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1: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拟了一副对联,请看:“茅屋连黎庶,腐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大家说我写的是谁呀? 生:杜甫 师:有何依据?

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师:说得不错,“黎庶”就是“百姓”,杜甫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尤其是在七律方面,杜甫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的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甫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先请同学们集体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大家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生:想(学生很兴奋)

师: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的诗意。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还有那些词语理解上的困惑与发现。

(学生主动自由的提问,非常踊跃) 生1:“渚清沙白”该怎么理解? 生2: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 生3:“浊酒杯”怎么理解? ……

师:请大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了大约五分钟,非常热烈)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学生主动解答)

生1:我回答,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百年”就是晚年的意思,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晚年多病。 师:你对百年的理解是对的,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晚年”呢?

生2: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前一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与“万里”对仗。

师:你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思考问题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全面,下面还有哪些同学为大家解答其它的问题。 生3:我回答……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答案适时点拨即可,但是教师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稍作要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多作规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那么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告诉我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诗,杜甫前两联写景,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所见所听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说得很好,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看看效果如何,哪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下。 (学生踊跃站起)

师:你要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来。

(学生读得很投入,但是由于对杜甫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还不太感人)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我已经感受到了秋意,不过情感还不够丰富,你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想。

师: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的意思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察情感。刚刚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几个困惑。我的第一个困惑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生1: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古人说“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

生2:“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好像是不完全一样的“悲”。 师:那么“啸”是什么样的“悲”? (学生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前读过的用“啸”的诗句,岳飞在《满江红》中说: 生:(七嘴八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大家说“啸”中除了“悲”还有什么? 生1:愤怒。 生2: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摩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很悲愤)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一说,你为何要这样读吗? 生:我感觉“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 师:说得好,可见,因为对一个词有了深入的理解就可能对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情感把握,以后同学们在体察诗句情感的时候一定要从词语入手。 (学生若有所悟)

师:下面请同学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二个困惑: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表现了孤独悲愤之情,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略显无力? (学生思考)

生1:第二联虽然诗人只写了“落木”与“长江”两种景象,但是诗人说“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可见第二联所写景物种类虽少,数量上并不少。

生2:第二联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写到了落叶无边,还写到了落叶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写到了江水的无穷无尽,还写到了长江的气势,这对情感的表现都是很有作用的。 师:那么你说第二联与第一联相比,诗歌的境界是渐大还是渐小? 生:我觉得渐大了。 师:为什么?

生:诗人见到了无边的落叶又想到了长江的无穷无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比首联境界渐大。 师:既然这样,你可以为大家读出这种大境界来吗? 生:可以。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请你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到底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有些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 生1:自己已经老了。 生2:生命真是短暂。

生3:感叹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

师:看来这句诗中除了悲愤还有叹息啊!那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悲叹之情? (一学生自告奋勇且读得很投入,但是并没有完全读出悲叹之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悲叹之情呢?哪位同学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比较到位)

师:这一联既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又要读出悲叹之情,就必须将 “萧萧下”“滚滚来”读出余韵。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三个困惑: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境界并不吻合 ”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学生非常茫然)

师:(点拨)写景往往为了抒情,然而应该大景配大情啊,诗人后四句到底是不是感叹自己个人的命运,抒发个人悲情?

生:是的,“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霜鬓”“停浊酒”都是在写自己。 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就是因为“艰难苦恨”。

师:诗人因何“艰难”,又“苦恨”什么?

生:世事艰难,“苦恨”自己历尽辛苦,两鬓苍苍,却功业无成。 师:说得很好,可见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啊,他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是把天地苍生都埋在胸中,这种思想感情是何其丰富深厚啊!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 生:没有。

师:后人都将杜诗这种境界开阔且基调悲慨、感情丰富深厚的特点叫“沉郁”,那么,我们该怎么把这种沉郁之情读出来呢?大家自己读一下,看看如何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低沉而浑厚)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悲”“常”二字要重读;“病”“独”二字要重读,这样才能加重悲苦情绪。

师:你说得很好,看来呀,要想读出情感,重读一定要处理得好;不过我觉得最后一联,你读得还不是非常到位,同学们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生:同意。

师:哪位同学再读一遍尾联。 (学生读)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艰难苦恨”四字应该重读。 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呢? (学生稍有点茫然)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1:为了思乡。 生2:为了排遣愁绪。 师:诗人有没有排遣愁绪? 生:没有。

师:诗人不仅没有排遣愁绪,反而增添更多新愁,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但是诗人有没有喝酒? 生:没有。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又轻轻放下? 生:说明诗人心事重重。

师:说得很对,诗人欲罢不能啊!所以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句读一下。 (学生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读)

师:悲哀、悲愤、悲咽,让人倍感悲凉;悲秋、悲己、悲国,让人深陷悲思。同学们还想不想更深入的把握这首诗的韵味? 生:想。

师:如果能将自己融入诗歌的意境,我们会读得更好。老师深感这首诗天下第一七律的美誉,把它改成了一首五律,请看:“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潦倒又停杯,苦恨繁霜鬓。”大家说老师这首五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生:我喜欢杜甫的诗,我感觉老师的诗太简单了,没有韵味。

师:为什么呢?我这首诗与《登高》意思并没有多大区别啊,为什么韵味全无呢? 生:老师的五律与杜甫的七律相比缺少了“萧萧”“滚滚”等词语,诗歌中的形象不生动了。

师:说得对,老师的五律缺少了情境化的词语,让读者失去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始终觉得诗人在诗外。由此可见,大家读这首诗也不能只读出秋景,或只读出秋情,还要读出景中的杜甫,情中的杜甫。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历史的隧道,来到1200多年前,让我们静静的聆听杜甫老人那沉重的叹息。 (音乐起,学生闭上眼睛)

师:(深情诉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无情的江流,耳畔不时传来凄厉的猿啸之声,他就是杜甫,此时,我们就是杜甫,客居他乡,老病孤舟。 (简短停顿,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非常感动)

师:此刻我们的心情都很悲怆,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这首诗满怀深情地背诵出来,以表达我们对杜甫无限的缅怀之情!

(全体学生起立,师生共同背诵) (音乐起)

师:“走在历史上那个悲怆的角落,一声凄厉的啸掸去记忆的尘,还有一只低回的鸟,一片秋天的叶,凝视着我。假如可以追寻,就让那穿透千世的遐思,那载负沉重的痛,都和着这有节奏的韵律,都化作这古朴的风。就让我漂泊在那个高台,静静地咀嚼——你如霜的两鬓!” (下课铃声响起)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对话

李震(以下简称“李”):首先祝贺你,这堂课获得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二名。

张永庆(以下简称“张”):奖次说明了评委对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认可。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上过课后的反思。

李:你说得很对。我很愿意和你讨论这个问题。我听过你的这节课,的确效果很好。有的老师讲,你善于教诗歌,教得声情并茂,是这样吗?杜甫的这首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胡应麟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你为什么选了《登高》,作为你的参赛课?

张:杜甫的《登高》是千古名篇,有多位名师执教过。开始选公开课课题的时候,有的老师善意地提醒我,不要选诗歌,诗歌不好讲,最好选一篇散文或者小说,有嚼头,即使选诗歌,最好能避开大家都很熟悉的篇目,否则很难出彩,但是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选择了杜甫的《登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对这首诗特别喜爱。 李:从过程来看,你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很好。

张:这首诗内涵丰富,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怎样让这一节公开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并且让学生有所收获,须要我开动脑筋。最终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朗读深入体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李:有了比较准确的目标定位,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善于敞开。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把自己对文本阅读的“触角”深入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实现“同构”。

张:是的。所以我在授课时提出我的第一个困惑,就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目的是想通过两个词的比较,联系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和感悟。在我的第一层追问后,学生1回答: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马上又来了个第二层追问:古人说“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在学生有些茫然时,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岳飞的《满江红》,通过比较让学生揣摩理解,把握词语的细微情感。

李:这就体现了教学的张力。两次对外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比较,有鉴别,学生不仅深入理解有了着落,而且学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我注意到,这种课堂张力,是在师生心平气和的对话中完成的。这种对话,完成了三个使命:一是以问题来导向,让学生有着明确的思考方向,就是“哀”的准确性;二是指出了思考的途径,就是要通过比较,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比较;三是从课文意义的阐扬升华为对生活的理解和介入,从语言的能指走向生活的所指,体现出阅读的智慧。

张:我感到语文课堂对话不要脱离文本,要从文本出发,从词语出发,从句子出发,回归的语言上。如果说,这也是生活的话,那就是“按照语言的引导在生活”。

李:我在听一些语文课时,常常发现一些老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教师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徒具对话的形式,学生的思维却未能有效激活。而你的这段师生对话,层次性很强。我还注意到,在你和学生对话中,你很注意倾听。我感到:倾听,在课堂教学对话中非常重要。语文老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行为,在语文情境中倾听,要沉潜着力,虚静周听。然后把自己倾听时的感受、判断和评价带到和学生的交流中去。 张:我注意倾听,一方面是对学生尊重,一方面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整合和判断,以便做出准确的回答,形成有利于课堂推进的策略。

李:我发现,你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发言时,常常用关注的神情的态势语言向学生传达出尊重、理解和欣赏等信息。 张:是的。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在研讨时我曾经发言,认为师生是平等的,倾听学生的发言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启发,一种知识、意义、精神和智慧的分享。

李:可惜目前大多数课上,老师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很多老师往往预设好了,让学生发言是摆设,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不对,不管学生回答得是否有新意,是否有创造性,老师都会以自己预设的答案来替代学生的思考。这些老师自己就缺乏课堂“审听”的能力和技艺。

张:我在备课时还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联系生活,一是联系杜甫的时代生活,二是联系现今的生活?就是你所说的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张力。但,我感到,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一定要从学语文出发。语文课堂不能盲目地联系所谓的生活,不能无限度的搞所谓的扩张。

李:你说得很对。过去,单纯地把语文当成了工具,文化精神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被剥离,丢失了心灵的感召力。而现在有些语文示范课和观摩课,又过分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无限制地扩展教学内容,过分地“张扬人文主义”,表面上看有张力,但却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你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词语句式的讨论,有“语”有“文”,从诗中的词语和句式,去引导学生深入的诗人的生活世界,以语言的方式去把握、拥有诗人的精神世界,我想,你这样做,就是让学生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提升。精神构建,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如果脱离了语言的意义,语言课堂不是“说着语言的我们”,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得到历练。

张: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反映的生活,诗中的“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霜鬓”“停浊酒”都是在写自己的生活。写这种“生活”只是为了表现“世事艰难,„苦恨‟自己历尽辛苦,两鬓苍苍,却功业无成。”所以学生回答后,我马上给予充分肯定。如果让学生联系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大谈杜甫的常年漂泊和老病孤独,恐怕对理解文本无益。 李:是的,语文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精神底色的课程。尤其是这首诗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杨伦称赞此诗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是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但是你有着明确的教学思路。 张:我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教师总结:“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大家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学生们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渴望与兴趣。

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既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课堂对话做好了心理准备,学生都在为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而跃跃欲试。这正是执教一堂好课的前提。

张:其次,通过对话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这首诗词语理解上的困惑,并由学生们通过讨论自己解答。再通过对话适时点拨和引导,待大家自以为完全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首诗,效果比开始读时好多了,但是仍没有达到“荡气回肠”的境界。

李: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我关注到师生在课堂上搭建了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

张:再次,我设计了有价值的话题,自己准备好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目的是让学生深入探究杜甫“悲叹”“悲愤”“悲咽”等复杂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首诗,效果比上次又好多了,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完全感受到“荡气回肠”。

李:这一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你预设的问题有梯度,有深度,有探究性。通过对话一步步完成了教学目标。 张:再次,我借助音乐以及自己深情的描述、范读,让学生在情境中再读这首诗,效果非常好。最后,我让全体学生起立,师生合作,满怀深情地把这首诗背诵出来,我又用一首抒写自己对杜甫情感的现代诗结束这节课,随堂生成,既照应这节课刚开始时的那副对联,又是对对联中所抒发的情感的一种超越。 李:课堂生成要是让学生在对话中完成就好了。 张:那时,我自己早已进入境界了。(笑)

李:我感到在各个教学环节上都体现了目标达成的程度。对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话,使这堂课形成了张力结构,形成了充满创造的动态建构过程。

观察者语

近来读李元洛先生的《唐诗之旅》,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正如李开林先生在《文章不写半句空》一序中所说的:作者“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笔、哲人之思和豪侠之气”,为我们“打开了现实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门,在那扇门外,是盛唐隆宋绝胜的人文景观”。展现这些人文景观,作者都是身临其境,与古人对话,与唐诗对话,在对话中作一对一的心灵交流。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通过教学对话,实现最本真的敞开状态。

与文本的对话(阅读对话),是实现教学对话的前提。与文本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与作者、作品的对话,就是要“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循其脉,篇会其旨”,文道兼收,发挥净尽;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或学习目标做好重点准备,尤其是要“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语)。就拿教师来说,教师必须在备课时通过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进行深入的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要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感言会意;还要通过阅读对话,把握丰富的人文内涵,获得情感上的真切体验,以情传情,以心会心。我们从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看出,他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他理解杜甫写诗时所处的背景,他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登高》的情感基调;他对诗的改造,推敲,修饰语的取舍,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杜诗。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师生的阅读对话(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充分了,就为教学对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就是教学对话,其形式有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结果和体会,拿出来交流,分享;“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中,交流的双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能激活创造性。在对话过程中产生碰撞,生成新的期待或者新的思考。通过这种教学对话,形成了新的阅读能力,或者说提高了新的阅读对话的能力。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对话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开放性,这种对话的开放性体现在五个方面的“敞开”。

语文课堂对话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向个性化敞开。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切己体察”。每个学生面对语言文字,“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往往产生独特的看法,这些看法和体会,由于个人阅历不同,会有多元的解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说出有个性的话。比如说,张老师让学生理解“啸”和“啼”,第一个学生回答“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从程度上作了辨析。而第二个学生认为:“„啸‟与„啼‟好像是不完全一样的„悲‟”。但他没有说出哪一点上不一样。第三个学生认为“愤怒”,第四个学生认为“壮”,虽然不全面,但是由于语文具有多义的特点,简单的或相同的文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内涵,这种理解是正常的。教师在这时候进行了整合引导:“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恰到好处。这个教学对话细节说明: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让“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保留”(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生》)。 语文课堂对话的开放性体现在向平等处敞开。这堂课的过程中体现了张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他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推进过程,没有颐指气使,而是说“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几个困惑。”这就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发言是自由的,老师允许他们自由讨论,允许他们实话实说,甚至允许他们有争论,有保留意见。张老师用得体的语言让学生觉得老师像朋友般亲切可爱,像长辈般慈祥和善,这样就会抛弃顾虑,释放自我。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如果没有“心灵”的平等,“心灵”的沟通便成了空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以凸现。

语文课堂对话的开放性体现在向分享处敞开。分享的过程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这里需要友好、亲切、共同讨论、善意提醒,这里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说的人在伙伴面前建立起自信,感到自身价值被肯定,享受到“给”比“拿”的快乐;这里需要听的人在伙伴的启发帮助下,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语文课堂对话的开放性体现在向时间处敞开。比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沉郁之情”,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沉郁”一词,是对杜诗整体风格的评价,张老师的表述基本上是正确的:“将杜诗这种境界开阔且基调悲慨、感情丰富深厚的特点叫„沉郁‟”。对这个上升到整体风格的细节安排,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自由朗读中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再对话,建构意义。

语文课堂对话的开放性体现在向心智处敞开。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各科都有对话,但是语文课应该充分地借助文本中的词语应用启发学生的心智,通过词语习得这个桥梁,实现心智的习得。再让学生借对话这个形式把心智活动用词语表达出来,把心智过程客观化。如张老师把《登高》改成了一首五律:“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潦倒又停杯,苦恨繁霜鬓。”我认为挺好的,但是拿来让学生比较,请学生说说这首五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这一问,必然引起学生深层思考,这就是问题通过对话,向学生的心智敞开。教师在和学生对话过程中,在观察和倾听学生与学生对话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并及时评价学生心智的客观化,适时地给予点拨和引导,尽量使之准确、严密和生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特别关注到张老师非常重视声音的传达。当学生齐读全诗时,他评价说“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当他要求学生再读一遍时,他又评价说“读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我已经感受到了秋意”;当学生理解了“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时,张老师又评价说:“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一说,你为何要这样读吗?”当学生读最后一句时,张老师要求“读到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王尚文先生说:“语音形态是言语生命的根本因子,语音形态的质量是言语生命质量之所在。”张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注意倾听言语声音,注意引导学生用声音传达出对杜诗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学生的读书声音里就充满了融合着思想和情感的生命之声。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完善和滋润。 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不仅是一种教育关系或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态度和意识,是对教育的一种深层次理解。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

韩军《登高》

韩军《老王》课堂实录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材料)

特级教师《孔乙己》课堂实录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高考作文题三思

特级教师《百合花开》课堂实录

韩军《背影》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