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长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8:44: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5日)

同志们:

根据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就今年经济工作情况和明年安排讲八个问题。一会儿,荣竹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一、关于今年全市经济工作情况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挑战的考验,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预计主要经济指标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一)保增长取得积极成效。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政策,及时出台实施3600亿元投资计划和房地产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帮扶企业活动,全市经济逐季回升向好。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350亿元,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0亿元,增长13%左右。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94个,资金4.6亿元,省调控资金24.1亿元,前三批171个项目已基本实现“三个百分之百”。“项目推进年”23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左右。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1453亿元。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去年的3.9:32.1:64调整为3.7:33.6:62.7。在全部投资中,农业和社会民生投资占17.4%,高新技术占8.7%,现代服务业占42.1%,基础设施占23.5%。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亿元左右,增长18%。启动67个棚户区改造片区,建设安置房210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住房4.7万户,改造危房2670户。商品房销售面积397万平方米,增长21%。家电下乡销售收入4亿元,增长3.4倍。加大稳定外需措施,实现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出口30亿美元,降幅进一步收窄;实际到账外资9亿美元,增长4.2%。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加快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5.8:44.1:50.1调整为5.5:43.1:51.4。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工业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发展政策,预计完成工业投入530亿元,增长2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11%左右,利税405亿元,增长1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0%,提高2.67个百分点。吉利轿车、青年商务车等一批大项目投产。加大服务业发展促进力度,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5%,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软件服务、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11%、30%、17%、10%。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市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3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49项,占全省50.1%;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2

2 万件,专利四项主要指标居全省首位。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分别下降5.5%、1.59%和4.88%,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其中,二氧化硫减排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城市功能形象全面提升。坚持抓城建就是促发展、惠民生的思想,牢牢把握全运会、园博会历史机遇,累计投入1400多亿元,实施了80项重点建设工程和90项重点整治项目, 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攻坚战。小清河改造一期工程、大明湖扩建及护城河西线通航、快速交通、重点道路建设等重大城建项目和一批“四供两排”设施相继竣工,奥体文博片区初具规模,西客站片区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八大行动,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成效显著。举全市之力办好全运会、园博会,建成“东荷西柳”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园博会展园建设总数108个,创历届之最。

(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全面贯彻强农惠农政策,市财政“三农”资金投入16.5亿元,增长17.9%。粮食总产288万吨,增长2.4%,连续七年获得丰收。加快发展城郊型、都市型农业,建设15处特色品牌基地、30处都市农业园区和60个观光休闲农业精品项目。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家和2011家,新增30家和912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客车、自来水。重点扶持10个小城镇建设,加快落实扶持商河发展18项政

3 策,县域经济活力增强。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土地流转试点顺利开展。

(五)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740元、7720元,增长9.3%和7.5%,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保持在100.5左右。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企业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落实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615万元。棚户区改造动迁居民15.3万人,8000户居民陆续回迁。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整体搬迁村庄105个。市财政投入教育8.9亿元,增长13%,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积极稳妥防控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疫病,实施“卫生强基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到222所,建设改造村卫生室2377所,新农合参合率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过去的2009年,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特别是全运会和园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美誉度、市民自信心全面提升,全市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发展信心和拼搏精神得到极大增强,我市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投资增长势头有所减缓,民间投资低于国有投

4 资增幅约30个百分点,外需萎缩局面未有大的改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部分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尚未摆脱困境,重点调度的156种产品中,有79种下降。民生保障和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差距较大,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城市承载功能不足,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逐步解决。

二、关于明年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从国际经济发展看,世界将面临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贸易、资本等诸多不确定性,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开始成为发展主流模式;从国内看,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提下,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各地将展开以资本、人才和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竞争;从###发展看,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后全运时期的发展主线,省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以创新为先导、高端产业为驱动的新阶段,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谋划全市经济发展,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清醒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把明年工作做得更好。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5 其次,必须抓住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的内生性和拓展性;第三,必须在惠民生、保稳定上实现较大突破,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根据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对明年工作的总体部署,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4.14%,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有所下降。市里还将提出明年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高新区和有关部门。

确定上述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方向。明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们增强内生动力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综合考虑了发展要求。保持适当发展速度,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上来。三是充分考虑了明年我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投资看,列入今年“项目推进年”活动的近170

6 个大项目,明年将继续建设,还要启动一批民生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特别是新确定的1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投资将达4000多亿元,实现投资平稳增长有较好的基础。从消费看,国家将出台鼓励消费系列政策,全运会后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消费增长的动力更加强劲。从增量看,有53个工业大项目明年上半年前将竣工投产、达产见效;国家将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为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大机遇。因此,我市总量扩张、结构升级的支撑条件总体好于今年。考虑这些积极因素,把明年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确定为11%,是留有余地的。四是目标体系做了充分论证衔接。组织有关部门对明年目标任务做了深入分析,与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精神衔接,并经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定。总之,明年目标的设置,符合中央、省委要求,符合我市实际。希望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明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但将在力度、节奏、重点方面做出必要微调。我们要把握中央政策导向要求,在稳定扩大需求规模的同时,力促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一是充分发挥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的先导作用。今天的投资

7 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全力抓好支撑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重点抓好在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新上项目。把西客站片区、魏家庄片区等1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作为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重汽产业园、鲁能产业园、浪潮和富士康LED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城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加快轨道交通、沿黄湿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完善重点项目分级联系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抓好项目筛选储备,着力增加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社会民生、高新技术、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增项目投资,搞好项目接续。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二是努力培育拓展消费增长点。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群众消费预期。落实好家电汽车下乡、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小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征等促进消费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提升社区商业、家政等便民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工程,建设600个标准化农家店,增设39处、10万平方米便民菜市场和250个社区便民网点,改造提升一批特

8 色商业街。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切实改善消费环境。

三是把外经贸工作重点转到拓市场、保份额、促平衡上来。扎实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深度开拓“金砖四国”、非洲等新兴市场。抓住与台湾直航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台经贸合作,引导企业用好在线广交会等对外贸易平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扶持有出口潜力的中小企业建设自主营销网络,力争实现外贸出口33亿美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围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实施产业招商。特别是围绕香港房地产、日韩现代服务业,做好项目策划包装,确保完成利用外资指标。强化外商投资产业导向,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资,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积极争取世行、亚银优惠贷款,做好国外贷款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加大服务外包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和招商引进,扩大日韩外包业务,拓展欧美市场,推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市”和“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力争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收入翻番,实现2亿美元目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力争新设30家境外企业,15家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

四是加强要素供应和政策保障。加强筹资融资,落实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承诺的950亿元贷款,策划组织好各类银企对接活动,新增融资额争取达到200亿元以上。加大对

9 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特色产业提升“四项计划”,加大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政策支持。全年争取3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3至5家企业在三板市场上市,引进3-4家外埠、外资金融机构,设立3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做好土地熟化、收储和市场配置,集中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搞好对企服务,做好煤电气油运等重要生产资料保障,加强价格监管,确保有效供给。加强财税征管,合理安排支出,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长远发展的紧迫任务,切实抓出成效。

一是着力建设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工业体系。把转方式、调结构与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扶持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大抓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规划,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化、半导体照明新材料、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和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规模化、跨越式发展,确保增长25%以上。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入,确保北车风电产业园等24个项目明年上半年竣工,加大鲁能电工电气等32个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全市落地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度投资额达到650亿元,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

10 资比重85%以上。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分别超过1000亿元,冶金钢铁、石化化纤、食品饮料、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要实现存量优化提升。重点企业、各省级以上园区要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力军,加快培育30个重点产业集群,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利税、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要达到30%以上的增幅,8个省级园区也要实现较大突破。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提升六大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驻济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节能减排、光电风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服务器、大规模集成电路、传感网、物联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0家,培育100家创新型企业和30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办好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第五届信博会和第六届科技展交会。组织开展“5150”工程,引进扶持一批海内外领军人才及创业团队,抓好企业家培养工程。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继续抓好百户耗能企业和十大节能工程,从严控制“两高”行业发展和低水平建设,完成小火电关停任务,实施早期脱硫设施再提高工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创建扬尘污染控制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等大气环境综合防治。

二是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把促进服务业发

11 展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拓宽领域、增强功能、扩大增量、提升层次,增创发展新优势。要加快金融保险、信息软件、现代物流和旅游会展四大区域性中心建设。以魏家庄片区改造和西客站片区建设为契机,推进金融商务中心区和后台服务区建设。抓住部省市共建中国软件名城机遇,提升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齐鲁软件园等建设水平,加强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建设,推广3G网络应用,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数字泉城”内涵。把握###都市圈加快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政策,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按照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求,加快旅游、会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发展。策划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做大做优品牌展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以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数字、网络等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与农业、制造业、旅游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4个动漫产业基地和30个文化园区建设,推出一批具有泉城特色和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项目。积极运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经营模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增强辐射力、带动力。结合新城区和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高档商务等要素型产业,加快推进重点集聚区、园区设施建设,重点培育100家服务企业和100个服务品牌,服务业投资增幅要力争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0个百分点。

12 三是积极发展都市型、城郊型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做大林木花卉业,积极发展现代渔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培植壮大30个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0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水北调###段、东湖水库和腊山分洪工程建设,完成卧虎山等3座中型水库及3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田山、邢家渡、胡家岸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完成造林12万亩。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任务。加快推进市区工业和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加大困难县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扶持,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

五、切实把城市建设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战略措施抓紧抓好 着眼于增强城市承载功能,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配套、加强管理,努力在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完成西部新城、东部新区、小清河片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规划,编制城市综合体发展布局规划,完善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奥体文博片区重点强化生活居住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带动210平方公里东部新区发展;西客站片区重点加快6平方公里核心区、26平方公里中心区建设,带动周边120平方公里

13 西部新城发展;小清河沿岸重点搞好综合整治和连片开发,逐步将沿岸120平方公里打造成集防洪灌溉、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商贸服务于一体的特色景观长廊和服务业发展带。改造提升老城区,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简易楼群改造,把老城区改造成为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服务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中心。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一环,用足用好建设用地转换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整合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幅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新区拓展,还是旧城提升,都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优先安排,做到补齐欠账、满足需求、适度超前、支撑发展。年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要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抓好二环西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和张庄路等50条道路大、中修工程,统筹敷设地下管网设施。开工建设济商高速公路和220线平阴段改建工程,尽快启动省会城际铁路建设,支持京沪高铁西客站、石济铁路东客站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鹊华和玉清水厂升级改造,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提升防汛能力。加快推进浆水泉、莲花山、西客站、大学科技园热源厂建设,完善城区天然气输配系统。坚持“公交优先”,搞好大型公交停车场站和换乘中心建设,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水质净化四厂、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柳行河、龙脊河等4条干线河道、18条支线河道的截污改造工程。加强对

14 10家已投运污水处理厂监管,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排放。

三是推进特色和生态建设。完善保泉综合措施,实现正常降水年份群泉持续喷涌。做靓泉城特色标志区,深化古城改造规划策划,开展百花洲等起步区改造试点,推进东护城河通航改造工程。严格落实南部山区水源地保护措施,抓好南部山区绿化和城区绿化,加快西部森林公园建设,建成一批区级公园、街头游园和绿地广场,完成50座破损山体整治。

四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成功举办全运会为新起点,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境界和标准,坚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标准不降、管理不松,加大建筑渣土、违法违章建设和城市脏乱差回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整治力度,把综合整治中的有效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继续保持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劲势头。按照“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区负总责”的原则,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切实把区街的工作重点转到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上来。健全责任监督考核机制,完善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体制,尽快实现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独立式向统筹化转变,构建管理与执法高效统一的“大城管”格局。

六、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步伐,特别对拟破产的17户企业,要派出指导组,逐个研究破产方案,盘活存量资

15 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范围。二是推动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按中央、省部署,适时开展用电大户与企业直接交易、排污权交易试点,推进水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三是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管运营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四是抓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落实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开展扩权强镇和供销社改革试点,支持规范面向“三农”的地区性中心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组织。五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全市改革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着力抓好基本医疗保障等5项制度改革,年内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六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七、着力做好惠民生、保稳定工作

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切实关注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一是努力扩大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解决重点人群就业统筹策划安排。深入挖掘政策投资和大项目带动就业增长潜力,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大力发展就业型产业,抓好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建设,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重点做好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

16 企业职工、就业困难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1万人。二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做好中断缴费人员社会保险接续,将10万城镇无收入老年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开展新农保试点。从实际出发,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加强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补贴。三是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落实好土地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政策,向社会提供1000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基本完成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逐步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完成7万户农村住房建设和1.5万户旧危房改造。加快农村供水、供电、公交、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以上,解决好20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推进教育更好服务于城乡发展。完善政府助学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困难学生助学金全覆盖,落实盲、聋儿童免费就读。实施“1610”工程,建设好职业教育17个实训基地。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外来务工新市民定点学校建设。五是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完成村卫生室规划建设任务,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20元,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项目。六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西部新城建设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为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创造条件。继续抓好农家书屋建设。七是维护社会和

17 谐稳定。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开展“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

八、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

按省要求,尽快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确保改革中取消、下放、转移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落实到位。逐步理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式决策,完善各类公开办事、督查落实运行机制,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设,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办事公开和内部公开,努力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责力度。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强化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监察审计。要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自觉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杜绝铺张浪费,把更多资金用到促进科学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上。

同志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发扬锐意进取和敢打必胜的精神,扎实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开创省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济工作会议市长讲话

申市长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版)

市长在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长版)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长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