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1: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县委宣传部蓝青

一、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和体现其本质要求。

我们的荣辱观教育本质上要求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形成东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荣辱、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变化,是价值取向多样的反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总是从一定的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中提炼和抽象出一定的价值观念。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必然产生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就成为一个突出的时代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的必然反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多样的价值取向中,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本质上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八荣八耻”教育是“五爱”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与深化。“八荣八耻”涉及到爱国与卖国、为民与背民、科学与愚昧、勤劳与懒惰、互利与利己、诚信与欺诈、守法与违法、勤俭与奢华等各种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公与私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也是判断人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水准的根本尺度。当一个人努力把国家、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以至能够为实现国家、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时,就是坚持和实践了一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出以“为公”为特征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当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时,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奉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出以“自私”为特征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甚至在荣辱、美丑、是非、善恶等方面丧失起码的价值判断能力,混淆是非,以耻为荣。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一定要教育人们认识人的社会本质,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出发,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以自私自利为耻,以服务祖国人民为荣,把个人利益融入到国家集体利益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力量融入到集体力量之中,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利益。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本质上要求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开放环境下的一种价值选择教育,是明荣知耻、尚荣祛耻,还是荣耻不明、是非不分,甚至以耻为荣,这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问题。“八荣八耻”涉及到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系列重大是非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 1

进行国家定位,在增强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把握人民与公仆、权力与权源的关系,密切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在科技第一生产力战略地位凸显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科学素质,消除愚昧无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分配方式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坚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如何把握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增强团结合作、互利互惠意识,提高团体竞争力,实现国家、集体的共同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如何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办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确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要引导人们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多种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只有这样,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荣辱观教育的原则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荣辱观教育,要坚持学思统

一、知行合

一、内外如一的原则。

学思统一。“学”与“思”的统一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荣辱观教育是一个不断进行学习、思考、反复自省的过程。“学”,就是学习,它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这里所要学的,主要指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理论。一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知荣明耻的觉悟。二要学习践行荣辱观的先进典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不做亡国奴的文天祥,从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到雷锋、孔繁森等无数英雄模范,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耸立起一座座知荣明耻的丰碑。“思”,就是思考,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是道德修养的重要一环。一要思考“八荣八耻”的历史渊源。“八荣八耻”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二要思考“八荣八耻”时代价值。“八荣八耻”对于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需要整个社会有稳定的秩序。三要思考“八荣八耻”的本质。“八荣八耻”是公民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具有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学思统一,才能真正的理解“八荣八耻”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行合一。荣辱观教育包括知、情、意、信、行等五个要素。“知”,即认知,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八荣八耻”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就是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反对损害祖国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心系人民,关爱他人,反对违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反对各种违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勤勉敬业、自强不息,反对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世之本、成事之基,反对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思想和行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的思想和行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反对不思进取、奢侈浪费的思想和行为。“行”,即实践、践行。道德建设不能脱离人们的实践活动。荣辱观教育,同样也不能脱离人们的道德实践,要把认知和践履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把“八荣八耻”的要求内化为人们的道德素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正确认识行为的是与非,辨别行为的善与恶,时刻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付诸各个具体环节,才能养成知荣明辱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

内外如一。荣辱观教育既需要外在的道德规范、制度约束,又要求人们将制度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意志、信念,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一般经过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一般也要遵循“他律—自律”规律。荣辱观教育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即做到内外如一。“外”,即他律,主要是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从本质上说,“八荣八耻”是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对人们的一种基本制约,是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正当的节制与约束。它不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外在的导向作用即应当做什么,而且还约束人们的行为即不能做什么。所以,我们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强化人们的荣辱意识,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要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督促人们自觉遵守“八荣八耻”。同时要通过奖励和批评,形成扬正抑邪、知荣明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内”即自律,指自我约束。自律是一种通过良心和内心信念,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解、自我控制的力量,是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的力量。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的过程,主要是指转换为主体自己的意志约束。实际上是指主体从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到自己为自己立法,再到意志对行为的把握的过程。荣辱观教育的关键,是要在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激发人们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通过人们自身的内心体验形成荣辱意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顽强的毅力,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教育,只有通过他律的外在约束和自律的内在驱动,才能逐步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升华为人们的品质,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达到内外如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本质要求

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教育总结

荣辱观教育材料

加强荣辱观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

共享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荣辱观主题教育方案

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