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边塞诗三星上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3.你能从这三首诗中总结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小结。教师相机补充。 意象:

①边塞之地:楼兰、轮台、阴山、凉州、受降城、玉门关„„„ ②边塞之景物:黄沙、秋月、雪山、大漠、孤城、黄河、长云„„

③边塞之乐:羌笛、胡笳、琵琶,《梅花落》、《关山月》、《折柳曲》、《怨杨柳》„„ ④战争之意象:烽火、羽书、辕门、角鼓、旌旗、雁飞鹰扬„„ 画面特点常用词语有:

雄浑、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苍凉、肃杀、萧条、萧瑟、荒寒、凄寒„„

情感:

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久戍边地,思乡念亲的悲情;

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和戍边将士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

(二)读懂诗歌。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了解边塞诗的特点,现在回到试题。

从哪些意象看出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虏骑、关云、胡沙、高阙、长城、节旄。 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请同学把全诗意思串讲一遍。 一名中等同学串讲。 教师点拨。

题目:“雨雪曲”是乐府曲辞,以鼓角为伴奏,其声悲咽,如姜夔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 基调:悲。

首联: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交代时间:三秋,深秋;地点:边关;事件:虏骑入侵。 颔联: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抓住典型景物写边关景象: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汉)的月亮一样明亮。(“暗”不是昏暗、暗淡,想一想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暗”是写雪之大。) 颈联: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继续写环境,在冰雪覆盖之下,高山像银子建成的宫殿,长

1 城像宝玉建成的城池。还记得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给我们什么印象?——壮美。所以,“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是一种什么样的景?雄阔壮丽,壮美。

尾联: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节旄”指什么?唐军旗帜,战场上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旗帜零落到尽,说明什么?将士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了,本该受到嘉奖,天子却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至此你看出作者对边关将士什么情感?——同情。对天子什么情感?——不满。

(三)评讲试题。 【考纲要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病例1.颔联描绘了一幅大雪下的如沙般昏暗,冰像月亮一样明澈的萧条、壮阔、悲凉、凄苦的景象。 (0分) (刘泽远) 【病因分析】画面描述关键词出错,特点太多。

【参考答案】 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的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苍凉、苦寒的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 【答题套路】

(1)描述画面内容(要列举诗中有关意象)。

(2)概括画面特点(时间、地点、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病因分析】审题不清。“哪些”至少要答到两点。

病例2.俯仰结合,写高山为仰视,写长城为俯视。 (缪志刚)

病例3 虚实结合,高山、长城为实写,银子堆成山,玉砌成城是虚写,为诗人想象之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昏庸无能,贪享富贵,不问边关战事。(董舒路) 病例4 侧面烘托,长城及两边的山落满了雪,成了银色和玉色,从侧面烘托了雪之大。(张建洋)

【病因分析】手法错误。

病例5.借景抒情,借高山、长城等景物,、自己的愁闷之情。(蒋成),抒发对国事的担忧之情。(韩琪)

病例6.夸张,写长城两边的山是由银做的,长城是玉做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生活的奢侈浮华。(李晶晶) 【病因分析】分析错误。

2 病例1.比喻,将冰雪分别比作银、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壮丽的塞外冬景。(2分)(苏强) 【参考答案】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西雄阔壮丽的风光(1分)。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壮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知识链接】(选用)

投影,解说:有时候也把修辞手法归入表现手法之中。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对偶 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白描 视角变化:视觉、听觉、触觉

远近、上下、俯仰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答题套路】

点(点明手法名称)

析(结合诗句分析) 评(指出表达效果或思想感情)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请你评分】

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唐朝军队衰落的感慨之情,和对岁月变迁、物是人非、战事纷扰不断的悲叹之情。(张艺婷)

尾联表示对远出使臣悲惨命运的同情、怜悯,对和平的希望,以及对天子对出征使臣漠不关心的不满、斥责之情。(姜旭)

【参考答案】①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的同情(2分);②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姓名却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

教师总结:在答题时,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答案要靠船下篙,结论在前,分析在后。这也是我们做诗歌鉴赏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3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 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特点:自然环境恶劣(1分);军情紧急(1分)。

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表现了对饱受战争之苦的边塞将士的同情(1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板演,点评:

当然,诗词鉴赏中我们同学还会出现其它错误,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得到理想的分数。

边塞诗三星上课教案(优秀)

边塞诗鉴赏专题(上课用)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 教案(全国)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

边塞诗三星上课教案
《边塞诗三星上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