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1: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摘要】《诗经》是我国文学初期的经典之作,作为中国文学的源泉,《诗经》对后人的创作影响十分大。在以往对《诗经》的研究中,大都对《诗经》的意象以及思想情感进行论述。本文以“声韵”这一鲜有问津的层面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视角发掘《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关键词】《诗经》; 声韵结构; 意象; 古文学之美

一、关于“声韵艺术”

作为历史悠久、韵感丰富的艺术之一,《诗经》一直被当成一种艺术,笔者认为,《诗经》最美的地方在于它的声韵结构,这是《诗经》在语言上的美,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是在任何语言当中都存在的,也是语言的特殊要素。就中国古典诗歌来说,他们留存的形式通常是停留在书卷中,是静态的诗歌文本。这就导致语音与很多古典诗歌的配乐一样,从人们的视界中消失,消失在历史的暗夜。这对现代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大的损失。众所周知,像《诗经》之类的诗歌存在极强的韵律感,它们的语音是研究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维度。

目前已有不少论文就诗歌的声韵进行论述,在《历史地审视中国诗歌的文体特质》中,张中宇的视点是“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不能放弃和谐优美的韵律(节奏、平仄、押韵),这是诗与非诗的最后界限。”李培荣在《略谈诗歌的文体特征》中指出,“音乐性是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和音乐紧密结合,一同起源,相互影响,同流发展;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离开了音乐性,诗歌就不能成为它自己本身。”

在中国古典诗歌传播中最重要的就是吟咏诵念,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就目前诗歌流传的主要方式来说,这一点常常被忽略,导致后世的诗歌研究对象不够丰富,正常的情况是在诗歌研究的范围中加入诗歌的声韵情况。声韵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声韵”,即根据“语音系统”“音韵系统”来总结“声韵”的特点,再进一步解读诗歌文本。音韵学研巧汉语音节的声;韵、调,一个音节包含声母、介音、主要元音、韵尾、声调,这些都是声韵视角应该关注的地方。

二、《诗经》韵读

在《诗经》的韵读方面,由于文化的进步,许多字的读法已经发生变化,读古音还是如今的标准音一直被大家争论不休,笔者的观点是,世间一切事物都在朝着更科学、无止境化去发展,那么古汉语也肯定不例外,之前的十八纽和二十八部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很多研究也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不能代表它们十全十美,现在更适应时代的应当是以现在标准音进行协韵,兼具古音读法。例如在《氓》中,第一章韵脚——“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除“谋”、“丘”、“媒”,今音都协韵,不烦追溯古音,这是二十八部“哈”部,韵值为ai。江有浩《诗经韵读》说:“丘音欺,谋、媒,谟丕反”还是承袭陈第的错误。“丘、谋”古读“开、埋”。“媒”同“谋”。第二章韵脚——“垣、关、关、涟、关、言、言、迁”今音可协。第三章韵脚——“落、若”今音已协,古音luk、nuk,读“路、恕”短促一点。转韵一一“葚、耽”古音“葚”读“堪”。转韵——“说、说”今音巳协。古音t’at读“榻”短促.第四章韵脚——“陨、贫”今音已协。古音“魂、盆”。转韵——“汤、裳、爽、行”古韵未变,“行”读“杭”。转韵——“极、德”今音已协,古音“盖、代”,短促.第五章韵脚——“劳、朝、暴、笑、悼”古韵未变,“朝”古读“刀”。第六章韵脚——“怨、岸、泮、宴、旦、反”今音可协。转韵——“思、哉”,古音“思”读“腮”。

三、《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在《诗经》的声韵中,许多是一些表意象的词,意象指的是具体、单个的以语词为载体的形象,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古文学独特的美,并且一般意象词都表现了古人的图腾崇拜、巫术、风俗、民情等文化背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诗经》中的声韵中除了包含作者的情感和主观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审美韵味。在声韵上,《诗经》中各篇章基本都有整齐的结构,以《郑风·子衿》为例,它以章为单位,共分三章,每章四句,章章所用的韵部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将《子衿》看成四句为一组,每三组之间就构成换韵的关系。另外,在《子衿》中韵式均是以句首入韵,每章都不例外,它的三个韵部分别是侵部、之部、月部。就《诗经》整体来说,阴声韵部的使用比阳声韵部的使用要多得多,有资料表明,阳声韵部的使用量仅为阴声韵部的二分之一,在韵部的使用方面,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从多至少依次是之部、阳部、鱼部、幽部、职部,其中,有三个属于阴声韵部,一个属于阳声韵。在韵式的使用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章存在一韵到底的情况,但是在章与章之间又有换韵关系。这众多的声韵结构特点均代表性的体现了古文学之美。

【结语】作为我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明珠,《诗经》无论在文学审美还是声韵结构上都存在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它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很强,在形式和声韵上也十分自由,在押韵上比较自由,给读者带来朗朗上口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1]邓葵.《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4.[2]王双.新时期《诗经》意象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36-39.[3]赵敏俐.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J].学术研究,2005,09:141-145+148.

1 中古英语文学

诗经文学常识

书法的结构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诗经的文学成就

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的文学价值

文学常识《诗经》教案

诗经之花草树木

从文学功能看《诗经》

《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
《《诗经》声韵结构中的古文学之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诗经之美 声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