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哲学与思辨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哲学与思辨

柏拉图的乌托邦国家构想之正义观

杨晓东

( 南开大学哲学系, 天津300071)

摘 要: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柏拉图最早对此作出了系统的论述。他在理想的国家制度框架内, 运用

先验理性的方法推导出独具特色的正义理论, 既有值得借鉴之处, 又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剖析柏拉图的正义思

想, 可以为思考现实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正义观; 柏拉图; 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 B502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520( 2006) 01- 0021- 03

收稿日期: 2005- 06- 17

作者简介: 杨晓东( 1973- ) , 男, 黑龙江林甸人, 南开大

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国家政治活动本身离不开对道德的诉求, 国家

的法律或者政治原则无法超出既有的道德框架, 因

为国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只有通过道德才能

得到令人信服的说明。无论是 君权神授论!者, 还

是 契约论!者, 无不是利用道德话语来为当时的政

治提供理论支持, 从而为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提供辩

护。麦金太尔指出: 当亚里士多德把正义誉为政治

生活的首要德性时, 他这样说就是指出, 一个对正义

概念没有实际一致看法的共同体, 必将缺乏作为政

治共同体的必要基础。这种基础的缺乏也将危及我

们自己的社会。![ 1] 有了政治的正义性观念就可以

对法律和政治制度进行道德的批判。![2] 因此, 从概

念上廓清政治的正义性观念, 尽可能使它成为可应

用的标准, 成为正义原则, 一直是政治哲学的最高任

务。追根溯源, 对正义思想的系统论述可以说是发

轫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在这部著作中, 柏拉图的

代言人苏格拉底与他的对手辩论的起源就是对 什

么是正义!这个问题的讨论, 其路径是通过国家正义

和个人正义的相关对照来探索理想城邦的正义原

则。

从∀理想国#有关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等智

者关于正义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们之间对正

义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智者的正义概念为

有话实说, 拿了人家东西照还![ 3] ( P6) , 把善给予

友人, 把恶给予敌人![ 3] ( P8) ,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

益![ 3] ( P18) 。苏格拉底的正义概念则是: 正义首先区

分为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国家的正义是大写

的 正义!, 个人的正义是小写的 正义!, 二者之间存

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对个人正义的论述可以说是为

国家的正义提供理论支撑。在柏拉图看来, 永恒的 正义统一于理念世界, 人间的正义统一于国家。建 立理想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优雅的对话和智者风

格的 辩证法!, 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念进行了细致

的分析和批判。

首先, 柏拉图的代言人苏格拉底在与色拉叙马

霍斯的对话中讨论了正义的定义是不是欠债还债?

柏拉图认为, 欠债还债未必正义, 关键要看债主头脑 是否正常, 同时还应考虑是否另有所指: 朋友之间

应当与人为善, 不应当与人为恶。![ 3] (P7) 即如果把 钱还给债主对收方和还方都有害, 就不算还债。所 以, 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

其次, 关于正义是不是 把善给予朋友, 把恶给

予敌人!的判断。柏拉图认为, 假使朋友真是好人,

当待以善, 假使敌人真是坏人, 当待之以恶, 这才算 是正义[ 3] ( P13) 。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好人和敌人, 那么助敌害友不就成了正义了吗?

再次, 正义不是 强者的利益!。色拉叙马霍斯

认为, 正义不是别的, 就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借苏 格拉底之口对这种正义观作了批判。他指出, 第一, 统治者有可能犯错误, 制定出对自己不利的法律。 这样说, 正义可能不利于统治者( 法律可能是错误

21

的) 。 正义有时是不利于统治者, 即强者的, 统治 者无意之中也会规定出对自己有害的办法来

的。![ 3] ( P20) 因而, 正义并非永远对强者有利, 有时会 伤害强者的利益。第二, 每种技艺都有自己的利益, 其天然目的就在于寻求自己的利益[3] ( P23) 。没有一 门科学或技艺是只顾到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他 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如同技艺在医生和舵手那里 表现出来的一样, 正义的价值目标恰恰是应该照顾 弱者利益。 一个统治者, 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 他 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他 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3] ( P25) 色拉叙马 霍斯反驳说, 牧羊人把羊喂肥了, 还是为了自己的

利益。苏格拉底指出, 统治者即便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也必须有助于实现老百姓的利益。 好人就不肯

为名为利来当官。![ 3] (P30) 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 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 而是老百姓的利益。![ 3] ( P31) 政府的统治作为一种技艺, 也要照顾弱者的利益。 最后, 正义不能等同于自由和民主。民主制的

目的不是美德而是自由, 亦即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 贵或卑贱地生活的自由。柏拉图不是一个自由民主

主义者, 他对民主政体持批判态度, 认为在一个国家 里, 如果当权的像老百姓, 老百姓像当权的, 没有尊 卑之别, 儿子也跟父亲平起平坐∃∃外来的依附者 也认为自己和本国公民平等, 公民也自认和依附者平等!, 没有等级之分, 那么, 连狗也变得像其女主人 一样为所欲为, 驴马也可以自由地上街到处撞人而 不加约束, 盲目混乱的民主和自由必然会破坏社会 秩序的基础。 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 破

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 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

要。![ 3] ( P340) 因而, 物极必反, 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 可能变为别的什么, 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 3] (P342) 。 柏拉图认为: 正义是善, 不正义是恶![ 3] (P32) 。正义 的价值就在于为优良的城邦生活提供一个稳定的秩 序, 而普遍斗争之后产生的无论是僭主政体还是自 由的民主政体, 无一例外地只能背离正义所要解决 的问题。 民主!和 自由!是和混乱、争斗相联系的, 在 自由!、民主!的国家里是没有秩序可言的。柏

拉图的这种反民主思想的产生, 首要原因是他的正 义价值观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取向。他所期望的 正义是城邦社会政治生活的和谐可控, 是国家整体 的和谐有序运行。

柏拉图的正义是从属于一个整体的各部分各司

其能, 各尽其职, 是一个整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一 种和谐关系。而最初智者们所提出的正义则着眼于 人与人之间或者不同的集团与集团之间所可能达到 或需要遵循的准则。

在柏拉图所构建的 理想国! 里, 城邦中的人可

以分为护国者、辅助者和生意人三部分。 当生意

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而不互相干扰时, 便有了正义, 从而就使国家成为正 义的国家了。![3] ( P156) 由此可见, 按照柏拉图的观 点,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因此, 城邦政治的 正义! 性就是在这种比例关系中 体现出来, 即行为( 等级) 与本性之间必须合乎比例, 也就是说, 有怎样的本性, 过怎样的生活, 处于怎样 的等级中。由此可见, 无论从国家整体着眼, 还是从 个人来说, 正义本身意味着理性地从事一切他应该 做的事情, 这对于秩序的和谐、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 要的前提。

在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里, 社会成员由三个部

分人组成, 相应地, 每个人的灵魂也有三种品质。个 人的灵魂中也分为理智、激情、欲望三部分。正义是 心灵的德性, 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当理性知道三

个部分各自的利益与功能并懂得将其协调一致时,

便是个人的正义。 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

各个部分相互干涉, 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 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 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 自身 内秩序井然, 对自己友善。![ 3] ( P172) 由此可见, 在人 的灵魂中由理智主宰的各部分相互和谐时, 便具有 了个人的正义。通过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相互对

照, 相互印证, 充分显示了正义的本原性意义。

柏拉图所提出的政治主张, 是有其实际目的的。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 希腊城 邦奴隶制度开始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社会阶级矛 盾和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奴隶主阶级日益腐化, 社会 风气败坏。他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措施正是为了想调 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以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 挽救摇摇欲坠的奴隶制社 会。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 柏拉图认为, 政治活 动是领导阶层的专职, 是领导阶层义不容辞的一种 道德义务, 而农民、工人、商人是物资财富的生产者 和推销者, 他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去担负行政上的许 多事务。这就是说, 人类天生就是不平等的, 劳心者 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这是天经地义, 是合乎 正义! 原则的。

在柏拉图看来, 城邦的正义是和个人的正义息

息相关的。他通过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探究, 提出了 人分别由金、银、铜、铁组成, 由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构 22

成要素不同, 因而可按人的本性来安排人在城邦的 工作与生活,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正义, 如果不顾及每 个人的自然本性, 犹如基督教所言, 人人在上帝面

前平等!, 那才最不能体现真正意义的平等与正义。 依自然的等级的安排, 不仅尊重了自然, 而且使城邦 运行有序, 这恰恰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正义。 柏拉图认为, 人必须生活在城邦中, 在城邦中, 人才 能够体现出人之为人的理念, 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人如果离开城邦, 或者变成兽, 或者成为神。!然而, 生活在日常之中, 人们常常会被变化不居的东西所 诱骗, 之所以如此, 就是在于他们灵魂构成中, 灵魂 的欲望部分支配着激情与理性, 他们禁不住欲望的 诱惑, 沉溺于欲望而不能自拔, 甘愿堕落, 所以这些 人不能成为统治者, 一旦他们成为统治者, 他们身上 的 多头怪兽!便无法抑制, 那他的统治对于城邦是

致命的。所以, 城邦的统治者, 必须是哲学家, 因为 在哲学家灵魂中, 理性占据支配地位, 支配着与控制 着欲望, 根据理性的要求, 他会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

来的光荣, 把正义看得高于一切, 不可或缺, 他会通 过维护正义重整和管理城邦。

柏拉图在政治哲学史上较早地系统地考察了正

义问题, 觉察到作为根本原则的正义在道德和政治 制度领域的重要性, 是极具前瞻性的。诚如罗尔斯 所指出的: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

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4] ( P3) 然而, 当 一种理论, 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 只要它不真

实, 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 4] ( P3) , 对于柏拉图

的正义理论亦应如此。应当指出, 柏拉图的正义学 说在下述的范围内仍然是正确的: 正义的本性取决 于城邦的本性, 因为如果不理解城邦, 政治以外的东 西也不可能被理解, 同时城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 为其条件完全可以被阐明: 为了理解这些条件, 不必 先解答有关整体的问题; 提出关于整体的问题就足 够了。![5] 作为 范型! ( 理念) 的正义一直是柏拉图 追求的目的, 但是现实中正义的人和正义的城邦都 不会是完全正义的, 它们只能以正义的理念为参照, 密切地近似于正义本身。正义本身并非在它能变为 现实的意义上是 可能的!, 因为它总是不经历任何

变化的。理念是唯一处于变化之外的东西, 所以在 某种意义上它们是所有变化及所有能变化的东西的 原因。因此, 只有正义理念本身才是真实的、终极的 真理。

尽管柏拉图在理论上构建了一种超出现实的、

以正义为核心的理想国家制度,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 社会背景和历史、阶级局限性, 这只不过是一种乌托 邦式的国家构想, 在这种乌托邦社会中所提出的政 治正义也不免陷于一种缺乏根基的幻想。

首先, 从逻辑上讲, 他在其所预设的人们社会地

位不平等( 城邦中三个等级的划分) 的基础上建构国 家的正义, 通过正义来维护城邦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这个理论前提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试问: 从不正义 的大前提中何以推导出正义的结论呢? 这与罗尔斯 为 作为公平的正义!所预设的 无知之幕!的理论前

提大相径庭。

其次, 个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智慧是同一个智

慧!, 个人的勇敢同国家的勇敢是同一个勇敢!, 这

个关于国家正义的和个人正义的同一性比较, 也是 带有先验的、神秘的特征, 这种论证方法缺乏现实的 直觉和实证分析的基础。实际上, 柏拉图是从对国 家的正义的论证引申为对个人的正义的讨论, 他这 样做无非是从人性、道德的角度为他所设想的国家

秩序寻求合理性的理论依据。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 正义是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在于国家的整体性。

最后, 从实践角度来说, 柏拉图的等级划分, 既

非以血缘为原则, 亦不是根据经济地位, 而纯以个人 之 德! 为根据, 以各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为标准。 由于个人之正义在现实中缺乏 公度性!, 柏拉图想

当然地将这种实际存在的人性差别漠然视之, 把这 种差别人为地理想化, 对人性的贪婪估计不足, 因

此, 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 1] 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08

[ 2] 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 % % 法和国家的批判哲 学之基础[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1

[ 3] 柏拉图.理想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 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5] 列奥施特劳斯, 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M] 石 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65

[ 责任编辑: 孙 霁]

23

常识道德与思辨哲学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哲学思辨

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哲学思辨(A) 一分为二的陷阱

人民民意的哲学思辨

舍得的哲学思辨思想汇报

中西园林设计的哲学思辨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舍得”的哲学思辨

幸福生活的智慧——老子思辨哲学

第二讲思辨哲学的没落与科学哲学的兴起

哲学与思辨
《哲学与思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哲学与思维 思辨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