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916章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2: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制令权、管理权、关于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领导权。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三权一责”——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人事提名权、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模式——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域关系模式、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关系模式、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模式

4、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5、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现状

政治关系:中央和地方之间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在主权问题上,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主权,地方各级政府都不是独立的主权实体。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政权机构,其行使职权,既要遵守法律、法规,又要服从中央统一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人事关系:实行党管干部原则。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实行统一的公务员制度。 法律关系:立法主体多元化。法治的统一化。

经济关系:财政关系是中央行地方的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92年以后分税制改革。 加强税收管理,防止税源流失。

第十章当代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问题泛指民族关系中存大的各类矛盾。

2、民族压迫、剥削与斗争成为阶级对抗的社会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其实质是阶级压迫、剥削和斗争。

3、决定民族问题的因素:历史形成并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尚未完全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观念及行为残余的存在。民族差异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

4、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自决权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6、实行民族区域自汉的客观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来不是一种殖民关系。在国际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与抵御它们可能的渗透、颠覆与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与安全,更需要居住在广大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团结、统一于一个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实行着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标志着——

8、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实行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在单一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不具有独立或半独立的联邦行政区域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大法和依据,各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循。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权、都建立在衙门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男体——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体现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是一定的政治形式同一定的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地方政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适应了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能充分满足少数民族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的要求。

9、民族自汉地方的任务:解决协调民族矛盾,发展平等、协调、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帮助自治地方内各民族共同发展,消除民族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与帮助,并将其转化为具体措施与行动,同时领导并帮助所属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以保证自治地方的全面发展。

10、民族自治特权:管理地方性政治社会事务的自治权。管理和安排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管理自治地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自主权。使用和发展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的自治权。

11、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当代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1、发展史:79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表明构想,81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明晰化,82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概念。97恢复对香港99年对澳门行使主权构想成功实施。

2、一国两制——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内容: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保证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局面(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特别行政区的性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

5、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力:外交事务、防务、任命行政长官、法律备案、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6、自治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司法和终审权。

7、行政长官的职权:领导权、执行权、行使部分立法权、批准决定权、人事任免权。

8、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独立审判原则、遵循先例原则、陪审制度原则、保留普通法的诉讼原则。

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1、审判制度是关于国家审判机关的性质、组织结构、职能和审判程序等方面制度的总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基本原则:独立审判原则。依法审判和未经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平等审判原则。民主审判原则。

4、基本内容:两审终审制、公开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陪审制度、审判监督制度。

5、职权:审判权、司法解释权、指导权、司法行政权、司法建议权。

6、组织形式: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

7、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检察机关的职权:审判监督权,侦察监督权、执行监督权、立案侦查权、公诉权、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

9、活动原则:法制、检察独立、双重领导

10、侦查任务: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查缉案犯、追缴赃物、赃款,收归国库或归还给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防止和减少犯罪。

11、侦查程序(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

12、侦查的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

13、律师从业资格:具有我国国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我国法律精神。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专业水平,以及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的

14、律师执业资格:具有律师资格,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品行良好。每年一次注册。

15、执业律师的种类:专职、兼职、特邀律师。

16、律师事务所的形式:国资、合作、合伙、个人。

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军事制度

1、中央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统率机构

2、军委总部机关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3、军种领导机关:陆军、海军、空军领导机关。

4、军区是根据战略需要划分的军事区域:沈阳、北京、济南、兰州、成都、广州、南京。

5、国防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军事工作部门,隶属于国务院。

6、军衔分为军官军衔和士兵军衔。

7、军官是人民军队中扩大出口或相当于排职以上军人。

8、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衩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

9、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10、新兵役制的基本内容: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

11、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3、最早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是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4、政党制度是指政党领导或控制国家政权、干预政治的一种制度的通称。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堡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定了她在我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

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6、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目标——实现工产主义

7、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8、民主集中制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反映了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的关系,党的中面组织和党的各级地方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9、党的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0、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作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11、中国共产党体育场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是以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是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的。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的。是以人民政协为主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

12、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第十五章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1、政协的发展:产生:46年1在重庆召开旧政协。49年9在北平召开第一届。发展:49年——54年9代行国家权力机关职权。54年9——66年5初步发展。66年5——78年2徘徊和停滞阶段。78年2至今历史新发展。

2、性质: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宪法)建国初期具有党派性的阶级联盟。社会主义时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现阶段的政协任务:学习和宣传工作。提案工作。委员视察。专题调研。祖国统一和海外联谊工作。文史资料工作。自身建设工作。

第十六章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制度

1、职代会性质: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2、全国人大常委会87年1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98年11月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四项民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罢免村委会1/5以上选举权村民联名。

5、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

6、89年12月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区域性、群众性、福利性、服务性的特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916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916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