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党心民心紧相连 科学发展谱新篇党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党心民心紧相连

科学发展谱新篇

——中共天城镇委员会2010年党建工作总结

天城镇是县治所在地,乃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集城区、郊区、山区、库区于一体,辖2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8个总支委员会、48个党支部、1908名党员,总人口15.3万人。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的战略,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按省委“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二十个一”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建“争先创优”活动,实现了以党建凝聚民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标,使天城镇迈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财政收入达到6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50万元,增长56.9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90.91%;农村人平纯收入6582元,比上年增加800元,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全镇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建设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谱写了发展新篇章。2010年被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科学发展示范乡镇”称号。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全市排名第四位。

一、舞活镇委龙头,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关键是舞活镇委这个龙头。镇委在全镇党组织中,积极发挥出理论上的导航作用、组织上的表率作用和实干上的先锋作用,以推进全镇工作的开展。

1、坚持学习当导航,提高引领力。我们注重把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作为镇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大事来抓。镇党委坚持每周一全体干部例会学习,班子成员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同时利用镇党委阵地举办各种培训班8次,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理论、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每次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全体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导各村、各社区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广泛为党员群众开展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业余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创业能力。到目前为止,全镇规模企业19家,比去年新增3家,民营企业1236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县第一,完成招商引资3500万元。

2、规范办事当表率,提高凝聚力。镇党委办事十分注重组织原则,以“公、实、廉”三字经提高党委威信,凝聚干群力量。一是公。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定期召开组织民主生活会,凡属干部推荐任免、奖励、大额经费开支、项目立项等重要问题,交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全年召开党委会14次,同时镇上主要领导还经常主动与班子成员以“碰头会”的形式,研究工作,沟通思想,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作始终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二是实。镇委班子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进取的合作精神,既主动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又相互配合推进全局工作的完成。三是廉。天城镇地位独特,党政班子成员大多数都兼任城区、园区征地拆迁指挥长或副指挥长,部分干部也参与指挥部建设,镇党委一班人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镇委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十不准”规定,没有一起违规违纪的事件发生。同时,对全镇实行“村帐所管”规范财务管理,深受党员、群众好评。全镇上下形成一种“人心思上、人心思干、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3、真抓实干当先锋,提高战斗力。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经济开发区、天城城区“两区”建设,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从“常规模式”向“服务中心”转变,从“协同作战”向“担任主攻”转变,甘当服务“两区”建设的“急先锋”。镇委、镇政府抽调30多人,组建了10个工作专班,负责天城范围内所有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地表植物的补偿等工作,在工作部署上突出一个“快”字,在工作作风上突出一个“实”字,在工作举措上突出一个“硬”字,发扬“5+2”、“白+黑”连续作战的精神,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和谐”为目标,积极破解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难题,共完成征地面积2160亩,拆迁165户34500平方米,移坟1600垛,如期保证了新一中、新人民医院、浪口大桥、杭瑞高速、电力大道、文昌大道、西外环线、开发区建设、坤旺农业科技园等项目顺利开工。

二、夯实基层基础,争做人民群众信赖的“桥头堡” 村和社区组织是服务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力的组织。我们坚持“四子”齐下,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人民群众最信赖的堡垒。

1、搭建好服务台子。为了解决村级组织“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的办公现状,我们按照基层党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二十个一”的要求,采取政府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总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28个村,6个社区的办公阵地,进行了新建改建和维修,实现了全镇村和社区组织阵地标准化全覆盖。镇政府建立了“三中心一说事厅”,即农村服务中心、信访维稳中心、农村“三资”监代管中心和群众说事厅。村、社区建立了“三室二厅”,即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图书室和群众说事厅、便民服务厅。这些新建阵地焕然一新,为服务群众搭起了最便捷的“台子”,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方便了群众说事,有力地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打造好村级班子。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培养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我们注重“四抓”,即抓班长,配强支部书记;抓培养,压担锻炼成才;抓管理,村务公开强监督;抓发展,选准项目快致富。大胆启用强人、能人、富人,并深入开展“四培养”活动,有计划地把“双带”型青年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成为“两委”班子的后备力量,实现了每个村有3至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文化程度高中(中、大专)以上,并配齐了妇女干部,选拔了7名大学生任“村官”,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活力。

3、构建好工作框子。加强村级组织和所有社区的工作机制建设,引导完善“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落实了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村干部机制,实行了村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了农村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方法,用制度规范了基层干部的管理行为。全镇所有惠农项目得到落实,所有的涉农资金及时发放,干部群众心服口服。镇委还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细则,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4、选择好发展路子。立足臵身于县治天城的优势,各村突出“一村一品、一区一特”,全力发展特色经济。目前全镇已形成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餐饮服务、石材等优势产业。全镇大棚蔬菜达3500亩,大蒜基地500亩,甘蔗基地1500亩,秋冬西瓜和小麦高产示范基地400亩,田藕观光基地400亩。招商引资投资3亿元的福建坤旺食品有限公司在蛤蟆石村租赁10000亩山地创办农业科技园,去年已投资4000万元;投资500万元壶头峡漂流项目,在桃红村建成开业。新建了桃红袋料黑木耳基地300亩;新建养鸭小区3个。开发农家饭、农家乐等乡村项目8家。还通过抓好“三资”清理工作,挖掘了一大批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添了活力。环城村在每年企业收入达150万元的基础上,全力整合资源,积极筹建集团公司。中津村利用城南街扩建的契机,拆除老综合大楼,新建投资1200万元的综合大楼,年收入增加60万元。渣桥、渣冲、肥塘、白泉、香山、山下、鹿门铺、龙背等一批村级经济实力强都利用城区、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争取县、镇两级的支持,规划筹建村级综合大楼,既可彻底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又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创新活动形式,架设党群干群联系的“连心桥”

为了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我们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又大大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1、深化“三级联创”,在产业上建支部。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加强镇党委成员联系村和社区、联系产业项目的做法,推动组织优势向基层和产业流动。镇党委优先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定期听取各村、社区党建工作汇报,并拿出170多万元资金支持村、社区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围绕产业成立党组织,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增收的能力。去年,镇委在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积极为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配套服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创业的积极性。

2、开展“创先争优”,在群众中树典型。我们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四带头、四带领”为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即带头学习,带领群众提高素质;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领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带头弘扬美德,带领群众树立农村新风,在群众身边树立一批典型。下津村支书黄恋怀成了全县有名的甘蔗种植大户,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河田村支书郑智华带领群众创办400亩楠竹基地,承包260亩精养鱼池,与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桃红村支书谢池海带头创办黑木耳基地,去年发展到300多亩,并带动了周边三个村,为村民增收200万元。乌龟石村党员罗秋花带领群众种植蘑菇,销售占领了崇阳大半个市场。

3、强化“结对帮扶”,在服务中送温暖。我们坚持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镇委每位成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4户,其他每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户,并带动村、社区党员干部,大力开展以“送精神、送政策、送医保、送技术、送关爱”为主题的“五送”活动。去年全镇先后成立了政策宣读组4批80余人,深入村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6次,服务群众5000多人次;全镇党员干部帮扶对象达123户,帮扶资金5万多元,让帮扶对象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4、落实“岗位责任”,在承诺中兴民生。我们在全镇党员中大力推行党员岗位责任承诺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公开党员承诺服务事项和工作职责,加大对党员的管理考核和民主评议,掀起了全镇党员干部办实事、上项目、兴民生的热潮。自去年来,镇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与群众拉家常,与村民交朋友蔚然成风,共为群众办实事180多件。新增农村低保户107户、290人,落实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和临时救助286户、资金120万元,启动6个村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达98.5%。镇党委承诺的8件实事,件件都落实到位。到目前,投资460万硬化组级公路25公里,投资12万元维修香山东西干渠,投资60万元解决1700人的饮水安全,投资60多万元恢复水毁工程,投资2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500口,投资100多万元修复了隽水河畔8座提水泵站。群众迫切盼望解决的系列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党心民心相映红

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五个基本增活力,科学发展谱新篇

用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党心连民心活动方案

双评晋级促和谐 科学发展谱新篇

升级晋档促民富 科学发展谱新篇

勤俭节约谱新篇

勤俭节约谱新篇

为民服务谱新篇

党心民心紧相连  科学发展谱新篇党建工作总结
《党心民心紧相连 科学发展谱新篇党建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