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莲文化的魅力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4 10:4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莲文化的魅力》案例

商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余素芹

【设计理念】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的绝妙写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表现、歌颂莲的佳作。之所以莲为众多文人所钟爱,是因为人们赋予莲以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莲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听说读写融于一体,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实践学习中,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预期达成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4.共同领略莲文化的魅力,积淀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构思】

1.既要切实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又要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落实综合性实践学习的关键在于过程,将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通过分组合作,集中交流,总结提升三个步骤约两周时间来完成此次的学习。 3.莲文化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复杂的,一方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欣赏,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发散性。 【活动指导】

1.关于科学之莲小组,上网或查书了解莲的生长环境、莲藕的结构及其营养价值等,理解藕断丝连的意义。

2.关于形象之莲小组,教师带领调查小组去实地观察荷花,用数码相机拍摄千姿百态的荷花,注意它的颜色、大小、姿态,绘画小组用画笔来表现心中的荷花。

3.关于诗歌之莲小组,让学生搜查、精选以莲为题材的诗文,引导同学们欣赏,有创造性的探究莲的文学形象;讨论莲花台座与佛教的渊源。 4.关于歌声之莲小组,让学生在网上下载富于生活气息的关于莲的音像资料,并与古诗词联系起来,理解其中的优美意境。让擅长唱歌的学生唱一唱歌曲。

5.关于意象之莲小组,让学生搜集整理与莲相关的风景名胜,介绍莲在各种文化背景之下的内涵和意象,并简单揭示其原因。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分组自主探究阶段 时间:一周

宣布此次综合性实践学习的主题:莲文化的魅力。师生讨论本次活动的内容,将全班同学根据个人的专长和意愿分为以下五个小组。

一小组:科学之莲小组。搜集与莲相关的科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莲。

二小组:诗歌之莲小组。精选以莲为题材的诗文,推荐并引导同学们欣赏,有创造性探究莲的文学形象。

三小组:形象之莲小组。从图书馆,网络上搜集莲的图片,绘画作品,介绍富有代表意义的美术作品,并引导其他同学鉴赏。

四小组:歌声之莲小组。在网上下载富于生活气息的有关于莲的音像资料,并与古诗词联系起来,理解中的优美意境。

五小组:意象之莲小组。搜集介绍与莲相关的风景名胜,搜集整理莲在各种文化背景之下的内涵和意象,并简单揭示其原因。

宣布各小组组长,明确其任务,小组内相互讨论,确定各自的分工。活动结束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集体交流阶段 时间:1—2课时

由教师,各小组组长负责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共同主持。

一、导语

教师:人文反思精神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在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始终联系着自我,象“岁寒四友”——梅松竹菊历来都是咏叹的对象。其中,莲也是历久弥新的艺术题材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主持人甲:的确如此。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莲花自喻,借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看来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踏上莲之旅列车,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对莲的综合性学习探究!

主持人乙:本次综合性学习在第一阶段同学们都积极参与,默契配合,一定都有不少收获吧!下面请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成果,首先有请“科学之莲”小组代表上台。

二、各小组展示

(一)一小组三位代表依次上台边播放幻灯片边解说与莲有关的科学知识。

1.莲的简介。

莲,又名荷花、芙蕖、芙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华、水旦,草芙蓉、菡萏、六月春等,多年生水生植物。夏天长叶开花。叶盾状或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谢后形成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载种较多。莲有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种藕繁殖(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莲的结构分为根、茎、叶、花、果实。

2.莲的全身都是宝。

莲的根是莲藕,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藕节可药用治便血、藕粉又能清热消暑;莲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药,莲瓣能治暑热消渴,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淤止血,莲子能健脾止泻,做为食用“莲子粥”可以滋补身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荷花也是绿化、美化、净化我们环境的贵重之花;荷叶荷茎同样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药用上能清暑解热,近年来,有清火瘦身的荷叶茶上市,科学家们还利用莲叶防水和自洁的特点发明了一种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3.莲身上的自然奥秘。

藕断丝连的原因: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状,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子的果皮极为坚硬,其表面有气孔和保护细胞,表皮下面有致密的栅栏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很小,空气和水份无法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害,所以莲子的寿命极长,千年古莲发芽之谜也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语略)

(二)二小组三名代表分别朗诵并对比赏析了三首有关莲的古诗。

1.《涉江采芙蓉》(东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3.《曲池荷》(王昌龄)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三)三小组代表用多媒体播放莲的图片。

1.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的莲。莲的种类有花莲、子莲和藕莲三种。因品种不同有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花色有红色、粉红色、桃红色、白色及黄色等。最大的莲花直径达一米左右,最小的莲花直径仅有几厘米。

2.广为运用异彩纷呈的莲。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3.介绍宋代宫廷画名作《出水芙蓉图》和当代名家张大千的《芙蓉国里尽朝晖》。宋代画家所作的《出水芙蓉图》是现存最早的荷花绘画,圆形构图愈显荷花丰满圆润,清艳动人。现代画荷大家首推潘天寿和张大千,潘天寿得荷之神,张大千得荷之魂。荷花被张大千抽筋去骨,只剩下魂。张大千画荷主要是师法朱耷(八大山人),他能够师古不泥古,能够自出机杼,他画荷叶喜用湿笔,他画荷秆喜用渴笔焦墨,个人风格突出,尽得莲之丰韵。

(四)四小组代表推荐并赏析了江浙名歌的《采莲曲》。

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采莲的劳动中人们创造了原始的劳动小曲,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观赏中进一步得到发展。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音乐,而表现的主题有爱情、亲情等不同的内容。

(五)五小组共同作了《莲的传统意象》的发言。

小组长:莲的花婀娜多姿,叶大与圆盖,茎亭亭玉立,藕冰清玉洁。历来就倍受人们喜爱,因此也就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人文内涵。

成员1:莲藕多丝,与“思”与“怜”谐音,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当作了思乡与爱情的寄托。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习俗,南朝乐府民歌中有“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莲多子,是中国传统年画常常采用的题材之一,代表着平安吉祥富贵。同时,莲也是幸福的象征,佛经中说,用莲子做念珠比用槐木做念珠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成员2:莲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被历代文人志士作为志趣高洁的人格操守的象征。

莲有“花开并蒂”的美景,被当作是婚姻美满爱情久长的象征,多用于对新人的真挚祝福。

成员3: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佛教以莲喻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成员4:人们爱莲,还用莲给自己的宝地福地命名。如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北面有一段250米长的狭窄沙堤与大陆相连。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将澳门半岛喻为一枝伸向海面的莲花,连结大陆的窄小地方为莲茎,故称澳门为“莲岛”。澳门自古有“莲花宝地”、“莲花福地”之称,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视这里为福地。同时澳门人素爱莲花,以赏荷为乐事。

成员5: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如安徽黄山有“莲花峰”、江西庐山有“莲花峰”、陕西华山有“莲花峰”、湖南衡山有“莲花峰”、福建武夷山有“莲花峰”。

上面的景点只是以莲为名,真正赏莲的地方是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三、教师点评

我谈一下感受:首先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学到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说明在信息空前丰富的今天,分工与合作,探究与交流远比个人的单打独斗强;其次各小组不仅查阅资料,更作了研究,并且较深入,这表示着同学们越来越优秀了,学会了深入思考,学会了用心看世界;接着说一下你们让我惊奇的地方:一小组的幻灯片制作的特漂亮,下了一番苦功;二小组的诗选的非常精典,这需要去读很多书的;三小组对画的赏析有自己的见地,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四小组的MTV真不错;五小组的归纳很棒,超出了我的想象。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一位同学、每一个小组都是最棒的!

四、莲知识竞赛

主持人1:出自淤泥,濯过清水,洁而不妖。此应了一句俗语:真金不怕火炼。今天我们也来个火炼真金。下面举行莲文化知识竞赛,看谁是今天的学习英雄。 (将二至六组每组派出男女各两名同学,每小组取一人分成每小组五人的四个竞赛小组,由原一组担任主持及裁判。)

主持人2:(宣读比赛规则) ——

主持人2:莲文化知识竞赛到此告一段落,请裁判组及其他相关人员统计比赛结果,并准备好奖品。

五、“莲之魅力”综艺活动

主持人1:莲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它的美丽离不开诗人的咏叹,画家的描摹,应该说莲的无穷魅力是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

主持人2:我们这次莲文化之旅,沿途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或许你早就想说出来,唱出来,跳出来吧!下面就用你自己的方式痛快的表达出来吧。

……

主持人1:一曲欢歌,一段美文,一节舞蹈——摇曳的莲,多姿的莲,清纯的莲就在其中。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来,为自己的精彩鼓掌!

六、“莲之魅力”综合探究

主持人2:莲净香、清丽。但有此美者多矣,为何世人独爱此一种?下面展开集体讨论:莲为何有如此魅力,欣赏莲之魅力对我们有何启示。欢迎大家积极发言。

……

七、教师评奖,结语

主持人2:经过莲知识竞赛裁判小组的统计,现公布结果——一下面有请语文老师颁奖。 教师(结语):今天的胜利是属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我们的莲文化之旅就不会如此精彩,谢谢大家!同时也希望这次旅行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给每位同学心里投下一颗珍贵的莲子,愿它在这里生根发芽,喷薄绿荫,四溢芬芳,采撷硕果。

(宣布活动结束。)

第三阶段:成果汇集阶段 时间:一周

一、教唱一首《采莲曲》。

二、推荐几篇与莲有关的诗歌美文。(黑板报或手抄报)

三、附录:

“莲之魅力”综艺活动节目单

(1)莲诗歌美文经典段落配乐朗诵 (2)学生画莲(3)讲述名人爱莲趣事

竞 赛 试 题

必答题:(1)解释藕断丝连的科学原因 。(2)请说出以莲为国花的国家和我国以莲为市花的城市。(印度 湖北洪湖市 )(3)请说出世界上最大的莲花。(4)莲有何药用价值。(5)背诵《爱莲说》中描写莲的段落。(6)听一段采莲曲,指出是哪一地方民歌。(7)指出荷花在我国传统中的象征意义。(8)从生物学角度来介绍荷花。(9)我国近代画荷深得其神和其魂的两位大师分别是谁。(10)“步步莲花”这一成语的来历与含义。

抢答题:(1)说出至少三句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名句。(2)说出莲花至少五种别名。 (3)莲花在佛教中有何含义。

解说题:(1)欣赏莲风景片段,请配上一段导游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到了文人所赋予莲的高贵品质,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丰富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文学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但是,本次活动,只是注重了学生课前的创造性准备活动,而没有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考虑,去展开想象力,发挥创新能力。再就是,课堂活动的评价标准过于简单,只注重了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没有涉及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因素。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案例分析
《莲文化的魅力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