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精读精讲精写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精读精讲精写高三作文教学初探》

精读精讲精写

高三作文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对于“写作”二字,“又爱又恨”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共有的情意结。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分值最高的一环,在某种程度上,作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语文考试的成败。作文教学亦成为很多高三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学校每星期都至少开设两个作文课时,但为什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停滞不前?限时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四不像”,引述事例不够深度、主题不够突出、文章结构不够严谨、文体特征不明、词不达意、错字别字多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三精”:精读、精讲、精写。

关键词

胸有成竹、阅读、深度记忆、推敲、微博

一、精读

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引述的事例都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这主要跟学生的资讯贫乏、阅历局限有关。古人有说“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与可平时经常到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粗细长短,观察得多,当与可往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即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淡定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①。写作也一样,平时经常阅读各种精美文章,情形就如同与可经常观察竹子一般,将读到的文章印入脑海,提笔写作前才有素材可选,所谓“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强调的便是写作的源泉和素材均来自于阅读,而不仅仅是来源于生活。笔者认为健康的课外读物,是增加学生的素材及扩大学生的视野的途径之一,不过,由于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语文老师可自行筛选一些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例如《青年文摘》、《读者》、《小小说》、《故事会》、《美文》等等,这些都属于课外阅读中的精品。若想累积议论文的时事或历史素材,则可多看政史类书籍,及养成读党报、看央视新闻的习惯,完成素材积累。

不过,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因物质条件限制,学校图书馆没有提供齐全的课外读物,或者学生没有能力购买课外读物,导致阅读资源贫乏,在第1页,共3页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在现有的语文课本中寻找写作素材或写作灵感。揭开各年级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其实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所选课文大多是百读不厌的美文,许多课文无论是选材、结构或语言,都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多读课本亦是一个提升写作的好途径。

二、精讲

阅读固然是积累素材的好途径,但不能搞“填鸭式阅读”,语文老师应利用有限的作文课时或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引导学生分配好时间阅读这些读物,阅读时应记住哪些要点,如何将素材联系到实际写作中,以及如何适当使用素材,是甚考老师作文教学能力的一环。在我所授的班级中,我会要求学生见缝插针地阅读有益的报刊杂志,尤其是文摘类杂志,遇到经典事例、观点可以进行深度记忆,当遇到合适的选题时便可用上。除了对学生有要求,身为教学者亦同样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因此我在教学之余仍然坚持挤出一定的时间去阅读,关注身边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读本。遇到经典的片断我同样会摘抄下来,然后集中起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展示,例如在课堂上跟他们讲述某某素材可运用于哪种题材的作文,针对不同的题目应如何提炼素材的要点,同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即席发挥,踊跃发表在同一题目下各自积累的素材,分析这些素材是否切题等等,让学生在提笔前先尽情地“讲”出各自的观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陈述。事实证明,有时候在作文课上让学生“讲”,比大家静下来“写”更有用。

学生要“讲”,老师更加要“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②换言之,除却课外读物,我们日常教学常用的语文课本,也包含有许多很好的例子,毕竟课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技巧方面而言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之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完成必要的教学目标,还充分利用教材,教学生如何阅读同一类型的文章,如何撰写同一类型的文章,如何运用同一类型的素材,学习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必要时更可照办煮碗。学生受到启发后,写出来的文章布局变得严谨许多,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呆板,佳作颇出。

引导学生阅读课内、课外书籍之余,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而有针

对性地、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例如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体味、感悟、思考,坚持写日记,让日记成为自己写作素材的宝库;又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还可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做法,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或者办手抄报、办文学团体、开展作文竞赛等等,因为大部份学生都渴望成功,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精写

精写出精品。贾岛推敲词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推敲词句,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正是有了这种写了再改,改了再写的“精写”精神,最终令贾岛的诗文千古流芳③。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亦是如此,在1873至1877年四年间,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了多达12次修改,结果该作品成为他的第二部里程碑巨著。大文豪尚且如此,普通学生若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加要注重“精写”。因而教师可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明确提出是次作文具体的、合理的目标要求,让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先行修改自撰文章,而在修改途中亦可适当进行点拨,并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进行修改,最终得出佳作。

除了让学生自行修改作文,平时作文课上我们还可安排学生学写微博,进行“精写文段”训练。例如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完成一段文字,要求做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若学生能以短小篇幅完成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且做到文段思路清晰及层次清楚,我们可再要求他将该文段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别看篇和段字数相差很大,事实上它们的结构组织之理都是一致的,文段的思路其实就是文章的思路,因此适当做一些“精写文段”训练,可助学生培养缜密的写作思路,提高结构文章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见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②:见于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③: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原版精读文章精讲精练(上)

取法片断,精读少写,逆向领悟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英语最新时文精读精析

精读短语

政府工作报告精读

鲁迅精读

精读翻译

精读教案

精读一本书

教你写年度工作总结(精)

精读精讲精写
《精读精讲精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