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第三章 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第四章 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 第五章 本文教义的应用

一、《论自由》的写作背景

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冲突激烈。在政治方面,两大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要求改革政治体制,获得选举权。但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中,只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产阶级害怕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他们认为民主意味着独裁政府,如果民主占优势,将会带来暴民统治。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后,会运用这种政治权利推翻这个社会,或者损害他们的财产利益。同时,他们也认为,工人阶级是残忍、无知的,不能让他们获得选举权。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仅在于要求政治权利,还要求改变社会本身,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这个社会,他们才能得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就是自由和民主的问题。密尔认为,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必须给予工人阶级政治权利,这是民主的发展趋势。

在密尔生活的时代,社会观念上提出了新的思想——集体主义和趋同一致的价值观,比如孔德主义。尽管密尔接受了孔德的一些思想,但是他认为,孔德设想的制度中将会造成社会高于个人的专制主义。

19世纪功利主义兴起。功利主义最早为边沁所创,其最主要的主旨是为满足大多数人的欲望和利益。在边沁那里,多数人的幸福主要指人在物质上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密尔早年接受了边沁的这一理论,但是后来,他开始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而漠视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的观点,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量幸福首先应当由对“精神的欲望和快乐”的追求得来,否则会使人“丧失任何真正的欲望”。密尔把物质的快乐称为“低级的快乐”,精神的快乐称为“高尚的快乐”。因此,满足人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人的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是自由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密尔谈的人的自由,更加侧重的是人的精神自由。

密尔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经济和综合国力等方面达到了鼎盛,但在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风尚、社会道德方面,尚处于限制人的个性和独立阶段。老派绅士式的文化,同社会现实(扩张的工商业、政治活动等等)形成尖锐地对立。同时,广义上“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取代了18世纪较为宽松的道德规范标准,从而在社会责任的名义下对个人道德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这种观念和现实的冲突,则需要改变社会既定的风尚和观念,让个人得到独立和个性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密尔展开了思考,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空间。密尔提出的自由主义与以往不同,实现了从政治自由到社会自由或个人自由的转变,很多人将其概括为新自由主义。

(二)对第一章 引论的分析

这里,主要针对引论的第一段,谈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所谓的意志自由,不是这个与那被误称为哲学必然性的教义不幸相反的东西。这里所要讨论的乃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P1

我们可以看出,密尔将自由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意志上的自由”,一类是“公民或者社会自由”。而本书所要探讨的是“公民或社会自由”。

密尔的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说是借鉴了之前孟德斯鸠的分类。孟德斯鸠曾明确把自由分为两类:一种是“哲学上的自由”,一种是“政治上的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是要能够行使自己的意志,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是在行使自己的意志。这就相似于意志自由。政治的自由,是要有安全、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有安全。政治的自由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政制相联系的自由,一类是同公民相联系的自由。与政制相联系的自由,就保障公民有选举权等一系列参与政治的权利,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另一类是同公民相联系的自由,即作为市民,享有一系列的民事权利,做法律许可做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以及不被任何人强迫去做不应该做去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对应的公民和社会自由。

这句话,也表明了,密尔所要论述的自由,是不同于前人的,以前的思想家往往侧重于论述政治自由,而密尔论述的是社会自由。

紧接着,密尔对社会自由的界定和理解给出了答案,“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p1)

这里,谈到的“权力”,与之前指出的社会自由相对应,是指一种“社会性的权力”,即由社会所掌控和在社会中所形成的权力。其次,这里谈到了“合法”,自由的社会也必须是一个合法的社会。

密尔谈到“它远非什么新问题,从某种意义说,它几乎从最远的年代以来就在划分着人类;不过到了人类比较文明的一部分现在已经进入的进步阶段,它又在新的情况下呈现出来,要求人们给以一种与前不同而且较为根本的处理。”P1这里谈到两个“新”。一个是“远非什么新问题”,一个是“在新的情况下”。

远非什么新问题,是说,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只不过之前人们仅仅注意到作为政治权力的国家、政府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即政治自由),而没有对此加以关注。

“新的情况下”是说,现在处于一个大众的民主化时代,人民不再仅仅通过公共权威机构来行使权力,人民本身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庞大力量。也可以称之为,民主化阶段。这时,不同于之前的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如何防范民主带来的危害的问题。

在历史中,是自由与权威之间的斗争,所谓的自由是指对于政治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统治者必然处于与其所统治的人民相敌对的地位。因此,人们主要采取两种限制手段,来谋求自由:第一条途径是要取得对于某些特权即某些所谓政治自由或政治权利的承认,这些自由或权利,统治者方面若加侵犯,便算背弃义务,而当他果真有所侵犯时,那么个别的抗拒或者一般的造反就可以称为正当。第二条途径,一般说来系一个比较晚出的方策,是要在宪法上建立一些制约,借使管治权力方面某些比较重要的措施须以下列一点为必要条件:即必须得到群体或某种团体的想来是代表其利益的同意。”P2这里,是指限制统治者权力,要不要民主的问题。

现阶段,密尔所处的时代,人们对待统治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只有人民掌握统治者的变更,才能使政府权力不会对他们不利。统治者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意志。这是一个已经实现民主化的阶段。但问题就是,在这种民主化的潮流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关于这一点,密尔主要看到了两点:一种是多数人的暴虐,另外一种是集体的平庸。

关于多数人的暴政这一观点,密尔是受到托克维尔的启发的。多数人的暴政,即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个人对全体人民的专制,而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这种民主看起来是人民在掌权,实际上是在全体人民的名义下,剥夺了人民的权利,侵犯着人民的自由。密尔对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完全赞同的。密尔反对“人民无须限制自己施用于自己的权力的观念”。他指出:所谓“自治政府”和所谓“人民施用于自身的权力”等类词句,并不表述事情的真实状况。运用权力的“人民”与权力所加的人民并不永是同一的;而所说的“自治政府”亦非每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所有其余的人管治的政府。至于所谓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者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亦即多数或者那些能使自己被承认为多数的人们的意志。于是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而且这个多数的暴虐,不仅仅通过政治机构的公共权威起作用,而会转化为一种社会暴虐。这种社会暴虐,要比政治压迫更加可怕,它深入到生活细节,使人们有更少的逃避办法。密尔总结说,你的身体可能会是自由的,但你的灵魂本身受到了奴役。

关于集体的平庸,则是社会暴虐的进一步分析。“社会不仅仅为一切教育力量所武装,而且还被公认意见的优势权威所武装,这种权威永远左右着不配自作判断的人们。P98于是,社会共同性战胜了个体的特异性,从而导致“集体的平庸。”这不仅个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社会的进步也无从谈起,导致了一种集体的平庸。这也是密尔所关注的精神自由的一方面。

一种与前不同较为根本的处理。那么,个人独立和社会控制之间的限度如何划分。密尔概括出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也就是合法与非法的边界。“人们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p10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 但是幼童、未成年人和其它缺乏相应行为能力的人如野蛮人不适合此条。

那么每个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又是什么呢?密尔将其概括为三种:第一,意识的自由,即最广义的自由,在思想和感情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等问题上的自由,发表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第二,个人旨趣的自由。即自由制定个人的生活计划,以顺应自己的性格,自由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第三,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如在经济、贸易、生产等方面的自愿结合。

论自由读书笔记

《自由论》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出版自由读书笔记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及感受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
《《论自由》读书笔记及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