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洋流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下三个教学维度,建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1、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案例诱导,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象安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洋流的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学情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创设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三、说教法

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

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课前准备 ①教师:《洋流》多媒体课件

②学生:学生自己绘图《世界主要大洋的洋流分布模式图》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

预期目标:创设案例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 →◎承转过渡:播放幻灯片——《厄尔尼诺》引出洋流的成因。 【新课教学】

一、洋流的成因

教学手段:引导法(从海水运动的驱动力)

理解突破:结合气压带和风带(播放幻灯片“风海流分布图”)

预期目标:学生理解并知道风海流的分布和对应的风向以及纬度范围。 →◎承转过渡:设疑(二战战例)引出密度流 教学手段:分析法

理解突破:利用初中物理知识——液体的密度(播放动画“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 预期目标:理解密度流的成因

→◎承转过渡:从海水质量得失引出补偿流。讲解补偿流的类型以及上升流对渔业的影响。→◎承转过渡:从渔场分布引出寒暖流

教学手段:分析法

理解突破:结合锋面气流运动对降水的影响---鱼饵;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讲解寒暖流的性质。

二、洋流的分布

教学手段: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对比教学法 难点突破:结合课本第62页活动题,分组活动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非常抽象,结合活动及多媒体动画,从动态角度完整地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分析,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过程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先分析模式图,然后套用到具体的大洋就可以了。用分数比较理想分布和实际分布的区别。

[归纳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本课小结]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早上好,我是来自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受,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学生要记下来不难,但要在每个大洋中应用就成问题了,当时间一长,学生对洋流的知识就模糊了。这跟这部分知识是这节课海水运动的难点有关。但深究原因,就会发现如果学生能理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成因的话;那就很容易记住洋流分布规律,并且记忆时间更长久。数学、物理的很多公式,学生如果忘记了,可以通过用基本公式来推导出来。所以,我也一直在考虑,如果学生忘记“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能否通过已有的知识、图片、影像或实验来推导呢? 因此,我引入了地理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并参与洋流成因和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记得更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难点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和性质

学生自学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合作探讨教师给出的问题及知识要点,并在纸上画图和练习。从而理解暖流流经的海区温度比周围的海区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温度比周围的海区低。找出通常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探究二:模拟实验(小水盆的水流实验)

1,通过分组进行小水盆的水流实验,三至五人为一个小组

具体操作: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水盆(也可以是盆碗),教师准备一包鱼食。在进行实验时,将鱼食适量洒入水盆中静止后,教师布置操作细则:要求学生用嘴对着小水盆中线的位置持续吹风,并观察其中的鱼食怎样运动,由其他组员纪录并在纸上画出,思考这种运动形式的成因。

2,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画在纸上后展示成果;教师选出几组草图在幻灯片上放映出来,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哪个做的最好。接着对成果深入探究:

(1)沿着吹气方向的水流成因是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发现这跟风海流很相似,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2)水流到水盆一端,为什么向两侧分开?这与实际哪些因素相似?(学生合作探究:是由于水盆边界的阻挡,使鱼食碰到水盆边界后向两侧分开,这与现实大洋中的陆地轮廓对洋流的影响很相似)

(3)水盆内未吹气的地方为什么水也在流?(学生探究:是由于该区域水流到前方,使水减少,两旁的水过来补充。(因为新教材没有补偿流的知识,教师补充: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即补偿流)

(4)在实际海洋中,洋流的运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受盛行风、地形轮廓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深入探究:假设再加两个方向的风(吹气)作用于水盆上,会产生怎样的环流,请大家在纸上画出(教师找出画的不完全正确的图,在幻灯片上展示,请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探究三:原理应用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实验探究结果应用: 教师承启:

地球上有类似实验的风带,并能持续的作用于洋面上吗?(引导学生复习风带和气压带的知识,并在纸上画出)

如果将风带和理想的大洋叠加(通过flash动画完成)。

1,画出由风带成因形成的风海流?(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地转偏向力影响下洋流的流向) 2, 学生继续画出理想大洋中洋流图。(教师引导:陆地轮廓的影响和补偿流原理的应用)

(教师挑选出学生画的好的洋流模式图,在幻灯片上展示,让学生同自己画的图进行比较)

教师承启:

3,大家注意到了吗,洋流模式图跟我们做的实验的假设情况是否相似?大家能在自己画的图上找出洋流流动方向的规律吗?

(对照P61图3.4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引导:从中低纬和中高纬对洋流模式图的洋流流动方向的归纳总结,flash动画演示。)

学生:中低纬:以副热带为中心,呈反气旋型洋流,北顺南逆 中高纬:以副极地为中心,呈气旋型洋流,北逆南顺

[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教师应先给学生复习这方面知识,使学生现学现用,应用到规律总结中。

探究四: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的对比分析

流图与模式图分布规律相同吗?

2、中高纬的实际洋流图与模式图分布规律相同吗?并分析原因。

3、模式图中的西风漂流,南北半球的性质相同吗?

4、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中,我们刚学的洋流性质中的寒暖流的分布有规律吗? 成果展示:

1、实际洋流图与模式图分布规律中低纬相同,而中高纬不同,南半球中高纬度不存在与北半球相对应的洋流系统,是由于南半球的陆地延伸的纬度不够高,40°S~66°34′S之间几乎全是海洋造成的。

2、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实际表现为“北太平洋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呈现出寒流的性质。寒暖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

暖流 大洋西岸 大陆东岸

中高纬

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

西风漂流

北半球:

寒流 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 大洋西岸 大陆东岸 南半球:

1、中低纬的实际洋

北太平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

实验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课件展示重在培养学生的全球性观念,学会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

本课教学重在从全球性上,把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不仅能认清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性质的分布规律,而且还从海区的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世界地图缩放的思维能力;改变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中,大西洋海区的局限性,展示各个海区洋流的分布,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课件中可找出每支洋流的名称,学生也能共享此课件,从而对大洋中每一个洋流认识更清晰,记忆更牢固。

洋流教案

洋流教案

《洋流教案》

洋流教案

公开课(洋流)教案

世界的洋流教案

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高一地理洋流教案

24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教案
《洋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洋流教案免费 洋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