。突然,只听咔嚓一声,走在前面的一个男孩子踩到冰窟里去了,身子已经有点倾斜了。赵幼新走在最后,看到好朋友的处境,果断地说:趴下!把书包扔一边,你快趴下,四肢伸直,然后慢慢爬,慢慢爬过来。

站在一旁的另外一个男孩子着急地说,怎么不过去救他呢?

赵幼新说,你想想看,这冰面连一个人都经不住了,我们俩再冲上去的话,冰不就塌了吗?我们那不就全送命了吗!

这个男孩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回事,于是和赵幼新一起对身处险境的男孩说话:快、快!慢慢爬出来。那个男孩子虽然很害怕,但也听从伙伴们的话,开始慢慢地往外爬,最后终于安全地脱险了。

为什么要四肢着地呢?赵幼新似乎很有经验。他知道接触冰的面积越大,就越安全,如果你要是成了一个桶,扑嗵一下就掉下去了。

正是因为赵幼新的智慧使孩子们都化险为夷了。我十分感慨,孩子的智慧,真是超出了我们成年人的想象,作为成年人千万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呀!

陶行之有句名言“谁若小瞧小孩子,他比孩子还要小”,所以我们对孩子要高看一眼,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可以不受限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人的主意通常是惊人的,是充满了智慧的。

有一位年轻的父亲对女儿编童谣的“智慧”也颇感惊讶。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接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丽丽,听到女儿和同学们一起在念:“放学钟声响,学生得解放;上街逛一逛,学习丢一旁,老师气歪嘴,妈妈拿起吓人的小木棒。”“妹妹靓,哥哥帅,如果不傻就去爱。”

这位父亲不禁问女儿:“你和同学们在说什么呀?”女儿告诉他在念童谣,而且很得意地说都是她自己编的。父亲十分不解,哪有这样的童谣?

由于女儿从小在妈妈的影响下十分爱唱童谣,现在女儿不仅喜欢说童谣,而且还学会了自己编童谣,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却让父亲担心起来,女儿编的是不是人们常常批评的另类童谣呢?

这位父亲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要教育教育孩子,先问孩子为什么编童谣,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好玩。

这个回答让母亲十分生气,要打孩子。这位父亲很理智地加以制止,并温和地告诉女儿,编童谣是好的,只有聪明的孩子才会编,但是要编好,要有意义。这位父亲很智慧,经过他的引导,女儿重新把以前妈妈教给她的童谣念起来,如“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的手里边。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对叔叔说了声叔叔再见。”让孩子明白这首童谣让孩子拾金不昧,做个好孩子。又比如“公鸡喔喔啼,催我早早起,伸伸腿,弯弯腰,我有一副好身体。”这首童谣是告诉孩子们要天天早起锻炼身体。女儿一边念一边明白了什么童谣是有意义的。

这位父亲知道,爱编童谣是孩子的爱好,不能因为她编的童谣“另类”就完全把她的爱好扼杀掉,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发展她的爱好。这位父亲成功了。后来女儿编的童谣都充满了童真,比如在动物园里编的“麋鹿麋鹿你别叫,你瞧我在对你笑。麋鹿麋鹿你别走,我们做个好朋友。”以及在班级里编的“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不怕小猫和小狗,我们一起往前走。”等等,孩子编的童谣不仅在同学们中广为流传,有的还在刊物上发表了。

可见,这位父亲的成功在于尊重了孩子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必要的引导,才使得孩子成长得更好。这样的父母是智慧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父母单纯地严厉禁止,甚至加上斥责、打骂,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孩子再也不会喜欢童谣,孩子再也不会编写童谣了,孩子创作的激情与智慧从此被阻断。在孩子身上一棵曾经萌芽的幼苗,可能再也不会长高、长大、长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教师面临着各种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剥夺孩子的主人地位,轻视孩子的智慧,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天赋才能,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变成了“奴隶”,只能按照老师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走一条和别人类似的道路。

这绝非危言耸听。

关键的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我的教育建议是: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不要小瞧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言行嗤之以鼻,只不过是小聪明,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这样的说法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留心观察孩子的才能。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这话一点不假。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某些天赋,某些较突出的能力,只要父母用心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如有的孩子爱唱歌,一听到音乐就能有节奏地摆动身体,父母要做的不是加以制止:太吵了,安静一点!而应该发现孩子的能力,并给予肯定:不错,爸爸妈妈都不会你就会了。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充满信心,我是聪明的,我是有本领的,这种自信会影响他的一生。

陪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智慧。有些孩子很擅长讲故事、手工制作等,这都可以说是孩子的智慧,聪明的父母应该听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动手制作,当你亲眼、亲耳体会到孩子的能力时,你会更加惊讶孩子的智慧,对孩子刮目相看了。

注意教育忌语

什么是教育忌语呢?

忌就是禁忌的忌,教育忌语就是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因为教师和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的话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忌语也可以称为软暴力,即说伤孩子的心的话,包括校园歧视、对孩子不理不睬,伤孩子的自尊心等。

我看过天津的作家蒋子龙的文章,我也跟他聊过,他说当时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特别想成为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经常被退回来,结果有的人就说了,蒋子龙你还想成为作家,咱们班将来出39个作家,剩下一个就是你。这话说得是多么刻薄,把人往绝路上逼的这么一句话,所以说这样的一句话让他记忆一辈子。

教育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是一个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就一定有所禁忌。那种侮辱孩子的话,歧视孩子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

从孩子的身心特点来看,孩子非常的敏感,他敏感就在于你是不是尊重他,是不是侮辱他。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你批评孩子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确保孩子不受身心伤害。如果说你是从一种尊重孩子的角度,你把孩子当成一个好孩子来说他的时候,你怎么说他,他都可以接受;他相信老师是为了他好,爸爸妈妈是为了他好。但如果你侮辱他,用侮辱人格的语言伤害他,那孩子是不能接受的。孩子可能用强烈的反弹来对抗,甚至有非常可怕的后果,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说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可以批评学生但是不能侮辱学生,否则可能有悲剧发生。

批评是这样,表扬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看到孩子手工做得不好,情绪不高,妈妈就说:“儿子,你手工做得很好,你是很有天才的、很有创造力的,我看你是很好的。”没想到她儿子却说:“妈,你这不是侮辱我吗?全班都知道我做得不好,你还说有天才,弱智的孩子大概才会得到这样的表扬,你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挖苦我,讽刺我,你太虚伪,你根本不说实话。”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妈妈非常的尴尬,没想到孩子会想得这么深刻。所以要特别注意,我们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孩子,要注意表扬要具体,要准确,要及时,否则可能也会伤害孩子。

有一位中国学者去北欧,见到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这位学者对小女孩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可爱。”没想到不久,小女孩的父亲对这位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孩子,你要向她道歉。”学者十分不理解:“我夸你的孩子,我怎么错了,道什么歉呢?”小女孩的父亲说:“你夸她的漂亮,不是她的功劳,是父母的基因决定的,跟她本人没有关系。所以你这样说她,实际上是说她是因为漂亮才可爱,这对她是一种伤害。如果你觉得因为她的微笑,或者她有礼貌而表扬她,她才乐意,这些才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位学者听了,非常地感慨。后来他真的向这个孩子道了歉。

实际上小女孩父亲提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表扬孩子,表扬她的地方要准确。这个准确就是说,不是表扬她的生理的、先天的方面,而是要表扬她的后天努力。

著名儿童心理学基诺特归纳了不适宜教育孩子的10种语言:

不宜恶言。不要说“傻瓜”、“没用的家伙”等。

不宜侮蔑。不要说“你简直是废物”等。

不宜过分责备。不要说“你又做错事,真是坏透了”等。

不宜压抑。不要说“闭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等。

不宜强迫。不要说“我说不行,就不行”等。

不宜威胁。不要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去吧”等。

不宜哀求。不要说“求求你别这么做好吗?”等。

不宜抱怨。不要说“你做这种事真令我伤心”等。

不宜贿赂。不要说“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手表”等。

不宜讽刺。不要说“你可真行啊!竟敢做出这种事来”等。

总而言之,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导,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要记住一些教育忌语。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要用侮辱的话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是正常的,因为对孩子伤害最大的往往不是批评而是轻蔑,如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你是个坏孩子,你将来什么地方都不要就公安局要你;当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你也千万别说你是个傻孩子,你是榆木疙瘩,这些话千万别说。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建议父母要跟孩子讲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们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你这件事做的不对,伤害了别人你要承担责任;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时候,我们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是能学习好的,但是这一次你没考好要找找原因。如果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就不会在挫折面前倒下而会勇敢地、顽强地站起来。

表扬孩子要具体、准确。比方说,孩子你今天的碗刷得很干净,你今天的地扫得很干净,你今天的被子叠得很整齐,我很高兴,我觉得你真是干家务的内行;对孩子的学习来说,你学习的时候很专心,没有站起来走动,或者说比过去走动少了,你的字写得很认真;对于孩子的娱乐来说,你能够按规定时间玩游戏机,能管得住自己,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说表扬孩子是一门艺术,对孩子表扬时要注意,表扬要及时而具体、表扬聪明不如夸奖努力等等。

陪孩子做喜欢做的事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我们有差异。孩子经常执著地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做父母的怎么办呢?您是支持还是反对?在我看来,陪孩子做喜欢的事,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方法。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台湾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书,看后颇有感触。黄启珩女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谈到教育子女的经验时,她的最大体会是要多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黄女士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孩子的教育。她说:

我的两个儿女现在都在美国读博士后,别人都问我怎样才把孩子教育得这样优秀,其实我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并注意多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有这样两件小事,我至今都记得。

一件事是,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天文,对星座特别感到兴趣,常常半夜邀请我陪她出去看星星。也许很多父母会很自然地反应说,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看什么星星!如果父母这么一泼冷水,孩子的兴趣可能被浇灭,他的才气也可能从此就被扼杀。所以,不管当时我有多困,多累,我都一定会亲自陪女儿出去注视着星空指指点点,和女儿谈一些日常琐事和人生哲理。直到今日,女儿回想起这件事,偶尔还会撒娇地让我陪她去看星星。女儿后来拿到高能物理博士,或许就是从看星星的兴趣中培养出来的吧!

另一件事,是关于我儿子的。我儿子到美国念地球物理后,我还是经常想办法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仍然想方设法让儿子感觉到我的支持。每当我发现报纸杂志上面有与地球物理相关的报道时,我便剪下来,传真或者寄给孩子。儿子很感动,他把这些资料都贴在寝室的四周墙壁上,同学们问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儿子总是骄傲地告诉同学们是妈妈提供的。

另外,陪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父母的教育很自然,不是强行灌输。孩子大一些以后,我常常陪孩子去看电影。其实,家里也有电视和光盘,但我觉得还是看电影给孩子的印象更深刻。在看电影时,如果遇到和“性”有关的问题,或者电影中的男女正在做“那种事情”,我从不避讳,而是趁机给孩子讲一些性教育问题。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儿子交了异性朋友以后,我就告诉他有关避孕的方法,并提醒他要善尽保护女友的责任,不可让她怀孕,因为事情发生之后对双方都不好,特别女方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还告诉女儿,在和男朋友交往的时候怎么保护自己,发生性关系的后果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有哪些,让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并懂得怎样去预防。我认为,与其禁止孩子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不如告诉他们做了那件事会有什么后果,让他们自己衡量该如何做。

现在,很多父母都抱怨陪孩子的时候太少,但我觉得陪孩子做一些事,并不是说要天天做,常常唠叨不停,反而会让孩子反感。要陪孩子,主要是陪他们做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事。父母还要多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这样亲子间的相处才会变得珍贵、和谐,孩子也会听话,会用心体谅父母的立场和辛劳。

黄女士给我们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现在,许多父母感觉没有时间陪孩子,也有许多孩子觉得父母不愿意陪自己,因此双方很难找到沟通的渠道。也有的父母,虽然陪着孩子,但却只希望孩子做自己希望的事情,至于看星星、观赏动物等事情,常常被父母排斥在陪伴之外。这样,孩子非但不会感激父母,不会从父母那时得到赞赏,反而会觉得父母就是监工,时时刻刻监督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孩子能不反感吗?父母的话孩子还愿意听吗?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每一个喜欢做的事情都一定会影响他将来的专业,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最怕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很可能是他的潜能所在,而且他因为喜欢,他就会非常投入、非常自主、充满热情的去做。一个只要他有喜欢的事情做的孩子,那么他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他有一个正当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像培植幼苗一样地去培养孩子的兴趣,陪他们做喜欢的事情,去发展他的兴趣,使孩子走上一条快乐的人生之路。孩子的兴趣是非常珍贵的,就像一颗嫩芽,一旦它闪露出来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就要给予关注、给予支持。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个博大宽容的心,孩子他可能喜欢一些东西,你不喜欢。比方说孩子可能把一些石子、碎木头拿回家了,孩子非常宝贝,但是有的妈妈非常爱干净,偷偷给孩子扔出去了,怎么什么都往家里拿?这样做特伤孩子的心。所以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看问题,喜儿童所喜,乐儿童所乐,这样的话孩子就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你是他的好朋友。孩子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兴趣的发展当中,他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正是在父母陪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当中,增进了两代人亲情的沟通。

怎样陪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我的教育建议是:

捕捉孩子的每一点快乐。当孩子看动画片哈哈大笑时,当孩子玩游戏机累得满头大汗时,当孩子聚精会神地画画时,不要严厉地打断孩子“赶快去做作业!”静静地陪孩子坐一会儿,和他一起欢笑。在这一会儿,忘掉他的成绩、学业、功课和其他东西!

珍惜孩子的每一次请求。当孩子发出“陪陪我”的请求时,希望父母尽量满足孩子。

不要刻意地去教育孩子。陪孩子一起学习或玩耍,别试图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变成教育,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会一边学习一边观察,并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

不可培养告密者

《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怪事:为了严肃班级纪律,哈尔滨市香坊区轴承厂子弟中学某班的老师竟然想出了一个刺激学生举报的“高招”:重金奖励举报者,凡举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报一名违反班级纪律的同学,被举报者罚款5元,举报者提成3元,留下2元做班费。在金钱的刺激下,该班举报者骤然增多,很多同学因为举报而发了一笔小财。

在现实生活中,您的孩子是不是也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为了钱或为了赢得老师的偏爱,孩子们学会了走向“出卖”,甚至“出卖”同学间宝贵的友谊。

针对这个现象,曾经在网上引发了一次大讨论。让人可喜的是,看了少年网友们关于出卖友谊的讨论,我很受感动,因为从大家的愤怒中,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如烈火一样在熊熊燃烧,而这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什么叫出卖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为了个人利益,做出有利于敌人的事,使国家、民族、亲友等利益受到损害,如出卖灵魂、出卖情报、出卖民族利益等等。显然,有出卖行为的人是卑鄙无耻的人,如大汉奸汪精卫、卖国贼袁世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既然出卖是一种汉奸式的卑劣行为,我们就需要认真分析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被朋友出卖了呢?如果自己犯了错误,朋友出于责任心以诚实态度报告了老师或有关人,一般来说,这不能算作出卖行为。当然,朋友的这种做法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他(她)应当指出你的错误,由你自己决定怎样做。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包括同学之间,要学会尊重,学会真诚,学会保护,而不能学会暗地里“告密”,因为“告密”之路通向出卖的深渊,向往光明的少年万万走不得!

四川一所中学的班主任李镇西教师曾讲过他亲身遇到的一件事。在他的学校里有位从外校转来的女生曾经深感告密之苦。那位女生对他说:

我在原来的学校里一直是班上的好学生,但我却不喜欢我的班主任。因为她总喜欢在班上安插“间谍”——这些“间谍”其实就是我们班上的同学。

本来嘛,大家都是同学,可一旦接受了老师的“重托”当上“间谍”,就俨然成了“地下党员”:谁上课说小话了?谁在课余说老师的坏话了?谁在自习课上偷偷下“五子棋”了?等等,都得暗中细细观察,然后向老师汇报。最初担任“间谍”的大都是班干部,后来同学们渐渐知道了他们的“特殊任务”,都对他们敬而远之。于是,班主任便在普通同学中发展“间谍”。这样一来,同学之间都互相猜忌,互相防范,本来很好的朋友,往往因为一方告发了另一方而中断了友谊。

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很不起眼,所以也曾被老师“信任”。有一次,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对我说了一大堆“关心集体”、“主持正义”的道理,然后就说:“你负责自习课暗中记违纪同学的名字,然后,将这些写成字条,悄悄塞在我这本书里面。”她一边说一边指着她办公桌上的一本厚厚的词典。

师命不可违啊!但一想到我将充当告密者,就感到恶心,我实在不愿做这样的小人!怎么办?当天晚上,我在作业本上给老师写了一封短,大意就是说我眼睛近视,课堂上看不清远处的同学,所以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结果第二天,我再被老师叫进办公室时,她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第一句话就是“你说你眼睛近视看不清,可你的学习为什么那么好?我没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见你戴眼镜啊!”她又说我毫无起码的正义感,最后她说:“你实在不愿意就算了!但是,请千万别对任何同学说这件事。”我后来真的做到了没对班上任何人说这件事,但对我爸爸说了,爸爸说我做得对。然而,我却得罪了班主任。她对我明显冷淡,还常常在班上说什么“一个人不能只管自己的学习,而不管班上的事”、“有才无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的”之类的话。我申请入团已经很久了,可每次都被她以“没有正义感”而卡下来。

李镇西教师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在我的教育中,我从来就反对学生给我打小报告。对每一届班委干部,我都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不许任何班委干部给我打小报告!因为班干部是同学们的公仆,也是同学们的朋友!’我这样对班干部说:‘班上出现了什么纪律问题,你们按《班规》办就是了。只要你们解决了问题,不必向我汇报。动辄给我汇报同学的不良表现,这既说明你们的无能,又影响你们在同学们中的形象,反而不利于你们的工作。’但是我同时在班级里说:如果出现了重大的违纪现象,或其他严重的偶发事件,当学校下来调查的时候,任何知道情况的同学都应如实反映情况。——但这已经不是小报告了,而是大报告。所以,我班的班干部从没有给我‘汇报’的习惯,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自然就十分真诚和谐。”

可以说,李镇西老师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老师或父母学习、思考的。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为什么不允许学生给他打小报告?我想并不是老师不想了解情况,而是老师能够为学生的心灵健康着想。

一些老师鼓励学生打小报告,从其内心分析,我相信老师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也是希望更详尽地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们的真实心理状况。但是,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让学生打小报告,触犯了学生的尊严,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尊重。

这样做会使学生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会对周围的环境草木皆兵,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处于被严密监视的状态。试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能感受到快乐、自由吗?

怎样让孩子少“告密”,维护幼小心灵的纯真?我的教育建议是:

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父母和教师的榜样很重要,不要在家里、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唠叨同事、邻居的“不是”,也不要对同事和邻居表面一个样、背后一个样儿。这样做,等于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对人可以两面三刀。

分析告状原因。孩子告状大多是有原因。比如,有的孩子想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有的孩子的确是受了委屈,或者因为他是班干部,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这时他们都会向老师告状的。所以,要具体分析告状学生的情况,具体对待,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问题。

教孩子和同学友好相处。让孩子明白同学间的交往应该真诚、互相帮助、相互体谅。如果某位同学做错了什么或有什么缺点,不应该嘲笑、讽刺,也不应该向老师告状,而是坦诚地指出来,并帮助他改正。只有你做到这样,其他同学才会同样友好地对你。

相关链接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杜曼早教网

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开始对我国正式生效。

儿童主要享有以下一些权益:

儿童享有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儿童和成年人一样,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在法律地位上和成年公民一样,享有一切的权利,只是有些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民事权利、婚姻权利等,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行使。

儿童有生命健康权。刑法规定,严惩杀害、摧残、伤害、拐卖、绑架儿童的犯罪行为,严禁家庭成员的虐待、遗弃儿童及其残害婴儿的犯罪行为。

儿童有受抚养的权利。父母是子女的法定抚养人。即使父母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也不能免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要持续到子女能独立生活时为止。

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儿童的教育权包括父母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两个方面。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在我国目前就是接受从小学至初中毕业的9年义务教育)。父母违反这一规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儿童有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名誉权等。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隐匿、毁弃(因司法需要,公安、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的除外)。

儿童有财产权、遗产继承权。儿童有独立的财产权,如智力成果带来的经济利益、受赠的财产等,父母只能代为管理,无权处置,更不能占为己有。

儿童有司法保护权。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父母是法定代理人(代为起诉、上诉等)。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如一般不公开审理,不适用死刑等。

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当我们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的时候,当我们决定让孩子学琴学画的时候,我们需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

更多教育文章:www.daodoc.com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德育论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杜曼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篇
《杜曼教育——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