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韩军老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5 08:35:3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材料)

《雷雨》课堂实录

整理:罗平一中 李建权 孙颖

(韩老师首先介绍相关剧情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 师:我问下孩子们,周朴园是个好人还是个罪人? 生:罪人!

师:异口同声啊!要改变一个异口同声的习惯,好吗?异口同声有时候是对的,但有时候从别人那听来直接说出,没过脑子(这就不对了)。是一个罪人,是吧!有没有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罪人,彻底的罪人? 就是没有一点点的好,没有一点点的优点。 生:他也懂得关心人。 师:他关心谁呢?

生:他以前的恋人,梅侍萍。 师:嗯,他还牵挂她,是吗? 生:是啊!

师:他还惦念她。

另一生:他也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

师:还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你看了戏里,他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了吗?

生:虽然他对他(大海)的态度有些恶劣,但是当知道鲁大海是他儿子时,他的心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

师:嗯,有微妙的变化!待会分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还会叫你的!他作为一个父亲,发现那是他儿子的时候,心里有些微妙的变化,你读得很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罪人,但是他还有作为老年人的惦念——对他儿子的、作为父亲的那么一种心里的微妙的牵挂,是这样的吗?那么现在回过头来,他是罪人,罪怎么得出来的?他犯了哪些罪?他最大的罪是什么? 生:他抛弃了已怀身孕的爱人鲁侍萍,还有他把两千两百人给杀死了。 师:嗯,两千两百个工人,他并不是开枪杀死的,而是—— 生齐说:淹死的!

师:江堤出险,淹死的。就是(他)双手沾满了两千两百个工人的鲜血。谁揭露他的? 生:„„

师:这两千两百个(工人的事)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鲁大海(口里)。

师:然后每个小工他扣了多少钱呢? 生:三百! 师:(每人)扣了三百块钱,这是他发家的第一桶金,双手沾满了鲜血!所以说他是罪人。两千两百个小工!刚才这个孩子又说他还跟侍萍恋爱,然后抛弃了她,并把鲁侍萍逼得怎么样了呢? 生:自杀!

师:是怎么自杀的? 生:跳河。

师:跳河,是吧?就这两桩罪,是吧?一个是两千两百个人(被淹死),一个是始乱终弃。其实还有!在第二幕剧里,鲁大海之所以来罢工,不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死),他是因为什么罢工的? 生:„„ 师:(大家)预习课文时,他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旧账、老账来罢工吗?

1 .生:不是。

师:那么他是因为什么呢?请举举手,他是因为多少个人、什么事情来罢工的? 生:他(周朴园)怂恿警察开枪打死了三十个工人。 师:哎,三十个还是三十六个? 生:三十个。 师:三十多个工人,加起来是两千两百三十多个!孩子们,也就是说他杀人已经成为习惯了!只要出了事,他就要动用警察,要开枪,要镇压!所以这算一桩罪——杀人!第二桩呢,始乱终弃。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虚伪、自私、冷酷、丧失人性的人,这概括来源于《教参》,由此来看,他这个人是非常反动的!自私、冷酷。同时我们也可看出他的虚伪,他把她(侍萍)逼走了,逼她跳河!当然,并不止他来逼,他和他的父母一块逼——但是,我们再来看一看他这个罪人,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罪人,是反动资本家的形象,作者好像是不大同意!也就是说我们《教参》说,他是反动资本家,我们《雷雨》就是揭露了反动资本家的虚伪、冷酷,曹禺写这戏就是揭露反动资本家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暴露这个大家庭里的冷酷,这个大家庭里的混乱,这个大家庭里的罪恶——我们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来?能不能? 生:„„

师:根据刚才我们说他是一个罪人,杀了两千两百多个人,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生:能!

师:哎,我觉得很容易就得出来了!很简单,反动、自私、冷酷、无情、强硬。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曹禺先生在写这戏的时候,他自己很委屈!看见别人这么去演了,他自己说了这么段话,读一下。(多媒体投影曹禺话语,让一学生读) 生: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师:“匡正”——也就是说揭露了他,然后让这个社会不要向他学习,揭穿了他,倡导人们不要去学习自私、虚伪的人,这叫匡正。曹禺当初写《雷雨》并没有批判、讽刺和揭露什么这意思,他用了一个词“匡正”。而一直到现在,《雷雨》(的主旨)都是这样解释:批判资本主义大家庭,暴露资本家的罪恶、虚伪、残酷。那么曹禺想说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投影展示:“《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师:他在说什么?

生:他对神秘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

师:就是对神秘的不解,并不是对资本家。你怎么看?(问另一生)

生:我认为他要说的是对宇宙间事物的憧憬,包括对人类心灵的憧憬,对人类精神和举动的一种好奇心。

师: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好奇,对吧?比较神秘。

另一生:我认为是他对社会某些现象和问题的剖析。

师:这是社会层面,还有“对宇宙间”呢?宇宙更大,宇宙间很多东西是可理解的还是不可理解的?

生:不可理解的。

师:是清晰的简单的还是隐秘复杂丰富的? 生:隐秘复杂丰富的。

师:也就是说(曹禺要表达的是)隐秘的不可理解的,不是简单明显的来暴露社会上资本家

2 .和工人间的矛盾。曹禺有种委屈和不满,他当初写这戏就是因“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宇宙间有那么多神秘复杂的东西,他在写这些。可是现在我们简单的把它概括成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资本家跟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资本家的自私、冷酷、无情、虚伪,曹禺没有这个意思!而什么叫“神秘”、“隐秘”、“不可理解”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先看周朴园的两桩罪(投影显示:始乱终弃,铜板滴血)然后再看看周朴园的结局,他是一个罪人,可是他的人生结局,他犯了罪他受到惩罚了吗?他第一得到荣华富贵啊!那到老应该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啊。周朴园最终得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得到什么呢?(投影显示:周的结局——罚,家破人亡)几番恋情不合伦,几条人命不得生,几个家庭同破碎,几个生者孤苦终。曹禺在尾声里写,最后繁漪和侍萍精神都不正常了,周朴园伺候她俩。周朴园最后得到圆满了吗? 生:没有。

师:儿女死的死,走的走。他开始犯了那么多罪,最后受了罚。那么我问大家,犯了罪,应不应受惩罚? 生:应该!

师:应该是吧?必然不必然受到惩罚? 生:必然!

师:也就是说,犯了罪就必然、肯定、百分之百受到惩罚,相信吗? 一生:不相信。

师:也就是犯了罪不会必然受到惩罚? 生:是的。 师:(对另一生)犯了罪会不会受到惩罚? 生:我觉得会。

师:你能阐释一下吗?

生:现在有法律来约束,以前社会伦理道德也会让他受到惩罚。

师:只要犯了罪,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所以刚刚那同学说犯了罪不会受到处罚是错误的?(老师和学生充分互动,先前哪位同学思路也被引了过来)你们都错了! 一生辩:戏里的年代社会黑暗腐朽。

师:那是旧社会,也就是说现在要是谁犯了罪,一定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生:是的。

师:现在是非常圆满的,过去是不圆满的? 生:是的。

师:现在也有很多坏蛋没有受到惩罚啊!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要警察干什么!因为已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了。可每天都有大量的案子,据说破案率百分之七十就很高了,还有百分之三十漏网的。 生:但是现在国家政府正在努力。 师:可再努力他能百分百受到惩罚吗? 生:那倒不能。

师:天网恢恢有没有疏而漏的时候呢? 生:有。

一生:现在受法律约束,以前这方面差些,但是犯了罪,他内心的自责,内心的痛苦,也是一种罚。

师:也就是道德上的谴责,内心反省。好了,回到刚刚说到的“必然”,什么是必然?善有

3 .善报恶有恶报,这里是偶然还是必然? 生:必然。

师:这是社会现象,下面我们看看自然现象(老师将一板擦举过头顶),我撒开手,它必然还是偶然掉在地上? 生:必然! 师:(撒手,板擦落地)它必然掉在地上,这是自然科学定律,受地球引力影响。那在社会规律上来说,恶一定有有恶报吗?刚刚同学说社会不惩罚他,他心里会惭愧,有些人他心里会惭愧吗? 生:不会!

师:这里是必然还是偶然? 生:偶然。

师:也就是说,做好事和做坏事跟善报和恶报之间,它是必然的单线的联系还是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生: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师:有些人有没有这种可能,他做了好事得到了恶报? 生:有。

师:好人没好报,有没有这种现象? 生:有。

师:那坏人也有可能得到好报。你还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生:„„

师:孩子们,我们必须进行这种严密的思考,不能感性。行善行恶跟好坏报之间有没有必然关联? 生:没有。

师:社会历史现象、人生现象是否跟自然现象那样有那么多必然与直线联系?(教师再次演示板擦落地现象) 生:不是!

师:那么我们看这部戏,周朴园做了坏事,后边得到了这种结局(家破人亡),这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生:必然的。

师:戏里的是必然的,这就是一种神秘。周朴园前面干坏事,后面就让他受惩罚,老天爷在那看着呢,这就是疏而不漏。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有没有老天爷? 生:没有。

师:是的,没有。这就是曹禺写的神秘,可理解吗? 生:不可理解!

师:年轻的曹禺在清华园里对人生、社会的这些现象不可理解。(戏里周朴园犯的)罪跟(他的)结局之间冥冥有天意,这个“天意”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生:偶然。

师:可让我们读剧本的人产生一种“必然”的想法。下面看“诅咒”,读一下(投影展示: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一生:(读)

师:这里是一种诅咒,诅咒就是咒人,用语言去诅咒别人,这种诅咒能否应验呢? 生:不一定。

师: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呢?

4 .生:是偶然。

师:他骂的不是他的爸爸而是资本家。他的诅咒实现了吗?他爸爸绝子绝孙了吗? 生:没有。

师:考虑一下他的俩个儿子(周萍和周冲)死了吗? 生:死了。

师:那这算不算断子了呢? 生:算。

师:鲁大海到了结尾,曹禺没有告诉我们他去哪了。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儿子下落不明了,我们还能想象他还有孙吗? 生:不能。

师:那这个诅咒实现了没有呢? 生:实现了。

师:基本上实现了,偶然又变必然了,神秘不神秘? 生:神秘。

师: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生:一语成谶。 师:一语成谶,“谶”就是实现的那种感觉,一种很神秘很隐秘的。下面看四风发的誓(投影展示:

鲁四凤:妈,我答应你,以后我永远不见周家的人。〈雷声轰地滚过去。〉

鲁侍萍:孩子,天上在打着雷,你要是忘了妈的话,见了周家的人呢?

鲁四凤:〈畏怯地〉妈,我不会的,我不会的。

鲁侍萍:孩子,你要说,你要说。假如你忘了妈的话。

鲁四凤:〈不顾一切地〉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 师:也就是不让她去见自己的哥哥,当然她的妈妈没有告诉她是怎么回事——那是她的亲哥哥呀!如果她去见了,那天上的雷会劈死她的。最后她怎么死的? 生:被电死的。

师:她说的是雷,后面是电,这怎么说应验了呢? 生:因为雷也是一种电。

师:雷也是一种电,这也叫一语成谶是吧。两语成谶了,一一应验! 咱们都是学自然科学的,两者(语和谶)之间有没有必然关系呢? 生:有。

师:若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我们13亿人来念就实现了吗? 生:不会。 师:“语”跟“谶”之间形成了偶然也是必然的关系,这就很神秘了。下面看命与天,人们有没有命运,老天是不是掌管着我们的命运呢? 生:不是。

师:你不相信命运是吗? 生:是。

师:那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生:自己手里。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里,侍萍是怎么说的(投影展示: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5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师:侍萍相不相信有天命? 生:相信。

师:老天管着她的命。管着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老天指使着她。所以侍萍就祈问苍天。(老师模仿侍萍口吻深情的读到: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我先走错了一步。如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事情已经做了的,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了一次罪过,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

她知道她也是个罪人,她越过了一条线,她是一个佣人,仆人,然而呢她爱主子,爱贵族,而且没结婚就生了孩子,所以她觉得她也是个罪人。所以她口不择语。对天,她是真信还是假信呢? 生:真信。

师:中国大部分下层的劳动妇女都信,也就是说,这里面没有必然,仅仅是一种偶然。她想不开,她就信这种神秘。这里边一共有三种神秘,哪几种呢? 生:第一种是罪与罚,第二种是语与谶,第三种是命与天。 师:那么天的定义是什么? 生:天就是命。

师:从自然角度,到底什么是天? 生:抬起头看到的就是天。

另一生:应该是当时思想上的一种寄托。

师:也就是没有天。别受此戏影响,到底什么是天? (教师幽默引导) 生:头顶就是天。

生:周围的一切就是天。

师:咱们不进行物理上的定义!地之上的,周围、周遭的就是天。 师:这部剧的主角他姓什么? 生:周。

师:刚才我们说了天叫什么? 生:周围。

师:周遭、周天、周围。曹禺写周朴园的时候为什么不让他姓张王李呢?取名叫周朴园,有别的意思吗? 生:有。 师:他为什么不叫陈朴园呢?完全可以姓其他,为什么在百家姓里偏偏选姓周呢?《红楼梦》里人物的姓都是有讲究的。“周”呢其实就是天。现在请同学们用“周”组词。 生:周围,周遭,周末,周边,周而复始,圆周,周全,周到,周游 师:(投影展示用“周”组的词)一起念:

生:周胜 周祥 周易 周旋 周章 周到 周长 周全 周而复始 周围 周遭„„ 师:“周章”的两个意思是仓皇狼狈,周流、周游。用含“周”的四字成语来概括一下投影的剧情(周子重复着周朴园的悲剧)。 生:周而复始。 师:解释一下。 生:(结合剧情解释) 师:儿女重复了父母一辈的悲剧,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也体现了曹禺先生对神话的一种愠怒,

6 .是父债子还,母罪女偿的一种罪与罚的体现。这也是一种神秘感,这也是一种平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是周的第一个含义。所以,周朴园为什么姓周?大家明白了。这部戏离不开“周”,现在大家来给周下个定义,或者画图,什么叫“周”? 生:起点和终点的重合。

师:对,具体一点就是起点与终点的重合、重逢。现在我们回到剧中,数一数全局中有几组重合、重逢? 师:(投影呈现: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对话)算不算重合? 生:算。

师:那是谁的起点?

生:应该是两人30年前,30年后又回来。 师:再来看看下一组,(投影呈现:周朴园说,“难怪四凤像你”)这里好像有点牵强?以前两人是没见过面的,大家来想一想究竟算不算?不算大家就把它扔掉。 生思考中。

师:周朴园惦念不惦念侍萍,侍萍惦念不惦念周朴园?他们之间有无数的怨恨,但是30年过去了,究竟是记住了对方的好,还是记住了对方的坏?会不会在夜深人静之时会在内心有一种呼唤? 生:会。

师:好,从隐秘的角度来看,四凤是侍萍的女儿,是她身上的骨肉,却同她母亲一样来到母亲以前恋人的家,伺候他,也是母亲这个年龄打工的地方。这算不算来到了她妈妈的起点?从生命密码的角度来看,这种循环有没有? 生:有。

师:可以说四凤像是她妈妈的一个使者。而且周朴园一看到四凤就想起了侍萍。也算是一种重合和重逢。都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可以这样去说的。 师:(投影呈现:周朴园与鲁大海对话)是谁和谁的重逢? 生: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重逢。

师:简单来说,这是父与子的重逢。他去哪打工不好,偏偏到了父亲的矿上,这也挺神秘的啊!(投影呈现:四凤与周萍),兄妹相见并且相恋了,和父母的轨迹重合。

师:再来看下一组,语言在天上飞,说出去就变成空气了,但有时候语言会下来,会落在地上,会应验会实现。这就是谶!(投影呈现:四凤的誓和鲁大海的咒)。让子弹在天空飞一会,让语言在天空飞一会,最后实现了。重合重逢应验兜一圈。(投影呈现:总结五种重合)这一戏剧性是要营造一种神秘,渲染一种神秘。 所以说,周的第二义,重合、重逢、应验。

师:咱们再来看看周朴园与侍萍这名字(投影呈现:浮萍的图片),大家来看萍有什么象征含义。

生:萍水相逢

生:浮萍,没有根,没有依靠。

师:有没有自主性?想到哪就到哪?能自主掌握命运? 生:不能。 师:这就是萍。(投影呈现:漂泊、飘零、飘荡、漂浮、游移、无根)无法自主自我的命运。大家来看,侍萍是不是这样的性格命运。 生:是。

师:大家再来看,相对于萍的无根漂泊,做为周,圆周的周是否也是漂移不定的? 生:圆周应该是固定的,有圆心。 师:对,想干啥就干什么,(教师转圈),所以一辈子就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对不对?这

7 .就是我的圆心,这就是我一世的追求。这个圆周能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生:能。

师:所以这就是周,这就是萍;所以他是周,她是萍。能自我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实现了自己赚钱的愿望了没?他实现了组织一个大家庭(的愿望了没)? 生:实现了。

师:他实现了在社会上成为一个好人物了吗?(他是)顶尖人物还是底层(人物)? 生:顶尖人物。

师:他掌控了自己命运没有? 生:掌控了。

师:所以“周”围绕着圆心,固定、圈定、限定。实现、得到及其周全。因为有个定心丸。好,大家再来看侍萍,她在周圈的范围内她跑出去了吗? 生:没有。

师:她的福起于青春美貌,向往得到爱情,但极其短暂像一个梦幻。而她的祸也由此开始,她没有跑出周朴园这个天,周朴园就是她的周遭,她没有能逃脱。(投影呈现:浮萍图外围围绕一圈心形的锁链)大家来解释一下这幅图。 生:心形的项链是周朴园以前对侍萍的爱。

师:正是这心形的项链最后变成了锁链,失去了自由,项链变成锁链成为了人生的枷锁。所以飘萍跑不出周圈。好,这是侍萍。那我们再来看下剧中其他人物跑不跑得出周朴园这周圈。咱们挨个来看,繁漪同周朴园结婚了,她得到的是自由呢,还是一条锁链? 生:锁链。 师:解释一下。 生:周朴园蛮横。

师:他让繁漪听他的话,她听不听? 生:听。

另一生:不听.师:表面上听不听? 生:听。

师:她不得不听,得到的是锁链。要给周萍、周冲做样子,必须听我的话,对不对?她其实是向往自由的,而不是受周朴园的颐指气使,所以说周朴园是繁漪的锁链。那再解释下周冲,是像自由的小鸟一样的五四的新青年,向往纯真的爱情,他受不受父亲的父权的约束? 生:受。 师:嗯,如果你看全剧中周朴园对待他的儿子表面上确实是温情脉脉,很疼爱儿子。可是呢,他必须让儿子怎样?

生:他必须让儿子遵守规矩。 师:这个规矩是谁制定的? 生:周朴园自己。

师:对,要听周朴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我定的,我是家长,我是你爸的这种父权思想。

师:好,再来看看周萍受不受约束? 生:不受。

师:孩子们他想不想有自己闯天下的一种人生历练? 生:想。

师:他年纪那么大了也想自己出去闯天下,但是他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周朴园让周萍干嘛?

8 .生:到矿上工作。

师:注意了,这是要让他接他的班。他也想走出周家,可是他走出去了吗? 生:没有。 师:他也是他的锁链,他也是他的天。好了继续来看,四个人,哪四个人走不出这个“天”? 生:侍萍、繁漪、周冲、周萍。

师:再想,还有谁?鲁大海到哪打工? 生:周家。

师:那这是不是他的天,依附着他?鲁大海还是没有走出去,那鲁大海同他斗争时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生:失败了。

师:你还是被我罩着,对不对?跑都跑不了,跟我斗,你是孙悟空,我是谁? 生:如来佛。

师:再看鲁贵,只剩鲁贵。他离开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大资本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 生:不能。

师:周朴园是侍萍的锁链,也是所有人的锁链。他就是一个锁链,他就是一个牢笼,就是一个周圈,就是一个套。所有人都逃离不了他的圈定,所以说“周”就是周朴园,他用命运的锁链锁住了剧中所有人的锁。(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他们)都是“侍萍”。除了周朴园,都是“萍”。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仅仅是侍萍一个人吗? 生:是所有人。

师:周朴园是不是“萍”?(他)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众生:是!

一生:不是,周朴园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也是“萍”! 师:先给这孩子鼓励鼓励,韩老师不明白,他不是“萍”,他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获得了吗?不是“萍”?

生:但他最后结局不好,要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还会让自己的孩子都死了,最后妻子疯了,自己落一个家破人亡?

师:听明白了没有?他是不是“萍”啊?鼓励鼓励。所以说这是他警醒我们的,要动动脑。(投影呈现:剧中人物无一不是萍)。不仅仅是侍萍,其实这幕剧人人皆是,被谁掌控? 生:命、天。

师:你相信有天命吗?周朴园既是他人命运的锁链,又是命运中无根的飘萍。在周朴园这个周圈外面还有没有周圈? 生:有。

师:这才是让我们深思(的地方)。咱们回到文本,﹝投影呈现:上半段,周( )填3字组成成语;下半段,周( )填一字,组词﹞ 生:周而复始。

师:下半段,周朴园和鲁大海谈判,是? 生:周旋。 师:解释一下。

生:他们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就有相互勾心斗角。 师:是不是啊?周朴园费尽心机,鲁大海也想方设法实现目的。情节上了离不开这个词,好,我们现在来看看这(投影呈现: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对话,师读) 师:“为什么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让周萍下来?先别说,我否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是浮在表面的,即使不是侍萍要见周萍也会让周萍下来?为啥,究竟什么目的?

生:希望周萍与兄弟见面,而且周朴园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可以有一种当父亲的感受

9 .师:嗯这是一点。其实这时候(他)在处理一个很棘手很复杂的问题。 生:他本来是要让周萍接他的班,所以现在谈判让周萍来看一下。

师:是这样吧?这个解释是非常圆满的,因为我是毕竟要退的,现在让你来学学我这个老董事是怎样经验丰富、运筹帷幄的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向老爸学学,你要接我班!是这样吧?也表明这个人的心思怎么样? 生:周密。

师:好,再往下面看。“你这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让前面认为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儿子时,心还有些微妙的变化”的学生起来回答)开头咱俩有个约定,让你回答一个问题。 生:这么说是指有些事是不能靠意气解决的,体现出自己是父亲但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一些狠。但这也不能说明他不关心自己的儿子,文中也有一处,鲁大海刚来他家时,他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说明还是有关心的。 师:(再次朗诵“你这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这里面有没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叮嘱?我的孩子呀,将来你凭意气能办成什么事啊! 生:有。

师:担心他儿子凭意气将来会怎么样?

生:惹事。周朴园自己会受到牵连,鲁大海自己会惹祸上身。

师:也就是自己会跌跟头,看着自己儿子老是跌跟头,老是灰溜溜的心里好受不好受? 生:不好受。

师:所以,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是以董事长的身份说的还是以父亲的身份?有父亲的心思在里面,包括前面让周萍下来,同样是有父亲的意思。那么面对两个儿子,两句对话,这是一个“周什么的父亲”? 生:周全。

师:周全、周道,和平常的父亲一样,所以也可是说是周正。不是很反动很虚伪很自私的,在这里能看出自私吗?所以这个地方很周全很周正,很正常。具体再分析,周朴园在这里问了几个问题?拿出来几个文件? 生答。

师:对共六个。那拿出了几个文件? 生:电报和合同。 师:由此我们来看,(投影呈现六个问题)周朴园是否知道答案? 生:知道。

师:那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出对儿子的关心。 师:仔细看,只是那么简单?

一生:我觉得不是,是体现他的威严。 师:解释解释。

一生:觉得他什么都知道。

师:我都掌控着。就像抖包袱,一层层抖开,最后怎么样? 生:让鲁大海屈服他。

师:屈服他,很狼狈!在我威严下你还嫩点,你小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生笑)让儿子在这里跌倒了摔跤了实现了怎样的目的?

生:实现了掌握大权的目的,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权利很大,儿子在这里跌跟头就会让儿子觉得他权势很大。

师:对,一个方面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运筹帷幄,很周密,很有智慧。社会上谁和我斗都是这

10 ..样的下场。每一件事都是斗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另外呢,让鲁大海在这里跌一跤,吃一堑长一智,实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教训、叮嘱,是不是啊?“你这样只凭意气是办不成事情的,我的儿子啊,我担心啊”,有没有这个意思啊? 生:有。

师:对,就这两方面。还有后面的电报和合同也是为实现这两个目的。给周萍看的是什么?周萍眼睛里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爸爸,怎样的一个董事长? 生:我觉得,父亲是一个威严又很有能力办事的人。

师:对,就是一个掌控全局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处理各种事情得心应手的。像猫与老鼠一样,逗着让他学一学。好,我们回到语言题,这和应试有很大关系。周朴园是一个周正的父亲,心思„„。

生:周密,安排周详、周道,考虑周全,费尽周折,全力周旋,狼狈周章。 师:“狼狈周章”我用的是什么意思? 生:鲁大海狼狈仓惶。

师:当然这个过程是费尽周折。那么孩子们,再回到周朴园的性格分析,在这场戏里面,是谁狼狈周章? 生:鲁大海。

师:对,他失败了。但在剧中有一个人一辈子都是狼狈周章,谁? 生:周朴园。

师:周朴园,那么我们之前说了,他是别人的周圈、周天,他是充满智慧的,他在处理鲁大海,棘手的事情,别人是一万次一千次失败,但他是? 生:成功。

师:但他所有的成功,加在一起等于失败,等于狼狈周章。而人呢绝顶的聪明,在剧里最聪明的,比诸葛亮还厉害,可最后结局——家破人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想得很周密,但是他的一辈子,用一字,周? 生:不周全。

师:人算算过天了吗?(投影呈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齐读。

师:这是什么里面的一句话? 生:《红楼梦》。

师:对。即便是一部雷雨,也重复了红楼梦里面的主题。曹禺、巴金那一代人受红楼梦影响很深,也讲命运。周朴园是一个胜利者吗? 生:不是。

师:他是一个狼狈周章的人,而周朴园是别人的天,但他冲破了大自然的天吗?冲破了宇宙的牢笼吗?周朴园是可恨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是一个罪人,我们当然应该揭露、批判、谴责,除了这些情绪,你还有其他情绪吗?你看了这个之后,他家破人亡时是什么感觉? 生:可怜。

师:同情悲悯,是吧?他是一个造孽的人,他毁灭了别人,同时也是一个被毁灭的人,别人想从周圈里冲出去,侍萍想冲出去,繁漪想冲出去,而他自己?也是一个被圈定的人,他也是一个突围不出去的人,在宇宙的牢笼,在天命在自然的法则里。 这个人我们用了一系列的词,周全周备周密,但不周圆。有没有票子?有没有场子?有位子?有房子?有车子?有女子?有名声? 生:有。 师:(投影呈现:周的金文——圈田围园来播种)周在原始社会是圈田种地,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呢?圈功名利禄,圈票子圈场子圈位子。而且周朴园的园是不是这个园?而且,朴是棵

11 ..大树啊。

(韩老师用快板的节奏,边舌仿快板边念诵):种下票子买园子,买下园子建厂子;种下房子找女子,找了女子找孩子;种下位子有名字,有了名字找车子;万事周密万事备,万事皆空——一起来说。 生:毁盘子!

师:他毁了一生的盘子。(投影呈现:作者的话)好了,咱们再回到作者的话。 生齐读。

师:我不是要攻击,我不是带刺的,我不是拿着刀枪的,我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家,不是社会的战斗者挑战者。我是提醒你们看戏的人们,请你们警醒,请你们反思。是吧? 生继续读。 师:宇宙间到底有没有操纵命运的东西呢?开头的时候我们说是没有的。读完我们或许会觉得会有。 生继续读

师:注意那个管辖,管辖就是操控,就是“周、圈、套”。 生继续读。

师: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狭义的笼”,就是我们讲的—— 生:周。

师:那这里面最聪明、最骄傲、最踌躇满志的是谁? 生:周朴园。

师:他(曹禺)就通过这个人类智慧的代表,最后狼狈仓惶来警示台下看戏的人们。周朴园都在笼子里更何况下面的人,所有的人——剧中的人台下的人,能比过周朴园?他都如此,你们呢,我们呢? 师:诵读读者的话。(投影呈现:是“悲悯”,不是批判、揭露) 生读(投影呈现:悲其人,悯其人)

师:有,但不能只是批判,那是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投影呈现:天必胜人,须谦卑,须敬畏)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 (生回答不统一) 师:在这幕剧中是? 生:天定胜人。

师:你们产生了疑问,下去思考,这里就不讨论了。人类每个个体应该怎样? 生:须谦卑,须敬畏。

师: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我不给结论,你们小小年纪,正好开始反思。最后我还没有说完这个“周”字呢?你以为我讲完啦(众笑),最神秘的在这。(投影呈现:旋转太极八卦图:周——阴阳相生,包藏天地,孕育雷电)这部书叫什么名字? 生:《雷雨》。

师:那么这本(指向太极)书叫? 生:《周易》。

师:那么是不是解释为“周朝的易经”?这个解释是错的,他应该是无所不备,包藏天地, 阴阳相生,孕育雷电。天地不就是这样旋转吗?周而复始,包孕(多媒体播放雷声)。所以它叫《雷雨》。

当然世界是否神秘,我不希望你们树立神秘的世界观,首先希望你们树立一个审美观,但是假如你有了神秘的世界观,就由自己去探索,谁也不能彻底的定义这个世界就不神秘。我的目的不是让你树立神秘的世界观,但是我这个结论只能是“中间”的“中”的结论,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12 ..(最后韩老师在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侍萍祈天”的诵读后结束了精彩的授课。)

13 ..

推荐第2篇:听韩军老师教学观摩课的几点感受

东方国际学习心得

峄城实验小学 刘艳云

2012-4-19

听韩军老师教学观摩课的几点感受

刘艳云

2012年4月14上午,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有幸到东方国际参加了中国未来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暨名家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现场聆听了韩军、魏星、两位名家的课和报告,感受颇深,特别是10日上午观摩了中学语文教改名家韩军老师的展示的阅读课《匆匆》和习作课《南来北往》,更是令人难忘。

下面,我就把我最主要的几点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认为韩老师的课与以往听过的其他名家的课有很大的不同,过程简单(背诵片段、吟诵体味、咬嚼词语、仿写句子)亮点很多,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扎扎实实的、地地道道的语文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处处彰显‚语文本色‛:

一、诵读体悟,让学生感受母语的美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不应只是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外加口与耳才好‛。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诵读是学生感受语言的有效途径,它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

韩军老师这两节课,都对文章的进行诵读。他那浑厚而又带有磁性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带入了课文所描绘的的意境中,忧愁、急躁或者悲壮的情绪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弥漫。在报告中他提到‚诵读是他的强项,也是他一直提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韩军老师认为‚美读吟诵‛是‚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他说诵读的关键‚在于走入作者之心‛。而且,老师的诵读,还能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达成共鸣‛。韩军老师的这次诵读就走入了‚作者之心‛,使冷冰冰的文字活了起来,使听课的学生在情绪上达到了一个高潮。

韩军老师不仅注意用自己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还注意引导到学生反复品读语言。如在《南来北往》中,对‚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一句的品读,老师一边用手做着飘落的姿势,一边让学生读;学生读一次,老师引导一次:‚再慢!‛‚谁还能再慢?‛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完全被调动起来,纷纷用很慢很慢的语速来品读‚第一片雪花飘落‛,课堂精彩纷呈。对这一句的品读,不仅让学生感受了学语文的快乐,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二、咬嚼文字,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多次慨叹我们的课堂‚少慢差费‛,也曾不断的反思自己,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听了韩军老师这两节课,我们怎能不如醍醐灌顶呢?回想韩老师这两节课节课,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咬文嚼字,看似漫不经心的师生对话,渗透着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精髓,看似轻松的洒脱评析,浓缩了韩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技巧,在润物无声中,学生收获许多,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在课堂上,韩军老师善于运用‚换词‛‚改句‛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辨析词语,揣摩语言。在《南来北往》这节课上,韩军老师没有明确说要改哪几个词或句子,而是不动声色地在诵读时‚读错‛了一些词或句子,然后,‚很尴尬‛地让学生找出读错的地方,把老师读的词句与原文进行对比。学生很积极地找出了韩军老师读错的地方:把‚凝视‛读成了‚仰望‛,把‚奇妙‛读成了‚奇特‛,把‚第一片雪花飘落‛读成了‚冬天来临‛,把‚夏日的炎阳烤焦大地‛读成了‚夏天来临‛,还把几个句子的语序读错了。于是,在韩军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揣摩原文用词用句的妙处。在比较揣摩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原文运用词句的巧妙之处,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运用巧妙。这是货真价实的语言课,学生有了满满的收获。

我认为,韩军老师这样上课,与他的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有关。他一向反对把语文课上成班会课、表演课、综合课、多媒体课,视‚文字妙处‛如无物,却在课堂上唱歌跳舞,到处声光电乐,喧腾热闹,而‚语文‛无地自容,迷失本身。因此,韩军老师说,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永远也不会过时。

三、精心设计的仿写,引导学生运用语言

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写作,若把揣摩体会语言作为语文课的终极目的,显然大错特错了。韩军老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揣摩语言后三次让学生动笔去写,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很多老师都为学生的写作水平低,总以为是课堂上没把课文教好,学生不会‚举一反三‛,而韩军老师却认为‚学生不会写作,这恰恰是‚举一

反三‛惹的祸。一篇课文要讲的东西很多,老师要做的就是忍痛舍弃不必要的枝节,突出语文教学的主干——‚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的‚写‛,而韩军老师却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且注重了‚写‛。在《匆匆》阅读课上由易到难的进行了很多仿写练习,就连作业也是;在《南来北往》的习作课上两次练铺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难度上由浅入深;一次写题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迁移巧妙自然。

另外,韩老师提倡的讲课前先让学生背诵几句或片段,我也认为很值得提倡,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我们必须落实在课堂上。而平时,老师们总是害怕占用时间,害怕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把背诵任务推到了课下,而学生又确实‚忙‛的无暇顾及,结果便造成了恶性循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会背的,自己一定要先会背,为学生作好示范,表率的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追随教师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学习语文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韩军老师的这节课,虽然没有精彩的表演,没有漂亮的课件,但他通过‚激情澎湃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通过‚咬嚼词语‛法让学生揣摩语言,通过别出心裁的写作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努力彰显语文课的‚语文本色‛,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倡导‚举三反一‛的新语文教育,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较多实实在在的收获,也使我们语文教师在如何搞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受到启发和引导。

这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另一个比较深的感受就是我们语文教师与专家的差别太大了。这种差别不仅仅是学历的高低、教学技巧和知名度上,更应该是在自身语文素养上。名师专家们为什么在课堂上能那么游刃有余,为什么能从我们看着一个简简单单的字词中体会到那么多而有深刻的东西,令我们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从而爱上我们的母语?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不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功底太浅薄了吗?不懂得造字规律,你就不能体悟出‚回‛和‚遭‛的区别;没有较好的感悟能力,就不会从《失去的一角》这篇童话中领悟到‚追求目标‛的过程才是最美的。 那我们应当怎么办?老师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那就请你牢记:‚加强学习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推荐第3篇:韩军《背影》

本小组采用分别收集资料、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终汇总讨论结果的方法,针对韩军老师《背景》教学实录,得出了一些总结,主要分为这四个部分:

既然这一教学实录引起了很多争议,那就说明学术界对其是褒贬不一的,

首先比较对韩军《背影》教学实录的不同评价,对于韩老师提出的问题:师:问课文中朱家有几个人? 通过对韩军老师《背影》教学实录与学术界的争论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一)查阅作者对文本的解读

(二)查阅相关学术论文

提到了写作的原因。而韩老师把真实的背影转化为虚幻的背影,从而再强调生命的虚幻,明显是牵强的。

2 查找相关论文:

进行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教的虽是一篇1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看善于读其他的书”。

教师应 教 给 学 生 现 当 代 散 文 的 特点———重在表达“我之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为了帮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下是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

(一)缺点

1、用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散文。×

2、没有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用自己某个人生阶段的感悟代替对文本的解读。×

3、学生的几次“笑”,教师要求学生“鼓掌”,表明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解读,按教师的思路阅读文本,这是典型的“被阅读”现象。×

4、结束之前“朱自清短信”以一种“强加”的方式,向学生表明自己的解读是正确的。×

5、用散文来讲解哲学中“生与死”的问题。×但我想提出的是,教师不是不可以提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但不应该凭借欣赏《背影》这篇散文的名义,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

6、与当前考试内容不符。×

虽然我们不赞同他的教学内容,若忽略内容的设定,从课堂本身来说有几点可取之处:

(二)优点:

   

1、教学幽默,课堂气氛活泼,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提问环环相扣,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

3、穿插朱自清散文《匆匆》的节选,适时重温学过的课文。

4、教师达到的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生命脆弱,需时刻珍惜。

推荐第4篇:韩军 背影

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韩军

题记

朱自清《毁灭》里说,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

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

这应该是最合乎朱自清自己心思的《背影》主旨吧。

2011年

9、

10、11月,我在凯里、成都、乌鲁木齐、贵阳、合肥、石家庄六讲《背影》公开课,又对特级教师王君讲我对此文的“新解码”,反响均出乎意料,王老师因此成文《生之痛爱之深》。下面我就说说对《背影》的“新解码”。

一、

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

《背影》1925年10月发表至今86载,影响和感动了无以数计的中国人,几代中国人,少年时朗读它、成年时默忆它,似乎积淀到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中了。此文入选教材版本与次数之多,在教材中保留历史之久,引起的关注之广,研究之深,研究文字之多,均堪称之“最”。围绕《背影》所发生的事件,不但映照出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像”,也折射出中国教育历史走向的某些信息。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的中小学课本中,有如此神奇的文本。这是一个太“中国化”典型的文本。上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杂志载文讨论此文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著名的“教育历史事件”。

二、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

生生不息

——被忽略86载的“祖、孙”

若问读过《背影》的人,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十之八九的人脱口道,两个人物嘛,“我”与“父亲”。

错了,写了四个人物,祖母、朱自清的父亲(简称“朱父”)、朱自清、朱自清的儿子(简称“朱子”)。

无论普通读者,还是专家,都忽略了两个人物,即“祖母”和“朱子”,忽略了86载。

而祖母、朱子,这两个人物,断不可忽略!

写祖母,只在第二自然段有两句话,“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祖母亡故”似乎仅是全文的“背景”,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逻辑起点,仅是为渲染“家庭祸不单行、父亲命运蹇劣”的一个远景而已,似乎最终还是为实现一个目的,突出“父爱”这个主题——父亲在那种多重困境下,仍送子并无微不至照地关爱,更令人动容。

写朱子,更少,在结尾只半句话。父亲“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子,在文章中似乎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被父亲惦记的道具而已,是为衬托父亲的“爱意无限”,即父亲不但爱我,也爱我的儿,他的孙子。于是,读者觉得,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儒家人格的老人,既疼子又念孙。

以上理解,不为错,但粗浅。86载了,应把忽略的重视起来,把粗浅的予以细化、深化。

祖母、朱父、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根链条名叫“生命”。这条“生命链”,血脉流通,既坚韧,又脆弱!

设想一下,若朱自清乐意,为突出“赞美父爱、表达子愧”的主旨,则开头完全可以不写“祖母”;后文也完全可以不提孙子。那样,也不会影响“父爱情深似海,儿子愧悔难当”的主旨,反而更集中、鲜明,更减少枝蔓。但,那样的话,文章就显得单薄,没有“像基石一样厚重的东西”坠住全文,轻飘。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中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根本区别。

“祖母”向读者暗示什么?死亡。

“朱子”向读者暗示什么?新生。

四个生命向读者展示什么?生命链。

“祖母亡故”在开首,“朱子被惦记”在文后,向读者展示,这条生命链,不是“闭合”的,是“开放”的。

在朱家的现实中,四人物,并不曾“共时性”地组成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即“祖母”并未看到过自己的重孙,祖母1917年就去世了。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门读书。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小名阿九),1918年9月30日出生在扬州。朱家有过朱父、朱自清、朱迈三代同堂的光景,而不曾四世同堂过。

《背影》写在1925年,回忆的是1917年祖母去世时,回家奔丧,又返北京上学的情景。

但在文章中,我们恍然发现,这四个人物,四条生命,俨然组成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

于是,读者极易产生联想,四个人物的生命勾联起来,组成一个血脉流注的完整的生命链。

由此,我们对这篇千五个朴素文字,产生了“连锁式”的深悟——

第一,父亲也是儿子。正因文章提到了祖母,那么,我们感觉,朱自清的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也是一个儿子。朱父,还仅是“朱自清的父亲”这个单纯身份吗?他还是一个“刚刚永别了母亲的儿子”呀!

第二,儿子也是父亲。正因结尾提到了朱子,让我们感觉到,眼前的这个被“父亲”送别的“儿子”身份的朱自清,他不仅是儿子,他也是父亲!(当然,须说明,朱父送别朱自清时,是1917年,朱自清还没做父亲。)

第三,儿子也是孙子。正因为开头提到了祖母,朱自清才具有了孙子的身份。他是以孙子的身份为祖母“簌簌”流泪。

由此,捧读这千五字的文本,就一下变得不简单,如音乐,它不是“单声部”,而是“多声部”了——

1、这不单是一篇“儿子怀想父亲”的文章,这还是“一父亲怀想另一父亲”的文章。姑且名为“双父故事”。朱自清只有做了父亲之后,才体悟到自己父亲当年的不易,是一位年轻父亲向一位年老父亲表达愧悔。(“父亲”角度)

2、这不单是“父亲送别儿子”的浅薄的温情故事,这还是“一儿子送别另一儿子并牵挂儿子的儿子的故事”。姑且名为“三子故事”。(“儿子”角度)

3、正因为有了“祖母”与“朱自清的儿子”,朱自清在文本里才具有了三重身份:孙子/儿子/父亲,且具有“上承”与“下启”的作用。上承父亲、祖母,下启儿子。朱父也具有了三重身份:儿子/父亲/祖父。他是朱自清“祖母”的儿子,是朱自清儿子的“祖父”。

朱自清1923年写散文《父母的责任》,1928年写散文《儿女》。在1923年与1928年之间的1925年写《背影》。正是这种“上承”“下启”作用的不自觉觉醒。

4、朱父不仅关爱着“眼前”的“儿子”,还惦记着“远方”的儿子的“儿子”。其实,朱自清已是“父亲”了(写作此文时,他已做了8年“父亲”了)。另外,读者能否想像,那个已8岁的朱迈,将来也会成为又一个“父亲”。那时,才能体会朱自清这个父亲的不易。由此,我们又可名曰“三个父亲的故事”:两个“现在进行时”的父亲,一个“将来时”的父亲?如此想像,不能说荒诞。

如此想像下去,我们会发现,本文俨然就是生命、血脉传递的故事,父父、子子、孙孙,又父父、子子、孙孙。(生命、血脉链条“承续传递”的角度)

5、文章中的“儿子”朱自清,不仅为父亲“洒泪”,还为祖母“洒泪”。文章四写“洒泪”,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皆为父亲而洒,第二次是为祖母而洒。

洒泪(而不言),是最典型、最深刻、最刻骨铭心、最中国化的“感情表白”。如果纯粹的按照现代观念想开去,社会中每个人,是完整个体,是独立的生命,躯体皆独立,所谓“我血供我心脏”,为何因“他人”的生命亡故而“洒泪”?“那个人”与“我”有何关系?中国传统却有截然不同的回答:他命非他命,我命非我命;他命乃我命,我命乃他命;“没有他哪有我?”具有亲人伦理的个体生命之间血脉相联、心灵感应,这是一条没有断线的生命之河流!

我们也极容易想像得到,“朱父”看到儿子朱自清为祖母“洒泪”一瞬,会否恍然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祖母亡故而哭得一塌糊涂。当然,我们也极易往下联想,假如朱自清的父亲亡故,朱迈也会不会像朱自清一样地为自己的祖父痛哭流涕?!假如朱迈有了儿子,朱自清会不会也像自己的父亲惦记孙子一样,以祖父的身份惦记朱自清的孙子?!

6、由此,我们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父子情深”故事,这是一个“祖、父、子、孙,又祖、父、子、孙的生命之水不息流淌、不断传递的故事”!(生命链“承接延续”的角度)

这是一个漫长的、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永世传承,香火旺盛!每一男人,就像一节根,根生树,树生干,干生枝,枝生茎,茎生花,花结果,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如此下去,就会繁衍成一个宏大的图谱,一座宏伟的森林,这是一幅由人生到家庭、到家族、到民族的图谱,是一座森林。

由此角度,我们可对“父送子的故事”再进行一次命名,这是一个“无限传承着的生命故事”,是“生命不息的中国家庭、家族故事”。只不过,《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环儿”而已。但,我们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环儿想像全链”。

本文结尾提到代表着“新生”的朱自清的儿子,显示本文的生命链条,不是一个“闭合结构”,而是一个“开放结构”。

中国人的生命像森林、河流,中国人特别重家庭、家族、群体,几乎没有“独立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人”,是家族图谱上的一个“笔划”,是家族大树上的“一枝一叶”。比如,在中国农村,描述“某一个人”,常如此说:“某某家的、某某家族的那个谁;他父亲是谁,他叔伯是谁,他爷爷是谁”,如此,听众就豁然开朗,就明悉“某一个人”是谁了。你看,每个个体生命,都关联到一个宏大的“图谱”上了。

因此,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往往不是关乎个体的,而是关乎群体的。很多中国老人晚年看到子孙满堂,儿女绕膝,全家融融泄泄,他感到视死如归,乐观圆满,即使自己死去,也了无遗憾,因为自己的生命仍在延续。所以,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感,非常坚韧!从“群体生命”看,个体生命不必担心自我生命的消亡,只要有三五个儿子,即使一子绝后,还有彼子传香火。

这就是生命的传承、接续,所以,朱父才铭心刻骨惦念朱自清的儿子朱迈,他觉得,朱迈的生命即他的生命!1927年朱自清写散文《儿女》,提到朱父给朱自清写信嘱托朱自清务必照料好朱自清长子朱迈,朱父对朱自清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话中这个“他”指嫡孙朱迈,可掂量这语气,俨然是在说“我”,说他自己,他觉得那个朱迈就是他自己。

本文中,生命传承、命命勾联,最具象征性、寓意性的动作,共两个。一是,朱父对朱自清的儿子遥遥、刻骨铭心的“隔代惦记”,另一个是,朱自清对于祖母的痛彻心扉、肝胆欲焚的“隔代洒泪”(朱自清写此次洒泪用“簌簌”)。朱父“惦记”朱自清的儿子,中间隔着朱自清;朱自清“痛哭”祖母,中间隔着父亲。前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下传”,后者我们可以看作生命的“隔代上承”。

课堂设计:

1、我问学生,文章中有几个孙辈?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祖辈?

2、我让学生把四条生命特征概括如下:

奶奶的背景-已逝的,

父亲的背影-将逝的,

作者的人生-壮年的,

儿子的生命—未来的。

三、生命之脆弱:唇亡齿寒 风烛残年

——被忽略86载的“死亡”

人们还忽略了《背影》文本的核心要素:死亡。

若只看到“四次洒泪”,肯定表面化了。本文实际突出写“死亡”。

若把本文比作核弹,“死亡”是本篇的“核按扭”。不足千五之篇幅三次写到“死亡”,极不寻常。

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或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叩击。“洒泪”背后,隐藏着“死亡意识”,或曰“死亡意念”推动着“洒泪行为”。

首先,“死亡意识”促成了本篇文章。《背影》的写作缘起,是“死亡”。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朱自清在是接父亲的信之后,才提笔写《背影》这篇文章的。而深受触动、摇撼朱自清灵魂的,就是信中的“死亡”。这是本文的“核按扭”!

如果,父亲没有强烈的“死亡意识”,就不可能有那封信,父亲其实是用“死亡”来震醒儿子;如果,朱自清自己的“死亡意识”不那么浓烈、那么敏感,就不会有本文。

7、心灵的预感:唇亡而齿寒。

三次写“死亡”(包括“对死亡的预知”),颇不寻常。

开篇,祖母去世,是第一次写“死亡”。“死亡”的氛围一下攫住全文。

第二次写“死亡”,在文末。父亲信中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是中国人对于“死亡”的委婉说法。

第三次是间接写“死亡”。朱自清感喟,“在晶莹的泪光中,„„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此话隐含三意,

1、盼相见;

2、相见时少,相处日短;

3、不祥预感,父可会“大去”——死亡!总之,生命苦短,相处时艰。“何时”会变成“无时”,“再”会变成“无”。所以,朱自清掬心底真泪,才有“晶莹的泪光”!

三次写“死亡”,还是相互连带、承接、暗示的。

第二次“死亡”(父将“大去”)是对第一次“死亡”(祖母“亡故”)的被动、连带反应,第一次“死亡”(祖母“亡故”)客观上,暗示了、波及了第二次;

第三次间接写“死亡”(朱自清感喟“何时再相见”),是对第二次“死亡”(将“大去”)的被动、连带反应,而第二次“死亡”,主动、明确暗示了第三次。

为何说第一次(祖母“亡故”)暗示了第二次(父“将大去”)?

这是一种“唇亡齿寒”的生命预感,是作为智慧动物的“人”对生命短暂的一种必然预知。一个人,父母健在时,他(她)处在子女位置奉养父母,无论儿女年龄多大,总觉得自己是孩子,还年轻,离死神很远。若真有“死神”召唤,肯定首先召唤老迈的父母,不会临到我。所以,健在的父母,似乎是一堵又高又厚的墙壁,阻拦着外面的“死神”。然而,一旦父母亡去,子女即使年龄不大,也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离“死神”不远,老之将至,死期倒计时矣,与“死神”之间,无墙壁阻隔。父母犹唇,子女犹齿。

祖母已去,“死神”一下降临朱父身边。朱父将去,亦必去,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祖母死在1917年,朱父“大去”之言写于1925年,但我们说,1917年朱父在生母刚去世时肯定产生过此念,1925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朱父愈加强烈(“死亡的必然”角度)

第二次“死亡”对于第三次的暗示则带有主观性,是明确、主动暗示,“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甚至带有夸饰成份。

为何这样说?

朱父是用书面语、书信表达,不是随口说,书面语肯定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主动感强烈。父子间的纠葛已多年,朱自清十分执拗,不肯向父亲主动表达亲密、消除隔阂。父亲主动给儿子写信,肯定要找些借口,要摆出哀兵计,有可能把小事说成大事,说严重。一来给自己找个话茬,二来引起朱自清注意,三来给两人都找个“转身”的台阶。所写的“膀子疼”“举箸提笔不便”“大去之期不远矣”,当然是实事求是,但也不能否定有夸大成份。目的就是诚恳期待儿子回头,相逢一笑消怨气。朱父心里话是,我快入土了,爷俩相处日子不久矣,不要再怨怨愤愤,冷面相对;老父若有错(如娶妾,还有支走朱自清的工资等等),你也该原谅我这个快要大去的人。所以,主动暗示的意识强烈,形成“人之将死,其言也哀”的效果。

朱父写信时并不老,只56岁,而朱父送别朱自清时是在8年前的1917年,只48岁。56岁勉强可以说是老年人了,而48岁还应算壮年人。(在1925年56岁时写信说“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朱父,又活了20年,去世时76岁。朱父生于1859年,死于1945年。)

朱自清三写“死亡”实现了什么目的?达到了什么效果?这本是一个问题。

让读者感觉到(他自己当然首先感觉到),生命短暂,生命虚幻,生命脆弱!

也许朱自清是无意识的,但效果却是客观的。生命看似强大、壮实、恒久、鲜活,但转眼间就可能随风飘散,遽然而逝。

命命勾联,看似稳固,坚韧,但细细想,很单薄,很脆弱,说断就断,且是“连锁反应”。

所以,“洒泪”是表层,“死亡”才是内核。这是命命链条间“心灵传递”,对“死亡”的传递。这是本文的深刻所在。

4、肉体的难堪:风烛残年。

朱父在亿万读者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印象?

第一,是老年人;

第二,已步入老境的身体虚弱的人,将死的人,已百病缠身。

读者印象中,这位老迈父亲,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执拗地攀爬月台,以衰命给儿子买橘子。

这样的画面,场景,这样的老人,足以震撼亿万读者心灵!

这样的印象,实乃朱自清有意或无意“铺陈”“渲染”,而让读者产生了“艺术错觉”。也即,你受“骗”了。

首先,结尾那段文字,故意或无意营造了朱父“风烛残年的影像”。看这些词语,“出外谋生”“东奔西走”“独立支持”,结果“家境一日不如一日”,于是“老境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已”“情郁于中”“膀子疼痛”“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不远”„„这些文字,当然大部分是实事求是,但集中陈列,就有朱自清“铺张”“渲染”的意识了。令读者觉得这个朱父“风烛残年”“老迈沧桑”“诸事不遂”“晚境凄凉”。其实,如上文所说,朱父写此信时56岁。若说56岁的人算老年人尚可,但读者感觉到他“风烛残年”,肯定是“铺张”“渲染”起了作用。朱父写了这封所谓“大去不远”的信后,又活了20年。

其次,对朱父“攀爬月台买橘场景”的细细摹刻,着意“渲染”了老父的吃力与艰难,让读者感受到吃力与艰难中灼热的父爱。“探”“攀”“缩”“倾”“努力”,这些细描,越细微,越精密,读者就越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就愈加震撼!如上文所说,朱父此时只48岁,无论如何不能算老年人,甚至可说是壮年人。连中小学课本插图都被朱自清的文字“误导”,画成了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

再次,叠化效应。朱自清此文是回忆之笔,是1925年回忆1917年,是手捧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信,回忆1917年的送别场景。这回忆,就不自觉地把由“大去”引发的“悲”、“怜”、“惜”“痛”交织的种种情绪,不自觉地投射、叠化到1917年的那个“攀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上去了。前者的情绪强烈影响了后者的场景。换句话说,读者是把1925年那个自我觉得“大去不远”“风烛残年”的朱父形象,叠化、投射到1917年那个攀爬月台的壮年朱父形象上去了。于是,1917年的父亲,就恍然也是一位“风烛残年”、“病魔缠身”、“已入颓唐”“老迈沧桑”的老人了。

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如此“渲染”乃至“叠化”,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认为是无意的。也就是说,朱自清并非有意“误导”读者。在朱自清心目中,那个56岁甚至48岁的父亲,真的就是“风烛残年”“油将枯灯将灭”“老迈沧桑”“随时西去”!朱自清俯身案头,一边捧读“大去不远”的信,一边写《背影》此文,真实强烈的感觉就是:一,父亲呵,你真的老了;二,你老得太快了,你的青年、壮年流逝得太快了;三,56岁的父亲老了,8年前那个“攀爬月台买橘子”的48岁的父亲也老了;四,父亲呵,你真的会遽然而“大去”吗?

人,对自己铭心刻骨深爱着的最亲的人,总带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很难用纯客观眼光去打量。总希望他永远年轻、恒久壮实甚至长生不老;此愿望愈强烈,自己就越敏感,就越觉得亲人老得快,即使亲人额头的一根不起眼的白发,也逃不脱眼睛,不能容忍。也即,朱自清这种无意的“渲染”“铺陈”“叠化”,实际泄露了、显示了朱自清对于父亲的浓烈深重的爱!爱之愈深,就愈敏感;愈敏感,笔头就越不自觉铺陈、渲染、细描细刻。所有这些,都无形中流露出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喟。

结尾一段对于“风烛残年”影像的无意识“渲染”与“营造”,是在强调:“生命”这个血肉躯体,非钢铁也,实在单薄,不堪折腾,不堪岁蚀,不堪岁月沧桑。如树叶不堪风霜,遽然凋零。

“攀爬月台买橘”的“场景”,是在摹刻一位老年人肉体生命的虚弱、单薄、吃力,在写朱父由一个青年而壮年而老年衰老之快,在强调一个壮年壮实的躯体(“背”也)老去、衰去之迅捷。所以,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了,他大概在想什么?父亲,昨日,我恍惚记得,你还是壮年、青年,你今天怎忽成老年?你的坚韧、厚实“背”哟,衰老得太快了!

读者,也随着朱自清,不自觉地把这个父亲想像成一个“油将尽灯将枯”的衰病老人。

这些,不正是“死亡之传递”吗?

„„

由中国人的“群体生命”意识来看,生命是一根长得不能再长、遥不可及、无限延伸的链条,是一个漫漫的队列,一座浩瀚的森林。每个人都排在队列的固定位置,都勾连在固定环节中。任一生命,都无法看清这个链条的全貌,除非你是造物主!因为,我们无法走出队列,逃出链条,我们没有恒久的时间,也无法退到辽远的空间,我们没有一只“巨眼”!每个个体都太卑微、渺小、孱弱!生命个体宛如一粒尘埃。这真令我们无奈、无力,令我们讶异、错愕、震惊!

那么,个体生命,能伸手抓住的,睁眼看到的,握手触及的,能有点脚踏实地的感觉的,是什么呢?

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庭的亲人,儿孙,父祖,妻儿,兄姊等等;也就是说,每个个体生命,只能抓及紧邻的上下两三环儿(即亲人)而已。三环儿,就是三世同堂,四环儿,就是四世同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生命之短暂,转瞬而过,人生如惊鸿一瞥!

处于下一环的“生命”,向上一环的“生命”遥看,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影子,“背影”!

上一环的“生命”终究要走,留给下一环“生命”的是什么呢?永恒烙印的,还是那个影子,“背影”!

个体生命的长度如此短暂,而相邻上下两环儿的生命,相持、相处、勾联的时间,就短乎其短!如同两辆快速行驶的车,交错的一刹那。父子,相处相持的时间,不就是交叠的一瞬吗?不就是几个场面吗?真如影子一般,一晃而逝!父子同在南方(扬州、杭州、温州、台州、徐州)时,各自劳碌,“东奔西走”,现在,儿在北方(清华任教),父在南方,天地遥隔,父又老了,还能相处几日几时呢?

这种感觉,更如“背影”之“影子”闪过,匆匆促促,虚幻短暂。

这恐怕就是朱自清《背影》的真正主旨!

课堂设计:

我让学生通过四次洒泪,把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受,概括如下:

第一次洒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洒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洒泪——父亲别了,

第四次洒泪——父将大去。

四、生之“背”,死之“影”

——被忽略86载的“背”与“影”

《背影》发表86载,居然还无人审视过“背影”这两个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疏忽!

这是两个太值得玩味的汉字,隐藏太多信息。我们试着“说文解字”。

“背”,谓实在之景,“影”,乃虚幻之景。

说起“背”,首先想到什么?男人。

1、男人的“背”是力量的象征。对于老人、孩子、家庭,壮年男人的“背”,要撑持、背负、担承,意味着责任,苦力,受难,是一个家庭的全体生命的“基石”。这个壮年男人,这个基石一样的“生命”,很多时候是父亲。

2、男人的“背”又是雄性的象征,是女人依恋的对象。对于女人,男人的“背”,意味着强大、厚重,意味着依赖、温暖,是女子安托自我、遮挡风雨的所在。在女性意识中,想起男人,很多女性不自觉想起男人的“背”;看身旁匆匆闪过的男人,牵引住女性目光的,往往是高大男人的厚厚的“背”与“肩”,“肩”“背”相连,很难细分。

3、儿女对母亲,印象最深的是乳房(前胸),儿女对父亲,印象最深的是肩背(后背)。极易理解,儿女出生,就在母亲的前胸找到甜美的食物(乳汁),而在父亲的肩背上找到安全、踏实,找到游戏的刺激与快乐。父亲常把儿女扛上肩背,儿女似乎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最安全的地方。

4、艺术家,刻画雄性、阳刚的特征,往往突出男人的轮廓分明、有棱有角、肌肉厚实的“背”之影像,对人均造成烈冲击力。

5、汉语中,形容一个强壮、雄武的男人,莫过于“虎背熊腰”这个成语。

6、“背”的同义词是“负”。“负”与“父”“夫”同音,似乎“父”就意味着“负”。能“负”之人方为夫。“背”此时就等于“背负”“负重”。唐代罗邺有诗,“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洲”。

朱自清是一个诗人、艺术家,选取“背”这个影像来写父亲,深刻的寓意不言自明。

7、“背”让我们想起“别”。“背”是后面的一个轮廓,我们可以把“背”的物像的抽象化:人走远了,淡去、消逝的在远方视野里的是“背之影”,所以,《背影》我们可以理解为“别影”,“生离死别之影”。让人忆起江淹的《别赋》。

8、“背”又让人想起“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想起奔波、劳碌。课文中父亲“东奔西走”“出外谋生”。到南京送别朱自清,仍在谋一份“差使”,仍奔波。让人想起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一句,“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9、“背”“悲”音近,在本文中似乎义也近。父亲在本文中展现的是悲剧的一面。生母辞世,差使交卸,家道中落,祸不单行,悲剧厄运双双降临。

10、“背”也是“走背字”“背时”之意。即命运不顺遂,蹇劣,灾难频仍。父亲,三重灾难压身,不正是“走背字”吗?

11、“背”有“死去”意,如“慈父见背”,扣住“大去”。朱自清手捧“大去”之信,说不定会想到李密《陈情表》中的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2、“背”也让不能不让人想起“背弃”“背信弃义”。父亲娶妾,对于朱自清的母亲显然是“背弃”,对于祖母的忠恳教诲也是“背弃”。朱自清祖母之死,就与朱父的妾大闹有关。受新思潮爱情观念感染的朱自清,对于父亲娶妾肯定看不惯,朱自清曾多次告诫弟弟不要接触妻子之外的其他女人。

“影”,是美妙而虚幻之景。

朱自清作为诗人和艺术家,对于“影”偏爱与敏感,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看看朱自清散文《威尼斯》中的一段话:“从圣马克方场向西北去,有两个教堂在艺术上是很重要的。一个是圣罗珂堂,旁边有一所屋子,墙上屋顶上满是画;楼上下大小三间屋,共六十二幅画,是丁陶来陀的手笔。屋里暗极,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来陀作画时,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钩勒,利用阴影,教人看了觉得是几经琢磨似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这表明,朱自清对“影”,有艺术的慧眼,且非常敏锐。

朱自清先生至少有两篇散文以“影”为标题,一篇是本文,另篇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再一篇虽标题是《荷塘月色》,所谓月“色”者,实乃“月光中的种种物影”。

朱自清散文中对于“影”的描摹,俯拾皆是——

《毁灭》中,“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什么影像都泯没了,/什么光芒都收敛了。”

《荷塘月色》中,“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森森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我们回顾那渺渺的黄光,不胜依恋之情。”

《白马湖》中,“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扬州的夏日》中,“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冬天》中,“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匆匆》中,“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朱自清笔下,“影”如此繁多、摇曳多姿,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1、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美丽如画,摇曳多姿,妙不可言,动人心魂。同时,“影”又静默无声,不喧嚣。朱自清意识中,生命就如“影”!生命是造物主用肉体骨血、用灵魂之气抟塑的“精灵”,绚烂如花,壮丽如火,鲜艳如霞,多姿多彩。所以,《背影》以及众多文章中,强调那“生命之影”,正是强调“生命瞬间之影”的美丽、美妙、动人。

2、“影”,虽美,但消失太快,一闪而过,稍纵即逝。《背影》强调“生命如影”,取光阴、生命之短暂、匆匆、疾逝之意。朱自清1922年在著名的散文《匆匆》中,明说“光阴”实说生命,“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影”,看得见却抓不住,如肥皂泡一般。本文强调“生命如影”,取“影”的“虚幻不实”、“易于破灭”之意。正如朱自清长诗《毁灭》序言中说“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

4、“影”,也是一种意境,对人实体的威胁,正是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个体心灵安托、安适、伸展之地。

所有实在、厚重的“背”,最终都将会变成虚幻、轻飘的“影”。从“背”的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看,“背”是真实、壮健的,有生机而可触可感的;而“影”是虚幻、不实、无形、死寂的。“背”,是一个实在之“体”,“影”是一个虚无之“景”。

“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厚实也罢,孱弱也罢,最终都必成“影”。这大概就是朱自清的对生命的深刻体认。任何人,最终留给世界的都只能是“背的影”。人活着,轰轰烈烈、慷慨悲歌也罢,默默无闻、寂寂无名也罢,都不过是“刹那”般匆匆促促的“一闪”而已,留下的无非是“影”。终极处,连“影”也破碎。

课堂设计:

我让学生对“背”“影”二字“说文解字”,并历数朱自清作品中的写“影”的句子——如上所述。

五、刹那主义:颓废的唯美

——“背影”遮蔽的人生观念

亿万读者,只看到文章中的“背影”是“父亲的背影”,只读到父爱,却没有读悟到,这“背影”二字实际泄露了朱自清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酷爱佛学,因此他对于生命有深刻的洞识,对于人生的“幻灭不实”感觉十分强烈。

朱自清的人生哲学是“刹那主义”,或曰“颓废的唯美主义”。

1924年5月15日,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演讲《刹那》,郑重提出人生的“刹那主义”哲学。据学者段美乔研究,“在1923年的1月和4月,朱自清两度致信俞平伯,把‘刹那主义’由一种生活方式推进为一种人生观。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人生观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是由一个个历程(即“刹那”、段落)组成。这些历程既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细节。其次,每一个历程都有其独立的价值,‘每一刹那的事有那一刹那底趣味。’第三,人们应当认真地度过每一个生命的‘刹那’,使每一个‘刹那’都和谐、健全。无论是历程、段落还是刹那,都是对个体生命的静态概括。”“在此基础上,朱自清又提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生命做了一个动态的概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生命的一段历程,每一个历程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形态。”“‘刹那’一词源于佛经,意为瞬间,是表时间的最小单位。佛家认为,刹那之间具有生、住、异、灭四相,称为‘刹那无常’,因此每一刹那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历程,应当细细品味。现在之一刹那称为‘现在’,前刹那称为‘过去’,后刹那称为‘未来’,是为‘刹那三世’。它强调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时时在变,永无静止。前刹那不同于后刹那,异灭的刹那也永不回返。事物转化无常,生命刹那流逝,人生一步步地走向毁灭,佛教的‘刹那’本就充幻灭感。”“朱自清认为突破生命的有限性的方法是承认其‘有限’,然后在‘有限’之中追求‘无限’,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享受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朱自清认为,他的‘刹那主义’人生观是求生意识的积极体现,试图以形而下的实际的工作来摆脱形而上的空虚和绝望,带给人们安心和平静。”

从另一角度说,朱自清的人生哲学,也可以叫做“颓废的唯美主义”。其意思是,人生是暂短的,稍纵即逝的,人类的文明也是暂短的,并非永恒绚烂;像世上本来不存在永不凋谢的花朵一样,世上所有生命,鲜活的,具体的,最终都是要走向消亡。这种结论,是非常令人痛苦的、焦灼的、忧虑的、惶恐不安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生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走向死亡,就是倒计时了。因而,我们对待人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那就是,在痛苦中找寻美妙、赏鉴人生的刹那之美景,享受刹那之美好,使暂短的人生更为“舒服”“美妙”(朱自清原话)。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把烂漫的人生看到颓废”的卓越洞识!注意,这“颓废”绝不是当代汉语中消极、堕落之意,而是指人生终极方向上,价值的虚在、空无。寻找美妙、赏鉴人生“刹那”的态度,也不是游戏人生、寻求感官刺激之意,而是适应、顺从、安适、宽忍,用积极去应对消极。这“颓废的唯美主义”,实际是喜读佛学的朱自清的彻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它,不悲观,不放弃,不厌倦,宠辱不惊,沉静自守,豁达大度。用朱自清挚友俞平伯的话来说,就是:“生命至脆也,吾身至小也,人世至艰也,宇宙至大也,区区的挣扎,明知是沧海的微雨,然而何必不自爱,又岂可不自爱呢?”

回看《背影》,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是感叹生命之脆弱;看到父亲的老去的“背影”洒泪,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必将大去,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遽然飘逝,虚幻与暂短!有叹,有哀,有痛,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的人生观念。

借用《匆匆》里的话,变换一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祖母的生命,我父亲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朱自清长诗成名作《毁灭》里说,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

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

这应该是最合乎朱自清自己心思的《背影》主旨吧。

课堂设计:

我让学生谈朱自清的人生观,感受“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推荐第5篇:韩军《登高》

依据韩军《登高》教学实录整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人的际遇,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本首诗歌的深远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生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放音乐《二泉映月》)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1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诵读赏析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要求:(投影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对比几首诗歌中的鸟: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诵读指导: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2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诵读指导: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穿插介绍杜甫生平和经历: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

3 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诵读指导: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穷愁老病,百业无成,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

4 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总结: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三、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四、总结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推荐第6篇:幼儿园管理心得体会 韩立军

《幼儿园管理常识》学习心得

通过《幼儿园管理常识》的培训与学习,我感受到了也懂得了怎样面对现代家庭,怎样做才能是个好幼儿教师,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无形之中产生各种竞争。面对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幼儿园肩负着为祖国人才的奠基任务,每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我认为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时刻更新教育观念,踏踏实实的做好孩子的保教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一、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有三心

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教育是面向心灵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焕发出教育的人文精神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这一生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亲其师、信其道”、“情通则理达”,情感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作为我们幼儿园教师,首先从爱心出发,以爱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孩子,这样他们才能在爱的雨露中茁壮地健康成长。同时在爱心中要做到耐心照顾孩子,就要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对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要多关注、多份爱,抓住契机多激励,对每位孩子要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二、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一定要敬业 我认为,敬业首先应该是爱业、乐业。“工作着是美丽的”那句名言是那么根深蒂固、那么清晰地印在脑子里。确实,当我每天早晨充满朝气地走进教室,觉得自己是美丽而神圣的;当我备好课准备得非常充分,我是那么希望走近孩子的神奇世界,为我的孩子讲述故事,我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其乐融融,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三、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奉献

教师的人生是辉煌的,教师的人格因此而闪光。爱就意味着奉献,奉献使我活得实实在在。十几年来,我从不因病因事请假,一天的工作很难以八小时来计算。我爱家,爱孩子,爱教育,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锤炼了我,使自己更加充实,更加成熟,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四、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一定要诚心

家园联系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与家长沟通,讲究“诚心”。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她们愉快地与你合作,使幼儿园和家庭合力育人。与家长相处融洽,用商量的语气与家长交谈,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如:打电话、家访、发短信、发贴子是与家长联系的常用方式,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表现。

推荐第7篇:韩代军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番禺区同心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60

2、603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科任教师:韩代军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有的在课后写出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学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积极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对学困生的帮扶还不够深入,对学生心理特点了解不够,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改进,教学成绩还有待于提高。

七、今后整改措施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标准,研究好学生,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学校教学各项工作,使我的教学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1月4日

推荐第8篇:韩军小学音乐教学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在学校工作已有两年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学生中挑选对音乐喜爱的学生。兴趣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不收任何费用。周一至五的下午活动课时间进行活动。这学期我还组织了学校庆祝元旦文艺活动,均获得很好的成绩。

四、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推荐第9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迭部县电尕学校:杨仁青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甘南州合作市合作第一小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教师的精彩授课,尤其是三年级四班老师讲授的《科利亚的木匣》,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讲的真是生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我受益匪浅。

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教十年书的感受。置身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或与生促膝谈心,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不愿离开。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刘老师的《科利亚的木匣》亮点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我记得他对一名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把你的喜欢读到脸上去,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读好。”顿时,让学生紧绷的心弦突然松开了,学生的激 情立刻得到释放,我感觉这一点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老师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在合作藏小听老师们授课,学生学习藏数学的学习气氛使我受益非浅,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去学习数学,让学生直观地明白那些难懂得地方,以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名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数学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②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总之,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吃透教材,摸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为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希望藏区的民族教 育有快有好的发展。

推荐第10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陇西县崔家湾小学 李满福

11月19日,陇西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实验小学教学观摩活动,我听了实验小学教师的课后,本人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逐步迈向科学化、自主化,实验小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探索教学为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本人深刻反思,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富有吸引力做到简洁精练。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远远不足。本次活动让我体会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其次,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上课语言精炼,没有多余的废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正自己教学时体态语欠缺、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不断充实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再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虽然只有一天短暂的时间,但个人受到的触动很大,感到受益匪浅!我觉得他们的课之所以那么精彩,首先在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在长期对人性本身的深刻洞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实验小学的老师做的非常好,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看到他们信心和勇气!

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在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中,多处体现了这一点。在课的开始李老师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面对材料中的问题时,李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这一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达到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己一定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第11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俵口乡后辛小学 张亚男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所讲授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材,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所讲授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学生认知范围内进行了拓展,并在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升华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把自己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授课的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在课上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例如:Who can ? You please!Again,please! 等等。教师流利的口语的背后是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的,只有词汇丰富,才能让课堂内容充实。只有充满自信,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让课堂充满艺术性。另外,学生学英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语言环境,因此,只有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多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并能灵活应用。

二、授课教师对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授课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教学步骤清晰,一目了然,Warm-up ——leading ——presentation——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行如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三、教师注重从细节进行处理,课堂细节把握较好。比如:Warm-up阶段,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们都是从实际,从介绍自己入手。“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i Zhang, nice to meet you.”但又不是泛泛,常规性介绍自己,而是结合自己授课内容铺垫开来,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又成功地将话题转入课堂正题。

四、教师上课的节奏清晰、明快,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注重热身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的是通过唱节奏分明的小歌曲或小歌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是通过头脑风暴进行大量单词记忆,通过制作动感的PPT,让学生感受单词头脑风暴的冲击,从而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效果。同时简单、明了的板书也体现了清晰的教学的思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结构严谨、布局美观,渗透着他们的智慧、学识和教艺。并且,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让人耳目一新。

五、老师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延伸。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教师上课立足点高,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然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学生有效的从“学英语”水到渠成的转变成“用英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活”用英语,用“活”英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或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情感饱满,充满热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在情感流露上,不仅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如7号选手在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时,在询问了学生一些常规的问题后,又说“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me?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学生问:“What do you like?”教师回答:“I like hot dogs.”教师通过回答学生的这些平易近人的问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严,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回忆自己的课堂,有时候,学生表现不好,此时我不友好的话语或表情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这样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事实上,老师温和的语言和鼓励的话语是学生重燃信心的“强心剂”。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对于自己的平常行为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学生幼小的心是极其敏感的,要尽力保护他小小的自信心。

在此次观摩中,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新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我教你学、我指你行”的循规蹈矩的场所,而是要重新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总之,通过此次的教学观摩课,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方法上,我都有极大的收获,视野变得开阔,方向也更加清晰。盼望有更多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氛围,去倾听、去汲取、去思索、去融合,进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12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18年“青蓝双馨”工程 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4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珠琳镇中心学校2018年“青蓝双馨”工程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以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为载体。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听评课教师按要求分组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采取议课的形式,直面而谈,帮助磨课教师磨掉“毛刺”。磨课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求形成“优案”,展示第二次公开课。

周程仙老师以一首动听的《虫儿飞》带领着孩子们进入《我是一只小虫子》,她的课堂亲切自然,孩子们兴趣盎然。刘武现老师,杨志双老师用几幅漂亮的小虫子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入课题《我是一只小虫子》,杨老师温文尔雅的言语,呵护着每位孩子的心灵。刘武现老师的课把孩子的笑点全集中在一起了。学习生字时,也是笑点不断。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孩子们把这节称为“搞笑课”。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教学风格。李琴老师的《数学广角—搭配二》以一条主线展开教学设计,并利用文山州庆60周年图片告诉孩子们数的组成,带领孩子们从穿衣服,吃早餐,去游乐园玩耍,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廖子才老师以自己的穿着打扮告诉孩子合理的搭配是一个人良好形象的开始,从而进入课题《数学广角—搭配二》,廖老师把实际的衣服带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搭配,享受到学好数学带来的巨大成就感。马俪芹老师以一个闯关游戏开宝箱为主线,数字的组合密码,衣服的搭配都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教学,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乐趣,享受到学好数学带来的巨大成就感,让学生能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同一课题,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肖廷丽老师的一节《她是我的好朋友》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人物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教学如行云流水,通顺流畅,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意境。肖老师语态亲切自然,落落大方。刘忠老师的一节《金色的鱼钩》我们看到的是朴实之美。回归本色,呈现常态、朴实之美。一句话:简单且实效。我上的《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有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并在游戏中深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课堂气氛不好,知识点讲解复杂,时间把握不足等等,我要向其他老师学习。

我最敬佩的就是廖副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认识小数》,一个

概念性的课,被她讲的生动,清晰。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直观演示,用尺子画一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鼓励性语言,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自发的掌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交流平等、畅通、有效。学生的笑容挂满脸上,知识记在心上,廖老师的课堂精彩极了,她是我的偶像,不管是上课还是平时的工作都很出色,她的身上有许多我学习的地方,向她靠齐。

此次活动对我提高很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他人的优教育的路上不再孤单,有这么各团队在引领着我们前进,希望我们的团队更上一层楼,希望以后自己可以抓住更多机会提高自己,磨去棱角,改变自己。加油吧!

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

第13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富源县老厂中学

孙学富 10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曲靖市数学教学竞赛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各县、各学校的教师的精彩授课,从他们的教学中我更深刻的体会了什么是高效课堂、体会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各个教师的讲解都非常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是富源县胜景中学程丹丹教师讲授的《平方根》一课,使我印象深刻。她的讲解生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我受益匪浅。

高效课堂,重要的是“高效”二字,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过程,大家普遍都认为只要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就能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认为说我已经做了,而是要把这一环节落到实处,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讨论了,还是流于形式,还是有同学借讨论的机会抄袭。笔者认为:在讨论这一环节教师要巡视指导,甚至还可以参与到其中,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在此环节中,参与本次竞赛的大多数教师都做得很好。

其次,要达到“高效”的目的,还要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引导者,课堂上的45分钟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程丹丹教师不但讲得生动,而且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给参赛者以及观摩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本次竞赛的教师之所以能这么成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教师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教学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其次,驾驭课堂的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 总之,参加本次观摩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它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感激学校给我这次观摩学习的机会,因为通过观摩学习使我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因此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第14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11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湖北省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通城县教学研究室协办的《走进名师的真实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活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观摩和聆听了三位苏派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和专题讲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教十年书的感受。置身于课堂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或与生促膝谈心,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不愿离开。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 叹不已。

在林老师的《雾凇》阅读教学,我记得他对一名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把你的喜欢读到脸上去,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读好。”顿时,让学生紧绷的心弦突然松开了,学生的激情立刻得到释放;朱老师的课外话题,老师叫某某,老师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等话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这些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方法都是 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老师们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学生学得轻松,让听课的老师叹服。林春曹老师的阅读教学的学习气氛使我受益非浅,他那言意兼得的教学途径和课堂意境,使学生长久伫立、流连忘返,沉浸在美的熏陶当中。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名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在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课堂展示后,我觉得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2、要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对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3、从教学内容总体出发确定好每节课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每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再精心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

4、注意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使用要合理恰当。

5、教书、育人为先,教师要目中有人,时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培优扶差,让所有的学生始终在进步的状态中。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保证成绩的重要渠道。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提高,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今后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做更好的诠释

李拾林

第15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小枧中小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城市学院

袁源

2011年5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小枧沟镇中心小学举办的教研活动,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走近名师,让我聆听名师的教诲,一睹名师的风彩。两天的观摩研讨让我收获颇多。各位老师的互动交流,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我真正认识了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更好的驾驭教材的重要性。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切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或是谈话、或是集体唱一首歌曲,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不仅起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而且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权利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比如孙金霞老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践行,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过是一个引导者,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 123 -

第16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唐原小学王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王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组织下,一节令人耳目一新的数学课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置身于王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他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或激发学生积极发言,或与学生促膝互动交谈,或与学生共享成功喜悦,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依依不舍。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王老师的课,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格局,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具操作和活动让学生亲手做,课文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自通过阅读找,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自己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和归纳,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讲解,自己纠错„„而他一节课并没有说几句话,但句句点拨到位,总结概括精辟。

亮点之二就是能够以训练为主线。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既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王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了对学生的训练,有对数学概念的描述训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质疑习惯和能力的训练,课堂达标训练等。通过多种训练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亮点之三就是师生、生生大互动,课堂气氛掀高潮。精彩的课堂不是“静”,“动”的课堂最精彩。因为课堂只有通过“动”,才能让师与生、生与生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才能让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得到碰撞,认识产生共鸣。王老师的课在各个环节都有频繁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由教师控制的,而是自发的,油然而生的。或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或释疑解惑时„„课堂上到处都在自发的互动交流、争辩、探讨,整个课堂像一锅开水,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王老师那扎实的数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的精神,认真过硬的书写,勇于探索的态度,口若悬河的回答,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而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观念得到了转变是最根本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②爱钻研,善于动脑子、想办法。王老师的功底非常扎实,学科素养较高,能深入研读教材。③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改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更新观念,以人为本,钻探教材,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李群

2014.6.3

第17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迭部县电尕学校:杨仁青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甘南州合作市合作第一小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教师的精彩授课,尤其是三年级四班老师讲授的《科利亚的木匣》,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讲的真是生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我受益匪浅。

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教十年书的感受。置身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或与生促膝谈心,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不愿离开。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刘老师的《科利亚的木匣》亮点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我记得他对一名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把你的喜欢读到脸上去,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读好。”顿时,让学生紧绷的心弦突然松开了,学生的激 情立刻得到释放,我感觉这一点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老师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在合作藏小听老师们授课,学生学习藏数学的学习气氛使我受益非浅,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去学习数学,让学生直观地明白那些难懂得地方,以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名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数学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②驾驭课堂

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总之,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吃透教材,摸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为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希望藏区的民族教 育有快有好的发展。

第18篇:优秀老师见习观摩心得体会

五天的见习观摩已经结束了,此次见习观摩托可以说是天天充实,日日精彩,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让我学到了更多的教学知识,得到锻炼和提高,更领略了易道手脑速算的风采。

1、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素质,带动课堂气氛。

在没有学易道手脑速算之前,我认为手脑速算和珠心算是差不多的,但当我在总部正式培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们易道手脑速算相对于珠心算来说。更能孩子易懂、易学、易记住。就比如给我们培训的一名老师和我们介绍过,易道手脑速算只要让孩子学会以后,就能学以致用,终身授意。而且在其中的一节公开课中,我领略了速算老师上课实实在在,而学生学得扎扎实实的教学特色,感受到速算老师那准确简炼的教学语言所带来的感染力,体会到老师幽默的语言里,更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快乐,轻松。

2、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我所看到这几节公开课的老师都具有较高的课堂而皇之驾驭能力。特别是跟我们一起来回来郑老师,还有之前在合肥培训的葛老师,在她们所上的这几节课,其中都以游戏、故事、比赛形式上课,学生活动大,但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很顺利。我发现她们是用及时准确的要求规范小朋友的行为,体现了高超的课堂而皇之驾驭能力和教学要求。

3、培训汇报反思。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优秀老师。确实不容易,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也切实的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我一定要博采众家之长,好好努力,为做一名优秀老师而且努力,加油!

第19篇: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切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 (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中学语文教学》2001.7)

第20篇:韩军《老王》课堂实录

韩军《老王》课堂实录

1,这是老韩对《老王》一课的新颖解读和教学。从2012年,我就如此解读和教学。在老韩2012年如此讲读《老王》之前甚至至今,语文教坛对于《老王》的解读和教学,成千上万的语文同仁,都基本是一个教学模式——即赞颂老王的善良与坚韧,赞扬杨绛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精神,即抓住“愧怍”二字——成千上万语文同仁,没有一位脱离这种“窠臼”。我觉得,“窠臼”并不可怕,如果解读精准,即使“窠臼”,即使模式化,怕什么呢!

然而,整个语文教坛这种对于《老王》的“千篇1律”的“窠臼”解读,一是根本误读了、歪解了《老王》,二是浮面地、浅解了“老王”,三是完全误解了杨绛。

一句话,《老王》本来是一篇“讽文”,整个语文教坛都误读为“颂文”;《老王》本来是一篇“叹文”,整个语文教坛误读为“唱文”!也就是,把“讽与叹”,误读为“颂扬和歌唱”!

老韩,经过断断续续两年的深入阅读,研究,发现《老王》此文,重点在说一个字“运”!“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这一句话,成千上万的语文同仁,只关注其中的那个“愧怍”,没有一个人抓住“运”这个字!《老王》通篇就写一个“运”字,具体来说,《老王》就是写“老王之不幸运,杨绛之万幸”;细致来说,就是,“老王是不幸中的大不幸,杨绛是不幸运当中有万幸”。杨绛的《老王》和写《老王》的杨绛,在“叹”——“命运感”,在“讽”——“命运”背后的那只巨手!

《老王》通篇在叹“运”、讽“运”,这是老韩第一个发现的!大言不惭地说,老韩对于《老王》的这个解读,是对于过去千篇1律解读——赞扬老王善良与坚韧、杨绛的愧怍反省精神——的反拨。是对整个语文教坛“误读”《老王》的反拨,是对整个语文教坛“浅读”《老王》的深化。

值得高兴的是,我的《老王》解读,被越来越多的同仁的借鉴、因袭、遵循、沿用,“跟着老韩的《老王》之路走!”围绕着“运”字,“不幸运与幸运”来进行解读教学同仁,越来越多!这就是老韩的“拨乱反正”之效。

为什么整个中国语文教坛、诸多同仁都误读、浅读《老王》,请大家深思。

2,这是“读+写+说结合”的课,

本课教学目的和核心是:

训练当堂写作——给老王写信

训练即兴说话——打老王电话

3,贯穿理解老王命运及追索老王命运之原因,

4,从认读字词开始,本课没有预习,没有后续,“一课时完成”。即不允许讲成两个课时,更不能讲成三个课时。

(如果您复制转发,请把韩军注和说明,全部复制。《语文教学通讯》和所有其它网站刊登本人的《老王》实录,都不完整,敬请以此为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师:今天学《老王》。先学字词。

生:愧怍翳

生:镶嵌

生:骷髅攥

师:伛,yú。

师:杨绛有两段话。(幻灯展示)

生:(读)“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杨绛”

师:人有命运吗?

生:有。

师:老奶奶是清华、北大教授,连她都说人有命运。

师:杨绛又说了一段话。

生:(读)“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杨绛 ”

师:她是不是迷信啊?

生:不是。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

生:“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

师:不幸的人是谁? 生:老王。

师:(故意说错)“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老师说对了吗?

生:不对。

生:是幸“运”不是幸“福”。

师:哦!那杨绛老奶奶为什么不写幸“福”呢?(幻灯片,一个大大的“运”字。)

生:“运”。

师:“运”字,是《老王》的核心字!运,强调时机、机遇、运气。“福”,强调跟物质生活和享受相连的状态,充足、充裕、美好、齐备、顺利等等,就是‘福’。杨绛在《老王》中强调运,时机、命运。

如果把“幸运”分成十大要素,大体就是“身份的运、婚姻的运、工作的运、住房的运、亲人的运、层次的运、身体的运、寿命的运、族群的运、时代的运”。具体看老王如何不幸运?先看他的“身份”。他是干什么的?

生:蹬三轮的。

师:他是个体户,还是属于国营、集体单位的呢?

生:个体户。

师:相对国营、集体来说,那他是不幸运的。他为什么没有加入国营、集体呢?

生:“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师:脑袋慢,没抓住时机,运气差,这是“时运”!

他身体是否很棒、很健全?

生:不。老王有一只田螺眼。

生:“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师: 他住的房子很华美吗?

生:(读课文)“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败屋。他有亲人吗? 生:他有个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

师:无亲。他结婚了吗?

生:(读文中的话)“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他有妻子吗?

生:没有。

师:老王属于社会上层,中层、下层?

生:底层。

师: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生:体力劳动者。

师:老王是长寿还是短寿?

生:短寿。

师:少数民族也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但少数民族,客观上有时容易受到歧视。一个人,生为多数族群,还是少数民族更好些?

生:多数族群。

师:老王是哪个民族?

生:回族。

生:(读课文)“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师:他活在安定的年代还是*的年代?

生:*。

生:他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师: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能侥幸活下来,也算运气。老王从*活下来了吗?

生:丧命了。 师:综合看,老王是否幸运?

生:不幸运。

(伴随教学,幻灯依次展示出,“个体、运差、眼疾、败屋、无亲、无妻、短寿、少数、丧命”)

师:这十大“幸运”要素,老王没有一项具备,无一项拥有。老天哪!居然有如此背运的人、悲惨的人!让杨绛惊奇、惊悚、惊叹。

师:他“无保障、无运气、无健康、无华屋、无关系、无温暖、低层次、短寿命、少数族、丧*”,(悲情地吟唱)老王呀,好不凄惨哪!

再看杨绛,与老王比,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吗?

生:(读幻灯片)“杨绛生于1911年,至今103岁,身体健康。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作家,戏曲家,翻译家,著作等身,发行到国内外。丈夫是知名教授钱钟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等身,被称为“文化昆仑”,有一女儿钱媛。”

师:我们结合刚才杨绛的简介,读课文,用十大幸运要素,来衡量一下。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总结出,杨绛是教授,有好单位,时运好,身体健康,住楼房,有亲人,有丈夫,还长寿,是汉族,从*中活过来了。幻灯打出:“教授、运好、健康、楼房、有亲、有夫、上层、长寿、多数、活过”。)

师:杨绛幸运。她的“幸运”只是与老王比,相对“幸运”。杨绛一生,其实也历尽苦难和沧桑。杨绛有没有不幸呢?

生:有。她的不幸是生活在了动荡的年代。

师:*她也经历磨难。她说自己“幸运”,有自谦的意思,她自己其实也遇到了种种不幸。然而,与老王比,毕竟是不幸中有万幸!她的的确确比老王幸运。

师:本文主题,就是“两种奇特、不寻常命运的全面对比”。 生:(读)

“一个极圆满、完美、和谐、幸福、辉煌。

一个特残缺、悲惨、不足、不幸、凄凉。

一个和和美美、圆圆满满,

一个凄凄惨惨戚戚。

一个事事如意、事事顺遂,

一个事事不如意、事事不顺遂。”

(幻灯打出大字“运”)

并展示本文主旨——

“对于人各有运的觉悟(觉察和感悟)

对于命运不平的叹惋(感叹和哀惋)

幸运者对不幸的愧怍(惭愧和惭怍)”

师:杨绛对于“人各有运”,有觉察,有感悟;(教师让学生简化组词“觉悟”)。杨绛对于“命运不平”,有感叹,有哀惋;(教师让学生简化组词“哀惋”)。“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有惭愧,有惭怍;(教师让学生简化组词“惭怍”)。——杨绛睁大了一双惊奇、惊悚的眼!为“造物主”惊叹,为老王叹惋!

有没有命运?命运平等不平等呢?

生:有命运,命运不平等。

师: 全面地、准确地说,本文最核心的那句话,“一个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应该如此表达,“一个‘不幸之中相对幸运’的人,对于„„

生:(接续)“„„对于‘不幸中更不幸’的人,感到愧怍”。

师:弥留之际,老王给杨绛送鸡蛋、香油,一方面,是来看望杨绛,与他最敬仰的杨绛教授作告别,同时老王也奢望从杨绛这里得到最后一丝的人间温情;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在计划经济年代,老王也靠从农村贩卖鸡蛋、香油、冰块等物资到城里,赚取少许合情合理的利润,(当然还包括蹬车赚钱),养活自己,维持生存。因此,老王此时送鸡蛋、香油,并非“免费赠与”,老王此时真的有一点“功利”目的。这种“功利”目的是正当的,合乎情理的,与跟杨绛的情谊并不矛盾。

老王弥留之际来看望杨绛,一方面,是老王知道自己大概不久于人世,于是与杨绛夫妇作最后的诀别——因老王一直敬仰杨绛夫妇,把他们当作知心人或亲人。另一方面,老王大概也在为自己的后事(埋葬)做准备,比如用鸡蛋、香油来换钱,买白布——老王是回民,死时,裹着白布。

可是,老王弥留之际的“病状”,实在太“恐怖”了,杨绛作为胆小的女子,的确被吓着了,只顾了“胆怯”、“慌张”,没有顾及其它——比如留老王坐下,问病,关怀,安慰,喝茶,啦呱,嘘寒问暖等等。还要说明一点,杨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像老王敬仰杨绛那样,同等地把老王当作知音、知心人、亲人——这也是可理解的,毕竟,两人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相差过于悬殊,难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共同情感。杨绛只想与老王“平等交易”、“不亏欠”(甚至我们合理推测,也许多给老王一点钱)。所以,给老王钱并非“侮辱”。老王卖出香油、鸡蛋拿钱,不是义务赠送,丝毫也不“低俗”,并不有损于老王的人格。

生:老王太无奈了。

师:当杨绛听老李说老王“早埋了”,感到震惊,一震惊于老王“命运”的悲惨、残缺、不平、无常,惭愧于招待弥留之际的老王不周,惭愧于对待老王有精神上的亏欠。就是“惭怍”。

师:假如你们是杨绛,假如老王能读懂杨绛的信,杨绛怎样表达自己的愧怍?请以杨绛的名义给老王写一封信。

《遥寄天堂——杨绛的一封愧怍的信》

生:(埋头写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师:(选择学生,让其读信。) 生:“老王同志,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是不是能吃饱了,是不是不用在像现实生活中那么劳累了呢?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惭愧。明知道你送鸡蛋香油只是为了顺便和我唠嗑,求我安慰,仅此而已。而我却慌张地没有留下你,给了你钱,送走了你„„”

师:(即兴点评)嘘寒问暖,站在对方角度,很体贴,很细心,真疼人啊。

生:“老王啊,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吧?文化大革命十年终于过去,仍记得那日听到你的死讯后,我是何等震惊、惭愧。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心底实在,我都看在眼里。那日你来我家送香油鸡蛋,就见你有些虚弱,你强撑着,我呢?竟然没有安慰弥留之际的你,拿钱送走了你„„”

师:(即兴点评)好像是《老王》续篇。你的文字不简单。注意,给钱并非侮辱老王。

师:(展示“命运”两大字。)

老王的所有苦难,似乎都是“命运”造成。可我们为什么不去追问“什么造成了老王的命运”呢?!想想,谁造成了老王这种命运?难道只有杨绛应该表达愧怍吗?谁更应该先于杨绛,表达愧怍呢?

生:(让学生读课文)“北京解放后„„”“三轮车都组织起来了„„”

师:注意“咬文嚼字”三个词语,“北京”、“解放”、“组织”。老王的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生:北京,解放后。

师:解放后,为何会有这种事呢?

(老师展示北京人民庆解放的图片)。

师:(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老百姓如此欢欣鼓舞,为什么在北京还有老王这样的人呢?

我们来“咬文嚼字”,“解放”:英语,liberate,set free,“解放”几乎等于“自由”(liberate=liberaty),就是给人幸福,给人保障,给人温暖,给人自由,有吃,有穿,有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王却无吃无穿无住,甚至没有当个体户蹬车拉人挣钱的自由。老王没有被“解放”,反而被束缚了。由此看,解放后我们的社会是否健全、完美呢?

生:不健全、不完美。

师:所以,才有之后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甚至北京,同样不健全,还有“灯下黑”,才导致老王命运如此不幸。当时蹬三轮车都是“组织”起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咬文嚼字”,“组织”,就是组成了国营或者集体单位,不允许单干。“组织”里的人,发工资、分房子,有医疗、有养老。老王作为单干户,则什么都没有。全靠蹬三轮,一分钱都要去挣。

师:老王说自己“脑子笨,没绕过来”。请大家反思,假如你是当时“组织”里,国营或集体三轮车公司的领导,你应如何耐心、细心劝说老王?即使老王脑子再笨,也能让他“绕过来”。

生:(模仿)老王呵,我们单位发工资,分房子,有医疗,有养老。你是单干户,不加入组织和集体,那可什么都没有,没有工资,没有房子,没有医疗,没有养老。

师:很棒!你说得这么耐心、细致,还加上对比,那么,老王是不是就爽快地跟你走了?

生:脑袋就转过来了。

师: 可是当时“组织”里,就没有人给他如此耐心细致地动员、解释,没有人真的把老王放在心上。谁该负责呢?

生:当时北京市政府。

师:当时的北京市工作做得是否细致、全面、完善?

生:不细致、不全面、不完善。

师:如果老王加入了集体或国营三轮车“组织”,有了工资、住房、医疗、养老,老王的后半生,还会如此悲惨吗?

生:就不会了。

师:谁应该首先感到“愧怍”?

生:应该是当时市政府。

师:他是个单干户和残疾人。一个健全、完美的社会,是否应该给他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

生:应该。

师:无论老王工作与否,政府都该给这个单干户、残疾人一份钱。他如果得了病„„

生:政府应该报销药费。

师:能不能让政府养老?

生:应该。

师:健全、完美的社会应该是这样。这不仅仅是“命运”问题。我们还应该深思和追问,是什么造就了个人的命运!政府对残疾的单干户,照顾应更全面,给予更多阳光照拂。

师:再对一个词“咬文嚼字”——“取缔”。

生:政府还取缔了老王“拉客”的工作。

师:“取缔”三轮车拉客,咀嚼“取缔”二字,这个词,有无商量的余地?政府什么作风?

生:不商量!不讲理!

师:政府考虑过老王这样的人的生活了吗?“取缔”后,就截断了老王生活的全部经济来源。如果你是市长,你应该怎么做?

生:给工作,给工资,给房子,有养老,有医疗。 师:我们再来“咬文嚼字”——“我不是要钱”这五个字。

老王与杨绛夫妇是朋友,“不是要钱”,一方面表明是一种友情,另一方面是老王“不敢”要钱。那是一个荒唐的时代,单干户如果从事经营,发生金钱来往和经济交易,就是搞“资本主义”,就犯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单干户干活收钱,是自由的。鲁迅的《一件小事》,写的是北洋时期,鲁迅坐三轮车,拉车的可以大胆收钱。《骆驼祥子》是民国时期,祥子也可以自由收钱。为什么解放后就不能单干、不能收钱了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的确需要健全、完善。

生:不健全。

师:这就是造成老王命运不平的根本原因!以致我们的社会最后走向了“文化大革命”。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开放。

听说现在改革开放了,北京换了市长了,也听说老王在天堂里安装上电话了。你们就是北京市年轻的新市长,请给老王打一个电话,表达对老王的愧怍。

《遥问天堂——新市长的一个愧怍的电话》

谁先来说?

(师扮老王)

(生与师打电话,课堂进入高潮。)

生:喂,老王!我是北京市市长。我想向你的悲惨表达歉意!我们工作不周到。

师:你知道哪里做错了吧?

生:应该给你提供工资、住房、药费等保障。

师:还取缔单干户拉客吗?

生:不取缔了,还要发展呢!

师:我这里还有药费单据,能报销吗?如果你们弥补不了我老王,你们就好好对待现在活着的单干户、残疾人,给他们提供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吗?

生:过去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现在已经吸取教训了,已经对单干户、残疾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保障了。

师:我听说现在北京的房价特别高,单干户、残疾人,还有下岗工人等社会弱势阶层,都买不起呀!你们怎么照顾?

生:我们专门给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住房。让他们交很少的钱,就能住上漂亮的房子。

师:是吧!我现在真想回去,再活一回。

(又一学生扮演市长,给老王打电话。)

生:老王,你好!我们过去亏待你了,对你照顾不周,请你原谅!

师:我能不能说点个人问题(害羞状),单干户,下岗职工,农民工,老弱病残人员,他们的个人问题,如何解决?

生: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政府出面,开办婚姻介绍所,当红娘,专门给你们解决个人问题。

师:有这种电视节目吗?

生:噢!我们可以为你们社会弱势人员开设《非诚勿扰》节目,让你们上电视找对象。

师:你们想得的确周到了。可是,你们欠了我一件大事!

生:什么大事?

师:我死时,你们把我埋葬在哪里了?从课文中咬文嚼字——

生:“埋在什么沟里”了。

师:什么动物埋在沟里?

生:狗猫、垃圾等等。

师:拿我老王当人吗?

你们欠我一个什么?

生:欠你一个追悼会。

师:我记得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里面说(展示幻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读)“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你们遵照毛主席的话,给我补开一个追悼会吧。

展示悼词(学生朗读,韩军唱):

“叹老王,好苦命只眼看世瞧不清。

败屋憩身睡可宁,绝了血缘亲人哪,无妻伴你走一生,谁给你温一碗饭哪,谁给你把那破衣烂衫缝一缝!

三轮单干养活命,垂垂年老又得病,为回民,少数民族,孤独寿终!无人送葬自送自呀,一丈白布,把自个埋在了野沟中!

叹老王,遭乱世,茫茫天宇,孤雁伶仃,只叶飘零。

苍天呀,咋就这么不平等。

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

(师谱曲、深情演唱。悲天悯人、痛彻心扉。)

(最后,幻灯屏幕上打出一行醒目的黑体大字:“不幸的人死去,不是死者的悲剧,而是活着的人的悲剧。”)

师:下课!

【注: 由于民粹主义思想影响,杨绛夫妇这一代知识分子,对老王这样的体力劳动者,从整体上是心怀尊重和敬仰的,这种尊重和敬仰是由衷的,然而又是抽象的。也就是说杨绛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宏观思想上抽象地认同,老王这样的体力劳动者,比杨绛和钱钟书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更伟大,杨绛他们由衷相信“卑贱者更聪明,高贵者更愚蠢”(其实这种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偏激的民粹思想。在此老韩不展开说。),杨绛他们真的觉得知识分子的衣食,来自于工农等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属于“不劳而获”,因而比工农更低贱。然而,悖论是,杨绛他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却又很难从个人的具体情感上由衷敬仰老王这个阶层,很难从具体言行上,把老王当作知音和朋友,很难落实他们对下层体力劳动者的“尊重”、“敬仰”。这(尤其前述“民粹思想”)正是杨绛“惭怍”的深层次的思想根由。——记写在这里,但并不是讲给学生的。老韩】

文/韩军老师(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daodoc.com/p/9c4c470ae4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韩军老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韩军老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