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懂点现代叙事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1: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懂点现代叙事学,文学类作品轻松读

一、叙事学在高考中的体现

虽然高考阅读并不考查现代叙事学的相关概念,但是,从近年高考语文卷实际情况看,在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测试中,或隐或显地涉及到现代叙事学的相关原理。

在题目设置中明显指向“叙事”相关常识的如: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8年新课标I卷,小说《赵一曼同志》)

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015年浙江,小说《捡烂纸的老头》) “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2014年浙江,小说《走眼》)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2011年浙江,小说《第9车厢》) 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010年浙江,散文《静流》) 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2008年浙江,小说《乌米》)

2018年新课标I卷第4题大量出现了“陌生化”“切入”“时空”等大量文本叙事学用语。

在答案或答题过程中需要作“叙事”分析的如: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2017年新课标I卷)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2017年江苏卷,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6年全国II卷,小说《战争》)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答案第三个要点是: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2016年浙江,散文《母亲》)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2015年浙江,小说《捡烂纸的老头》)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2013年浙江,散文《牛铃叮当》)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2012年浙江,散文《母亲的中药铺》)

无论考题是否涉及叙事学知识,如果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自觉自如地运用“叙事”的相关原理,答题的角度会更多、更合理,分析表达的准确性、专业性会更强。

二、四角度入手,巧解文学作品阅读题 1.从叙述者、叙述视角还原、体悟

简单地说,叙述者是指在叙事文中“讲故事”的人;叙述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状态下,叙述者好像是上帝,他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身世心理都了如指掌;有限视角状态下,叙述者或退居故事中某个人物身后,让这个人物担当小说叙述者的角色,比如《祝福》中的“我”,《孔乙己》中的小伙计,只能表现他们所能观察到的情形,或如摄像一样,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

联系到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一般是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有限视角。《捡烂纸的老头》《母亲》均为第三人称叙事,表面上看,属于全知视角,事实上叙述者在叙事过程中也大致体现全知的角色,但都有“限制”。

比如《捡烂纸的老头》实际上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对老头的叙述描写,基本上是展现店里大家能够看到的情形,对于他的身世,特别是最后一笔“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叙述者似乎自己也不知道。这样人物显得神秘、朦胧而不可接近,小说就有了艺术张力。考题中的“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也就成了值得探究的核心问题。而解答此题时,突破叙述者的“限制”,进行联想,还原老头的生活与心理,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比如《母亲》,作为一篇回忆性、怀念性的散文,通常应该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但是本文的核心故事特别是三次对话的叙述完全是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除了“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一句透露作者与母亲的关系之外,似乎并没有表达作者自己的心理和情感。而用了全知视角之后,却又在三次对话的同时三次强调“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对母亲为什么“不能去”的心理似乎也不明白。特别是结尾:“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作者只是以母亲的举动来收束,似乎叙述者对此也难以理解。这样,高考考查题“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才是有价值的。解答此题,就要立足于母亲的言行举止,在看似冷峻的叙述中还原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倾向,这样才不会脱离作品而作抽象的评价。

2.从叙事频率、节奏、结构角度解析

叙事频率体现的是故事中事件与叙述的重复关系,比如《母亲》一文中,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从叙事频率的角度,可以看出“出现了三次”之于表现人物心理、结构效果和主旨表达,具有渲染和强调突出的作用。

叙事节奏即叙事速度的快慢疾缓。场景、概要、延缓、停顿、省略是叙述节奏的五种形式。

这里主要结合《母亲》一文来说说“场景”。作为叙述节奏的形式表现之一,场景是对于发生事件的如实叙述,主要形式有人物对话、事件描述。《母亲》中母亲与行人的对话是这篇散文的主要场景。文中的对话,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基本对等,没有“加速”,但从其内容和分行排列的效果看,对话场景在增强现场感的同时,突出了母亲的急迫心理,加上对话出现三次,给读者“节奏明快”的感觉。这样的对话场景与文中其他描述部分特别是文中加横线的部分形成了一种反差。把握了对话场景在节奏上的作用,在回答“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这一考题时,就不难理解参考答案中的“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这一容易失分的关键点。

叙事的结构包括由句子和句子、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顺序、反差、间隔和比例。 从叙事结构角度看,《母亲》中的三次对话,也可看作一种“间隔”,起到了结构全文的线索作用。

而在《捡烂纸的老头》考查中,“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设问涉及的是小说结构方面的“反差”和“比例”设计。反差是指两个衔接较近的事件在情感色调、意味指向等方面的融洽度和一致性。作者开头用较多笔墨来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铺垫。“叙述比例”主要是指同一故事中的不同事件的分配比重,通过叙述比例的运用,故事就会为读者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从而增添其艺术魅力。小说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和思考天地。这样的叙事结构安排,充满了艺术张力。

3.从话语模式分析

现代叙事学中的话语模式研究,主要是研究叙述与人物语言的关系,即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

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对人物语言主要采取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方式。直接引语主要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间接引语是作者转述人物的言语。《捡烂纸的老头》《母亲》的话语模式,是采取直接引语的方式。

《捡烂纸的老头》中,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态引述人物的言语,如:

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表面上看,老头的语言是对话,而事实上成了独白——这也从一个角度突出了老头的孤独、怪异,触发读者对他人、对社会的深层思考。

《母亲》中,对人物语言的叙述也是运用直接引语的方式,如第三次母亲与行人的对话: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对话中少有引导词,不待叙述者介绍,就仿佛把读者直接带到了对话现场;对话分行排列,行人简直无法应答的情形,凸显了母亲对火车急于了解的心理;而母亲对火车的痴迷和行人对她的亲自去看看的劝说,与叙述人反复强调的“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一语,又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突出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丰富了其形象。

4.从叙事角度把握散文小说化、小说散文化的特点

近年浙江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对写人记事的文本选取上,无论刻意与否,巧合与否,客观上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如2010年选用的李丽娟的散文《静流》,就有人认为是小说,而2015年汪曾祺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似乎又像散文,至于2016年的《母亲》,有专家评论说:“这篇怀旧散文首次发表于上世纪30年代,作者借用小说笔法叙事,写法别致。”

如果简单地“用读小说的方法读小说”“用读散文的方法读散文”,对于《捡烂纸的老头》《母亲》之类文章的解读,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如果从叙事角度来观照,就更容易把握其文体特点。

从叙事的角度看,简化情节、类似随笔和小品是汪曾琪小说的重要特点。如上所述,《捡烂纸的老头》开头不避其繁地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真正进入故事之后,只有一点小波澜就戛然而止了。而淡化情节的表现还体现在运用了不少非叙事性话语,即叙述过程中插入了一些叙述人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把握这样的叙事特点,对于题目“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的解答就更有方向。

而《母亲》是一篇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真实,真实之中,情是第一位的。通常情况下,散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便于抒发情感。但在《母亲》中,叙述人与作者“我”似乎分离了,作者“我”似乎没有出场,只是叙述人用全知视角来呈现母亲的言行,作者有怎样的情感或看法,似乎都看不见。作者用小说化的叙事,似乎淡化了情感,却丰富了母亲这一形象,特别是更适合揭示母亲的复杂心理。阅读这篇散文,就要从叙述人呈现的故事中,捕捉母亲的性格,进而发掘塑造母亲这一形象的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散文的情感和主题。

总而言之,结合具体作品,把握一些现代叙事学知识,不失为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重要策略。

叙事学

叙事学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恋爱,请懂点性心理

叙事学研究

《叙事学》读书笔记

叙事学研究

《看见》叙事学分析

中国叙事学论文

追梦现代叙事散文

懂点现代叙事学
《懂点现代叙事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7讲认知叙事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