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文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课

郁达夫(1896年~1945年)

1、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毕业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通晓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

2、以“个人自叙传”形式写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迟桂花》等 。创造社成员。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创造社

1、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1925年后,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2、理论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3、流派特点: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心理描写成为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表达觉醒青年一代的呼声。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流派。

“自叙传”抒情小说

1、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创造社成员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另有庐隐。形成了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浪漫派”。

2、在日本的留学生,受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影响,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吸收日本“私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特点,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生活和心境,侧重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3、郁达夫抒情小说注重性心理描写,包括性病态,加之浓烈的抒情气质,显示出感伤美和病态美。 第七课

海派小说

1、20年代末的上海,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开始形成,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开始进行世俗化和商业化写作。出现第一代具有“现代性质”的海派小说家。

2、第一代海派:20年代末的“性爱小说”,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 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过渡性都市描写,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负罪感,“都市男女”主题;性爱小说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 重视形式的创新,体现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 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

3、第二代海派:30年代的“新感觉派”,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海派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对人的“精神内涵”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代表作家: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施蛰存、穆时英(“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上海的狐步舞》

4、第三代海派: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

施蛰存(1905年—2003年)

1、原名施青萍,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2、192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底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与鲁迅论战。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3、海派小说第二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历史题材故事。

4、代表作品:《上元灯》、《梅雨之夕》、《石秀》

现代派诗歌

1、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1932年,施蛰存、杜衡等主编的《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发表了“纯诗”,这是现代诗派形成的标志。

2、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

3、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4、《现代》、《新诗》、《小雅》、《诗志》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刊登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载体。代表诗人有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徐迟等。

5、风格

 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典型的“现代情绪(诗情)”是“都市怀乡病”。  作为生存于都市与乡土、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感受着古老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的历史阵痛,又体验着波特莱尔笔下的都市文明的沉沦与绝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回到内心世界。但他们又无力像鲁迅一样严酷激烈地自我拷问与分裂,于是就转向“乡愁”,对“现代都市青春病”的体味与自恋,从而形成一种“感伤”的情调与思绪。

 诗歌形式上注重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注重“意”与“象”的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追求与特征。

戴望舒(1905.3.5~1950.2.28)

1、人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寀[cǎi],又名戴梦鸥。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

2、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8年发表《雨巷》,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3、代表作《雨巷》、《寻梦者》、《单恋者》、《烦忧》、《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第八课

张爱玲(1920—1995)

1、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上海人,原籍河北。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既是海派第三代作家,又自成一家,创作出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古今杂错、华洋杂陈的新小说文体。历来被人称为“新鸳蝴体”、“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经典的雅俗共存。

2、代表作:中篇《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长篇《十八春》、《小团圆》;散文集《流言》、电影剧本《太太万岁》、学术著作《红楼梦魇》;译作:《海上花列传》(汉译英)。《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英译汉)。

3、文体

 “沪港市民传奇”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古今杂错、华洋杂陈的新小说文体。 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解剖和城市发现,都相当的具有现代性。但她写出来,既有传统的语汇和手法,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富有照映心理的功用,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如月亮等意象),这里明显留下西方现代派的先锋痕迹。而作者构造故事,设置人物,又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的色彩,使中国读者读起来分外亲切、容易接受。

卞之琳(1910.12.8-2000.12.2)

1、生于江苏人,诗人(“汉园三诗人”(李广田、何其芳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大英文系毕业,徐志摩的学生,牛津大学研究员。后任四川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莎士比亚专家。

2、新月派后期成员、后来走近现代派。《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3、代表作: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数行集》(收入《汉园集》)、《雕虫纪历1930-1958》等。

第九课

老舍(1899年-1966年)

1、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

2、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茶馆》《龙须沟》,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3、老舍的创作

 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既有批判,又有眷恋,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在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展现“市民世界”;在“城与人”的关系中批判“城市文明病”。  老舍对长篇小说的贡献在于独特的文体风格,在于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是“京味小说”的源头。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

第十课

杨绛

1、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入清华研究院外国语文读研,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2、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长篇小说《洗澡》、短篇《璐璐,不用愁》

散文集:《干校六记》、《我们仨》

译著《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等,

戏剧:《弄真成假》、《称心如意》

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诗人食指

1、本名郭路生 ,生于1948年,山东人。高中毕业。1968年写下名篇《相信未来》,因之被批斗,受强烈刺激至精神分裂,断断续续在精神病院和福利院生活二十多年,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2年病愈出院。

2、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

朱自清(1898—1948)

1、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北大哲学系毕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2、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3、主要作品有《匆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1.炉中煤&我爱这土地

主题&表达手法异同

主题:

同:都是爱国诗篇,表达诗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异:郭沫若《炉中煤》表达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与炽热、激烈之情。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表达沉郁忠贞志趣及严肃和沉重的爱

《炉中煤》是五四运动后,诗人在日本求学遥寄祖国所作,寄寓着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满腔热血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感情炽热、激烈。 《我爱这土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诗人满怀对国家的严肃沉重的爱和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所作。诗人关注人民的苦难,为祖国担忧,相信抗争必胜,感情强烈而内在,基调深沉而忧郁。

表现手法:

同:两首诗都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的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而且都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具体的事物以此更好的抒发感情。

不同:《炉》

1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2本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祖国比做“女郎”,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3本诗每节以“啊,我年轻的女郎”领起,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 4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

一、完整、和谐。 《我爱》

1分别描述了一系列的意向:鸟,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作者在这些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2而且作者在第二节运用了设问,更深化了自己的感情

3由静到动,由唱歌的鸟,愤恨的河流,激怒的风到“我死了”。。。将感情抒发到了极致。2.二.迟桂花&萧萧

人物设置&环境描写异同

人物设置:

同:

1两者都是以多个人物作为线索,突出作者所有抒发的感情。

《迟桂花》中,以我,翁则生,翁莲作为主要人物,其中翁则生体现了对生的苦闷的开脱,而我体现了对性的苦闷的开悟。翁莲则是我对性的开悟的一种引导。《萧萧》中,萧萧,女学生,萧萧的家人,女学生虽然不是主线却在暗中提到了时代的背景,暗示着对制度的反省与抗争,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人性来取胜,对于礼法,她的家人以淳朴来对抗。

2 女主人公都有着单纯,天真却不幸的性格特点,表达回归人性的纯真。萧萧没受过教育,她天真大胆没有强烈的贞操观。翁莲,她善良,单纯,率真,她为我拭泪,洗涤了我的苦闷,她虽不幸却不失自己的纯洁。

3 主人公都有苦闷遭遇,但却都比较圆满收场。

4作者都是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 不同:

1萧萧的单纯中夹带着无知茫然,她想按着女学生的路子匆忙逃走,但却不知道是怎么条路。与翁莲的率真还有差异。

2萧中作者运用第三人称,而迟是创造了一个“我”

3迟中作者与多人的对话较多,其他人物较为突出,而萧萧作者只是一直描写萧萧,其他人较为淡化。

环境描写:

迟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景巧妙融合。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突兀,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流淌出来。作品在写景方面用力甚勤,取得效果也特别好。如作品写翁家山的景致,就分别从暮时、月下和清晨三个时辰来写,各具情趣,充分渲染了山村的恬静安宁。而且,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作品对最主要的象征景物——迟桂花的描写,就时时见出真情,使读者在阅读这些时,不知不觉融入到了桂花香的世界中

《萧萧》里基本没有自然环境描写。只是通过少数社会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乡下人吹唢呐姐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照规矩„烧纸谢神。”这些描写十分自然反映出当地的风俗习惯,作者在透露风俗习惯时,也向读者传达让沈从文痴迷一生的人性美。萧萧本应落得悲惨结局,祖父、伯父、丈夫、婆婆等,大家不约而同地让萧萧走上一条幸运的路。这些乡土人情,人事命运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巧妙地表达出他的“ 理想人性” 。

三.京派小说&海派小说不同 3.海派和京派是30年代南北相对的两个流派。

阵地及形成:

京派——小说流派所呈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化形态。在工业文明缓慢入侵宗法社会、激进政治冲刷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提出。

海派——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开始形成,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开始进行世俗化和商业化写作。主要以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为代表。

审美主张:

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主张个人的,充分个性化,情绪内敛,理性的节制.

海派小说具有文学商业性传统,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特点及创作方式:

京派小说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主观体验融入、纯情主人公、自然背景、象征运用、散文化、世态讽刺、风俗讽刺、文化小说,民族性格心理探求、回应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注重“回忆”。

海派小说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更多地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

四.迟桂花&梅雨之夕

人物设置&心理描写异同

1人物设置:

异:《迟桂花》以翁莲为故事主角展开,做到了与主题呼应——翁莲的出场 正是姗姗来迟。则生的一生坎坷,晚婚,大器晚成,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物迟桂。莲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她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作者以此深深称赞迟桂的不与人争,沉稳,深厚的秉性,同时也旨在揭示郁先生和翁家兄妹三个就像迟桂花一样,开得迟,却经得久。

《梅雨之夕》的故事情节则很简单,记叙了男主人公在雨中送淑女过程中的心理历程。男女主人公在文章开始后陆续出场。通过记述这对都市男女主人公,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

同:二者的主人公都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陆续出场。两篇文章通过人物的设置反应出文章欲表达的主题,人物较为集中,通过小人物的小故事来反应社会的现实,从而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是非爱憎的情感。

2.心理描写:

异:《迟桂花》从郁先生对待翁莲的态度中,侧面烘托出了翁莲独特 的美——让他无法去破坏、触摸的完美。“我闻了,似乎要起性冲动的样子”、“她的身体,也真是发育得太完全„”,此时郁先生对翁莲还存在着浅层次的性的冲动。然而, 翁莲的自然纯真让郁先生顿时清醒过来,“是在想我的将来如何和他们同住吗?”,他为自己的私心和卑鄙而感到愧疚,因此结拜兄妹后,感情自然而然得到了升华。

《梅雨之夕》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描写了写他们卑微的渴望的萌动和这种渴望的无声无息的破灭,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 同: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到了主人公的性心理的变化过 程。由此揭示出人的本性中存在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美好纯真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揭露出社会的封建和伦理对人们的束缚。

五.海派第二代&第三代都市描写异同

第二代海派:30年代第二代海派小说是以刘吶鸥,穆时英,施蜇存为代的“新感觉派”。使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上海城与人的神韵。

第三代海派: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

异:第二代海派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 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第三派是写对沪港市民传奇,对人性解剖与都市发现都有相当的现代性。实现新旧雅俗文学的沟通。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中文首字母版)(优秀)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中文名词解释
《中文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