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1: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发展阶段:地理教学方法阶段(1904-1949年)、地理教学过程阶段(1950-1977年)、地理教学系统阶段(1978年以来)。 3.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基本要素分析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八要素) (1)学生—地理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主体,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基本因素。 (3)地理课程—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 (4)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通过教与学互动,帮助学生达到地理知识海洋彼岸的桥梁。

(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因素,具有反馈、调控以及改进教学的功能。 (7)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因素。 (8)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 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发展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新课程地理教学论的总任务。 (1)研究地理课程改革;(2)研究地理教学过程;(3)研究地理教学方法; (4研究教学评价;(5)研究地理课程资源。 5.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1)理论学科;(2)应用学科;(3)应用理论学科。 6.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2)系统科学基础;(3)教育学基础;(4)心理学基础;(5)地理学基础。

7.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适当增加地理课程的课时;(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3)突出学生发展和地理教育需求,打破地理学科式的课程内容体系;(4)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5)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6)开展研究性学校和实践活动,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7)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8.我国古代地理著作

公元前300多年,世界上最早的山岳地理专著《山海经》,区域地理专著《禹贡》; 公元前2C,《史记·货殖列传》,我国第一部经济地理专著; 公元前1世纪,《汉书·地理志》,最早以“地理”命名的全国性区域地理志。 9.新中国成立后的地理教育阶段 (1)过渡阶段(1949-1957年);(2)停滞、破坏阶段(1958-1976年);(3)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年);(4)反思、改革阶段(1993年以来)。 10.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

(1)地理学科的知识价值: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这反映了地理知识在一个人知识体系的地位和社会对地理知识价值的认同。 (2)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价值: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地理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3)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价值:中学地理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的国情乃至区情、市情、县情,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这些都是中学所以课程中最全面、最现实的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教育等的重要内容,体现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

(4)地理科学的社会实践价值: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地理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和发展观。 11.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传统性;(2)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学科倾向性;(3)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落后性;(4)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12.了解未来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教师教学活动有何知指导意义? 发展趋势:(1)地理教育理论的科学化、时代化、系统化;(2)地理教育目标的全面化、综合化;(3)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教材结构新颖化;(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 发展策略:(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2)创设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3)吸收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4)广泛开展地理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理素质。

13.地理课程改革目标(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用,生存和做事转变; (2)课程结构的改革: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体现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改革:改变“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生长发展的需求;

(4)课程实施的改革:由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转变; (5)课程评价的改革:转变课程评价功能由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向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转变;

(6)课程管理的改革: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14.地理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新变化 (1)由社会本位向强调个人本位转变;(2)由知识本位向知识有用转变;(3)由民族视角转向全球观念。

15.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16.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差异

(1)课程观上:课标是“融合”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大纲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2)课程目标上:课标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促进学生地理素养全面培养;大纲关注学生在学科知识、技能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

(3)课程内容上:A.表达方式:课标体现指导性、启发性、弹性;大纲体现原则性、指令性、刚性。

B.内容的选择和要求:a.“基础知识”价值取向:课标要求“有用”,培养素质;大纲追求系统、全面。b.选择知识的角度:课标从培养公民的地理素养的角度来选择和组织知识;大纲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选择和组织知识,c.“要求”的重心:课标“是什么”、“为什么”,知识怎么用;大纲“是什么”“为什么”。

(4)文本结构上:课标: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三维目标)内容标准(必修、选修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大纲:课程目标(教学目的)内容标准(课程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实施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试与评估、教学设备和设施)。 (5)在课程评价上:课标强调与过程评价结合,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17.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地理:(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高中地理:(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亮点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评价是以激励为价值取向,提倡评价多元化。 18.课程目标解析 (1)“知识与技能”是地理课程的基础目标;(2)“过程与方法”是地理课程的关键目标;(3)“情感态度以价值观”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 19.中学地理新教材的主要功能

(1)目标功能:以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呈现,使用便于理解、操作和评价行为动词来表达,地理新教材在编排过程中,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的目标功能。 (2)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自主学习功能:能够引导学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态度”的基本功能。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功能:具有探究性、启智性、创造性的地理问题,在探究和体验中发现问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中学地理新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南:正确处理科学、社会和学生三者的关系;

(2)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重视对未来公民必备的基础的地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培养公民的地理教材,必须体现时代性;

(3)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注意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照顾学生学习倾向的差异,调动学习兴趣。 21.中学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1)遵从研究性学校的思想与方法:以逐步探究代替传统的叙述,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能力提高。 (2)教材内容能够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取材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问题,富有时代感。 (3)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教材鼓励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4)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5)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以实现学以致用,最终形成公民必备的素质;

(6)呈现形式活泼多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22.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特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

23.地理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在地理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地理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或动态表现。 主要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4.地理学习方式

(1)地理自主学习方式:个体独立进行,自立调控学习。特征(a.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步,参与设计评价指标;b.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c.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d.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

方式:明确地地理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地理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地理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强调合作,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分组合作学习步骤:科学分组;充分准备;明确规则;讨论与交流;反馈和评价。 (3)地理探究学习方式:带着问题出发,侧重探究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发性。

教师应注意:a.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习发现和提出问题;b.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c.预留时间,方便学生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d.培养研究意识,指导学生做出解释和预测;e.创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交流和评价。

25.地理教学过程:是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 26.地理教学过程的实质

(1)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的人人认知水平与客观存在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按认知规律,才能正确学习。(2)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学生的认知对象包括主观世界,尤其是自我。

(3)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受时空局限的社会实践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实现“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从而逐步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教师加以引导、暗示、示范和矫正。

(4)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

26.论述:如何实现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

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最重要标准是解决教学和教育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师生在解决这些任务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涉及效果、时间两方面。 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步骤:(1)确定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在全面研究学生实际可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教学任务具体化;(2)选择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的最优标准;(3)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制定一整套在可能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和手段;(4)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制定的教学方案;(5)实施教学方案;(6)根据选定的最优标准,评价制定的教学方案。 基本途径:(1)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2)地理教学技术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电话教学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应注意①让某些教学环节相互交叉、重复出现 ②实现教学环节功能的多样化 ③进一步划分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 27.地理教学准备的内容

(1)备地理课程标准:①要把握整体结构②要灵活安排知识的教学程序③要特别注重“活动建议”的设计④要从“能力立意”出发,进行知识与能力的组合

(2)备地理教材:①比较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选择合适的案例②通读地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结构③细读地理教材,吧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④精读教材,确定如何教与学,使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

(3)备学生:①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值得关注②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激发③学生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⑤学生已有哪些经验与知识

(4)备信息:具体获取渠道(新闻媒体;图书馆;互联网;社区信息) (5)备教学媒体:地理教具(多媒体类;挂图类;标本类;实物类等) (6)备教学方法:注意①备方法不能“拿来主义”②备方法要注重学习方法 ③备方法要从实际出发④备方法要开阔思路 (7)编写教学方案

28.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全面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具体性原则

29.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述说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30.说课内容:①说地理课程标准②说学情③说地理教材④说学法⑤说教法⑥说教学过程⑦说板书设计⑧说教学反思

31.地理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 32.地理教学模式的组成: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 33.地理教学模式的类型:封闭式教学模式;引导型教学模式;开放型教学模式

34.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35.地理教学方法: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36.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的关系

(1)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 (2)地理教学方法是形成地理教学模式的基础; (3)地理教学方法适应对象有个体性,地理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普适性; (4)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都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行为体系; (5)地理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方法是重要改革目标,地理教学模式是重要学习方式。 37.师生互动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师生间相互问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半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对教师的要求:①教师要精通教学内容;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③教师要有较强的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2)图像信号教学法——在地理启发法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科具有时空耦合的特点出发,在地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和表述上,以图像信号为主,辅以文字信号。

(3)纲要信号法——以纲要信号传递教学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表现形式有图解式、文字式、文字与图像结合式。

(4)程序教学法——一种使用程序教材由学生个体自学的方法。

(5)发现法——指学生学习概念、原理时,教师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发现并掌握相应的概念、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四个环节,创设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8.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教学目标:它是地理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对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直接指导作用。(2)教学内容:是制约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 (3)学生特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选择教学方法 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方法相适应。(4)教师特点: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的特长、优势和弱点、不足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5)教学设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

39.地理课程教学媒体:指为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地理课程教学任务而在地理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一切媒体。

类型:语言、图像、实验、电教、系统媒体。 40.试述地理教学中如何选择媒体?

地理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1)媒体功能:、语言、黑板、地图、投影幻灯、影视、计算机多媒体。 (2)教学目标:对于认知目标中以讲授为主的陈述性地理知识,主要以识记为主,宜选用和设计图片、地图等再现力强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地理程序性知识,宜采用动画、录像、电影、多媒体等;对于突破重点,宜用景观图片、电视、自制flash动画模拟演示等媒体。 (3)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内容,知识难易和教学方法不同,媒体也相异。 (4)认知水平:初高中认知不同。 (5)教师能力:教师擅长不同。 (6)教学设施:教学方法选择依据,区域差异、校际差异。

如何选择:在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条件、教师和学生素养等,具体选择特定的教学媒体。

41.地理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42.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

(1)内容的开发性:地理课程资源空间、时间、利用的开发性。

(2)形式的多样性:既有来自自然界、社会的,也有人力、物力的,既有校内、校外的,也有显形、隐形的。 (3)内涵的动态性: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内容和存在形式随各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内涵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 (4)价值的社会性:为教学服务,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价值。 (5)功用的交叉性:与其他课程资源之间存在交叉和互补,可相互为对方学科的教学服务。 43.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类型

(1)常规地理课程资源:地图、地图集和图片;地理参考资料、工具书等资源库;地理模型和标本。

(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地理课程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电子资源库。 (3)地理教室和地理园地。 44.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类型

(1)大众传媒:传统大众传媒(纸媒、广播、电视);第四媒介(互联网);第五媒介(手机)。

(2)青少年集体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图书馆、资料馆;地理教育基地、天文台、地震台、气象台、水文台;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

(3)学校周围的社区机构

(4)学校附近的自然课程资源:地理环境类、自然资源类、自然风景类。

45.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的构成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6.地理课程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教学目标,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对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师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 47.地理课程教学评价理念

(1)评价目标层次化:目标分为三个,达到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2)评价内容全面化:学生进行“学”和教师进行“教”的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可量化部分采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可量化部分采用描述性评价或定性评价,并且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同等重要。 (4)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当是教师、学生。 (5)评价功能发展化: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48.地理教师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要全面,收集信息要多渠道,评价指标要综合考虑; (3)民主性原则:面向全体地理教师,增强评价的透明度; (4)地理性原则:板图、板画能力,综合分析。

49.地理教师评价的形式: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同行评议、专家评议。 50.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功能

(1)反馈调节功能:评价能提供学生效果及其变化的反馈信息;

(2)考察鉴别功能:通过评价,可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质量和水平、学习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鉴别学生学习能力和潜力等;

(3)诊断指导功能:通过评价,可对学生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技能状况和思维等智力发展能力水平进行了解,综合掌握学生现有状况,诊断学生学习能力水平;

(4)强化激励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50.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与以往地理课程教学评价的不同? 传统地理教学评价的误区:(1)评价主体的单一化(2)过程的独白化(3)内容的狭窄性(4)目标过于量化(5)标准的刻板化(6)方法的单调化 比较不同:(1)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2)评价主体上,强调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3)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4)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5)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6)评价方式上,强调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51.地理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52.地理教师专业构成: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客观环境 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根本和核心: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地理教师的专业态度 53.地理专业知识:(1)地理学科专业知识(2)相关学科知识(3)教育学科专业知识(4)地理信息素养 54.地理专业技能:(1)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2)地理教师的教研技能(3)地理教师的教育功能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大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地理复习资料

地理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