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实践与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8: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实践与体会

王天秀 (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作为学生认识生物现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生物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中离开了实验,生物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对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

传统生物实验是一种验证性试验。在这种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利用教材上所编程序“身边事、探究竟、大家谈、知识链、实际用、想一想、试试看、开眼界”或老师规定的实验器材,按照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实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兴趣下降,科学素养难以全面培养。虽然验证性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取知识,但掌握的知识难以巩固;另一方面,验证性实验对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以及新知识的组成与呈现方式挖掘不够,对学生的情感不够充分,大大削弱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也容易变得思想僵化,使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变成乏味的“死”物知识。

二、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生物教学,尤其是与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探究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的运用,是在学生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通过自己实验、探究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形成、巩固并扩充科学概念和理论的目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为此,初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探究式实验,如“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等。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完成知识构建,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探究实验的特点,要求教师打破“明确目的——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教学模式,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实现结论和过程的并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验证假设为目的,以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探索为基本形式,重在发现,学生具有最大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成为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创设探究情景,引导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要困难得多。”贵州省的现代教育家汪广仁也强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提供具有指导性和探究可能性的教学资料,将与产生问题直接相关的具体事物呈现出来,以此引导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我们先播放同学们自己提前录制的一个短片:同学们在花园搬开几个较大的石块,发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并很快爬走了。学生对此情景,很自然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小动物会很快爬走?是我们的声音惊扰了它,还是光线变明亮影响了它?等等。

(二)运用已有知识,合理提出假设。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问题的最终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假设,预测可能的结果。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自生条件 ”这个实验时,教师可出示给学生下列材料一一打破休眠期的种子、子叶被虫子咬,剪去部分胚的种子,处于休眠期的完整种子,被煮熟的种子等。让学生判断哪些种子能萌发、哪些种子不能萌发,并思考为什么。学生可以为此讨论并谈出个人的看法。此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产生明确的问题指向,即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促使完整的胚并打破休眠期。

(三)以假设为基础,科学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应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每一个步骤,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必须自己去以假设为基础紧紧围绕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来设计实验方案;二是必须认真斟酌实验材料和方法手段的可行性;三是实验步骤必须简洁、清晰、不繁琐;四是必须设置实验对照组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对照比较得出结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我们每一组取同一盆天竺葵,用同一张叶片一边遮光,一边不遮光。这样取材既设置了对照组又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使学生对实验结果更可信。

(四)加强实验指导,引导分析归纳。实验过程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准确,对实验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操作的细节,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和帮助、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重新审查自己的实验过程,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如果出现了许多结论,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观察的结果,不要简单的下结论,而应指导学生检查实验过程,重新实验、验证,使学生脱离教材的束缚,尊重事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从中找到实践与理论出现差距的原因。

三、探究实验,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生物学八年级(上册)P62实验《动物的运动试验》的观察,应当了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先要设法制造悬念,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做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后总结概念和原理。又例如教科书p63实验:1.讲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当蚯蚓运动时,它身体的形状发生什么变化?把耳朵贴近蚯蚓仔细地听,能听到声音吗?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身体的每一节,会发现有什么结构?

2、将蚯蚓放在白瓷砖或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与在硬纸板上是否一样?这时能否听到声音?将观察到的结果用书面语言写出来,并分析其原因。

3、在显微镜下观察蚯蚓的横切面,观察蚯蚓体壁上的环形和纵肌,并分析蚯蚓在运动时身体的变化及运动产生的原因:蚯蚓通过体壁内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并与刚毛的伸缩相互配合在土壤中蠕动。

四、几点体会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适时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

(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都要到位,使学生通过观察产生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假设,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在解答问题和表达、交流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最终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究能力。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开展和深入。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要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和知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归纳分析、验证假设的探究过程,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得出结论后,也应要求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使思维更深入、更慎密、更深刻。

(四)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各种生物及生物现象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投入实验的强烈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实践,给我一个最大的体会是一个“勤”字。它包括五个方面:“勤于观察,勤于实验,勤于积累,勤于思考,勤于笔记”。它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反思,才能在思考中不断的领悟、提高。只要坚持不懈地这样做,就一

2 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

(作者电话:13883900066;信箱:gcl_1956@126.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1-2期,http://www.daodoc.com) 3

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论文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阶段总结

“数学探究式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如何设计导入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探究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设计策略与探究式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实践与体会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实践与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