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一、模式结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三)交流表达,点拨提升

(四)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五)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二、模式解读

(一)、整体回顾,导入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二)、深入感知,提出问题

此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读书、勾画、体验、寻求答案体悟文章。

2、组内合学,交流观点解答疑难。

(四)、交流表达,点拨提升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把语言文字能清楚,以便(初步)掌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

说明:第一,(1)环节要紧扣第三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总结读书及感知课文的情况,以表扬激励为主。第二,(2)环节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环节,实施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交流、适时点拨;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五)、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学生从课文内容、思想内涵、表达方法等方面交流收获,形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体验、感悟,提高认识。

(六)、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可以有课文的表达方法引出的写法训练,由课文思想和情感引出的阅读链接等。

附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三、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揭示课题。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顺势导入

(二)、深入感知 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

1.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3.作者这样有详有略地描写北京的春节有什么好处?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四个部分。

过渡: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

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出示学法指导: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交流表达 点拨提升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

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五)、整体收获 收获整体

学生畅谈学文的收获

(六)、拓展链接 迁移应用

1.过渡: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启发思考: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谁能说说在咱们自己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

五、板书 北京的春节 ----老舍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写作特点:详略得当 语言特色:口语化、幽默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四年级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年级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

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体育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中高年段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精读课文阅读教学模式(推荐)

生物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