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试卷

地理教学论试卷及答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2 08:35:57 来源:教学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地理教学论》试卷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地理教学论期末测试复习试卷

姓名▁▁▁ 班级 09级地理班 出题者:倪群 得分▁▁▁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15×2=30分)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地理教学活动 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P3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着重研究 地理教学过程 ,揭示地理教学基本规律及其实践

应用,重视发展 地理教学理论 ,并对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给予理论和原则 上的指导。P6

3、教学媒体 就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P166

4、板画分为:形态画、过程画、动态画 。板图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曲线略 图 。p149

5、一般来说,地理综合课的步骤分作五步进行: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学习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等。P195

6、教学技能可分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口语运用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

束新课技能、组织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P12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2=20分)

1、地理教师资格认证包括:教师职称认证和教师履历认证。P60 ( 还有教师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资格认证) (× )

2、地理教育技能认证包括:教学语言能力认证、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认证、相关专业能力认证。P61 (√ )

3、地理教学语言技能的特点:教学语言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和教学语言的简明性和启发性。p135 (√ )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知识技能。P153 (把知识改为组织)

(× )

5、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安排教【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学过程和选择教法教具等。P189 (√ )

6、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构成要素:提出要求、安排程序、指导和引导、鼓励和纠正。(还有总结)p161 (× )

7、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又叫电子技术媒体,通常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形态。硬件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激光播放机、语言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计算机磁盘、视盘、录像带等。P168 (√ )

8、多媒体组合教学又称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适当地引进现代教学媒体,并是二者有机结合、各取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P178 (√ )

9、板书的功能:

1、揭示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系统性、突出重点

2、加强直观性、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4、布局有序、可为教学增色 p144 (√ )

10、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功能有: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和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p153

三、列举题(每题至少列举4个)。(共4×4=16分)

1、列举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P189):

依据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2、列举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有:P70 学历提高教育、长期培训、短期培训、课题研究、教学建设、学术活动。

3、在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中,比较法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P111 类比法、借比法、纵比法、横比法、联系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4、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和地理教学挂图有:P172 地理教学媒体有: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图片;地理教学挂图有:投影、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

四、名词解释。(共3×4=12分)

1、地理板书技能的含义:P143 是指地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经过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然后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教学要点和讲授提纲。

2、教学技能的含义:P128 教学技能是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具备的能力行为。

3、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P97 地理教学方法就是地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办法。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五、简答题。(3×4=12分)

1、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目标实什么?P119 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表现,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本质: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获得提升,学生主体创造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2、简述地理教学实践的意义:p200 ①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认识体验领域 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③可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④可以培养学生认识、改造地理环境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

2、地理教学组织技能的应用要求:p162 ① 注意方式,把握时机 ② 明确目的,教书育人 ③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④ 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⑤ 不骄不躁,沉着冷静

五、论述题。(共10分)

1、常见的地理教案格式有哪两种?简述其包含的内容。P193 答:常见的地理教案格式有:文字式和表格式。

文字式教案分笔记式或纲要式两种:①笔记式教案即用详细的语言,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教学过程表述出来,很接近于讲稿,类似于上台讲演的“剧本”;②纲要式教案即用简明的语言,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用具以及过程作简要说明。前者称之为详案,后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以下内容由李天乐乐精心为您呈现! 者为简案(或略案)。

表格式教案具体形式很多。其中表格的栏目设置、位置安排等可视具体情况而调整。无论哪种格式,一般都包括以下项目:①授课日期、班级;②课题名称(书名、章节、课时内容标题);③课型;④教学目的;⑤教学重点难点;⑥教学方法;⑦教学用具;⑧板书提纲;⑨教学过程;⑩课后分析。 (请胡老师多多指教!)

推荐第2篇:地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专业310级《地理教学论》科试卷AB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彭章宏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2.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与评价建议等 3.问题解决教学法

以问题为主线,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构建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4.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并写出一条包含各要素的教学目标。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运用地图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3.评课的基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促进提高;实事就是;因人而异。 4.地理教学挂图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挂图应挂在光线充足的一边, ②如果两边步解均较暗,或攀亮,挂图最好挂在教师的左手边(即讲台的左边), ③挂图不宜太高和太低, ④挂图不宜太偏。 ⑤指图时,时间不宜太早和太迟, ⑥指图时,教鞭位置应准确无误,不要“声东指西,,, ⑦指图时,教师应站在侧面,并紧贴着墙壁, ⑧指河流由上游到下游,指城市指在城市的图例上,指地区先指出它的大致范围,再指在中心位置,指山脉则指出它的走向。

第 1 页 (共 4 页)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你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2.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四、实践题(共20分)

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一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 (答案略)

第 2 页 (共 4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2.地理教学目的

地理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 3.发现教学法

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4.形成性评价

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编写主板书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注重地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板书的文字要简练、准确、规范;版面要部位恰当;板书层次要适度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并写出一条包含各要素的教学目标。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运用地图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3.评课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组织安排、语言、教态、教学效果。 4.地理教学挂图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挂图应挂在光线充足的一边, ②如果两边步解均较暗,或攀亮,挂图最好挂在教师的左手边(即讲台的左边), ③挂图不宜太高和太低, ④挂图不宜太偏。 ⑤指图时,时间不宜太早和太迟, ⑥指图时,教鞭位置应准确无误,不要“声东指西,,, ⑦指图时,教师应站在侧面,并紧贴着墙壁, ⑧指河流由上游到下游,指城市指在城市的图例上,指地区先指出它的大致范围,再指在中心位置,指山脉则指出它的走向。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你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第 3 页 (共 4 页)

2.你对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哪些认识? 略

四、实践题(共20分)

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一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 (答案略)

第 4 页 (共 4 页)

推荐第3篇:《地理教学论》答案

《地理教学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选作3题)

1绘简图说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并简要说明各地理教学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1)答: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构成如下图:

 地理教学要素的地位:教学系统八要素中,地理教学目标是该系统的定向子系统。地理教师与学生分别是导控子系统与信息处理子系统,他们是该系统的双主体子系统。地理课程教材是该系统的信源子系统。地理教学原则、模式与方法是地理教学系统的运行支持子系统。地理教学环境是该系统的时空协同系统。地理教学管理是该系统的保障子系统。地理教学评价是该系统的调节、激励子系统。地理教学八子系统互为呼应与协同,以其优化的结构促成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

 (2)、绘简图说明《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  答:《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如下图:

(3)、简要说明《地理教学论》课程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答:《地理教学论》的学科主要特点:由地理教学论的\"应用理论”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属性很容易联想到其主要的学科特点,即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与艺术性。 《地理教学论》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具统帅作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用\"两唯”的观点去解读地理教学,才能真正获得地理世界的真善美,才能真正获得地理教学的真善美。《地理教学论》与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密切相联。这里所说的实践既包括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也包括高师地理教学改革实践,其中蕴藏着推动地理教学论发展的无尽活力。《地理教学论》的理论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活动为生生不息的源泉。地理教学论强调地理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体。教学的科学性强调\"求真”,教学必须建立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的诸学科体系基础上。教学的艺术性强调\"求美”,教学必须建立在师生认知、情感等自由表现、交流、创造的基础上,因为教学艺术即具有高度个性化、创造性和审美价值的教学设计与操作行为。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两者密不可分,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尖锐指出,传统教育的明显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这显然不利于开发学生内蕴的多彩才能与丰富个性,不符合\"解放理性”的时代要求。事实上,凡成功教学,无不有艺术与科学相伴。

1、绘简图说明《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名词解释(选作4个)

(1)、理念:是对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的理性认识。

(2)、审美情趣:指审美主体通过美育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倾向性,是审美态度和审美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通常以对审美对象的特殊兴趣、爱好、选择倾向性和易接受性或认同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在社会审美文化与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形成的审美情趣在主体的审美活动和美育过程中有重要的心理定向和动力作用。

(3)、地理教学目标是指:地理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是一种具体性的教学结果预期。

(4)、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事地理学习活动、形成学习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地理过程”是立意于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学生对一段充满智慧与情感挑战的地理学习、研究活动的时间经历。

(5)、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起奠基作用的知识。中学地理知识主要属于此类。

(6)、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研究、操作程序类知识。

(7)、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样做”的学习方法类知识,更多地与学习能力有关。这部分知识是\"会学”的知识,是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关键知识。是学生的能力要求一般以理解、掌握、应用为主,是必须\"学会”的知识,是学生认识、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地理能力的核心知识。

(8)、地理基本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地理认知任务和实践操作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和动作活动方式。

2、

简要说明《地理教学论》课程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4、简述当代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5、简述地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6、试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并联系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内容说明其核心与重点。你对此有何见解?

名词解释(选作4个)

1、理念

2、审美情趣

3、地理教学目标

4、地理教学过程:狭义的地理教学过程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即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广义的教学过程是指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

5、地理基础知识

6、地理程序性知识

7、地理策略性知识

8、地理基本技能 单选题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C

A:地理教学现象

B:地理教学方法

C:地理教学系统

D:地理教学过程 2.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D

A:讲授与接收

B:讲授与讨论

C:上课与管理

D:沟通与合作

3、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

A:知、技、智

B:知、技、德

C:知、能、情

D:知、能、思

4、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

A:文字与图像

B:活动与作业

C:正文与阅读

D:形式与功能

5、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

A:教材是范例

B:教材是读物

C:教材是方法

D:教材是课本

6、地理思维方法包括以下的:

A:观察法

B:比较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7、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

A:同质分组

B:异质分组

C:男女搭配

D:就近结合

8、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叫做:

A:凸聚比较法

B:联系比较法

C:综合比较法

D:横向比较法 多选题

1、《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下述中的:

A:教学发展论

B:教学方法论

C:教学评价论

D:教学环境论

2、地理感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

A:地理特征

B:地理分布

C:地理演变

D:地理判断

3、地理陈述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

A:地理名称

B:地理分布

C:地理规律

D:地理方法

4.地理程序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

A:地理概念

B:地理分布

C:地理成因

D:地理方法

5、地理理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

A:地理演变

B:地理分布

C:地理特征

D:地理判断

6、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

A:教材是素材

B:教材是课本

C:教材是方法

D:教材是范例

7、地理概念的内涵包括下述中的: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例子

D:关键特征

8、地理原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下述中的:

A:例-规法

B:规-例法

C:同化法

D:概括法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选作3题)

1、简述地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 答:地理教学过程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宗旨。 (2)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 (3)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

(4)以突出综合性和区域性为显著特点。 (5)以密切联系社会实践为方向。

(6)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

2、简述地理教学需遵循的一般教学原则与特色教学原则。

3、简述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举一课例说明地理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4、什么是地理学习动机?有何分类?地理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有哪些策略?适当举例说明。

5、试述陶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及其促进策略,并适当举例。答:陶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及其促进策略: (1)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学习。 (2)提供众多可供效仿的榜样。

(3)组织多种具有价值冲突的活动。 (4)精心创设激情励志的典型情境。 (5)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正面场效应。 (6)注重情理交融。 (7)倡导平等交流。 (8)促进成功体验。

举例:

6、试述地理学习迁移的定义及类型。影响地理学习迁移的条件及促进策略有哪些?适当举例说明。

答:地理学习迁移:地理学习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已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影响,也表现为新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所产生的影响。但以前一种更为突出和普遍,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迁移,主要是指先行的地理学习对后续的地理学习的影响。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做正迁移,后者叫做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有些心理学家又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种类型。 主要方法:

(1) 提高对地理共同要素的知觉力。 ①根据地理教材的编排特点分析。

②根据不同地理知识类型中所共有的认识思路分析。 ③根据地理原理与具体应用情境的关系分析。

④ 根据现实生活的一般经验与相应的地理学习课题间的相似性寻找共同要素。

名词解释(选作4个)

1、地理情感

2、地理态度

3、地理价值观

4、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是指地理教学内容及程序安排,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5、地理课程标准:由政府部门制定,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地理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地理课程标准是对地理课程进行的总体设计,具体规定地理课程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内容范围、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教学行动与课外活动、考试要求、教学法建议等。

6、地理教材:广义的地理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的地理教材仅指地理教科书。是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7、地理教学规律:地理教学规律是地理教学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的反映,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需要人们从地理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地理教学规律是形成地理教学原则的源泉,是制订地理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目前,已经发现的地理教学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条:1.人地相关律2.综合联系律3.区域差异律4.文图结合律5.“地”、“理”结合律。

8、地理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长期以来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所制定的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教师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

地理教学原则有:

(1)功能充分发挥原则(主要反映科学性与人文性特点)。

(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主要反映综合性、生态性、区域性、边缘性特点)。

(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反映综合性、生态性、空间性、形象性特点)。 (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反映实践性、参与性特点)。 单选题

1、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

A:感知的过程

B:讨论的过程

C:概括的过程

D:演绎的过程

2、地理基本原理中的归纳式教学主要指:

A:一般到个别

B:粗化到精细

C:个别到一般

D:表象到实质

3、教学心理学中的\"负迁移”指:

A:逆钟向迁移

B:顺钟向迁移

C:积极的学习影响

D:消极的学习影响

4、地理教学策略中提到的\"先行组织者”意指:

A:课前的教师备课

B:课前的学生组织

C:先于学生的教师行动

D:先于学习的引导材料

5、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同化”过程主要是: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左右推演

D:举一反三

6、不同的地理教学方法各有其针对性,谈话法、讨论法长于下述中的 A:言语

B:直观

C:思维

D:情感

7、地理电教媒体不包括下述中的

A:录音

B:录像

C:投影

D:模型

8、学习者因自己的地理学习胜任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叫做 A:认知内驱力

B:同伴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多选题

1、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包括:

A:练习系统

B:文字系统

C:图像系统

D:能力系统

2、促进地理知识的应用包括下述中的

A:反复讲解

B:案例充分

C:变式练习

D:熟记课本

3、学生地理智力技能的学习与促进包括下述中的

A:有序推进

B:科学练习

C:反复讲解

D:大量做题

4、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下述中的

A:记背课本知识

B:加强技能教学

C:频繁课堂训练

D:关注个体差异

5、地理概念的内涵不包括下述中的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类型

D:概念例子

6、地理学习内部动机的促进策略不包括下述中的

A:引发学习兴趣

B:引导学习需要

C:提供学习榜样

D:注重褒奖批评

7、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下述中的:

A:加强技能教学

B:频繁习题训练

C:关注个体差异

D:反复阅读教材

8、地理学情分析不包括下述中的

A:学生兴趣需要

B:已有技术经验

C:身体发育水平

D:现有知能水平

第三次作业

单选题

1、教学目标设计\"ABCD”模式中\"C”意指:

A:行为条件

B:行为主体

C:表现程度

D:行为动词

2、教学目标设计\"ABCD”模式中\"A”意指:

A:行为条件

B:行为主体

C:行为动词

D:表现程度

3、愉快教学模式不包括下述中的:

A:愉悦情境

B:趣中生疑

C:批评训斥

D:共享成功

4、教学心理学中的\"正迁移”指:

A:顺钟向迁移

B:逆钟向迁移

C:积极的学习影响

D:消极的学习影响

5、20世纪初,倡导\"美育”进入学习内容的著名教育家是: A:康有为

B:蔡元培

C:陶行知

D:叶圣陶

6、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

A:演绎的过程

B:概括的过程

C:讨论的过程

D:感知的过程

7、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

A:形式与功能

B:活动与作业

C:文字与图像

D:正文与阅读

8、地理基本原理中的归纳式教学主要指:

A:一般到个别

B:个别到一般

C:粗化到精细

D:表象到实质 多选题

1、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

A:教材是范例

B:教材是课本

C:教材是方法

D:教材是素材

2、促进地理知识的应用包括下述中的:

A:反复讲解

B:熟记课本

C:案例充分

D:变式练习

3、地理原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下述中的:

A:同化法

B:规-例法

C:例-规法

D:概括法

4、地理说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下述中的:

A:说目标

B:说教材

C:说教师

D:说过程

5、地理教学行为目标设计技术包括下述中的: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行为方式

6、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下述中的:

A:内涵的稳定性

B:类型的多样性

C:功用的独立性

D:内容的开放性

7、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包括下述中的:

A:反思总结

B:划线定位

C:甄别选拔

D:积极导向

8、地理教学质性评价的方法不包括下述中的:

A:排序法

B:研讨法

C:鉴赏法

D:优选法 名词解释(选作4个)

1、地理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策略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学科内涵,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

一、图表教学模式;

二、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积件教学模式;

四、操作活动教学模式;

五、讲练教学模式;

六、自学导思教学模式;

七、情境教学模式等。

2、地理教学方法:就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的、由地理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地理教学的常规方法主要有:以语言为主的地理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以直观为主的地理教学方法有:演示法、观察法、参观法;以实践为主的地理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

3、地理学习兴趣

4、地理学习动机

5、地理认知策略

6、地理教学媒体:载有地理教学信息的物体。

7、概念地图

8、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对于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见性、可操作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论述题:(选作3题)

1、简述地理教材分析的主要程序、基本内容及重点。

2、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定义,比较传统\"备课”与现代地理教学设计的区别

3、简述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

4、试述地理课外活动的作用、指导原则及主要类型,你们通常开展哪些地理课外活动?有何见解?

5、试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意义、特点、主要内容、指导策略及一般方法。你校学生开展过哪些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何见解?

6、试述一般用于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并结合课改要求及教学实践发表自己对此评价体系的见解(优点、不足及建议等)

2、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定义,比较传统\"备课”与现代地理教学设计的区别

答:地理教学设计的定义是在教学实施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现代地理教学设计即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地理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比较传统\"备课”与现代地理教学设计的区别:传统备课即传统教学设计,其重要教学论基础是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现代教学设计的重要教学论基础是科学心理学与实证研究取向的教学论

第四次作业

名词解释(选作4个)

1、说课:说课即教师面对同行、领导、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的说出某一具体课题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并参与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2、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即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及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地理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地理教师指导下,用类似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获取并运用相关知识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的地理学习活动。

4、校本课程:

5、地理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和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对教学目标、计划、过 程及效果给予的价值判断。

6、地理学习评价:

7、地理教学研究:

8、地理教师专业素养:

单选题

1、教学目标设计\"ABCD”模式中\"B”意指:

A:表现程度

B:行为主体

C:行为动词

D:行为条件

2、教学目标设计\"ABCD”模式中\"D”意指:

A:行为条件

B:表现程度

C:行为动词

D:行为主体

3、E.A戴尔\"经验锥形”揭示了学生以下何项与教学媒体选择间的关系: A:年龄

B:性别

C:经验

D:家庭

4、利用眼耳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其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下述中的: A:阅读欣赏法

B:聆听欣赏法

C:视听欣赏法

D:图片欣赏法

5、姿态言语不包括下述中的:

A:站姿

B:坐姿

C:足姿

D:行姿

6、情境陶冶模式不包括下述中的

A:创设情境

B:习题操练

C:参与活动

D:总结转化

7、地理教学策略中提到的\"先行组织者”意指:

A:课前的教师备课

B:课前的学生组织

C:先于学习的引导材料

D:先于学生的教师行动

8、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同化”过程主要是: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左右推演

D:举一反三 多选题

1、《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下述中的:

A:教学发展论

B:教学方法论

C:教学环境论

D:教学评价论

2、地理程序性知识不包括下述中的:

A:地理概念

B:地理分布

C:地理成因

D:地理方法

3、地理教科书深层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包括下述中的:

A:图像系统

B:知识系统

C:练习系统

D:能力系统

4、地理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下述中的:

A:学生兴趣需要

B:已有生活经验

C:身体发育水平

D:现有知能水平

5、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途径不包括下述中的:

A:记背课本知识

B:加强技能教学

C:频繁课堂训练

D:关注个性差异

6、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不包括下述中的:

A:呼吸清新空气

B:促进身体发育

C:改革教学模式

D:培养全面素养

7、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包括下述中的:

A:内涵的动态性

B:类型的多样性

C:内容的开放性

D:功用的独立性

8、地理教学研究的选题原则包括下述中的:

A:需要性原则

B:理论性原则

C:地理性原则

D:创新性原则 论述题:(选作3题)

1、简述地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主要方法

2、简述地理教学研究含义及意义

3、简述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原则与主要研究方法

4、简述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和意义。专业成熟教师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5、什么是教师专业化?试述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及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你对此有何见解?。

6、试述地理教师多维视野与观念变革的主要内容,你对此有何见解?

2、简述地理教学研究含义及意义

答:地理教学研究是指以教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索和发现地理教学规律,从而发展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

意义:(1)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2)推动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提供依据(4)提高地理教师专业化 素质

3、简述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原则与主要研究方法

答: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原则:(1)需要性原则——目的原则 (2)可行性原则——条件原则 (3)地理性原则——科学特色原则 (4)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5)创新性原则——价值原则

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总结法等。

4、简述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和意义。专业成熟教师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意义:(1)有利于地理教师及地理教育社会地位的提高 (2)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及地理素质教育质量提高(3)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一体化。

专业成熟教师的突出特征是:(1)受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2)具有专门的儿童发展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具备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育活动主持能力教育性反应意识,教育监控能力,对儿童的行为、学习、交往、情感的指导能力,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支持性同伴关系和家园关系等(4)具有专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等。

多选题

7、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包括下述中的:

A:内涵的动态性

B:类型的多样性

C:内容的开放性

D:功用的独立性

8、地理教学研究的选题原则包括下述中的

A:需要性原则

B:理论性原则

C:地理性原则

D:创新性原则

推荐第4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总结先秦的教育经验。3.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语文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它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6.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语文课程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

8.1963年张志公发表__________一文,发展了“工具说”理论,更深刻的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

9.__________以“六步”教学法著名。

10.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1.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倡导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12.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认识_____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以_____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2.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_____。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环境性

3.《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的____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养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质 D.语文知识和能力 4._____是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

A.于漪 B.钱梦龙 C.洪镇涛 D.魏书生 5.夸美纽斯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 A.《教学论》 B.《大教学论》 C.《中学教学论》 D.《教学论稿》

6.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和在一起,改称为_____。 A.口头语言 B.口语表达 C.口语训练 D.口语交际 7.语文新课程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叫做____。

A.习作 B.写话 C.写作 D.创作 8.美国教育学家提出____的教学法。

A.自学法 B.教授法 C.做中学 D.讨论法 9.精读和略读是____提出来的。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沈仲九

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于____维度。 A.过程与方法 B.知识与能力 C.情感与态度 D.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合称“三百千”。 ( ) 2.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 )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在汉代以后以“五经”为主要课程。( ) 4.“五四”时期,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中学开设“国文”,主要教白话文。 ( ) 5.语文学科定名为“语文”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 6.语文教师的工作特性是科学性和常规性。 ( ) 7.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 8.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 ) 9.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整体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 ) 10.语文教学的主题是教师和学生。 ( )

四、名词解释(2个) 1.四段教学法 2.阅读教学

五、简答题

1.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 3.语文教育的特点

4.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六、应用

针对“梦想”这个话题写一个作文指导方案。

七、论述 15分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知识、能力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论性 实践性 综合性 2.《礼记·学记》 3.《钦定学堂章程》 4.国文 5.杜威 6.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7.工具性 人文性 8.《说工具》 9.魏书生

10.知识水平教学水平11.自主 合作 探究 12.3500 二.选择题

1-5 CDAAB 6-10 DBCAB 三.判断题

1-5 ×√√×× 6-10√×√√× 四.名词解释 1.四段教学法

四段教学法是捷克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四个教学阶段,即清楚、联系、系统和方法。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五.简答题

1.人格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2.a.脱离语言实际,不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b.脱离应用实际,读写大都与实际生活无关。 c.忽视文学教育。 d.忽视知识教育。

3.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b.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c.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d.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4.a.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b.实践方面: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环境来展开口语交际 c.技能要求上,每个学段的要求不同。 六.应用题(略) 七.论述题

1.语文知识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

2.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3.智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认知能力,一般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因素所组成,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

4.智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智力的表现。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和深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将知识、能力、智力三者统一起来,不能有任何的轻重之分。

推荐第5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

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和( )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 ( ) 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 )“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 )

5.我国于(

)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 )和( )

7.( )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8. 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 )、(

)、(

)、《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语文单独设科是在( )年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自主、独立、探究 C.自立、提问、研究 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

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 )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杜威 D.布卢姆

10( )是情感派教学法的代表。

A .于漪 B.魏书生 C.宁鸿彬 D.钱梦龙

三、判断题 (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名词解释(2小题, 每题5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现象

五、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选修课程目标有哪些?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

六、应用题 (1小题,15分 )

请为《 背影》设计一个新课导入方法。

七、简论 (1小题, 15分 )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1.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必修课

2.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作业系统 3.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4.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张志公 5.1986 6.语文基本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 7.1949 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9.工具性 人文性 10.1904

二、单项选择题: BADDC BBADA

三、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5( √6( × ) 7( × ) 8( × )9 ( √ )10 ( × )

四、名词解释:

1、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五、简答题:

1.导向作用 推进作用 控制作用 评价作用 管理作用

2.(1)诗歌与散文 (2)小说与戏剧 (3)新闻与传记 (4)语言文字运用 3.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测定学习成绩 鉴定教学效果 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 预测发展方向

六、应用题:

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一个导入即可。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

七、简论

第一,人格素质。教师的人格具体包括情操、品行、道德、气度、胸 怀等。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制约着教学的 格调、质量和品位。

第二,职业素质。包括爱国、爱岗、爱生和律己。

第三,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室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第四,专业技能素质。

(1)学业知识 a、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具有语文学者的功底

b、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能力素质 a、语文教学能力 b、施教能力

(3)考核能力 知道复习能力 组织考察能力 评价成绩的能力

(4)教育能力 全面理解学生的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5)班级管理的能力 创设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等

(6)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学习能力 教研活动能力

推荐第6篇:《地理教学论》试卷 B

2006年《地理教学论》试卷 B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各题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发现法是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

A 布鲁纳B 沙塔洛夫C 斯金纳D 普莱西

2、目前阶段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B 地理教学过程C 地理教育系统D 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3、狭义的地理教材指的是(

A地理学习材料B 中学地理课本C 地图D 地理课件

4、洋流——鸟粪是对秘鲁沿海岛屿上鸟粪层的形成原因时采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中的(

A启发法B 综合程序法C 图象信号法D 纲要信号法

5、下列不属于隐性地理课程的是:(

A地理活动课B 地理选修课C 地理课堂教学D 校园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不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所有答案的编号填入各题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地理知识中属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有:(

A 地理分布B 地理特征C 地理规律D 地名

2、地理示意图包括:(

A地理图画B 地理略图C 地理关系图D 统计图

3、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中“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指的是(

A面向社会B 面向现代化C面向未来D 面向世界

4、地理教学中个性思想品德包括(

A心理素质B 思想素质C 可持续发展素质D 审美素质

5、地理教材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容有(

A区域地理B 自然地理C 人文地理D 地图知识和技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智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五种。

2、初中地理课程基本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3、地理教材编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地理思想教育作用常见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5、地图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地理课程标准

2、教

3、地理教学模式

4、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隐性地理课程有何特点?(5分)

2、请写出咨询 -研究地理教学模式程序。(5分)

3、记忆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

4、地理课堂教学的课时设计程序是怎样进行的?(5分)

5、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5分)

6、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特点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5分)

六、论述题(共10分)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应如何进行?(10分)

答案:

一、1A、2C、3B、4D、5C

二、

1、BC

2、AC

3、BCD

4、ABD

5、ABCD

1、观察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2、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3、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

4、显露式、隐蔽式、互补式。

5、地图册、教科书中的地图、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略图

1、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和颁发的,是教学领域里的法规,体现国家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统一要求。

2、教案即教学方案,地理教案又称地理课时教学计划,是地理教师上课的具体计划,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的根本保证。

3、地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

4、地理教师的持续发展即指,地理教师在执教生涯中,不断发生及有效保持的一系列能适应并促进社会与教育不断发展所需要的身心变化。这种变化必须

与外部变化保持同步甚至超前。

1、隐性地理课程的特点(每个要点1分,答对其中5个即可得5分)

(1)非强制性(2)差异性(3)愉悦性(4)开发性(5)易接受性(6)持久性

2、咨询 -研究地理教学模式程序(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 提出课题。(2) 设计活动。(3) 收集资料。(4) 研究课题。(5) 总结评议。

3、记忆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1分,共5分)

1 积极开展回忆活动

2 以意义记忆为主

3 压缩记忆信息单位数目

4 广泛开展联想

4、地理课堂教学的课时设计程序为:(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 研究教学大纲与设计教学目标

(2) 认真钻研教材与把握教学内容

(3) 深入了解学生与确定教学起点

(4) 设计教学方法与选择教学媒体

(5) 设计教学过程与编写地理教案

5、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的区别:(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2分,共5分)

①地理教学模式是地理教学方法论中的理论性部分,常被人称为“小型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方法则是地理教学方法论中的实际操作

部分,主要用于操作与实施过程。

②地理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策略体系,通常由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

序以及师生互动等要素组成。地理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

用的活动 , 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由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教学方式组成的有序的活动方式。

③教学模式是一个广义化了的教学过程,它往往可以用于各种学科的许多不同课题的教学,一种教学方法则用于一个具体地理课题或者一堂具体地理课的

一个特定地理教学过程。

6、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特点主要体现以下方面:(每个要点1分,共5分)

(1)构建了新课程体系。

(2)更新了课程内容。

(3)注意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落实。

(4)采用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

(5)注意可操作性。

六:

1、宏观分析的基本内容(每个要点1分,有展开论述得1分,共10分)

(1)了解教材的时代背景

(2)分析教材的内部结构

(3)资料储备分析

2、微观分析的基本内容

(1)划分教学因子

(2)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

(3)分析教材的外部联系

(4)分析知识教育功能

(5)分析培养能力的功能

(6)分析思想教育功能

推荐第7篇:《地理教学设计概述》试卷及答案

第一讲

一、名词解释

1.地理教学设计:

2.建构主义:

3.学习科学:

4.翻转课堂:

5.教学机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分)

得分 评卷人

1.地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

A.问题解决

B.系统思想

C.学习活动

D.学习资源与环境

2.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A.地理教学过程

B.地理教学活动

C.学习活动

D.系统分析方法

3.地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A.学生

B.地理课程标准

C.教师

D.教学环境

4.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A.加涅 B.斯金纳

C.奥苏贝尔

D.赖格卢特

5.地理教学设计者进行教学设计时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学习理论

B.系统理论 C.地理教学论

D.认识论

三、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1.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因此也称为“教学系统设

计”。( )

2.地理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学科教学设计, 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依

据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学习者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习者

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 )

3.教学设计具有超前性和确定性,对教学成果可以预测,一次性达到理想

效果。 ( )

4.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 )

5.教学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间接的理论来源,在诸多方面对教学设

计产生了影响。( )

得分

四、双项选择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A.什么是学习

B.概念如何形成

C.如何进行学习

D.理想的学习环境

2.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法的是(

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肯普模式

D.乔纳森模式

3.地理教学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 ) A.教学方案

B.解决问题

C.教学过程性

D.学习资源与环境

4.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四基础”理论来源的是(

A.学习理论

B.视听理论

C.传播理论

D.认识论

5.属于教学机智特征的是(

A.实践性

B.个性化

C.操作性

D.创造性

五、填空题:

1.加涅认为教学系统就是促进_____,即“对用以促进学习的资源和步骤做出安排” 。 2.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是运用系统的方法、_____、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_____ 。

3.地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的三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4.精细加工理论的提出者_____。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_____、_____、“会话”和 _____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6.肯普模型是基于_____的教学设计模型。

六、简答题:

1.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

2.试述教材、课标、教科书的关系。

3.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

4.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

5.简述学习情境的作用。

七、论述题:

1.请你通过比较说明“肯普(J.E.Kemp)教学设计模式”、“史密斯-雷根 (P.L.Smith T.J.Ragan)

教学设计模式”、“以乔纳森(D.H.Jonaen) 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

2.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第二讲

1.地理教学目标:

2.地理课程目标:

3.单元教学目标:

4.课时教学目标:

5.“ABCD”四因素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分)

1.制定教学目标首要的,最直接的依据(

A.教师

B.学生

C.地理课程标准

D.教材

2.地理教学是以( )为定向的教学活动

A.地理课程标准

B.地理教学过程

C.地理教学内容

D.地理教学目标

3.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

体、明确的分析,包括外显的行为和( )

A.内部心里变化

B.内显的行为

C.行为变化

D.外部的变化

4.下列关于预设和生成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者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B.预设与生成是对立关系

C.并非对立, “生成性”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D.既是统一又是对立

5.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调的是学生将做些什么

B.教学目标应该分类、分层表述

C.教学目标陈述力求明确、具体 D.教学目标陈述应便于观察、测量、评价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 )三大类

A.认知领域

B.行为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情感领域

2.教学目标设计常见偏差类型(

A.预设性偏差

B.行为动词表述性偏差

C.技能性偏差

D.认知性偏差

3.核心概念之所以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聚焦了学科概念的教学

内容涵盖着丰富的( )

A.地理素养

B.地理观念

C.学科思想方法 D.地理能力

4.“过程与方法”目标承载的三种知识是(

A.思维策略的知识

B.学习策略的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

5.“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包括的两条逻辑主线是(

A.思维逻辑

B.行为逻辑

C.学科逻辑

D.学生学习与认知逻辑

四、判断并改正:

1.实际中,就一门具体课程而言,教学目标通常划分为三个层次,由上至

下依次分为:单元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

得分

2.知识点的划分有粗有细, 其标准是依据学科的特点及方便教学, 根据课

程标准和教材,按一定的规则将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知识点,这是编制教学目

标的基础工作。 ( )

3.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特征,研究单元目标,根据课时教学内容的

需要, 适当拓展或补充必备的初中地理知识, 形成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具体目标。4.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 )

5.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具有

挑战性,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

五、填空题:

1.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目标表述的常见模式________、________

) ( 3.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分析主要包括 ________、教学对象的分析、________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你如何理解“一堂课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

学目标是否合理”?

2.简述你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3.如何理解三维目标的之间的关系。

4.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

5.简述地理教学目标编制的程序。

七、材料分析题:

1.(1)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可以扩展为:

①二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②二至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③冬夏季节太平洋及亚洲高低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2)“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可以扩展为:

①全球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的分布特点;

②冬夏季节太平洋及亚洲高低气压中心分布特点;

③全球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

(3)“全球气压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剖析为: 对 1 个温带气候类型、1 个亚热带气候类型、3 个热带气候类型的影响(分布、成因、特点)。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请任选 1 个进行教学目标细化。

2.下表是某位教师对“高中地理必修 1(中图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与差异性”一节的教学目标表述,请你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下列

教学目标进行评析。

1.利用地图,说出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并对其形成原因做初步分析;

2.举例说明非地带性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与技能目标

3.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通过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去探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

2.运用地图,通过探究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进而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认识陆地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和整体性,树立综合分析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启发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七、材料分析题答案: 1.答案要点:(1)表现出教学目标细化的过程(6分)(2)建议采用结构图表示(4分)(3)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要点:(1)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教学目标进行评析(2分)(2)行为条件的表述恰当(2分)(3)行为动词不具体(2分)(4)表现程度不明确(2分)(5)你认为不妥的地方进行改正(2分)

第三讲

1.教学内容设计:

2.知识的结构化:

3.“细化”

4.地理过程性知识:

5.地理概念性知识: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内容设计在地理教学设计的地位是(

A.首要地位

B.核心地位

C.关键地位

D.重要地位

2.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直接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

C.教师

D.学生

3.最早提出细化理论的是(

A.瑞格鲁斯 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梅瑞尔

4.下列不属于作出“摘要”的过程的是(

A.选择概念、程序中的一种内容原理类型作为组织性内容

B.列出在学科中要教的全部组织性内容

C.选择组织性内容中最基础、简单、有代表和最必要的观念

D.在抽象的、记忆水平上提供这些概念

三、多项选择题:

1 教学的三大要素是( ) A.知识

B.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学科思想方法

2.依据细化理论,学科知识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A.事实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概念性知识

D.原理性知识

3.据细化理论,地理过程性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策略正确的是(

A.第一步应确定学习任务的简单形式,即应设法将该过程加以简化,并要确定相应的简化条件;

B.第一步应按“最重要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次要关系”的次

序组织内容;

C.第一步要先决定所要教的原理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D.逐步放宽简化条件,先考虑最重要、最基础的条件,再考虑较一般

的条件,从而使教学逐渐进入较复杂的路径。

4.下列关于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性、综

合性。

B.密切联系实际,反映应用性强的特点。

C.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

D.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5.过程性知识的设计策略包括(

A.激趣—创设问题情境再现地理过程

B.设疑—层层设问引导分析地理成因

C.直观呈现—分析归纳地理过程环节

D.主动探究—运用假设预测地理过程发展趋势

四、判断并改正:

1.教材编写过程和教师教学流程属于同一个流程。( )

2.当代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查尔斯·瑞格鲁斯创立了“网状学习”理论。( )

3.教材编细化理论中四个环节是“选择”、“定序”、“归纳”和“总 结”。 ( )

4.依据细化理论,概念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最重要关系→次要关系→ 并列关系→从属关系”。 ( )

5.具体概念是用言语或符号来表达的,而这些概念和符号常常是一些简 单或下位概念。( )

五、填空题:

1.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列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2)教学内容的________;(3)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明确;(4)________ 。

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它们是:__________、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__________、初步评价。

4.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从内容自身出发可分为:以单一知识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以任务组织。 5.根据细化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 ________、定序、________ 和总结四个环节。

六、简答题:

1.地理整体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2.地理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4.地理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

七、论述题:

1.试述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

2.试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并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和 教材,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

第四讲

1.讲授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

3.探究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地理教学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理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

B.是地理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

C.是地理教学策略制定的重要成分

D.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2.关于理想的教学方法走进实践的有效策略不正确的是(

A.提高学生的素质

B.强调文本课程的引导

C.发挥各级教研部门的作用

D.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3.下列属于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设备

D.知识属性

4.以下不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是(

A.地理观察

B.地理实验

C.地理分析与归纳

D.谈话法

5.以下不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是(

A.观察

B.城市化过程

C.讨论季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形成假设

三、判断并改正:

1.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逻辑起点。( )

2.讲授法式是传统教学方法,在当代地理课堂上应予以摒弃。( ) 3.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实则是对讲授法的改善。 ( )

4.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地理观点的建构。( )

5.探究法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适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 )

四、填空题:

1.各版本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实践法的表述有差异,如考察、参观、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等。

2.现行地理教科书中设置很多活动栏目,这实则是对新课程提出的 _____________方法的倡导;以实例阐述原理的教科书编写体例实则 是对新课程提出的_____________方法的导。

3.纵观我国 80年来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其中提到的教学方法可以归为讲授法、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4.教无定法,但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具备_____________性。

5.地理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根据 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

五、简答题:

1.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制约性,在实践中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步骤?

3.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改革方向。简述各类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六、实践题: 1.教学内容是方法设计中考虑的关键因素。请任选某一初中或高中地理 知识点为例,说明内容性质是方法选择的直接依据。

2.以你所教授的高中地理某一节教学为例,说明学习同一内容时在不同 班级所选用教学方法的差异,并阐释原因。

六、实践题:

1.实例中遵循“梳理相关学科思想”(5分)、“确定教学视角”(5分)、“灵活、适宜地选择教学方法”(5分)三步骤即可。

2.简介所选章节教学过程并重点介绍所选用的教学方法(6分);说明同课异构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6分);解释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3分)。

第五讲

1.地理教学媒体:

2.数字星球系统:

3.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字星球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的是(

A.直观地显示和比较数据差异

B.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C.提高地理课堂信息的容量

D.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

2.“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地理教

学媒体设计的什么要求?( )

A.科学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有效性

3.下列不属于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A.目的性

B.启发性

C.有效性

D.交互性

4.便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及其状态的媒体整合形式是(

A.示意教具与视听媒体的整合

B.直观教具与视听媒体的整合

C.视觉型媒体与听觉型媒体的整合

D.文字与媒体的整合

5.下列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是(

A.空间数据采集与编辑

B.地图漫游与查询

C.数据存储与管理

D.可视化表达与制图输出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不全属于教学媒体特点的一组是:(

A.传播性和固定性

B.扩散性和工具性

C.固定性和重复性

D.组合性和传播性 2.以下属于地理教学媒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误区的是( )

A.教师往往使用新技术来呈现过量的地理信息

B.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C.教学中只注重演示结果,不注重过程

D.过度依赖计算机多媒体,忽视其他媒体的作用

3.地理教学媒体运用的综合性要求可以理解为(

A.利用各种媒体的不同性能和教学功能

B.教学媒体的选用应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

C.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习效率

D.教学媒体的使用应与地理教师的启发引导、文字符号的抽象概括相 互配合

4.为了避免教学媒体 “反客为主”、教学风格失去个性, 教学中应 ( )

A.注意媒体使用的适度性与适切性原则

B.将媒体的辅助功能与“生”主体、“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结合

C.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有的放矢

D.将各种媒体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5.地理教学媒体的特性包括(

A.地理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

B.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

C.地理教学媒体的固定特性

D.地理教学媒体的专业特性

四、判断并改正:

1.不论何种教学内容或课型都应注重现代化地理教学媒体的同时,同时要弱化传统媒体(如黑板、课本)的使用。( )

2.通常来讲,地理教学媒体具有一般媒体所具备的直观性、重复性、交互性、多样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 )

3.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指选用某种教学媒体,学校、教师、学生所付出的代价,即该媒体价格的高低。( )

4.教学中选择何种教学媒体受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控制,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因素无关。( )

5.示意教具善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便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及其状态。( )

五、填空题:

1.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活动中________和________地理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

2.地理教学媒体的作用是: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_________________、转变教育教学手段和

3.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4.影响地理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 因素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________。

5.地理教学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是指它们________的能力。

六、简答题:

1.设计地理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3.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的途径?

七、分析题:

1.在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中,“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是难点知识。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在讲述“褶皱”知识后向同学们展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图片和动画,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

2.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地球的运动”一节中的教学难点。附:“地球的运动” 教学难点:

①黄赤交角 ②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③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地理意义

(1)如何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之适合该教学难点的讲授?

(2)针对上题中所利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谈谈其在辅助难点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六讲

1.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出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从系统论角 度来看,成为主流的教学系统的“四要素说”是( )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环境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C.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2.导入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体 现了导入原则( )

A.故事趣味性

B.启发性

C.科学有效性

D.针对性

3.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地理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将教材的内容经过 分析、整理,按照地理事物的从属关系、因果联系,用箭头或括号表现出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板书是( )

A.版图式板书

B.图解式板书

C.纲要式板书

D.结构式板书

4.依据布鲁姆的认知水平来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提问类型是(

) A.记忆型

B.理解型

C.分析型

D.评价型

5.地理课堂提问设计时,要“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这体现了地理课堂提问策略的原则是(

) A.目的性原则

B.思维性原则

C.层次性原则

D.多变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 讲授新课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环节,以下选项属于讲授新

课设计内容的环节有( )

A.组织上课

B.提问设计

C.板书设计

D.活动设计

2.地理教学导入设计的作用有(

A.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

B.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C.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D.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

3.“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顺序性和知识的逻辑性,好的承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体现了地理课堂好的承转设计的标准( ) A.首尾呼应,总结归纳

B.具有逻辑性、系统性

C.设计巧妙,画龙点睛

D.留有悬念,激发兴趣

4.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A.课堂设问随意

B.不考虑学生知识基础随意设问

C.问题难易程度欠佳

D.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提问

5.下列选项属于好的活动设计的特点的有()

A.任务、时间明确

B.凸显学生自主性

C.环节设置清晰

D.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三、判断并改正:

1.地理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大要素。( )

2.课程承转包括了对比式、口诀式、纲要信号式、探究式等。( )

3.板书是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课程内容要点进行概括的设计, 因此越详细 越好。 ( )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 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有兴趣。 ( )

5.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提问要求越难越好。( )

四、填空题:

1.狭义地理教学过程即是五环节地理教学过程, 即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_________、作业布置。

2.讲授新课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是各项教学设计成果的集中体现,具体可分为导入设计、__________、提问设计、__________、结尾设计及各部分时间分配等。

3.导入设计的注意事项有两点,第一,导入方式要_________而异;第二,导入环节__________要合理分配。

4.小结的设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_________——概括、升华;(2)_________——严谨、一体 (3)_________——思考、探究。

5.地理板书设计的要求:直观性、__________、__________、美观性等。

五、辨析题:

1.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数量越多越好。

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板书设计会逐渐被多媒体板书设计取代。

3.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实际条件、学生情况等巧妙设计问题,教师的提问若没有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提问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说你同意几要素说?并说明原因。

2.常见的地理课堂导入设计有哪些?设计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哪些问题?

3.好的地理课堂承转设计的标准有哪些?可举例说明。

4.简述有效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

5.什么是支架式提问设计?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搭建脚手架?

七、论述题:

1.在讲“初中八年级(人教版)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提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师:不管是什么沙漠,给我们的感觉是两个字。(教师期待学生说出是干旱)生:炎热。师:还有吗? 生:干旱。师:(展示平原风光图)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是地形平坦,气候可能比较?生:湿润。师:世界之大,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大还是小? 生:大。 ”

2.情境导入设计的案例分析卡卡的一家:卡卡是巴西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他有着高超的球技和俊明的外表。卡卡是混血种人。他的爸爸也是混血种人。他的妈妈是白种人,而他的爷爷是非洲黑人,他的奶奶是印第安人。在巴西,像卡卡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提问:巴西成为一个典型的混血种人社会,原因是什么? 根据以上导入的设计,谈谈你的观点。

七、论述题答案:1.答案要点:课堂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课堂设问随意;(3分)没有考虑学生知识基础;(3分)问题难易程度欠佳。(3分)学生回答其他方面,可酌情给分。好的提问应具有的特点:难易适度、促进思考、推进教学。(3分)

2.答案要点:好的导入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4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4分)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生熟悉的明星卡卡所设计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4分)

第七讲

1.评价方法:

2.教学反馈:

3.纸笔测验:

4.合作评价:

5.双向细目表: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A.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过程的是( )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3.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价,这种评价叫(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4.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5.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对过程评价的理解下列哪项最为合 理( )

A.量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过程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B.关注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变得不重要了

C.过程评价特别强调评价的诊断、调控和甄别等功能

D.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 的指导

三、多项选择题: 1.参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教育评价的评价原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下属于多样性特点表 现的是( )

A.评价是多角度的和

B.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

C.正式评价比非正式评价重要

D.学生是主动的自我学习者

3.关于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档案袋实际上就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习者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电子材料

B.档案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的作品范例

C.一个电子学档就是一个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示范、证明和最有力的说明

D.电子档案袋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记录与评价的

4.地理考试选择题评价要求(

A.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B.干扰项有效,能反应考生的典型错误

C.各选项的结构和长度大体一致

D.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5.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等

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

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某单元结束后的小 测验

四、判断并改正:

1.泰勒模式的提出标志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 )

2.定性分析就是对评价做“质”的分析, 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评价方法。( )

3.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

4.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

5.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变得不重要了。( )

五、填空题:

1.学习评价是依据________,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展情

况、学习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测量,对________ 作出鉴定和 _________价值判断,并对_________进行反思和修订的过程。

2.学习评价的两个核心内容________ 和________ 3.表现性评价又可称为________

4.中学地理考试的分类可划分为评价考试________ 和 ________

5.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________ 和 ________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简答题: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馈有何特点?

2.以学为主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的特点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评析试卷考核在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2.某学校初中地理课堂上,一位教师采用让学生扮演某一个省区、直辖市的方式落实中国行政区划这一内容。试从形成性评价角度评析该教师的做法。

八、材料分析题:

阅读该地理试题,试从材料和设问角度分析该试题的评价方式。

阅读材料:1992 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打算穿越太平洋抵达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港,但途中遇到强风暴,一个装满 2.9万只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的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 ,从此随波逐流。从中国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这一路充满了各种奇妙经历,颇有美丽童话故事的意味。这些浴盆玩具中大部分是黄色充气橡皮鸭,这些小东西用微弱的浮力与坚忍的耐受力,在无边无际的大洋里,历时 15年从中国漂洋过海历经万难最终登陆英国、美国的经历,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鸭粉丝” 。

回答问题:

(1)请从洋流角度分析小黄鸭为什么会随波逐流,飘到美国英国海岸 (2)小黄鸭的历险路线是什么?

八、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指出考察内容为“洋流”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选取的材料贴近生活实际(2分)情境化设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2分);试题的评价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知识学习的过程,考察的是生活中的有用的地理,通过试题考察内容设置真实的情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所检验,同时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8分)

第八讲

1.材料式学案:

2.略案:

3.地理教案:

4.单元教学计划:

5.学习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使用方便灵活、可做资料卡的教案形式是(

A.表格式教案

B.叙述式教案

C.活页式教案

D.以上都可以

2.在教案中,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和重点应该是(

A.教学过程设计

B.板书设计

C.课后练习和作业安排

D.教材和学情分析

3.教师编写地理教案的最根本依据是(

A.地理课程标准

B.学生

C.教材

D.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4.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期计划时,要注意(

A.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尽量详细的确定每一个知识点,确定 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B.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选 择组织形式和教与学的方法手段;

C.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对应传授哪些知识、技能,培养什么能力, 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步骤等,要清楚地列出纲目;

D.根据学习内容的总目标和要求,以及课次难易程度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三、多项选择:1.在设计地理学案时要注意问题有(

A.问题设置要有发散空间;

B.要积极促成学生主动探究; C.训练题要具有针对性;

D.学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2.在新课标下的教案、学案设计和教学应是( )的

A.告知式

B.训练式

C.对话式

D.平等协商式

3.地理教案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

A.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B.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点

C.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困难的内容

D.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4.编写地理教案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A.制定教学计划

B.钻研课标及教材内容

C.分析学生情况、教学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D.补充课程资源

5.可以将形似孤立的地理概念、现象和原理从点到面贯穿在一起的学案

形式有可能是以下的哪一种( )

A.纲要式学案

B.图解式学案

C.图表式学案

D.材料式学案

四、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地理教学内容对比明显时,可制定图解式学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案与学案之间的关系应该为教案指导学案, 学案执行教案( )

3.叙述式教案按照详细程度又可分为详案和略案。( )

4.教案是在教学过程实施前教师的预设,因此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不必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 )

5.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是:确定学习内容的总目标和要求、确定每节 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选择组织形式和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确定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 )

五、填空题: (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13 分)

1.学案是由_________设计的,_________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2.学案使教学过程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3.编写地理教案的前期准备要求教师制定_________,钻研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补充教学资源。

4.教案中教学的“重点”一般指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六、简答题: (每小题 4 分,本大题共 16 分)

1.以下是某老师设计的人教版初中地理《香港和澳门》教案中的教学目 标和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请从主体、内容和功能方面,简述二者之间 的不同之处及关系。

【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等自然概况以及“一 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案】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港澳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地区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简述地理教案的作用。

3.在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运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

4.以下是某教师在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 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 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学案中设计的材料,请结合该设计说明材料式学案在地理教学中优势的体现。

将北京的四合院和纽约的洋房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材料卡片 1:北京四合院

北京传统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精神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从外面结构来看,四合院是由围墙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四合院内的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合合美美,体现了四合院“合”的精髓。中国人的温柔、含蓄,忌外露性格在这里有充分体现:平时大家关起门来过日子自不必说。就是迈进大门,还有一座影壁,遮挡外人的视线。

材料卡片 2:纽约洋房

美国人喜住城郊,公寓、联体别墅、独幢别墅分别组成一个个住宅小区,因地广人稀,小区都有开阔、良好的绿化环境。洋房从结构上来看,一般拥有花园、草坪、没有围墙、只有栅栏遮挡, 一家家的花园联成一片,四季争奇斗艳。后花园有很多大树木和开阔的草坪,游泳池、秋千、庭园桌椅点缀其中。一栋栋独幢别墅组成的住宅区,每座别墅房前屋后都有私人花园。 请思考:

1.北京的四合院与纽约洋房建筑结构、风格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反映出哪些地域文化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论述题:

1.请自主选择某一教学设计的教案与学案,结合具体地理教学案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才使得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八、实践题(2 选 1) 1.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 1的 “热力环流”的内容(图 1),请依据“课标”完成该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与学案)。

图 1 2.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 1 的 “垂直地带性”的内容(图 2),请依据“课标”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与学案)。

图 2

完成该

2、(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3、(1)课前发放学案,引导看书;

(2)课上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发现并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3)课上讨论,精讲点拨;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5)归纳提升,突出重点;

(6)练习检测,课后拓展。

4、(1)地理学科角度:地理学是关于人地关系的科学,许多知识和人类活动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角度:课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广泛了解社会实践问题,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为学习教材内容奠定厚实的基础。

(3)社会意义: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方法,可以论证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素质。

七、论述题:

(1)学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抓手,即学生训练学习方法的抓手,包括预习方法、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学习总结方法等;

(2)教案是教师学会教学的抓手,即教师掌握教学方法的抓手,包括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实施方法、教学反思方法等。

(3)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案’并举:学生学习有学案,教师教学有教案,且‘两案’要同步设计、配合使用。

八、实践题:(略)

第九讲

1.教学模式:

2.地理教学模式:

3.探究教学模式:

4.生态教学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

1.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 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史上最早的一般教学过程模式: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其主要环节是( )

A..组织上课—检查复习—提出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教材明确要点—检查巩固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

B.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反馈—反应—提取—检索

C.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D.异质分组—责任分工—成果交流—成效评估

2.在下列几个理论基础中,哪个是地理常用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A.德·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苏,凯洛夫“六阶段”教学等理论

B.群体动力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

C.美·兰本达、萨其曼、施瓦布等探究教学理论

D.美·哈佛大学法学院等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认知心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 3.在地理高中教材中,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这条内容标( )

A.非常适宜探究

B.探究性中等

C.探究性较弱

D.不适宜探究

4.在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中,有一种常用的“演绎式”构建方法,其主要环节是(

A.原始粗胚模式—建构动态的修改型模式—建构相对的稳定型模式

B.普遍的教学模式—建构特殊的教学模式—建构检验后可行的模式

C.若干个别性教学模式—建构特殊的教学模式—建构检验后可行的

D.建构理论上可能的模式—建构实践中可行的模式—建构检验后可 行的模式

5.教师在运用地理教学模式时,不应该(

A.学会优化组合,做到灵活运用

B.要立足教学实际,做到有所创新和发展

C.从自身喜好以及熟练程度上来运用教学模式

D.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模式,掌握理论和方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有哪些会影响到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 ) A.教学模式自身的特点以及适宜性 B.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

C.任课教师对教材以及教学模式的把握

D.家长的反应或政策导向

2.我国学者叶澜将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其中为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 )

A.归纳思维模式

B.探究模式

C.角色扮演模式

D.设计教学模式

3.下列哪些地理知识点适宜“探究性”学习(

A.纬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B.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C.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D.大气环流

4.在个性化地理教学模式——“六环节探究教学模式”中,较常规教学模式相比,有哪些特色(

A.更为有效的监控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B.更为人性化

C.课前有效预习,课后个性化作业

D.课堂时间分配较为合理,利用时间的效率提高

5.下列选项中哪些体现出适合农村中学“再现生活—快乐探究—理性升华”地理教学模式中“再现生活”这一流程(

A.讲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时,让学生从探究身边芦苇荡等湿地减少带

来的影响入手

B.在讲解“中心地理论”时,让学生从探究身边的集市、城镇入手

C.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时,让学生从探究所在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入手

D.在讲解人口迁移时,让学生从探究自己家族或身边熟悉的某个家族的迁移历史入手

四、判断并改正:

1.教学模式强调其结构的特征和稳定的程序及其策略体系。( )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这样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适宜选择探究性教学模式。 ( )

3.加涅提出的“八阶段教学模式”是较为经典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环节为: 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反馈—反应—提取—检索。 ( )

4.地理学科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讲解——接受模式”, 依据杜威等的“问题教学”和布鲁纳等的“发现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演化的。 ( )

5.对于程序性的知识,尤其是地理的一些规律和原理,如世界洋流、城市带分布等等,往往必须要考虑到探究案例等一些学习方式了。( )

五、填空题:

1.常见的地理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任意填 5个)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

3.常用地理“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 2 个高中地理教材中“探究性”较强的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 2 个高中地理教材中不适宜探究的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教学模式的功能_____________。

6.地理教学模式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构成教学模式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最终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10.请列举 2 个“个性化地理教学模式”___ 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常见地理教学模式中:讲解—接受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地理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七、论述题:

1.教师个人也是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之一,试论述地理教师自身是如何影响地理教学模式选择的。

2.请结合高中地理内容,举例说明探究教学适宜性的强弱,并结合实际说明高中地理实施探究教学的城乡差异、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差异。

八、设计园地:

搜集一些地理教学模式选择及运用的案例,评价是否选择运用的模式得当,并作出改进或再设计。

六、简答题:

1 .讲解—接受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

检查反馈

引导—发现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合作学习模式:异质分组—责任分工—成果交流—成效评估 2.可从地理教学模式的功能谈起

地理教学模式首先具有中介的作用,中介的作用就表现在将教学的理论和教学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教学充满了理性的思考,也使得教学的一些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那么它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示范的引领的作用,帮助尤其是一些新教师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的教学的环节。

七、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

1、教师自身是如何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教师,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起着最终的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教学模式的确定的时候,教师要对各种模式要了解尤其对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要很好的去体会。其实,选择的不同的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一种价值取向、知识的掌握的量的问题、学生学科的能力的培养、或者学科的思想的这个熏陶,都会影响教师的模式的选择。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可参考以下农村:“再现生活—快乐探究—理性升华”的地理教学模式。城市:“六环节探究教学模式”

第十讲

1.地理绪论课:

2.地理简介课:

3.地理复习课:

4.地理试卷讲评课:

5.地理概要课:

二、单项选择题:

1.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具有(

A.选择性

B.系统性

C.迁移性

D.紧迫性

2.地理复习课按照内容和目的分类分为(

A.纲要复习课

B.专题复习课

C.比较复习课

D.能力复习课

3.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包括(

A.学习在课前,巩固在课堂

B.及时清理,查缺补漏 C.重视改错,改出智慧

D.在课堂学习中检验学习进步

4.提高地理复习课的效率要(

A.激发学生情感

B.侧重重难点

C.培养能力

D.创新、求异

5.地理试卷讲评“活学活用,适当拓展”包括:(A.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

B.侧重解题技巧

C.从“点”出发,以点带 “面”

D.重视地理能力培养

三、多项选择:

) 1.地理绪论课的地位和作用( )

A.初学者进行地理学习的指南

B.建立地理新课程整体观念的起步

C.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D.从“点”出发,以点带 “面”

2.地理复习课应成的教学目标(

A.突出教学重点

B.侧重地理能力

C.突破教学难点 D.澄清教学疑点

3.地理教学复习的地位与意义(

A.提高地理复习的效率

B.弥补教学的薄弱环节

C.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D.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有效的地理复习课设计的策略(

A.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B.创新课堂提问方式

C.在联系中建构知识网络

D.分层设计针对性作业

5.地理试卷讲评课的作用(

A.用于学生诊断学习情况,反馈学习质量

B.用于学生锻炼思维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C.用于教师设计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D.用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

四、判断并改正:

1.前沿课是地理绪论课的一中类型。( )

2.地理复习课能力发展具有系统性。( )

3.被动性原则是地理复习课的原则之一。( )

4.反思教师的教学情况是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内容之一。( )

5.培养学生答题行文的规范是试卷讲评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

五、填空题: (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地理绪论课中的导入课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改变 ____________ 的状况,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_____________。

2.地理绪论课内容结构包括:激情导入;自我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 ; 谈谈心目中的地理; __________;介绍学习地理的方法;要求与安排;预习布置。

3.地理教学复习的原则:______________;针对性原则;____________; 时效性原则。

4.试卷讲评课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 精心取舍 , 有的放矢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提炼规律,培养技巧。

5.地理复习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 能 力发展具有迁移性; 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地理绪论课应该注意的事项。

2.地理复习课的特点。

七、论述题:

1、地理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等课程的异同点?

2.论述地理绪论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相关联系性。

八、材料题: 材料一:

2008 下半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波及全球。在危机冲击下, 发达经济体身陷衰退,世界经济举步维艰,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起因是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导致次贷危机, 随后危机蔓延至整个金融领域,并扩散至实体经济。其冲击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出乎外界预期。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现主席伯南克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此前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一些应对措施也存在失误。

材料二:

2000 年至 2005 年,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砍伐雨林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雨林地区碳排放总量的 60%。热带雨林消失对于全球生态系统长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多方面,而且是“链式反应式”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失去了亚马孙雨林巨大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加上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全球大气二氧化碳 含量的急剧上升,会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全球气温升高而随着全球变暖,中低纬度地区蒸发加剧,变得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加重全球粮食缺乏问题。 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将更加不稳定,国际之间由于缺水和缺粮问题引起的战争增多。

结合材料怎样理解“地球越来越小了”?

答案

七、论述题:

1、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重在“理解知识产生过程”,也不同于练习课、测验课侧重巩固应用(1分)。地理复习课就是主要通过对地理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的归纳、综合、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从而达到巩固地理知识和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型(2分)。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重复性 ②概括性

④针对性

⑤综合性(2分)。通过评讲巩固复习内容,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对复习课的教学,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为他们创造比较多的交流机会。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1分)。我们可以采取把学生分组,然后组员轮流讲,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练习怎样更好的复述学过的知识(1分)。在复习中应该讲练结合。认为采用练—讲—练—讲的方式(1分),这种方式是根据当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归纳知识要点,然后再做巩固或迁移性训练。通过评讲巩固复习内容,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2分)。

2、首先答出地理绪论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各自的定义(每点1分,共3分)和特点(每点1分,共3分),在写出他们之间的联系(4分)言之合理即可。

八、材料题:

结合材料一说明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论述不论是自然环境变化,还是经济环境动荡,都会从局部地区影响到全球(7分)。需举例说明(4分)

第十一讲

1.说课其实就是将平时上课所讲内容简化一下即可。( )

2.中学招聘教师最关切个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教学理念等方面。( )

3.说课内容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说课堂教学程序三方面。( )

4.每一位老师的说课各有特点,因此说课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

5.说课过程中说教法要具体,说学法要规范。(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说课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具体课题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B.说课的内容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 问题;

C.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 的观点;

D.以上观点都正确。

2.“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把说课的内容表达完整,而且还要把个人的优势和你要应聘职位的需要的素质充分地展现出来,要靠这十几分钟的个人综合素质展现,赢得招聘单位考官的认可。”这句话所说的说课类型是( )

A.理论型说课

B.教学研究型说课

C.比赛评优型说课

D.应聘考核型说课

3.以下关于说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 能使备课理性化, 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B.教法的叙述应该具体,不能太过笼统;

C.说课时除了口头叙述之外,要有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

D.说课只需说明“怎么教”这个问题。

4.说课的内容不包括(

A.说教材

B.说教法学法

C.说目标

D.说课堂教学程序

5.说课的重点是(

A.说教法

B.说课堂教学程序

C.说学法

D.说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说课的意义包括(

A.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B.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C.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D.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对于说课在中学招聘教师最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 A.专业基础,包括地理知识、技能水平,教学基本功等;

B.教学理念,包括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等;

C.教学素养,个人的优势和你要应聘职位的需要的素质;

D.板书的设计。

3.关于说课的“课堂教学程序”内容需说明的几个问题包括(

A.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

B.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C.说具体的课堂活动如何设计

D.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需要做到(

A.用什么样的方法达成三维目标

B.怎样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C.使用的媒体手段及其作用

D.怎样处理师生关系

5.说课的评价标准中,关于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其

评价内容主要有( )

A.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是否符合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规律

B.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有序性

C.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D.问题的设计、媒体的使用、各项活动的组织是否紧密结合、融于一体,是否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填空题:

1.说课按照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2.“说教材”包括说________地位作用、________确定、________ 分析、______重点难点。

3.说课的体例包括:课题、所需________、________ 要求及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学习目标、________、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分析、评价设计。

五、辨析题:

1.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2.说课的方式就是口头叙述上课过程。

六、简答题:

1.地理说课的意义?

2.地理说课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3.地理说课的类型有哪些?

4.评价一节好的说课有哪些标准?

七、论述题:

1.查阅发展趋势地理说课的相关文献,谈谈你如何理解地理说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2.当你参与一次评课的过程中,你所了解和掌握的评价地理说课的方法有哪些?

八、

1.通过学习如何撰写地理说课稿,请学生试着对自己以前有过的说课实践进行反思,以纸质的形式提交关于某一节课的说课稿。

2.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进行说课,那怎样进行地理说课的实践呢?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1分)

2.答案要点: 说课的基本环节包括:课题、所需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教材及学情分 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说全面者得满分,不完整者,教师可酌情扣分)

3.答案要点:应聘考核型说课(3分)、教学研究型说课(2分)、比赛评优型说课(2分) 4.答案要点:说课不是复述教案(2分)、说教法要具体(2分),说学法要规范(1分)、说课要有辅助材料和手段。(2分)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说课研究在学校教学研究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2分)说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技巧等综合素质,(3分)而且对教师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收效甚大,(2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整个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学风教风校风呈焕然一新之态。(3分)(学生见解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答案要点:

从把握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角度分析。(每点2分,回答五点以上者可给满分)

八、实践题: 1.略。

第十二讲

1.地理教学反思:

2.外援式教学反思:

3.地理教学再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长期的摸索,对于教学反思否有效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失败或不足,以及成功或亮点进行总结,不属于教学过程失败原因的是(

A.教学设计的缺陷导致

B.课堂预设与学生实际脱节导致

C.课堂生成的“即兴”之作处理不当

D.教师对某一地理问题的“即兴”讲解

2.教师要找准教学反思的“落脚点”就需要:(

A.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B.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

C.注意“反思”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D.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3.不属于地理教学反思“失败”或“不足”的原因有( ) A.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B.地理教学内容偏难

C.采用不当的教学方法

D.教师能力不足

4.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的特征是(

A.开放性

B.研究性

C.主体性

D.灵活性

5.教学反思对每个地理教师而言具有重要大的意义,进行教学反思都是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列不属于能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是(

A.增强反思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B.养成良好的地理教学反思习惯

C.观摩他人反思过程

D.加强沟通交流、开展行动研究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加强教学反思沟通交流的途径有(

A.观摩他人反思过程

B.接受相关反思培训

C.参加集体教研活动 D.请专家、同行帮忙

2.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

A.计划

B.行动

C.观察

D.反思

3.有效地理教学反思的特征(

A.开放性

B.研究性

C.主体性

D.资源性

4.下列关于地理教学反思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包括:写教学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

B.以教师个人独立完成为基本特征;

C.提供了教师发展专业能力的新方法;

D.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5.教学反思最主要强调两点:(

A.要自觉自愿即自主

B.要参考同行的意见和学生的反应

C.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

D.不要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四、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教学反思过程中两种重要的反思的形式——个人视角的反思和集体视角的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

2.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标准。( )

3.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并发展的运动过程,但由于这个过程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因此课堂教学并没有规律可循。 ( )

4.地理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行动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总结的步骤对教学实践进行冷静思考,提出假设和计划,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检验。( )

5.地理教学反思是一个 “反思—改进—发展—再反思—再改进—再发展”的无限往复、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 )

五、填空题:

1.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长。

2.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1)__________;(2)反思教学策略; (3)_________ ;(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

3.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上生成部分反思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 两个方面。

4.地理教学反思策略与路径的构建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地理教学反思的形式有个体反思和________;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_________;内省式反思和__________ 。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再设计的影响因素。

2.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 3.地理教学反思的意义。

七、论述题:

1.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

2.试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

八、材料分析题: 材料: 某老师在讲“经线与纬线”时,为了学生准确掌握地球上点的经纬坐标表示方法, 在一幅简易经纬网图上标定一点 A,要求学生读图写出其地理坐标(120°E,60°N),其中有一学生将 A 点地理坐标写为“经度:120°,纬度:60°”。教师看着这个粗心同学写出的地理坐标,让另一名学生在原图上标出经度为 120°,纬度 60°的点,该同学认真仔细地标出了四个点,大家看着由一个点的坐标标定出的四个点,不由地哄堂大笑。该老师机灵一动,调整了教学思路,请学生分析该同学标出的四个点的位置关系,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时,学生对地理坐标和地球上点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后,该老师进行了如下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并发展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要抓住课堂生成并能很好地加以评价,在评价中进行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积极的价值” 。

问题:“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有统一的标准吗?结合材料,给出你的见解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再设计的影响因素。(1)教学反思的深度 (2)现有设计的问题 (3)设计改进的目的 (4)教师的职务水平(5)课程资源的状况 (6)有无外来帮助

2.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

(1)增强反思观念、提高理论水平(2)养成良好的地理教学反思习惯 (3)加强沟通交流、开展行动研究 3.地理教学反思的意义。

(1)地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2)地理教学反思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3)地理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4)地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七、论述题:

1.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 (1)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2)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

(3)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

(4)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

(5)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 (6)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2.试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八、材料分析题:(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有具体内容 B.有中心 C.语句通顺 D.有条理 答案:A 2.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A.生活、实践的观点 B.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C.联系、发展的观点 D.辩证统一的观点 答案:B 3.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A.会读 B.会写 C.会讲 D.会用 答案:D 4.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A.读课本 B.读课外书 C.大脑的思维活动 D.生活 答案:D 5.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 A.中心要明确 B.中心要突出 C.不一定非有中心

D.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 答案:D 6.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A.百分制 B.等级制 C.评语制

D.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答案:D 7.指导学生作文,要() A.从内容入手 B.从形式入手 C.从题目入手 D.从确定中心入手 答案:A 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改进课堂教学 答案:C 9.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A.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B.螺旋式上升的 C.直线式上升的

D.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B

11.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 A.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B.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C.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D.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D 1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辩证唯物主义 D.邓小平理论 答案:C 13.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识字写字教学 B.听话说话教学 C.阅读教学 D.作文教学 答案:C 14.判断学生集体的学习质量,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综合分析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答案:D 15.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必须依靠语文学科的() A.工具性 B.思想性

C.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D.主观能动性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题型属于主观性试题的是() A.阅读分析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改错题 E.搭配题 答案:A^B^C^ 2.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的能力。 A.观察思维 B.表情达意 C.组织语言 D.注意辨析 E.应变能力 答案:B^C^E^ 3.《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的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 A.汉语拼音 B.听话、说话 C.识字、写字 D.阅读 E.作文 答案:A^B^C^D^E^ 4.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的能力。 A.观察思维 B.表情达意 C.组织语言 D.注意辨析 E.应变能力 答案:B^C^E^ 5.阅读对作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 A.从阅读中可以间接看到许多平时未曾见过的情景,学到平时未曾学到的知识,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

B.背诵的篇子多了,作文时可以大段大段地写进自己的文章,使作文有文采

C.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提炼作文中心很有帮助

D.通过阅读,可以学到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E.通过阅读,还可以学到如何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

答案:A^C^D^E^ 6.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其意义是() A.生活的需要 B.发展思维的需要 C.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 D.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E.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答案:A^B^C^D^E^ 7.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 A.说 B.写 C.唱 D.读 E.听 答案:D^E^ 8.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 A.要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 B.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C.重在潜移默化 D.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E.采用启发式教学 答案:A^B^C^ 9.读书记录的内容大体包括() A.书名 B.作者 C.主要内容 D.精彩片断 E.优美词句 答案:A^B^C^D^E^ 10.指导小学生学习作文应() A.要求写真实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B.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虚构

C.鼓励学生认真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D.鼓励学生时时留心,事事留心,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E.鼓励平日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 答案:A^C^D^E^ 11.编制一张语文试卷,应该做到() A.试题难度、分量适当 B.试题表达要明确,题意要浅显 C.有一定覆盖面,能突出重点 D.各个试题要彼此独立 E.评分简便、客观 答案:A^B^C^D^E^ 12.丰富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 A.熟练掌握语文专业知识 B.扩充科学知识

C.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D.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E.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A^B^C^ 13.平时考察的方法有() A.日常观察 B.课堂提问 C.作业检查 D.阶段性的知识考查 E.阶段性的能力考查 答案:A^B^C^D^E^ 14.下列选项中对创设情境说话理解正确的是() A.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以引起说话的动机 B.创设情境说话是先听后说的训练

C.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没话可说

D.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没话可说

E.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都可以作为假设的情境 答案:A^D^E^ 15.学习、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应抓好以下工作() A.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B.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 E.坚持不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答案:A^B^C^D^E^

三、填空题

1.作文是学生___和___的综合体现。答案:认识水平语言 文字表达能力

3.凭工具书识字除掌握汉语拼音外,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___,二是___。

答案:能用部首和音序查字典 能正确选择字音和义项

4.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由___能力、___能力、___能力和___能力构成的。

答案:观察、思维命题、立意选材、组织遣词造句 5.教学一组教材,要经历__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实践运用

6.在作文题材上帮助学生“开源”的主要方法,一是引导他们____,二是____。

答案:留心周围事物 丰富他们的生活

四、名词解释题 1.文道统一

答案:文道统一:“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即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反映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相互统

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教学过程最优化:在现代学校中,教学过程最优化被理解为选择这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3.教学民主

答案: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同意见要持欢迎的态度;对学生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只要学生的见解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简答题

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不断提高。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从严要求,严格训练。

(3)认真钻研教材,按照教材特点和要求进行训练,注意课内外相结合,但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4)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功都得到发展。 2.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答案:识字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识字能力,能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还为独立阅读书刊,吸收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为进行书面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还存在只重视教会学生一个一个字的音、形、义,而忽视培养识字能力的倾向。检测识字成果时,只看重默写率,看重对汉字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检测。这反映出对识字教学任务理解的片面性,和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3.好的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 答案:好的教学结构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思路清晰; (3)教学环节简单、实用; (4)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鲜明的特点。

4.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答案: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应当责无旁贷地引导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这种主导作用不是单纯的灌输,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习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没有主动精神,思维处于睡眠状态,教师力气花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自觉地做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3)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包办代替,牵着学生鼻子走;二是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自学不加指导。这两种倾向都是不符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的。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大纲》不少章节多次阐述了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如,在教学目的中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要求中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大纲精神,用大纲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为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不断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是80年代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着眼于他们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进行素质教育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是否进行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从科学性质、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应当是一致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因此,语文教学也能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①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将语文教学进行的素质教育分解成几个方面,分别提出明确的目标。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总目标以包括思想品德、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确定之后,再来制订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等。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要适当、具体,便于操作。

②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课程上,要打破自我封闭、一潭死水的局面,创建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挖掘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在教材上,要围绕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作为系列化教材核心的语文教科书,要更加自觉地从方便学生的学、培养自学能力出发构建教材体系,不仅要反映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且要体现出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此外,教科书要进一步体现时代感、实用性和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要着眼发展,重在鼓励,使每个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有收获,有信心,充满希望;二要全面考查,既考查语文知识,又考查语文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既有书面测试,又有听、说、做等方面的考查;既注重学期末的总结性考查,又重视平时对每个学生的考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着眼“两全”——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质量。

④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教学是一种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教学性质。正确的师生关系源于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着学生的学服务: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要下力气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研究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要体现指导的过程,体现训练的过程,体现学生经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的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中心一环。问题要问到学生的生疑处,问到教材的重点上,要有启发性,要少而精。在少数主要问题之下,可以设计辅助性提问,为学生引路、搭桥,提供思维的路径和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前提,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是保证,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是核心,改进课堂教学是关键。

2.怎样理解和贯彻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答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从语文和事物的关系来看,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既能锻炼语文基本功,又能加深对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相互促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该力求做到:

(1)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必须把语言文字和它反映的客观事物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得到正确的认识。老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条件。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让学生建立起汉字与其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联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字义。同样,在阅读和作文中,更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这方面的联系越充分,学习语文的效果越好。

(2)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一定要紧密联系语言文字。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同样,学生要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也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通过听和读不断吸收,逐渐积累,才能驾驭语言文字,通过说和写表达出来。只注意认识事物,不注意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不是语文课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怎样描述客观事物、说明道理的,才能更好地学到使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本领。 总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片面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读写知识,也不能只重视认识事物,而放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既要看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对认识事物的作用,又要看到认识事物对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促进作用。努力做到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去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才能切实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七、案例分析题

1.下面是一首古诗,读后写出简单的教学过程。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案:

一、导入、释题、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字词,交流学习情况。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指名板书。 (3)学习多音字“应”。 (4)交流词义。

三、读懂诗句:

1.指名读诗,师生评议。2.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2)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这是怎样一个环境? (3)当过路人问路时,小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四、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1.齐读古诗。

2.请学生逐字翻译,教师指导。3.自由朗读。

4.用自己的话描述在脑海中形成怎样一幅画面? 5.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对这个孩子怀着怎样的感情?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推荐第9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A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施瓦布

D.杜威

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C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4.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C )

A.艾斯纳

B.斯宾塞

C.韦迪

D.布劳迪

5.以下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代表的是( B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杜威

D.克伯屈

6.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C ) A.目标分析

B.工作分析

C.活动分析

D.过程分析

7.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8.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是属于( D ) A.主体取向的评价 B.客体取向的评价 C.目标取向的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评价

9.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 D ) A.上课

B.被动作业

C.训练

D.主动作业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C ) A.课程专家 B.教材专家 C.课程集体

D.教师

11.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称为( B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游离性评价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A ) A.学科

B.目标

C.计划

D.经验

13.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D )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C.卢梭《爱弥儿》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14.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强调学科结构

B.强调学科知识

C.强调学生心理

D.强调学生兴趣

1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B )

A.课程解读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评价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16.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 C ) A.初级学习

B.分散学习

C.高级学习

D.集中学习

17.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C )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轮形课程

D.广域课程

18.“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在课程变革中的( B )

A.地位平等问题

B.权利关系问题

C.义务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

19.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A )

A.情境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范例教学

D.程序教学

20.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C )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

2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 B )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D )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 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

2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C )

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与个别统一。

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 得到发展。

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24.“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 )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民教育”口号,实质上就是追求( C ) A.教育平等

B.教育的高质量

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D.多元价值观

26.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 B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

27.“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是 ( A )

A.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

B.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

C.课程评价的三个特点

D.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取向

2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B )

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解放理性

2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泰勒的课程理论为依据、围绕目标达成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是( B )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外貌模式

D.回应模式

30.“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

B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1分);课程内容 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32.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吸引力、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

33.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第三,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

三种取向:(1)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2)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35.按照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的划分,课程与教学评价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 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的预 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1957年到80年代。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定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第四阶段:80年代以后由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特点: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的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

36.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且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1)经验课程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点。(2)经验课程存在哪些不足。

优点: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儿童可以在与文化的与科学知识交 互作用中人格不断获得发展;强调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的价值。

不足: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的教育艺术,教师比较难适应。

推荐第10篇:德育论试卷及答案

三明学院

专科《德育论》期末试卷

11级初等教育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德育专指()

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 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 2.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A.美国教育学的影响B。德国教育学的影响 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D。英国教育学的影响

3.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 教育是()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

4.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A.思想教育的范畴B.政治教育的范畴 C.道德教育的范畴D.法制教育的范畴 5.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B。政治教育部门C.道德教育部门D.法制教育 6.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

7.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A.王逢贤B.鲁洁C.班华D.钟启泉

8.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 9.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

10.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

11.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 12.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自然性功能D.个体发展功能

13.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 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

14.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超越性B.可能性C.预见性D.教育性

15.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制约功能

16.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

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

17.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 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

18.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19.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阿奎那B.卢梭C.涂尔干D.布鲁纳 20.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阿奎那B.卢梭C.涂尔干D.布鲁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教育

2.德育的文化功能 3.德育的经济功能 4.德育的享用功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哪些? 2.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 3.政治与道德有何区别?

4.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及其弊端? 2.如何理解德育与政治的关系? 五.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

高二是比较重要的阶段,然而很多同学面对节奏突然加快的课程和直线上升的各科作业量,都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应对方法,以至于经常有人上课迟到、早退.甚至在自习或上课的时间吃东西。班主任周老师多次找这些同学谈话,无奈批评教育都不起作用,一开始都是满口承认错误,保证下不为例,可惜都是说的比唱的好听,过后,迟到的依然退到,吃早餐的依然是把早读课堂当食堂.一天在每周例行的班会上,周老师详细地总结了本周的班务情况,包括考勤记录,然后对同

学们宣布说:“从今天开始,我们班实行一个针对早读迟到早退、吃早餐的惩罚措施:哪位同学迟到一次就罚在班会上给大家唱一首歌,迟到两次就唱两首,天天迟到我们就给他开个人演唱会。一是借歌声向同学们表达歉意,二是有助于同学们展示个人风采,说不定我们班还能挖掘出一两个歌星呢。”一席话听得那几个最爱迟到的男生当时就傻了眼:“唱歌?不是吧——不如让我们去跳楼好了。”

周老师听着这几个调皮鬼的长叹短嗟.暗暗地笑了。果然这招非常见效.慑于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进行个人表演的威胁,那些违反早读纪律的同学都收敛了很多,偶然有一两个不小心迟到的,在班上面红耳赤地放歌一曲之后,再也不敢“争取”这种当众展示的待遇了。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早读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流动红旗常常驻扎在我们班.而每周的例行班会更成为了同学们最为期待的活动.因为可以欣赏违反纪律的同学的歌声嘛。结合案例分析教育者在实施惩罚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2.案例

《北京青年报》1991年4月2日刊登了一篇中学生对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很值得我们

深思。124中的小伙子刘煜在看《焦裕禄》时哭了——“当时我真激动,恨不得马上去干一番什么。”可他走出电影院没10分钟,看看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忙忙碌碌的人群,心里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很多中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是因为青春的热血和他们头脑中现有的观念发生了抵触。高一学生杨楠承认:“我看枪战片也没像看《焦裕禄》那样揪心。但是,虽然我承认焦裕禄很值得尊敬,可让我去像他那样,我可做不到。”因为他不相信人能全心全意地为别人,“焦裕禄真的就没一点私心?”女中学生甄憬然回忆看电影时的感受时说:“焦裕禄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在他身上体现了最伟大的人格。”可我却不能同意那句话:„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我更同意三毛的一句话:„假如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那么你一生中就虐待了一个生灵——那就是你自己。‟人应该想想自己。”崔炜同学则一直没闹明白:“焦裕禄怎么能做到像人们说的那样?他为什么会这样做?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要先做个好丈夫、好爸爸吗?166中一位不愿说出名字的男生更直言不讳:“焦裕禄的确是个好人,但他太不适合用来教育我们这一代人。他活得太累。”高二学生王京宇的见解拥有着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共鸣:“现在从国家到个人都讲求务实,这是最根本和最自然的东西。人其实只有先保重自己才谈得上去帮助别人。” 结合案例分析道德教育理想化的主要特征。

三明学院

专科《德育论》期末试卷答题卡

11级初等教育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教育

2.德育的文化功能

3.德育的经济功能

4.德育的享用功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哪些?

2.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

3.政治与道德有何区别?

4.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及其弊端?

2.如何理解德育与政治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案例分析教育者在实施惩罚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2.结合案例分析道德教育理想化的主要特征。

第11篇:地理教学论相关习题答案

1、

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描述。地理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地理教学目标要求体现系统性、坚持全面性、反映差异性、具有操作性。

2、初中地理教学理念:A、课程的内容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B、课程的学习理念: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C、课程的建设理念: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D、课程的技术理念: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E、课程的评价理念: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3、高中地理教学理念:A、课程的内容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B、课程的学习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C、课程的建设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D、课程的技术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E、课程的评价理念:重视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元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4、地理说课:地理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地理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地理教学研究过程。

5、显性地理课程: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并按照学科实施的地理课程。 隐性地理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的教育活动和学生自发的地理学习活动。

6、地理教学设计: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过程。

7、地理教学教材:广义: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纸制地理教科书

第12篇:广西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5广西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语文真题数学真题英语真题物理真题化学真题历史真题政治真题语文答案数学答案英语答案物理答案化学答案历史答案政治答案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广西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广西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发布入口

2015年广西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最新发布>>>点击查看

以下是广西2015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地区中考试题中考答案广西地理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地理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专题

2015年中考结束后您可能还会关注:广西中考成绩查询 广西中考分数线 广西中考志愿填报 广西录取查询

第13篇: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第一章

地理教学论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填空) 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简答或填空) 地理教学论应隶属教育科学。

将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怜法、文献法、经连总结法等

第二章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名词解解)

最常见的课程类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等。

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填空) 论述题: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级机制。

1、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5、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材: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第三章

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地理教学目的是: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认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地理课程目标由三个领域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填空或简答

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要中和以上三要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

第四章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1、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

2、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3、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5、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 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讲授法:讲解、讲述、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

1、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2、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课堂内或在室外、野外都可以运用

3、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姿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生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

1、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得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他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

2、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3、过长时间的教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地图法:是指教授和学生通过地图、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地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第五章

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地理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年度、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分析学生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2、制定恰当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方法

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地理教案:是教师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为实施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 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教案的内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参考 资料、课后记等

地理学案:是地理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教学内容、沟通学和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地理说课内容:说课程标准、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点的选择及其确立依据,增加或删减的教学内容与理由

第六章 1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包括一“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2填}地理学习中读图的一般过程:观察地理、分析地图、绘制地图、默记地图。

3{填}地理学习中调整学生测试心理的测略:谈话分数观念、体现区别对待、提高命题技术。

3加强科际联系的方法有课内渗透和课外延伸。

第七章

1{名}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标准分类

有{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别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有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3{名}相对性评价是以一个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性对比较,从而确定开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水平或程度。

4{名}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集体之外,是与限制定的,通过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可以确定被评价对象达到目的的程度。 5{简}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6{填}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 7[填]地理学习的评价有成长记录袋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评。

8地理学习测验的编制的步骤是确定测验目标、确定测验目的、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测验试卷的编制、确定评分标准。

9授质量的自我反思{填}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10听课的基本要求{简}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要处理听课者与被听听课者的关系、要及时了解对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信息。

11评课的基本原则{填}促进提高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2评课的主要内容{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教态、教学效果。

第八章13{名}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地理教学工作,以求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过程。

14{简}学校地理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对地理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对地理教学硬件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金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日程的管理。

15{填}地理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制定计划、实施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价。

第九章

1、{填}地理教学的软环境是由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等构成。

2、地理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地理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地理学习动力的功能、地理信息传播的功能、地理美育的功能。

3、地理课外教学环境:是所有课堂以外的地理教学场所及其组织的总称。

4、地理课外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学习环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它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的重要场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5、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地理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要素,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多媒体教学内容,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教学环境。

第14篇: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第一章: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现象一般说来包含以下七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一)地理教学论的地理学基础 首先,地理教学活动涉及的首要问题,即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其次,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最实质性的要素,学校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只能是来自地理科学 学校的地理学科与地理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理学科取材于地理科学,但地理学科由于它的基础性和教育性,使它又不同于地理科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地理科学中公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以及最新成果,并且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受制于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第三,地理教学活动中很关键的两个要素——教师和教学方法,也都打上了很深的地理科学的“烙印”。

(二)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

一方面,教育学为地理教学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所揭示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评估理论等一般理论,是地理教学论的理论支柱; 教育学(教学论)的理论框架结构,是建立地理教学论的重要参照系;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也为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所借鉴和 应用;教育学的许多现成词汇和工作语言,使得地理教学论的叙述变得较为方便和简洁;

教育学的很多研究新成果,也会被地理教学论所汲取、消化。

另一方面,地理教学论等各个具体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又为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素材,成为教育学赖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源泉,为教育学的进一步抽象、概括奠定了基础。

(三)地理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同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作为教育学一个分支的地理教学论,其科学理论基础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学。可以说,地理教学现象中每一个要素的分析研究都离不开心理学的理论指导。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这些方法和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方法是相通的

第二章 :地理教学目的的含义: 地理教学目的就是地理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得到的结果,简言之,就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地理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与联系:把比“分目的”更具体、更详细地规定“反映学生学习结束后的行为表现”的预期教学效果,称作是“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实际就是在地理教学分目的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更次一级目的。

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目的是指对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的一般或概括的描述。课堂教学目标则更确切、更详细地定义和描述每堂课的预期效果。这种预期效果主要 是通过学生学习结束后的行为表现反映的。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对教学目的的认识更应放在第一位。

地理教学目的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需要 地理学科的产生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这种社会需要又往往集中表现在地理教学的目的上。基于不同的社会需要,也就存在不同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价值观 教学价值观则是人们对教学的价值关系的认价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学价值的取向是不一样的;即使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和民族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由于人们所持有的教学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对地理教学目的的看法也不同

(三)地理学科特点 在制定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时,必须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发挥地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职能和作用。

(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确定地理教学目的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确定地理教学可能取得的结果。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阶段性二是个别差异性

地理教学目的的功能:

(一)动机功能 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既包含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认识,也包含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这种认识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正是推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动因。这就是地理教学目的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动机功能。

(二)选择功能 根据地理教学目的,选择、组织和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以保证地理教学目的的实现,这就是地理教学目的的选择功能

(三)评价功能 一定的地理教学活动会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一定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地理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因此,对地理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就是对地理教学目的的实现情况的检验。

(四)整合功能 地理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学生、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教学目的等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在地理教学系统中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是各种作用的合力必须朝向系统运行的目标,这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所决定的

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地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地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活动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教学宗旨地理学从产生时起,便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人地关系理论不仅作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影响着地理学的发展,而且对地理教学也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又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功能,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利用地图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因此也成为地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 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就是要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反映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及差异等等表现在地理空间方面的特征与规律。

第三章:地理课程的定义:“课”指课业,就是教学内容;“程”指程序、进程。地理课程可以定义为: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制约地理课程的主要因素:地理课程的发展变化从教学活动内部来讲,它受制约于地理教学目的,但从大处来讲,它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等。

(一)政治因素 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给社会、生产以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定社会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一定质量规格的人才来体现。因此,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二)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社会经济因素对学校课程必然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教育因素 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对学校课程的设置也有重要影响

(四)地理科学发展因素地理学科课程取材于地理科学,没有长期积累的地理科学知识,也就无所谓地理课程。地理科学的观念、地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对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都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世界地理教育改革的特点:(1)地理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地理课程的一般教育功能,注重知识、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均衡发展,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2)地理课程中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备受重视,这也是拓宽地理教育功能的必然结果。(3)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4)地理课程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地理科学进展的不同要求。(5)教学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全面、综合地进行评价。

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1.地理必修课开课时间长、课时较多

2.地理课程设置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上述国家中,大多有根据地区、学校、专业不同设置的地理课程。例如,法国除了为一般学生(文理专业)设置的地理课程外,还分别为高中的旅游方向、音乐舞蹈方向、科技方向等学生设置了专门的地理课程。3.知识要点粗化,教学要求细化 ,上述国家的课程标准大多以主题方式表示教学内容,一般不再作详细的具体知识点的排列,但都给以比较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4.主题适当减少,单元教时增加,国外地理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主题较少,但每个主题给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多5.加大活动力度,突出能力要求,国外地理课程对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和能力要求较多,也较细,这些技能和能力培养自然会形成以探究式和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侧重生活的地理, 侧重文化的地理, 侧重科学的地理,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有用的地理(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3.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1)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2)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即高中地理课程整体设计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2.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当今全球性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还要从“地地关系”、“人人关系”的角度,综合地、全面地加以考虑。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全面地涵盖了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如果能得到切实、全面的实施,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重大问题将十分有益。3.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地学习区域地理,高中的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第四章地理教材编订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地理教材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材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 作为地理教材,应注意把思想教育寓于地理知识教育材料和地理能力培养材料之中

(二)目标性原则 地理教材中某些地理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的目标,在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界定。

(三)教材内容的现代性原则“教材内容现代化是编写教材的方向。”教材内容的现代化体现了教材的社会价值

(四)地理性原则 选取的事实材料要具有地理性。地理基本原理要统帅地理事实材料。对那些地理性不强的联带性知识尽量少选,甚至不选。

(五)可读和可教性原则 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可读性。

(六)具有适度的弹性原则教材编写应坚持具有适度弹性的原则,使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地理理论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联系起来。

(八)教材表述的最优化原则对教材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作通盘规划,使之很好地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教材与教科书书的区别

我国新地理教材的特点:

第一,重视选取材料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地理学是以

“人地关系”为研究重点的综合性学科,尤其注重在现实中出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问题。 新的教科书普遍摆脱了“知识本位”的传统模式,较多地采用真实的“案例”,围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编写者非常重视在教科书中体现学习过程,在教科书中设置如“阅读”、“活动”、“实验”、“研究”等学习栏目,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接受与理解地理知识。第三,教科书的内容和要求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可以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灵活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第四,教科书图文并茂,栏目多样。 强调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希望他们能喜欢地理教科书。作业的设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第五章: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或者运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演示各种地理教具、地理实验和组织课外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地图、地球仪、剖面图、示意图等以象征符号表征的图象,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

四、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组织学发现法生自学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等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读议讲练”法

五、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是指通过练习、实习等活动,巩固和完善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形成地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和实习法 讲授法的优点:

首先,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因而在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

其次,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无论在课堂或在室外、野外都可运用。

第三,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的情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第四,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讲授法的缺点:

首先,教师讲授的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

其次,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第三,过长时间的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

②教师的提问要有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③拟定问题的深浅度要适当。 自学和探究方法的特点:

了解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

一个最基本的合作学习流程可归纳为:

目标呈现 ----- 教师讲解----- 小组活动 ------组间交流 - -----反馈提高

-----达标测评 案例教学法: 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就是指地理教学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典型实例。

从形式上看,案例主要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有头有尾、富有情节的具体描述,一般不作分析和解释;

从内容上看,案例既可以反映某些地理原理与规律,又可为多层面、全方位分析提供可能; 从来源上看,案例是对真实地区、事件等的描述,是在广泛吸收原始素材的基础上选编的;

从构成上看,案例包含特定的地点、时间、现象等,主要为说明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 题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一)地理教学的目的假如教学目的主要是传授新的地理知识,

就可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和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等 ;假如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除了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阐明相关知识、掌握要领和基本要求外,主要应大量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操作和训练;假如教学目的旨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则可选用启发式的谈话和讲解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及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 有关系统地理的知识内容,多一般概念、抽象概念,多规律、原理,应选择讲解、启发式谈话、演示、发现法等;区域地理知识,多地名、数据,可选择地图法、练习法、以比较为基础的讲述法和谈话法,以及演示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乡土地理则应采用课堂教学和野外参观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 初中阶段选用教学方法时,直观的方法以及谈话法、讲读法等小学阶段运用较多的方法仍可占一定的比重。高中阶段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可更多地采用讲解法、探索发现法、实习法等

(四)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为教师所领会和掌握,才能运用自如和充分地发挥作用。

第六章: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与运用:

一、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 教师对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学到哪些知识、增长哪方面的技能越明确,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设计就会越有针对性,这就是为什么实行目标教学的理由。

二、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 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的思维发展 不同学校的特点

三、根据学校条件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

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很多中学已经将计算机引入每个教室;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学校的经费还不能满足粉笔的购置。

四、根据教师自身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 教师个人的教师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观点、教学经验和兴趣爱好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设计与运用:

一、地理教学语言运用的要求 基本要求:准确、精炼、通俗、趣味性

二、地理课的导入和结束

(一)导入——如何开始一堂课的教学 1.“复习”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承上启下,将学生带到新的学习活动中来的方法。

2.“活动”导入 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活动如读图、观看录像、操作地理学具、讨论等方式开始一堂课的学习。 3.“生活”导入 是指教师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有教学意义的历史事实、故事等引出教学内容。

4.直接导入 即开门见山,不作任何铺垫,一上课就把所要讲的内容介绍给学生。

(二)地理课的总结 回忆当堂授课内容 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和地理填图作业

问题的设计:好的问题应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明确2)问题要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3)带暗示或答案太简单的问题不宜多用(4)问题表述要严谨、简洁

问题的提出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停顿2)避免先叫了学生后再提问题(3)一次提的问题不要太多(4)提问要照顾到全班各种水平的学生

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启发性、循序渐进、难易适度、准确具体合理、趣味性、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及时评价

地理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一个内容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例如,某堂课的主要环节是教师讲授新课或是学生读图回答问题为主,或是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主。第二个方面是辅助环节。例如,以教师讲述为主时,应考虑是否要使用直观教学法配合,是否要安排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等;以学生活动为主时,应考虑教师的短时间的集中讲解如何安排等等。设计的第三个方面是教学辅助材料。教学材料除了课本和必备图册外,还包括各种挂图、图片、图表、实物标本、音像资料等。设计的第四个方面是时间的分配。每个教学环节大致需要用多少时间应该事先设计好,做到胸中有数。设计的第五个方面是如何安排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主讲式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语言设计。

2.较长时间的讲授,需要教师很好地组织

讲授内容,使讲课逻辑性强,脉络、层次清楚。

3.实例、比喻和趣味材料的恰当运用。 4.围绕主讲内容,合理安排多种教学活动。

问题导入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好学生活动 特别应该考虑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2.设计好教师的活动 要精心设计好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从对学生回答的归纳中,自然引出正确的结论。3.把握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 一是抓住贯穿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线索 就是始终把握好所教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中心内容进行引导和归纳。二是明确贯穿教学过程的技能培养线索 就是让学生的每一步活动都构成对他们进行地理技能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注意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三是抓住渗透思想教育的线索

地理教案的格式和构成 地理教案一般可以列出以下几项主要的项目:①授课学校、班级、日期和主讲人;②授课内容(课题)及所用教材;③教学目的(或目标);④教学重点和难点;⑤教学方法(主导方法);⑥教具;⑦课型;⑧教学过程(含讲授提纲、板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学生活动等);⑨课后分析

第七章: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的标准分类1.相对性评价2.绝对性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的功能分类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终结性评价

常见题型编制的要求:

1.选择题的编制要求 (1)应注意选择最适合用选择题来测试的地理内容,作为编制选择题的素材。(2)题干表述应力求精炼、准确、清楚,包含解答试题所需要的全部要素。(3)选择项的文字要简短、扼要,其文字长短和语法结构要大致相同。(4)正确答案在形式或内容性质上不要显得过于突出,应避免在正确答案中使用与题干中相类似的词,应使正确答案有较大的隐蔽性;编题时不能只留心题干与正确选项之间的搭配和表述,而忽视与干扰项的搭配,使考生得到某种暗示。(5)干扰项不能错得太明显,否则形同虚设,反而使考生比较容易利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6)正确的选择项要避免使用“可能”、“一般”、“往往”、“通常”等具有提示性的词语;干扰项要避免使用“永远”、“所有”、“决不”、“总是”等具有提示性的词语。避免使用“以上皆是”或“以上皆不是”作为备选答案。(7)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应随即排列,整张试卷中各题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要大致均衡,以避免猜测因素影响。每题所列答案数目应该一致,一般以四个为宜。2.填空题的编制要求(1)空白处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某个问题的关键性词语。(2)必须注意空白处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使考生易于理解和作答。(3)应尽量避免照搬照抄教材原文,应自己重新组织文字。(4)空白的长度应力求大体一致,以避免对考生起到提示作用;空白数量不宜太多,否则会使题意不明确。3.问答题的编制要求(1)突出地理学科重点内容。(2)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避免照搬教材原文和使用成题。 (3)题意要明确无歧义,使考生易于了解答题的要求,设问不要过于笼统。4)要尽量选用适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试题内容,以保证对复杂的认知目标的测试。

材料情境题的编制要求:(1)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心,通过考生对情境性材料的分析,小步骤地解答若干问题,反映出对某一地理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2)选择的情境性材料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与确定的测量目标相符。(3)尽可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情境性材料编制试题,如地图、短文、表格、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等。4)情境性材料的篇幅长短要与试题的数量保持适当的比例。(5)设问的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绘图、填图、作画等形式,从多角度考查考生对情境性材料的理解能力。

听课的基本要求:1.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2.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3.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4.要及时了解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信息5.听课记录和思考要有机结合

评课的基本要求

评课的基本原则(1)促进提高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因人而异原则 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宜把存在的问题讲得太多,应指出突出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要尽可能挖掘他们教学的闪光点,使他们多一些成功感; 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抓住个性特点,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提高的空间,进而创立教学风格,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评价应力求做到评价项目和内容具体、明确、客观、全面,以及便于理解和操作

第八章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按功能分)

1、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地理学科知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等。

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地理教学论知识等等

3、。实践性知识:指在实施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教学情境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批判反思知识

4、文化知识:指除地理学科知识以外教师需要了解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运用工具性学科的知识。既包括社会科学、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又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语文、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逻辑学、美学等。

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1.地理认知能力 主要指对地理事物观察、认识、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主要指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规律及理论的能力。包括确定与概括地理特征的能力,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比较区域差异的能力及解释地理成因的能力和地理过程分析预测能力。3.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主要指以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 包括理解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判断地理位置的准确性等能力。

4.地理应用能力 主要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5.地理创新能力 主要指运用地理知识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6.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主要指提出地理问题、搜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

6、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分析学生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2.) 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3.) 选择教学方法(4.) 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地理教学实施能力7地理教学实施能力.(1)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2.)地理板书能力 板书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3.) 绘制地理板图和板画的能力 (4)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 (5) 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

(6)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8、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主要指教师开展学生学业评价和同行间互评与自评的能力。 说课设计

第15篇: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1、人类最终证实的地球真实形状是()。

A、“天如斗笠,地如覆盘”B、不规则的球体

C、“天圆地方”D、“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2、如果某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那么该地的经纬度是()。

A、50W40NB、10W50N

C、65W29ND、170 E40S

3、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2cm,两地的实地距离为600km,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B、1:30000000C、1:3000D、1:300000

4、当你朋友要来大理州旅游,请你帮他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云南省地图D、大理州地图

5、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临近非洲,所以多发展中国家

B、因资源开发过度,所以农业在经济中占比重大

C、因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旅游业较为发达

D、因轮廓破碎,所以陆上交通非常不发达

6、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A、每个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B、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C、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

D、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7、2010年5月26日,江淮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说明此日该地区为()。

A、阴雨天气B、多云天气C、晴朗天气D、台风天气

8、下列关于全球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1月、7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同一纬度,海洋气温均比大陆高

9、下列各地与其对应的气候特征不正确的是()。

A、北京,夏季很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B、亚马孙河,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C、沙特阿拉伯,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

D、英国伦敦,总是非常寒冷,到处冰天雪地

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法语C、俄语D、汉语

11、下列有关北京的传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最大的商业及金融中心;

B、北京旧城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呈放射状;

C、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

D、北京在建造现代化大都市时,只进行现代建筑的建设。

12、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淡水鱼苗的 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靠海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 D、养鱼历史悠久

13、东北三省是指()

A、河北、山东、湖北B、湖北、广西、山东

C、黑龙江、吉林、辽宁D、吉林、辽宁、内蒙古

14、日本是群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

A、北海道岛B、本州岛

C、四国岛D、九州岛

15、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和粮食状况分析,该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A、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B、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D、干旱、能源和环境问题

16、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西亚B、南亚

C、东南亚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大西洋

C、我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

D、钓鱼岛、赤尾屿及南海诸岛一直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B、黑河-昆明线

C、黑河-腾冲线D、漠河-昆明线

19、下列山脉中属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 界线的是()。

A、昆仑山B、太行山C、秦岭D、长白山

20、一箱急救药品要从北京运至拉萨,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

2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D、夏秋多,冬春少

22、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

程()。

A、引黄济青B、南水北调C、引滦入津D、西气东输

23、2007年世界环境日及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主题的共同点均关注“减排问题”。下列日

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不用塑料袋

B、少开汽车,减少废气排放

C、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入江河

D、不乱丢垃圾,过绿色生活

24、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港澳的经济发展受内地限制,经济发展迟缓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25、我们美丽的家乡在云贵高原上,这个地形区位于以下哪个地理区域:()

A、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x§k§b 1 B D C A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A C B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D C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hti/cudi/129822.htm

第16篇:湖北宜昌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5湖北宜昌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语文真题数学真题英语真题物理真题化学真题历史真题政治真题语文答案数学答案英语答案物理答案化学答案历史答案政治答案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ibleIm poible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宜昌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宜昌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发布入口

2015年宜昌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最新发布>>>点击查看

以下是宜昌2015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地区中考试题中考答案宜昌地理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地理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专题

2015年中考结束后您可能还会关注:宜昌中考成绩查询 宜昌中考分数线 宜昌中考志愿填报 宜昌录取查询

第17篇:960地理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960] 考试科目名称:地理教学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地理教学及设计的理论基础(15%), 地理教学目标、内容及设计(20%), 地理教学方法及过程设计(20%), 地理课堂教学与方案设计(15%), 地理教学评价与反思(20%), 地理学习理论与地理教学科研(1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

1.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的模式与流程;

2.地理教学目标及设计,包括:地理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编制与表述;3.地理教学内容及设计,包括: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策略及案例 4.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地理教学媒体的应用;

5.地理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地理教学方案设计的原则、任务、教案、学案的编写

6.地理教学过程,包括: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问题、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地理教学板书的设计;7.地理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及其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关系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 教师地理教学水平评价

8、地理学习的心理过程;

9.地理教学科研(研究程序、一般方法)

三、参考书目

《新编地理教学论》,杨新,科学出版社,2010年; 《地理教学论》,王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第18篇: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学地理教育是运用地理知识培养中学生的教育活动,是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学地理教育基本目的:1.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教育目的;2.培养地理能力与发展智力的目的;3.地理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三项目的间的关系:

1.地理知识、技能教育是基础;任何能力都是以知、技为基础,在知、技的学习中逐渐发展的,同时,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而地理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在具体的知识技能教育上体现出来的,其过程与知、能教育过程同步。

2.培养地理能力、发展智力的教育目的既是地理知识与技能教育的指向目标,同时也对其它两项目的有促进作用;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及道德知识的理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思想品德教育是具有根本性质的保证性的目的;决定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三项目的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之一方面。

第二章:

课程标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用以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体现国家对地理教学的统一要求。课程标准更强调国家对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课程内容设计:

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的安排: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

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课程内容设计:

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七个模块组成。“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

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

5、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

第三章:

中学地理教材与地理科学的关系

联系

①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从地理科学知识中选择而来,反映了地理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地理学

②中学地理教材反映地理科学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 ③中学地理教材的水平受地理科学的发展水平制约 ④中学地理教材体现了地理科学与地图学的关系。教材中有大量的地图,有关地图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中学地理教材的一部分 区别

①地理科学立足于揭示地理规律,发展地理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地理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使用地理科学知识来教育学生,发展教育事业 ②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狭小,仅是地理科学的一部分

③地理科学关心的是科学价值。而教材更关心教育价值,教材只选择教育价值大的内容 ④地理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研究是教学方法 中学地理教材局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局部分析的方法

1.划分教材的知识组成(结构分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教材知识的内部联系,将章节教材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组成单位。即教学中的知识单元,称教学因子 教学因子的划分 方法: ①以教材的黑字标题为依据

②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特征的结构来划分(位置→地形→气侯等) ③突出重点内容,中心问题式划分

2.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即各教学因子间的联系—逻辑关系。弄清教材的结构。

教学因子关系类型:并列、主从、递进(含因果关系)等。

3.确定教材的外部联系,包括前后知识联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

原则 :相关性,适应学生水平,利于知识体系形成,利于发展智力

外联类型:比较外联:用于建立新概念。加深外联:运用其它科学知识。应用外联:引导学生知识迁移。

4.确定教材的能力培养目标 ,每一章节都存在着多种能力培养因素。教师要弄清层次(操作及想象、观察、分析、综合、推理、记忆等),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能力培养目标 5.分析教材的教育作用——品德教育目标

6.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

新课程在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的课程观

1、旧的的课程观:以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成为学科专业人员。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但要获得学科知识、求知方法,也要认同学科的专业体系,课程仅仅为学科而存在。

2、新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并非否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必要,而是要给予新的内涵!

新的教材观:

1、更加强调教材的工具性。教材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有助于引导教学,有利于培养能力,有益于实践活动。成功的教学是借助教材,但不依赖教材的活动!

2、新教材的调整要点(表达方式上的调整)

旧教材: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新教材: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旧教材:活动与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同情境无关。新教材:采取案例分析方式,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鼓励 动手和体验探究价值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旧教材:在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解释时,就对有关问题给出答案;以提供标准化的结论,作为探究性学习过程的终结 新教材:展示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答辩及修改解释的机会。 新的教学观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四章:

地理感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地理事实知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

地理理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知识,在感性知识基础上经抽象概括而成。分为:单独地理(地名)概念、一般(普通)地理概念和集合地理概念

地理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知识,是人们在地理现象、地理景观等地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而得到的知识。包括:地理联系的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

地理理论:反映广阔地域中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地理知识,是由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知识体系。

地理记忆表象: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经大脑记忆的过程而形成的地理事物形象。

地理想象表象: 是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综合加工而成的从未感知过的地理事物形象。 地理技能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 地理智力技能是认识地理事物或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头脑里遵循的合理、完善的活动方式 地理动作技能是在地理实验活动中,学生以一定的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动作。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地理活动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属特殊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人地关系理论对地理教学过程的重大指导作用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

人与环境都是物质的,是可以认识的 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以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指导地理教学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的新型教学内容体系。

二、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1.广泛性:地域范围:乡土—国家—地球—宇宙。认识范围:自然、社会

2.综合性:地理教学内容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地理环境,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综合。

分析—综合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区域性:

地理教学内容以具体空间区域为认识研究单位,重在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重视空间概念的建立、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

三、地图广泛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

任何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因为地图既是地理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而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四、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广泛联系实际的过程:联系生活,联系时事,联系其它学科 地理技能及其分类

地理技能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 分类:

地理智力技能:地理观察调查技能,地理分析技能,地图、图表的识认技能

地理动作技能:地图图表的绘制技能,地理仪器的使用技能,地理统计、计算技能 地理智力技能是认识地理事物或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头脑里遵循的合理、完善的活动方式 地理动作技能是在地理实验活动中,学生以一定的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动作。 学生学习掌握地理技能的过程 1.认识地理技能阶段:

教师讲解 并提供示范(明确目的,提供示范) 目标:在学生头脑中进行活动定向,形成活动映像,这是形成地理技能的起点和基础。 映像的清晰度是关键。

2.重复实践,自我体验阶段:(练习阶段) 地理技能是依靠学生多次有效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动作或心理活动方式并趋于自动化,从而形成技能。

两种技能练习的过程不同:

智力技能:练习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和方法

动作技能:练习的过程是练习中的活动映像与头脑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动作表象(教师教学中形成的)不断对比,协调的过程。

3.活动自动化阶段(形成地理技能阶段) 地理技能形成的明显特征是“活动自动化” ——不需要由意识对活动进行一一调节和控制,而能自动实现,即“运用自如”。 两种地理技能达到自动化的标志是不同的 :

地理智力技能的自动化标志:内部语言控制。地理动作技能的的自动化标志:动觉控制

4、两者在教学上应注意的要点

以掌握地理知识为前提,以反复练习为途径。地理智力技能应注意概括其步骤。地理动作技能在于动觉控制的练习发展地理能力的途径

1、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地理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学生先天素质不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拓展学生能力 (2)激发兴趣与动机:浓厚的兴趣和正确的动机利于能力的发展

(3)培养良好的意志、性格等,良好的意志、性格等品质利于能力的发展

2、搞好双基教学是发展地理能力的基础

①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的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能发展学生地理能力。但只有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才能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进行启发式教学 加强地理技能的系统训练

②促进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是形成地理能力的关键,知识、技能的迁移过程就是地理能力的形成过程。

发挥重点地理概念和规律的作用 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促进知、能的顺利迁移 道德要素间的联系

1、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2、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任何道德观念与情感只有在持久表现出道德行为时,思想品德才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形成。

3、道德情感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起调节作用,是道德观念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驱动力。地理道德观念的形成

在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经过地理知识向道德知识的转化,再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的信念,而形成学生的道德观念。 例:“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的形成

地理知识:自然资源的性质、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 道德知识: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应该成为社会公德。 道德观念的形成:学生对上述知识中珍惜自然资源等道德知识的认识还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能否成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还需要一个接受观念的过程即“信服”的过程。这与学生的原有道德基础及教师的讲解是否生动有说服力有关,也与教师的观念有关。

第五章:

功能分类法:按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性质,即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基本教学方法:

①组织教学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自学、程序法、发现法、纲要信号法等 ②认识活动的方法:观察方法、逻辑思维方法、记忆方法、问题解决法等

③提供认识对象的方法(教学手段):教科书、地图、直观教具、电化手段、计算机多媒体等

④组织教学的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发生直接行为联系的活动方法,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外在形式,其优劣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与过程。 讲授法特点及运用

定义:教师通过讲述、讲解地理知识,达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 特点:

①教师控制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与知识的传递过程结合在一起。

②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组织方法。时间短、知识传递效率高。

③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示范地理技能、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学生一般缺少学习地理技能的自我体验与实践的机会。 讲授法的运用要求

①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讲授中要脱稿。

②讲授语言要清晰、准确、生动形象,音量与速度适中,要用普通话。

③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④应用直观教具:如地图、图片、模型 ⑤注意学生的状态与情绪。 谈话法特点及运用

定义:教师通过与学生相互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由于谈话法的形式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故又称地理问答法。 特点:

①也是一种教师直接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方法。但和讲授法不同,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思考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②谈话法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又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新旧知识的结合。

③一般只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中,对于与学生已知知识联系不大的新内容,存在局限性。

谈话法的运用要求 ①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谈话的中心问题有周密的准备,拟定谈话提纲。 ②教师的提问应明确、具体、难易适当,问题要有逻辑关系。 ③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不得任意打断。 ④面向全班提问。 ⑤及时结论,对学生的答案给以肯定、否定或补充等评价。 讨论法特点及运用

定义: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学生或分小组进行,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方法。

特点

①是教师间接控制学生活动的组织方法。教师只向学生提供讨论的内容和方法指导,控制讨论的进程,但一般不参与或少量参与讨论。

②培养学生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探索问题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准备知识及论证阐述问题的能力。 ④“时耗”较大,知识获取速度较慢。 讨论法的运用要求

①明确问题和方法,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 ②鼓励学生发言,注意普遍性。 ③注意控制讨论进程,不要跑题。 ④讨论结束后,要及时总结。

指导自学法特点及运用

定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其它参考书,地图册,观察各种地理图象、模型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独立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的组织方法。

特点

①教师间接控制学生,只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讲清学习方法,全部过程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②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优良品质。

③适于各种地理知识的学习。 ④相对削弱教师的示范作用,应与讲授法相结合。 指导自学法的运用要求

①明确学习目的、内容、方法、要求。②教师巡回指导,共同问题,集体辅导。 ③培养良好的学风,指导学生形成自学地理知识的技能。 ④要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认识方法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发展地理能力的心理活动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易被觉察而又决定教学过程实质的基本方法。

分析法:把地理事物整体分解成部分,或是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的特点、个别的方面的思维方法。综合法:把地理事物的各组成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方法。 空间分析—综合的一般步骤

a.分析地理事物的范围和地理位置,这是起点

b.根据地理事物的结构划分地理事物的组成部分

c.分析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及各部分在构成地理事物整体中的作用 d.分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结构联系

e.综合各部分的特点及联系——要素特点的联合,是综合,不是拼合

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觉活动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是学习地理感性知识,建立地理表象的最重要的方法。 比较法

定义:确定事物(2种以上)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适用于同类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间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法常用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区别地理事物的特征等。

比较法的类型

并列比较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 凸聚比较法:把某一地理事物与其它几个地理事物同时进行比较的方法。

综合比较法:对区域地理要素进行多方面比较,以获得总体特征的方法。

归纳法:从具有相同属性的地理事物特征中,概括出该类地理事物一般特征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推理方法。称归纳推理。 归纳的一般步骤

a.确定被概括的地理事物的范围。应是同类或具有同种属性的。 b.概括各地理事物的共同点,采用分析、比较、综合的方法。

c.推出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征。

演绎法:运用一般地理规律或理论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推理方法,称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一般步骤 :

a.根据地理事物的特点、性质,选择必须的地理规律。

b.运用规律推理具体地理事物的特点

教学手段:指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是组成地理教学方法的要素之一。

中学地理教学地图:也称学校地图,分教学挂图、地图集、教材附图和插图、暗射地图、地球仪(立体地图等)。

课堂教学方法的横向结构:三种不同功能的教学方法亦即认识方法、组织方法、教学手段在组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时的联系方式,构成课堂教学方法的横向结构。

同一功能的各具体教学方法在组成课堂教学方法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教学方法序列,构成了课堂教学方法的纵向结构。包括认识方法结构、教学手段结构、教学组织方法结构。 观察的教学组织方式

①教师讲、学生看—讲授法

②教师先讲,学生再独立观察—讲授+练习③学生独立观察,教师指导—指导自学法 挂图的使用

1、指图规则

教师的站位,不能挡住学生视线

指图的位置要准,忌空指图

图上的点、线、面状地理事物要区分指法

指图杆的运动方向应与教师的语言相符合

速度要慢,并与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相符

2、师生共同观察和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忌教师独白

3、与其它手段配合,如略图、桌面图等

4、可以使用辅助标记和符号突出某一内容

横向结构中认识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方法的关系 ①认识方法决定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

②教学手段提供学生认识活动的对象,是认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认识方法的效果。 ③组织方法是使学生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认识方法进行学习的保证措施,影响教学手段的使用效率和认识方法的效果

纵向结构中各具体教学方法间的关系

①纵向结构反映的是与学生的认识活动阶段相对应的认识方法序列,以及与认识方法序列相对应的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序列。是教学过程中各具体教学方法使用的先后顺序。 ②纵向结构中,同一功能的各具体方法间相对独立,每一个具体教学方法是由认识阶段的需要决定的,不是由前面的方法决定的。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1、先确定认识方法

2、再根据认识方法确定教学手段

3、最后根据认识方法和教学手段确定教学组织方法

4、整体的平衡与调整

第六章:

地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

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和创造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充分而必要的实践活动,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最后再得出共同的结论。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目标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标准,通过检查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地理能力的发展等情况,确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地理教学进行评测的过程,通常的期中或期末测验就属于这种评价工作。

标准化考试: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起来,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对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项要素的状况及各环节的活动水平进行评定测量的工作。

课堂教学模式的分类

1、按照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程度分为: 封闭型:教学内容与过程完全由教师决定

引导型:师生共同明确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探索和多种解释 开放型: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的分类: 探究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的分类: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咨询——研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基本程序与特点

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给学生提供需要调查、探究的问题范围及所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确定调查、探究中的困难,并把困难转化为问题 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案

第四阶段,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一致的结论,并加以验证 特点

①适应于多种教学内容

②可以较好的把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综合在一起,较全面的达到各方面的教学目标。 ③要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活动,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插入必要的讲解。 研究性教学模式及基本程序与特点

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案和组织分工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进行研究

第四阶段,学生讨论,教师解疑,学生提出研究成果 第五阶段,各组学生交流研究的方法、体会等

特点

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模式。适宜于学生按照类似科学研究方式进行学习与实践活动,可以得出全新的结论和观点,制造出新的产品。

②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创新,利于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③耗时多,实施难度大是其明显的局限性 课前备课步骤

①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划分教学因子,列出提纲

②研究学生实际,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等

③拟定课时教学目标(目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④设计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因子,按认识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方法的顺序来设计(采用表格) ⑤设计板书提纲 教案的格式

基本项目:课题、教学目的(目标)、重点及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结构) 教学过程(环节)安排,其中,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有关。如:讲解——接受模式的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布置作业等 课后分析

目标评价的基本工作

1、确定目的(测试要达到的目的。如诊断)2.、制定目标(三维目标或识记、理解、应用等)

3、明确内容(测试所覆盖的内容)

4、试题的编选 (定题型、设计题目与评分标准、组卷)

5、测试成绩的评定 (判卷、计分)

6、试卷的分析 (学生答卷情况分析、试卷质量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教师的活动

教学态度:课的准备、对学生的态度、教学责任心

教材处理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处理、教学因子的关系处理、教材的外部联系 教学方法 :认识方法的准确度、教学手段的恰当、灵活、先进性等、组织方法的灵活与恰当性

教学基本功 :口语表达、板书、板画(图)、教学姿态:

课堂结构 :教学环节搭配、各环节时间分配 ②学生活动

学习态度 :目的、兴趣、对教师的态度

学习习惯和方法:纪律、用具、技能、思维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教学效果:知识的掌握、技能训练、能力特长、思想教育 ④其它:教具质量、室内环境、对环境的态度等

第19篇:地理教学论说课稿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

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

1、世界降水的分布。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归纳,提升思维能力。

2、谈话法:谈话法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本课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可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所学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将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造气氛,导新课)

用电脑动画音视频材料演示降水全过程。其中用电影制作了水滴、冰晶在空中动态的运动过程,说明雨、雪、冰雹的形成,用图片展示降落的雨、雪、冰雹形象地展示降水的三种主要形式,使学生直观获取,得出降水的定义。 (学习新课)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1、降水的定义 什么是降水?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 (过渡)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又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2、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

教师展示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依次介绍:雨量筒、雨量杯,讲解测量方法,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讨论结果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问题情境:

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2.看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10、11月);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6、

7、8月);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小结:该地降水冬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学生利用所提供资料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教师根据学生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作品展示并做评价,总结降水柱状图绘制的基本过程。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让学生讨论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的定义,说明“等降水量线”的定义。 定义: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然后出示“降水的分布”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让学生对照课本56页活动1~5的五个问题,观察大屏幕。 画面1:点击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使之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点击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使之闪烁,请学生读出降水量。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画面2:点击回归线,使回归线两侧闪烁,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画面3:在底图上显示南北纬30·、60•并闪烁,让学生说出中纬度的纬度范围,然后对中纬度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总结得出规律三: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也少。

画面4:在《世界年降水量图》中分别显示出赤道、南北回归线、中纬度地区、两极附近地区,由学生总结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画面5:降水与地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五、说板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二、降水的测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六、说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实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本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赋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也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必须为之努力的地方

第20篇:地理教学评价论

地理教学评价论

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地理教学评价,可以把握地理教学的现实状态,并在对地理教学现实状态深刻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地理教学的反馈信息;根据这种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作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或学习对策,促使地理教学按正确方向有序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地理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去调节和控制地理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很多。本章着重讨论地理教学评价中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和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两个核心内容,以及测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评价工具——地理考试。

第一节 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一、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衡量和判断教师教学的优劣,为教师改进地理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①检查地理教师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推动教师遵循正确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从事地理教学。②推动地理教师探讨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地理知识传授、地理能力培养、地理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与途径。③给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恰如其分的评价,记载教师教学的长处和成功经验,发现和培养地理教学骨干;给教师提供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信息,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④科学地鉴定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创造条件。

对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可起到如下主要作用:

(一)引导地理教师端正地理教学思想,形成正确的地理教学观

地理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向。因此,应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地理教师形成正确的地理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地理教学观。这样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因为,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教学思想。比如透过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目标的制订、教材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调控等外显的教学行为,就可以评价其地理教学思想。评价的进行,能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地理教学观。

(二)从评价中明确地理教学的标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引导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进行地理教学评价,总要制订一系列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是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地理教学目的制定出来的,一般都体现出地理教学的方向性。通过评价,可使地理教师知道地理教学的最高标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即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及时纠正失误,明确改进教学的方向;通过评价,还可以使教师作横向比较,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他人的长处,增强教师的竞争向上意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其中也可能有可供他人借鉴的经验。通过对一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概括出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的地理教学经验,用以进行交流,指导地理教学。

(三)促进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

如前所述,地理教学的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方向性,为了达到相应的评价标准,就必须深入钻研。例如如何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怎样选用地理教学方法,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怎样训练学生的地理技能等,都要进行研究,才可能找到最佳途径。另一方面,这些问题通过评价人员的分析、探讨,与被评价人在认识上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就可以找到研究的起点。

二、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

(一)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制定科学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对于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定评价指标,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 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是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它规定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所要达到的要求,因而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导向性原则是指在评价项目的确定、评价要点的确立、权重的分配等方面,都要把教师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指明教师要努力的方向。对地理学科而言,评价指标要引导地理教师向端正教育思想,更好地遵循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体现地理教学特点,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等方向努力,在设计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及权重分配等方面注意在上述方面起导向作用。

2.科学性原则 确定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目标必须准确地反映正确的地理教育观、教学观,反映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教学特点。评价项目及要点的提法要准确,要求要合理。评价指标是科学的,才能推动地理教学向预定目标前进。

3.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确定评价项目和要点时要从整体着眼,全面考虑。其具体要求是,既不忽视某些影响教学的因素,也不片面强调某些因素的作用;评价项目与要点的设定应多一些指标的综合考虑;在分配权重时也要从整体着眼,权衡评价项目及要点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审视教学结果时,也要着重观察整体情况的反应。

4.可行性原则 制定评价标准是为了实施与应用,因此要求评价项目及要点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简洁、可行。这一原则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应适合地理教师的实际,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既符合教育目标的总要求,也符合地理教学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明确、具体、详略适中,既不过于简单抽象,又不过多过细、失之繁杂;使用方法也应尽量简便易行,便于广大教师接受和使用。

(二)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及地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可将地理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项目归纳为6项和16个评价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具体表现在:符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具体要求是:教学目标陈述详细、明确,可观察、可测量。地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必须清楚,并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能达到的水平有正确的估测。

2.教学内容

(1)正确理解教材,呈现的地理信息科学、准确。具体表现在:把握所讲授教材的主要观点,理解编者意图与所教部分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区分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讲授过程中,对地理事实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都能交待得清楚、准确,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科学性错误。

(2)突出教学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手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

(3)举例恰当,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要求为:所举实例具有典型性,与所教教材联系紧密,说服力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所教知识与乡土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地理环境实际等的联系,且联系自然,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3.教学结构与师生活动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按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富于整体性。

(2)师生教与学有较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沟通性好,教与学双方情绪饱满、相互呼应,课堂气氛好,教师能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控得当。

4.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选择恰当。即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地理教学原则,符合课型特点,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

(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技能和习惯。

(3)教学地图、地理图表、地理教具与手段选择合理,运用恰当熟练。

(4)板图、板画、板书设计规范,运用熟练。能边讲边绘板图与板画,绘制的板图板画轮廓逼真、形象生动、设计合理,板书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字迹工整。

5.教学语言与教态

(1)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准确、科学、生动、形象,简洁精练,条理清楚,音量适中,语调快慢适度,富有启发性、逻辑性。

(2)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教态亲切、自然。 6.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2)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评估要点是,是否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能力、思想教育等目标,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

(3)学生反应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听懂、弄通、记住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满意程度高。

三、地理教师授课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评价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

(一)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目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方法之一。它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因素用数量加以描述,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量评价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标准评分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分法”。

1.标准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按所拟定的评价项目及评价要点,每个项目按其重要程度拟出“标准分”,评价时按评价要点给分,然后各项相加,以总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总体评价等第分优、良、中、差等四个等级。若以百分制衡量,优等为90~100分,良等为75~89分,中等为60~74分,差等为59分以下。这种方法标准具体,操作简单易行,是地理教学质量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

2.模糊数学综合评分法 如前所述,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每项又有若干评价要点,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再者,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既不是可以实测的(如长度、重量等),也不是能用作业完成的多少来测定的,而只能表明它拥有的特征的多少,如用“优”“良”“中”“差”,或“好”“较好”“一般”“较差”这类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所以要借助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计算综合值,并用来说明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下面举例介绍这种评分方法的运用。

由前面所述的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可绘制成评价表(见下表),按表中所列6个评价项目逐项评分。

我们以“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例,介绍一下实施步骤。

设U={教学方法选择恰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地图、图表、教具等选择恰当,运用合理;板图、板画、板书设计合理,运用规范熟练}。

设V是评价集合,即 V={优,良,中,差}

现假定有若干人参加评价,由于每个人的掌握标准、衡量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等级。

设评价人员对某一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进行评价,认为优的占40%,良好的占50%,中的占10%,差的没有,则可得出一个数列:0.4,0.5,0.1,0。

再假设,对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评价得到的数列是:0.6,0.3,0.1,0。 对教学地图、图表、教具等选择恰当,运用合理的评价得到的数列是:0.1,0.2,0.6,0.1。

对板图、板画、板书设计合理,运用规范熟练的评价是:0.1,0.2,0.5,0.2。 如此可组成一个模糊矩阵。若设这一模糊矩阵为R,则可写成:

由于上述四个评价要点的重要性不同,为体现它们的差别,现假定权重分配如下:教学方法选择为0.3,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0.5,教学地图等的选用为0.1,板图、板画、板书的设计与运用为0.1,这个权重的分配用A表示,则:

A={0.3 0.5 0.1 0.1}

这样,对评价对象“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知隶属函数矩阵R,权重集A,则对此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矩阵为B。

B=A·R,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得: 上式的结果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0.44=0.3×0.4+0.5×0.6+0.1×0.1+0.1×0.1 0.34=0.3×0.5+0.5×0.3+0.1×0.2+0.1×0.2 0.19=0.3×0.1+0.5×0.1+0.1×0.6+0.1×0.5 0.03=0.3×0+0.5×0+0.1×0.1+0.1×0.2

B矩阵表示评价者认为被评价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优”者占44%,达到“良”者占34%,“中”者占19%,认为差者占3%。假设各等级与百分制分数的对应关系是:优=95,良=80,中=65,差=50,则得矩阵C。

再设评价结果为D,则

然后用同样方法可以计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与师生活动、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效果等项目,并根据它们各自的权数进行计算,得出各项目的分数,接着再根据上述各项目的权重即可求出总的评价分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缺点是计算较为繁琐。但运用计算机计算,这一缺点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克服,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在课后以集体口头评议的方式,对地理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评价。定性评价可以就教师教学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使被评教师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其原因。

进行定性的分析评价,首先要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而且应当把观察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为课后的分析提供事实与依据。

记录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按教学过程的顺序进行记录,一种是按问题归类记录。前者是从教师登上讲台到打下课铃、教师宣布下课为止的全程记录,一般按教师所安排的教学结构予以记录,这样有助于看出教学过程完整而系统的全貌,适宜作全面性分析。后者是按预定的研究重点或专题进行记录,主要捕捉与预定评价重点有关的信息,以用于有针对性的评价。

由于在课堂上的观察所得往往不够全面,如学生的具体思维活动,不同类型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本人对这堂课的优缺点的分析与对教学效果的估计等,在课堂上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因而需要课后补充所需的材料。

积累了一定的材料,就可以展开定性的分析评价了。具体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做好评价前的准备。评价者首先要认真钻研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与要求,教材的层次、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做到对所要评价的课堂上讲授的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评价者还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一般情况,如了解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技能基础及学习兴趣等,了解地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素质、教学中的主要特点等。这种了解越全面、越系统,评价也就更富于针对性和客观性。

第二,评价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论的知识及有关技能是作好分析评价的前提。不论是指出教师教学的优点,还是指出教学的不足与问题,如果不依据理论进行分析,往往只能就事论事,缺乏评价的深度,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例如,评价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评价者应依据有关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这样就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评价时也应避免空洞地谈理论,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使分析评价既有“理”,也有“据”。

第三,评价应紧紧抓住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反应两个方面,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例如,评价地理教师选择和运用地理教具的合理性,既要评价教师是否选择了适宜教学任务、适宜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具,以及教具使用的目的性和应用的技巧,同时也要留意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的积极程度,学生是否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等等。

第四,既作全面分析,又要突出重点。全面分析就是要对照评价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地理直观教具与手段、师生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语言、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作出相应的评价判断。突出重点,就是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或重点研究的专题等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例如,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就应该分析教材中哪一部分是重点,为什么是重点,应该怎样突出重点,以及教师未能突出重点的表现和原因等等。全面分析评价有助于把握教学过程的全貌;突出重点,则有助于深入研讨一些专题性的问题。

第五,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价。实事求是地评价,要求既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恰如其分地指出缺点。肯定成绩,要避免庸俗的吹捧,避免夸大和失真;指出缺点,不要避重就轻,也不要脱离教学条件过分苛求。要使教师通过评价了解到自身教学的真实情况,以利改进今后的教学。

地理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地理教学论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