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州白泉村书记冯福根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o 10 年第 3 期 基层明珠 记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 口李天良 口孟红军 在河南省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 有一 个坐落在海拔 1 200 余米山上的偏僻村庄——林州市临淇镇白 泉村 。 历史上, 白泉村是个粮少、树少、缺水的贫困山村, 人均年 收入不足 100 元 ; 如今的白泉村 , 林茂粮丰, 百业兴旺, 人均年 收入达到 6200 元 , 户均存款 5 万元 , 存粮超过 1. 5 万 kg, 家家 用上了自来水, 安装了程控电话,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 车进入平常百姓家, 40%的农户拥有汽车、拖拉机�6�8 �6�8 说到这 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白泉村的群众都会 自豪地告诉别人 , 好 福气都是因为俺村有个“福根” 。 这个 “福根” ,就是林州市临淇镇 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 根 。 张福根 , 1940 年 5 月生,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人, 1957 年 担任村干部,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6 年担任村支部书记 至今。 40 多年来 , 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 , 打 旱井, 建水窖, 修库塘, 治理荒山, 修渠筑路 , 脱贫致富, 把一个 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低下的穷山村变成了风景秀美、环境 和谐、富庶安康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一、治穷先治水 白泉村没有泉 , 水贵如油。过去遇上 干旱年份 , 不仅庄稼颗 粒无收, 就连人畜吃水也得远道去取 , 每年仅因此误T 2 万多 个。因远道取水 , 大人、小孩起五更 , 摸黑行走在崎岖险峻的山 道上, 一不小心就坠崖身亡; 因为缺水, 一个个小伙子娶不到媳 妇 , 一个个姑娘远嫁他 乡�6�8 �6�8 同时 , 这里的山 民又很怕水 , 夏季 场大雨就可能导致山洪暴发 , 不仅冲毁农田, 还可能冲毁房 屋、危及生命。 面对特殊的 自然条件 ,张福根决心组织发动全村干部群 众 , 发扬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实行防洪与蓄水并 举 , 大打一场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 让全村老百姓用水无忧。 20 世纪70 年代, 他带领白泉人利用每年的冬闲季节, 在山上打纤 凿石、开山放炮 , 投丁4 万多个, 在各自然村的山岗上挖成了宽 5m、深 3m、总长 20 多 km的防洪渠, 保证了全村几百亩保命田 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80 年代中期, 他们又花了整整4 个秋冬 的时间, 兴建库塘 3座, 蓄水达 3000 多立方米。 从 90 年代以来, 张福根每年都不问断地组织群众 , 因地制 宜打旱井、建水窖, 集中精力解决人畜吃水和种田浇地问题。起 一初, 村民想不通, 怕打井误工、费力, 怕失败 , 他就率先在自家院 内打了两眼旱井, 当年蓄满了水, 第二年大旱 , 他家不但不用去 远处取水 , 而且还让群众到他家挑水, 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了群 众, 于是家家户户动手打井。 张福根因势利导, 在全村开展评比 检查, 树立先进典型, 实施以奖代补 , 调动了广大村民打井的积 极性, 仅 1997~ 1999 年全村每年新打旱井都在 300 眼以上。 在此基础上 , 张福根又摸索出了“半山腰没污染的井水用 来饮用, 田问地头的井水用来抗旱浇地, 家院的井水用来洗衣” 的白泉用水模式。号召群众在山腰打井并埋设管道, 通往院内, 利用山坡的自然落差, 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如今, 白泉村从 庭院、山坡到田问地头, 水利设施星罗棋布, 遍布村庄各个角 落。 全村现拥有旱井、水窖 1684 眼, 库塘 l 0 座 , 人均旱井、水 窖 3 眼, 亩均旱井、水窖 3 眼, 人均蓄水超过 120m , 彻底解决了 全村 550 多口人吃水和洗涤用水及近千头牲畜饮水问题, 还同 时保证了3. 3hm z耕地抗旱点种和植树造林用水。 白泉村现在所 蓄的水源 , 即使连续 3 年不下雨 , 也足够维持全村正常的生活 和生产。白泉人从扁担下解放出来, 再也不用远程挑水了。 2001年 3月, 以张福根为原型、反映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解决吃水难的事迹, 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天上下雨地下流》 , 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2002 年 5 月, 河南省解决饮水困难现场会在 林州市召开, 省政府领导在大会上表扬了白泉村旱井水窖. T 程 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 将白泉村蓄水工程的独特模式作为经验向 全 省推广 。

二、治山治出满 山绿 过去 白泉山穷 , 穷在 山上 没树 , 荒山秃岭、乱石滚滚 , 水 土 流失十分严重。看着白泉村 140O hm 荒山, 张福根寻思着从山 上做文章。 他去外地学习别人的经验 , 又向专家请教, 设计出了 “ 山头松柏盖顶 , 山腰用材林缠腰, 山下经济林坐底” 的水保生 态模式 , 把治理荒山作为改变白泉面貌的根本措施始终抓住不 放 , 而这一抓就是整整 40 年。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 他带领全村群众“ 抢晴天、战阴 天、蒙蒙小雨当好天” , 凭借“一双手两个肩, 一把镢头一张锨” , 个流域接一个流域治理, 一个 山头接一个山头绿化 , 一个沟 壑接一个沟壑栽种, 并采取了“死禁十年不开放, 连管十年不放 松, 大干十年不松劲” 的林业管护措施。 一(下转第 80 页) -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o 10 年第 8 期 试验与研究 的其它性能, 包括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抵抗某些种类劣化 的性能。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于 1998 年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的解释是: “ 当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用途和环 境制定时, 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 可以看出, 上述有关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已经在试图建 立材料性能与结构耐久性之间的联系。当然, 该定义对于环保、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工业废渣的利用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高性能结构 的概念 , 是 由于对结构耐久性问题的 日益重视 而提m的。其基本出发点, 在于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方案及结 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 使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 以较低的总成 本, 提供使人满意的服务功能。 考虑相关经济因素, 可以建立高 性能结构的目标模型如下 : Find X 使 U(x )一 Cc(x )一 CM x )一 L(x )— — }max st. B (c )≥f1 3 ] 其中, x 代表高性能结构方案, 1 3 (t)代表结构在服役期间 的动态可靠性指标, [ p] 代表规范中所允许的结构可靠性指标 水平, U(x )、C x )、C x )及 L (x )则分别代表对应于高性能结 构方案的结构投入使用后未来的收益、结构的建造费用、保证 (3) 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可靠使用所需要的维护费用及结构未来 的损失期望 。 可以看出,高性能混凝土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 础。然而,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获得 , 仍需考虑更多的因素, 如 结构选型、材料种类的选择、设计理论的完善、对结构在服役期 内可能受到的荷载及外部环境作用的考虑、施工质量以及结构 投入使用后正常的检查维护等等。 应该注意的是, 若结构的建造费用 C x )与结构设计可靠 度指标 p 直接相关, 则 c ∽ 与结构服役期内的维护费用 cM (x 存在一定的对立统一性。在保证合理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前提 下, 若 c (x 偏高, 则相对应 c M (x 偏小, 反之亦然。 五、结语 建筑材料的发展, 推动了工程结构的发展, 然而, 结构高性能 的获得,依然和设计人员对各项设计因素的主观把握有很大关 系。 当然, 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部分观点认 为, 提供不渗透的}昆 凝土仍是最廉价和最可靠的解决耐久性以及 提高结构性能的方法。本文试图建立材料性能、结构及结构耐久 性之间的相关理论关系, 以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收稿 日期: 201 0~ 02一 O 5 ( 上接 第 78 页 ) 数十年来,张福根和村民们年年都是冬挖鱼鳞坑和垒岸整 地, 春植杂木林, 夏趁雨季栽柏树林。 全村共计刨鱼鳞坑 200多万 个 , 修梯田4O多公顷, 成片造林 80O hm: , 种植松柏 690 万棵, 引 种泡桐、杨树等用材林 80 多万棵, 栽种杏、李、核桃、花椒、柿子等 各种果树 30 多万棵。 白泉村 1 333余公顷荒山从山头到山脚都披 上了绿装, 形成了“白天看不见村庄, 夜晚看不见灯光, 小雨淋不 湿衣裳, 大雨冲不毁山岗”的生态植被景观。 各个自然村以及沟沟 岭岭都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1996 年 3月, 白泉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 千佳村”的荣誉称号。 2005 年又被命名为“河南省森林公园” 。 治 山绿化不但改变了白泉村恶劣的环境面貌,而且也为白泉人带 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昔日的荒山沟, 如今是一片绿野林海, 成 了名副其实的“ 花果山” , 全村年林业收入达 70 多万元 , 群众满 心欢喜地把这里比喻成白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 白泉村过去没有 一条像样 的路 , 出入只能靠三条 自然形成 的山沟, 走到山外要花 5h。1969年冬, 张福根跑到县城请来技 术人员, 组成党员突击队, 开始向大山宣战。经过半年时间终于 硬化了长 12km、宽 5m的水泥路 , 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也为 白泉村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三、群众的“ 福根 ”近年来 , 张福根大力倡导种植红薯, 群众仅靠卖红薯、磨粉 条一项 , 就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白泉村山山岭岭长有连翘、柴胡等中药材 100 多种, 村民采药每年收入 20 多万元。他还鼓 励村民到外面闯世界, 全村 目前有 1 50 多人在东北、山西等地 从事建筑劳务, 每年可带回近1 00万元的经济收入。 2003 年, 张福根看了电视剧《 刘老根》 之后受到启发, 利用 白泉村山上原有微波通信站的闲置房屋,多方联系协调资金 , 并把自己多年当支部书记的工资拿出来 , 开办了白泉旅游度假 新村, 并开发了景色优美的石门风景区, 吸引了安阳、新乡、郑 州等地多所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前来实地写生 , 每年还 有数千客人来白泉旅游观光。 张福根常说 : “ 当干部只有带头干, 说话才有人听, 做事才有 人帮”。四十年如一 日, 他始终身不离劳动, 心不离群众。每项工 作总是自己先干出样子, 让群众看, 让群众比, 让群众心服口服。 1990年冬, 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 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张福根从县里开完动员会回来 , 就 直接把行李卷搬到了山上 , 在工地搭建了个简易窝棚, 一住就 是 70 余天。有次劈山造田时, 老伴在医院做手术, 大儿子想让 他去医院看看, 他捎信说: “ 工地离不开 , 有你们在, 我就不去 了”。有一年为了保证劳力, 抢先完成冬修水利建设任务, 他把 小女儿的婚期推迟了 4次。 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高血压、心脏病、小肠 脱落、骨质增生等 多种 疾病 , 左 眼已基本失 明, 右眼只有 0. 6 的 视力。白泉群众清楚地记得, 1994 年以来, 他 11次晕倒在治山 治水工地 , 4 次住院抢救, 而每次都是病未痊愈 , 就又跑回工地 和群众一起劳动。 在张福根的领导下, 白泉村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五好村党 支部”、“双文明建设先进村” 。2001年 7月和 2006 年 6 月, 他被 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2年 7 月, 被省委 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农村学习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基层干 部标兵” ; 2004年 5 月, 他荣获了“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白泉村的百姓对 自己的“福根” 更是敬爱有加 , 前几年春 节, 群众 自发地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

优秀村书记事迹

白泉村的教学设计

《白泉村》教学设计专题

泉福9

白眉村书记汇报材料

优秀村党书记事迹

泉阳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圆满结束

白桦泉村书记郑本国先进事迹材料

吴福根个人材料

李福宁书记

林州白泉村书记冯福根事迹
《林州白泉村书记冯福根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