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名校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7: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校之旅

——特色名校观摩考察心得

南京——行知小学

走进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村行知小学校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梦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生机盎然的艺荷园。放眼望去,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一幢幢灰瓦白墙,具有鲜明徽派风格的教学大楼,淡雅素净,浑然一派书院气息,与周围乡村的田园风光组合的非常和谐。“行知苑,百花开,每一朵,都精彩。”学习回来后的这几天,杨校长的这句话一直盘踞在我心中。

行知小学的校长杨瑞清就是走在行知路上、弘扬行知精神的典范。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农村校长,二十六年坚守在农村小学。他尊敬陶行知,敬仰陶行知,热爱陶行知,从内心里认同陶行知思想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中国教育依然具有普遍价值,具有新鲜的活力,立志传承行知思想。杨瑞清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在实践中提出了“乡村大教育”的思想,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他还提出“赏识教育”,通过实行“赏识教育”,他们做到了“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他把一所只有7名教师,150多位学生、几间通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杨校长讲到赏识教育中的含苞心态,我想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含苞的只是时间未到,也许开放时比那先开的还要美丽,绚烂。”“鲜花盛开,含苞待放。”一个“待”字,饱含老师多少的爱心,“尊

重,相信,理解,激励,包容”等都在这个“待”字里了。在后进生问题上,我们一直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听过“含苞心态”后,我释然了,原来是这样!

参观考察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杨瑞清校长的坚持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像杨瑞清校长学习,学习他那种执著办教育,热爱学生的好品质,学习他的做人原则:躬于时间,勤于读书,善于交友,勤于思考,乐于动笔。我们要立足本职,放眼世界勤学习,多思考,把行知精神带回本校,好好工作,教好书育好人。

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做一名教师要看到希望,发现意义,找到价值;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人;对待学困生要有花苞的心态(缺点可爱耐心等待);更要学会赏识,就是学会博爱!一句话,漫漫人生风雨路,终生教育伴我行。

南京——石鼓路小学 始建于1875年,原名为“类思小学”,1952年改名为石鼓路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石鼓路小学历经沧桑,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足迹坚实,辉煌铸就,堪称南京小教发展的“活化石”,金陵教育之林的“不老松”。目前该校是一所易地重建的新校,位于新街口地区东南侧,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员工60人,是一所功能设施齐全、高标准、高质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近十年来,该校充分发挥教育整体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了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为中心,以“构建立美教育”为特色教育的办学模式,目前已初见成效。施教者依据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培养目标,通过“施教于美”的过程,达到“立

美造人”目的的一种教育。所谓“施教于美”的教育过程,即施教者依据本阶级的培养目标,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由于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过程所建立的教育形式会碰到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诸育之间亦有一个能不能相互协调,和谐地结为一体的问题。因此,“施教于美”的过程既指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秀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的单项教育过程,亦指由德、智、体、美、劳诸育相互渗透和交融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统一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这种审美价值,就决定了要将审美教育的手段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使“教”所要传授的知识系统合乎“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而成为“美的对象”。毫无疑问,育人始于立美;而立美亦离不开审美,只有当立美与审美建立对立统一关系时,作为特定阶级的教育才具有美的价值,而成为一种广义的“立美教育”。

新的世纪,学校将遵循素质教育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办学特色,尝试把“立美教育”向纵深推进:

1、把“立美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和改革小学德育教育;

2、把“立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构建以“立美教育”为主线,以音乐、美术、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为载体的艺术教育综合课程;

3、把“立美教育”科研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进一步理性化,逐步形成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教育模式。

生活处处皆是美,石鼓路小学“力求让学生成为美丽的学生,老师成为美丽的老师,教育成为美丽的教育”的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参观的老师,他们能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关注艺术美,关注社会美,力求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学校开设的每一个课程最终的目的不就是通过课堂中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关注艺术美,关注社会美,在各种美育中修身

厚德,使学生们都拥有一颗美的心灵。立美修德,一个真的值得我们研究的德育课题。

石鼓路小学举行的“美行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按月设计活动主题和目标,按主题开展学生自主实践的系列活动,通过“家里家外”、“亲情感恩”、“善待地球”、“花香满园”、“我行我秀”、“边走边看”、“我爱我家”、“童心坐标”、“书香校园”、“美言美语”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行为中体验道德,从行为中发现道德。亲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实现道德的教育,把德育的任务交给孩子自己。从“家里家外”开始,孩子们踏上追求美好道德的征程;“亲情感恩”是一段快乐幸福的人生旅程,最终让孩子们投入亲爱的妈妈的怀抱;“善待地球”就是一记人类警钟,让孩子们积极投入环保的行列中;“花香满园”是一个小小艺术家的摇篮,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才能为生活的美丽注入更多的色彩;“我行我秀”是一个闪亮的舞台,让孩子们成为勇于表现自己的精灵;“边走边看”是蓝天下的大草原,让孩子们自由呼吸,丰富阅历;“我爱我家”是爱的盛典,让孩子们在爱中学会爱,在道德中衍生道德;“童心坐标”是孩子们的盛会,让他们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感受道德魅力;“书香校园”是知识的海洋,让孩子们从书本中接触社会,成为有道德的有创意的人;“美言美语”是一个幸福的大蛋糕,孩子们咬上一口,品尝甜甜的道德美味,愉悦成长。

苏州市实验小学

苏州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5年是中国近代建立最早的实施现代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示范实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6700平方米,拥有塑胶运动场,室内体育馆,游泳池,综合教学楼,多功能信息楼等,还拥有位于吴县镇湖镇,占地200余亩的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为六轨制,目前有38个小学班,1918名学生,专任教师有107人,大专以上学历已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99.1%,本科学历已达到76.6%。

百年办学历程,不懈的教育实验研究,踏实进取,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学校“诚信、仁爱、睿智、强健”的校训,“团结、合作、求真、创造”的校风,“勤奋、坚韧、灵活、合作”的学风和“实、精、活、新”的教风。百年来,学校孕育出了俞子夷、嵇同耀、黄寰清、庄杏珍等一批又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师,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毕业生。世界著名建

筑学家贝聿铭、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大琨等知名人士,均为该校校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继承育人为本的治校传统,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校,进行学制、课程、教材、学法、评价和管理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做到了五项率先:率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并取得成功;率先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率先建立了小学教育集团;率先进行了教育质量管理认证并出版专著;率先在国外联合办学。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深受社会推崇,在全国范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专家誉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范例”。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了省级德育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获得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实验学校、江苏省小学校长培训点,还被列为中国名校。

名校学习考察报告

上海、江苏名校考察报告

名校学访考察报告

赴名校学习考察报告

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第26期校长班名校考察报告

山东教学特色名校观摩考察报告

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破局:“民校”如何走向“名校”

名师成就名校——赴湘西学习考察报告

名校考察报告
《名校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