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5: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资管理制度

(试行)

本制度纳入的物资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全部实物流动资产,人、财、物是企业管理三个核心内容,物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管好、用好物资,使企业的各种物资在工程建设中科学、合理、有序的流动,以尽可能少的物资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物资管理内容

1、物资计划管理;

2、物资采购管理;

3、物资入库管理;

4、物资仓储管理;

5、物资出库管理;

6、物资出厂管理;

7、物资购、销结算管理;⒏物资管理违规处罚。

二、物资管理分工

财务部门是物资管理的综合部门,负责物资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制度的制(修)订预案的提出和物资管理工作的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具体管理分工如下:

三、计划管理

1、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中使用的材料, 其计划由各施工单位负责人提报,土建负责人审核签字,总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采购。

2、设备安装、钢结构制作、非标件制作使用的材料计划,分别由各施工单位提报,设备负责人审核签字,总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采购。

3、电器安装、仪器仪表、电器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提报,电器负责人审核签字,总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采购。

4、后勤专用物资、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由办公室负责人提报后,总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采购。

5、其他各种物资和材料,均由使用单位和部门向仓库提报,总经理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采购。

6、计划提报的单位和审核计划的部门,要考虑全面,周密、不漏项,在计划上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生活正常运行的物资需求。

7、物资采购计划提出之后,审核签字负责人必需与仓库核对仓库自供品种和数量品,工作一定要认真、准确。一方面不出现漏掉库存造成重复采购入库,增大不应有的储备资金占用额度,另一方面,又不能粗心大意,将仓库不能自供的品种和数量,错误地提供为仓库自供,从而造成领用时落空,给企业生产、经营和生活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和损失。

8、物资计划经审核批准后报仓库,由保管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代交的方式告知采购员,此计划一式三份,审核签字负责人、保管员、供应各一份,要求在物资计划上填写数量、质量要求、使用地点、进厂时间、联系人、电话等项目。

四、采购管理

1、负责编报物资采购计划的部门和人员,即为物资采购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2、保证采购计划内各种物资保质保量及时采购进厂。

3、采购管理程序,物资采购总的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抑价增效。按照这一总的原则,首选的采购方式是公开招标采购,其次是多方寻价、比价,重点筛选,多家洽谈,择优定货本,杜绝采购价格上的违规和暗箱操作。

4、供应负责采购的物资,由采购的责任部门和采购人员独立完成索价、比价、抑价洽谈,择优确定供货商和组织货物进厂的全部采购过程的工作。但使用单位和部门有向采购人员推荐优质、优价供货商信息的权力。

五、入库管理程序

1、各专业主管负责人、使用单位、仓库保管员对数量和质量验收无异议的,由仓库保管员开具到货

入库单,三方共同在入库单上签字验收部,货物交接入库。

2、如数量有差异,以到货实验数为准。如质量有问题,但尚未达到拒收程度的,可先办理到货暂存

手续,然后按合同规定办理,没有合同或合同没有相关规定的,由采购部门和专业主管部门共同拿出处理意见,仓库保管员按此处理意见开具到货入库单。

3、如质量问题达到拒收程度的,由专业部门分别通知仓库和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或人员在合同规

定的时间内通知供方,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将不合格物资由采购部门或人员送回、调换或供方取走。愈期不送回或取走拒收暂存货物,仓库不负保管责任,损失由供方自负。

4、燃油、低值易耗品等物资到货,由保管员负责数量和外观质量验收。数量有差异,以实验数为准,

质量有问题拒收,由采购部门自行处理。如数量和质量无异议,由保管员开具到货入库单,交接入库。

5、物资到货必须具有供方开具的购货发货票,多种物资合开一张购货发票的,必须分品种、分规格、

型号明细开列,开列不下的,附加盖供方财务专用章的购货清单。发货票未达的到货物资,必须具有供方开具加盖财务专用章的购货清单,符合上述条件的方可验货,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得验货。

6、验收入库的物资,不得出现数量和质量差错,特别是数量和目视外观质量(品名、规格、型号、外

观缺陷),更不允许出现差错。

7、后勤、食堂专用物资、办公用品由采购人员、食堂管理员负责验收。

六、仓储管理

1、物资入库后,需将不同规格,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物资,分别存放到确定的区位和货架上,

填写物资存放卡,摆挂在物资对应的位置,并将入库物资记入实物保管帐,物、卡、帐全部到位后,保管员完成仓储管理完整程。

2、经常对库内物资进行巡查,做好防盗、防漏雨、防浸水、防潮湿、防老化、防分解、防挥发、防

锈蚀、防霉变和防变质等各种可能出现的物资损失的预防和补救工作。此外,还要做好库内的清洁卫生工作。

3、财务主管,每月与仓库保管员对帐一次,使保管帐和材料帐,做到在归类、品名、规格、型号、

数量、金额上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七、出库、出厂管理程序

1、首先由各领用单位和部门在仓库开具领料单,经各专业主管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保管员在核对各

部门的物资计划无误后,按领料单发料。

2、物资出厂,属于对外出售的,必须持驻厂财务科开具的正式出厂证,并由总经理审批签字后,门

卫收证、验物。证物相符的,放行出厂,证物不符的,门卫不得放行,并要令其将物资送回原处。

3、仓库保管员负责建立专用工具的领用台帐,不仅记载到领用单位,而且记载到具体的使用人。

用工具领用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由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主管部门与驻厂财务科按此规定的总体要求制定。

4、对于一些电器材料,仪器仪表等生产消耗物资,由机械和电器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列出以旧换新的

清单,仓库保管员按照以旧换新的清单,执行以旧换新的领发料制度。

5、工器具、油料、油柒必须有总经理审批签字后方可发料到。

6、由于工作原因,专业负责人无法当场签字的,保管员必须电话请示各专业负责人同意,方可发料,

事后各专业负责人及时补签。

7、仓库保管员按各使用单位分别建立专用领料单,以便汇总各单位领用材料的品种及数量。

八、物资购销、结算流程

由财务另行制定。

九、物资管理违规处罚

1、由于物资计划漏报,且又不能补救,使企业生产,经营和生活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的,第一责任人按经济损失的10%承担补偿责任,直接主管领导按经济损失的5%承担补偿责任。

2、在物资进厂计划提报部门与仓库核对仓库自供品种和数量中,如出现漏掉库存,造成重复采购的,

或出现将不能由仓库自供品种和数量错误地提供为仓库自供,导致领用时落空,又没能补救,使企业生产,经营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进厂计划提报部门和主管保管员分别按经济损失的10%承担补偿责任。

3、采购数量出现差异,由采购人承担全部差异经济损失,采购质量出现问题,尚未达到拒收程度的,

由采购部门和使用单位(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意见并取得供方书面认可的,可不追究采购人员过错经济责任。采购质量问题达到拒收程度的,原则上过错经济责任全部由采购人员承担,特殊情况由主管领导调查,做出处理决定。

4、由于没有按计划要求时间采购进厂,造成领用时落空,使企业生产、经营和生活的正常运行受到影

响,造成经济损失的,采购计划第一执行人按经济损失的10%承担补偿责任,直接主管领导按经济损失的5%承担补偿责任。

5、在采购价格的确定上,如有意识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在补偿企业全部价格损失的基础上,给予开

除处理。如无意识出现违规,给企业造成采购价格损失的,直接定价责任人在补偿企业全部价格损失的基础上,给予下岗黄牌警告。

6、各专业主管负责人、使用单位、仓库保管员在货到验收时,如果在没有按规定,要求交货人提供购

货发票或购货清单的前提下,就办理入库手续的,或数量、体积达不到标准,而没有按实际数量办理入库的导致企业多支付采购价款的,多支付部分由各专业主管负责人、使用单位、保管员全额补偿。

7、以数量为计量单位的物资出现保管损失,由主管保管员承担100%的经济补偿责任。以重量,长度

和体积为计量单位的物资保管损失超标,由主管保管员承担50%经济补偿责任。由于事先没有书面通知部门主管领导,致使库存物资出现老化、锈蚀、变质、风化、挥发、浸水和潮湿等报废损失,由主管保管员按损失金额10%承担补偿责任。

8、在物资出库领料单据不合格的情况下,保管员将物资发出去,经发现查实后,按发出物资金额的

30%对主管保管员进行经济处罚。物资库帐、物、卡不相符,对主管保管员每次扣罚20元。

9、在产品和物资出厂单据的有效合规性有问题的情况下,门卫将产品和物资放行出厂。就门卫违规一

项,视严重程度给予罚款50—200元,直至开除处理。如给企业造成不能挽回的经济损失,在行政开除处理的同时,还要承担100%经济损失补偿责任。

10、在物资结算过程中,数量和质量验收责任人不实事求是和签假字,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一经发

现查实,按经济损失金额承担100%补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理。

十、其他事项

1、本制度经集团批准后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齐齐哈尔华威水泥厂

2014年7月1日3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