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6: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浦江水酣畅流淌,水光倒映出如梦如幻的世博园。10月31日晚,世界的目

光再度聚焦太平洋的中国上海。

184天来,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逾7300万人次参观者,在此相遇,在此欢

聚;184天来,一届“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留下世界大家庭的和谐图景,

留下“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记忆。2010年10月1日,国际展览局局旗在气势

磅礴的交响曲《自新大陆》中徐徐降下,人们依依惜别,留下浓浓的情谊…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

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

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

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

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

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

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 也称World Fair或

World's Fair)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

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

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

林匹克”盛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

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

的 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

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

品, 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

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

赞美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臣,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使人心情激荡。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

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

展览会。而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则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

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上海世博会尚未正式开幕,但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馆数量最多:

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

墙: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

1.世博会的含义: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

展前景的盛会,是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列的世界三大盛会。世博会主要是围绕

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切身自己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

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对这些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

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借助世博

会这个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最新的发明,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以及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思考。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先后举办了17次世博会,

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举办了13次和5次世博会。

2.世博会的意义: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首先是经济意义。比如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大阪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其次是科技文化意义。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活方式是在世博会上被人们认识,得到普及推广的。第三是政治意义。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加速了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融合,在对外显示了国家形象,对内起到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第四是社会意义。世博会举办期长,参观人数多。不同语言的各国游客体会来自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观看不同文化的演出,在场内外进行密切交流,并与举办地的普通民众进行沟通。这一切都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举办地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3.中国申办世博会的历程: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很早。在1851年的首届伦敦世博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自己经营的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展,引起轰动并夺得金、银两项大奖。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我国茅台酒获金奖。1982年重返世博会后,新中国参加了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各届世博会,并于1999年首次主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9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1984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对日本友人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表示赞成。上海从此开始了申办世博会的准备工作。1999年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并成立了申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0年国家成立了以吴仪国务委员为主任委员的2010年世博会申办委员会。2002年12月3日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率团出席BIE132次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作申办陈述。经过数轮激烈的竞争,先后战胜墨西哥、波兰、俄罗斯、韩国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二、上海世博会的特点:从我们的目标看,上海世博会的特点可以用“8个第一”来概括。

1.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管辖的世博会有两类,一类是专业类的,一类是注册类也叫综合类的。1999年昆明世博会是专业类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综合类的。通常专业类世博会举办期短,一般是3个月;规模较小,园区不大;展示的领域比较窄,侧重于某个领域。比如,2008年6月14日开幕的西班牙莎拉戈莎世博会,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举办3个月,园区面积25公顷,有106个国家确认参展。综合类世博会一般规模大、举办期长、探讨的领域比较广,申办竞争也较激烈。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以及上海世博会都是注册类世博会。20世纪末开始,国际展览局规定,每隔5年举办一届注册类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后,下一届注册类世博会将于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

2.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上海世博会场地选址位于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地区,横跨黄浦江两岸,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往届综合类世博会,要么在中小城市举办,要么在大城市的郊区举办,举办世博会后,相关区域通常能够发展成新的城区。近几十年来,还没有直接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的。

3.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该主题一度有些争议,主要是有的人反问,“乡村的生活就不美好吗?”实际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有几个副主题,包括“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选这个主题,主要是表明,我们希望各个参展方共同探讨全球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污染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4.园区面积第一:园区总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围栏区即凭票进入参观的

区域3.28平方公里。日本爱知世博会为1.7平方公里。这也使得上海世博会成为上海解放以来动迁规模最大的单个项目。园区内18400多户动迁居民和270多家动迁单位,顾全大局,很多市民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办博工作。

5.预计参展规模第一:上海世博会原定招展目标是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历史上,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的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到2008年5月30日,已有172个国家和33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其中,包括非7个建交国。

6.预计游客规模第一预;计参观人数7000万人次。历史上,参观规模最大的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人数为6400万。

7.第一次设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会为了更加突出城市主题,规划了15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新实践。这一设想得到了国际展览局的高度认可。城市最佳实践区给了城市一个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为来自世界各城市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城市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平台。丰富了世博会的参展主体、参展形式。(1)参展案例的遴选:为了选出典型的能够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案例,我们组建了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国家建设部等国内外的专家组成,负责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参展城市案例。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选中的城市案例按照1:1的比例建成建筑实物进行展示;二是通过展馆展示城市案例;三是参展的城市通过报告会、论坛等形式进行展示、推荐和交流。经公开征集,全球5大洲28个国家89个城市提交了106个申请参展案例。2008年3月,经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审定从中选出了15个实物案例、40多个展馆案例和一些其他案例参展。国内城市提交的36个申请案例,有3个入选建筑案例,7个入选展馆案例。3个建筑实物案例是:澳门的历史建筑“德成按”典当行、上海的生态示范建筑“沪上生态家”和成都的活水公园。“沪上·生态家”实物案例的原型是在上海申富路568号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工程,它本身包括一个综合办公楼、多层公寓和独立住宅。7个展馆案例包括:香港1个,台北2个,天津、广州、杭州、苏州各1个。(2)城市实践区的规划:城市实践区的规划主要分北、中、南三个部分:北部拟设实物建设案例,包括三组生态建筑,分别以居住、办公和商业为主导功能,充分体现生态街区的发展理念;中区拟设展馆案例,形成四组展馆,相应的展示领域包括宜居家园、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南部将设其他案例,通过剧院式、论坛式、多媒体式等其他形式,在原南市发电厂厂房改造的主题馆区内展示。具有百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占地面积约915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约50米,将被改造为世博会的主题馆之一,即城市未来探索馆。改建后的主厂房,还将成为园区内大规模的区域能源中心,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江水源热泵等10项环保新技术,把阳光、江水、自然风等转化为新清洁能源,力争成为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 发电厂烟囱现高165米,将被改造为高达201米的动态观光塔,集体验、互动、趣味于一身,成为整个世博园区的制高点,暂命名为“世博和谐塔”。 8.第一次开辟网上世博会:有人说世博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和宠儿,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世博会已风光不再。客观上,互联网确实对世博会形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表明,世博会依然是一次伟大的盛会。爱知世博会,虽然地处日本人口密集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地区,原先预计游客1500万,结果达到了2200多万。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所说:“世博会的现场体

验感受、面对面的交流、热闹的氛围、人们之间的互动,视觉、听觉、味觉的享受,休闲的体验,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如果利用得好,互联网不但不会取代世博会的现场展示,而且可以为世博会服务,可以帮助主办方、参展方宣传推介世博会,提升世博会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游客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进行参观预定,参观导引等等,也可帮助参观者和参展者实现互动,增强世博会的趣味性和体验效果。上海世博会将与各参展方一起努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实体世博会与网上世博会的联动,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让世界各地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参与上海世博会。现场的体验感,现场的交流,现场的气氛是网上不能取代的。现场与网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补联动。

2010年出土于成都的太阳神鸟金饰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它生动地再现了“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崇拜,也表达了人类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人类心中的信仰,2008奥运会是,世博会亦是。

世博会是人类不同时代文明的集结地,是未来发展的指灯,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创造环境与和谐共存的生活共同努力。

繁华的城市,喧嚣的市区似乎告诉我们,金钱,地位,声望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这样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不于财富,声望、地位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也许金钱可以带来很多东西,辉煌的外表,贪婪的欲望,却无法带来永恒的幸福。丹麦,作为此次世博会展览国家之一,它的展馆并不着重于外观设计,而是以“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为主题,最具特色的是在丹麦海港水池的中央,坐落着一尊小美人鱼雕塑。这一想法不正是表达了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过后,还是向往简单幸福的生活,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宁静,悠然。

世博会像是一个纽带,连接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缩小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台湾,是我国的宝岛,由于种种原因,调皮的他久久不肯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次的世博会拉近了他们之间距离。台湾馆外形如同一盏天灯,它的设计理念是“自然·心灵·城市”,天灯造型搭配山水,复古中透露着现代,亮丽的外表日夜展演着不同的风貌,带给人们特别的视觉享受。此外,圆球状的灯芯犹如地球,巨大的灯罩把各地的人们包围在同一个空间,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却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如同金鸟负日,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或许,时间可以冲淡内心的伤痕,却冲不走我们的信仰;或许,生活可以击垮内心的脆弱,却无法消磨我们对生命的渴望;或许,伤痕可以阻碍内心的牵挂,却无法割舍我们共同的追求。世博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客人之间一次互相了解的机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本次世博会主题,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每个展览馆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他们将为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世界。

自然、心灵、城市,走进世博会,聆听世界另一个声音;走进世博会,感受世界另一个角落。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很小,积聚起来便会很强大。

走进世博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纵观天下事

指导教师:刘亚静

——文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10-01许峰1001170127

我对新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感受

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

我对新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感受(推荐)

对职业规划的自我感受和认识

对大学体育课的感受和认识

对幸福调查的感受和认识

谈对数字影像的认识和感受

我对乒乓球课的感受与认识

浅谈对高中新课改的感受和认识

我对读书的感受和收获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
《我对世博会的认识和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