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评《永远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0: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评《永远有多远》

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是一篇优秀的中篇小说,就其思想性而言,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对于文化失落的一种怀念,对文化的追思是现当代大多数作家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探讨,铁凝《永远有多远》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家的作品都是在尽力的反应社会表现自我对于这个社会的看法,从而引起人们的思索。在现当代文学中对于“恶”的揭示是一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卡夫卡就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像现当代大多数作家都致力于对“恶”的揭示,像现代老舍,巴金,还有近代作家余华,他们笔下的世界都是社会的丑恶,让人不寒而栗。透过丑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本质,在鄙弃丑恶的过程中塑造完美的人格。铁凝却是一个特例,铁凝的笔下的小说却表现的都是社会的真、善、美,她压根就没有一丝恐惧的成分,却使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不得不审视自我,达到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

铁凝作品大多表现了这个社会存在“爱”,如《哦,香雪》中善良的香雪,在铁凝的小说世界里大多充满了“爱”,“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整个社会因“爱”而存在,“爱”维系着整个世界,使我们在面对丑恶的社会现实时不至于在现实的丑恶中而无法自拔,从而对社会心生绝望。但纯粹单一的爱却显得太过于的单薄,太不真实,同时在文学中易陷于理想主义的败笔中,达不到文学的初始意义,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就恰好的处理好了“大爱”与“邪恶”的关

系,达到了心灵接受中恰到好处的契合,由美彰显丑,世界上最邪恶的丑莫过于恶对善的吞噬,而铁凝的小说恰是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当真、善、美被撕裂的那一刹那,也就是人们最绝望的时候,在绝望中清醒,亦不至于糊里糊涂的过一辈子。

社会从古至今从来就不缺乏恶,丑恶的社会现实压抑了人类的整个社会,但我们的社会也不缺乏真、善、美,善与恶的较量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就社会的接受来说,我们更加希望的是善,善是人类永远的追求,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便是由人类这一永恒的主题切入。

白大省是一个“善”的典型,“当她七八岁的时候,就被胡同里的老人评价为‘仁义’” ,“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曾经把昏倒在公厕里的赵奶奶背回过家( 确切地说, 应该是搀扶)。”,“小学二年级,她就担负起每日给姥姥倒便盆的责任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孩却得到的是姥姥“怎么养你这么个白眼儿狼啊”的评价,对弟弟白大鸣的欺侮她总是会说“他生下来不长时间就得了百日咳;两岁的时候让一粒榆皮豆卡住嗓子差点憋死;三岁他就作了小肠疝气手术;五岁那年秋天他掉进院里那口干井摔得头破血流;七岁他得过脑膜炎;十岁他被同学撞倒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磕掉了门牙„„十一岁„„十三岁„„为什么这些倒霉事儿都让大鸣碰上了呢,为什么我一件都没碰上过呢,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一阵阵的疼,哎哟疼死我了„„”由此感觉“白大省的这番诉说叫人觉得她一直在为自己是个健康人而感到内疚,一直在为她不像她的弟弟那么多灾多病而感到不

好意思。”而得到的却是将“几个舅舅每月寄给姥姥的零花钱,姥姥全转赠给了白大鸣。白大鸣什么时候往姥姥床前一栖乎,姥姥就从枕头底下掏钱。”

作为一名普通的女性,白大省也渴望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她即使“事情一开始她给自己制定的就是低标准,一个忘我的、为他人付出的、让人有点心酸的低标准。她仿佛早就有一种预感,这世上的男人对她的爱意永远也赶不上她对他们的痴情。”而结果总是让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怜惜她的境遇。

面对一个“命中注定要吃女人饭的郭宏,明知道郭宏和她交朋友是想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他就能留在北京”。却淡淡的说“我们结了婚他不就有家了么”,而最后郭宏却在临近毕业时,“结识了学校一个女日本留学生,打那儿以后郭宏就不到驸马胡同来了”,这是怎样的一份悲戚啊,随后又认识了关朋羽,却最后发现“小玢和关朋羽躺在她的大床上”。认识了夏欣,却遭遇“一个连稳定的工作都没有的男人,一个连养活自己都还费点劲的男人,一个坐在白大省家中,理直气壮地享用她提供的生日蛋糕的男人,在白大省面前居然也能指手划脚,挑鼻子挑眼。那可怜的白大省竟还执迷不悟地说:我可以改啊我可以改!”很显然“最后他们到底无法谈到婚姻”。白大省的爱情就是这么的悲剧。

最后,郭宏回来了,要求和白大省结婚,而白大省却沉默了,“这是千载难逢的一个场面,一个仪表堂堂的大男人就跪在你的面前求你。渴望结婚多年了的白大省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骄傲的公主,有那么

一瞬间,她心中也真的闪过一丝丝小的得意,一丝丝小的得胜,一丝丝小的快慰,一丝丝小的晕眩。”自己曾经的恋人,又是曾经抛弃自己的男人,而现在却跪在自己的身旁恳求自己嫁给他,白大省感到命运的戏剧化,她更难接受的是郭宏的理由竟只是简简单单的就因为“你宽厚善良,就因为你纯、你好”。而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想变成西单小六的女人,她真正想要得到的来至一个异性对其的美丽,女人魅力的吸引的称赞却是终究没有听到。她得到的只是她所渴望的人生哲学中最厌恶的那一部分,“可是你不明白,我现在成为的这种‘好人’从来就不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这是一种人生的悲哀,一种为时事所迫做不了自我的悲哀,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她过着别人欣赏而自己厌恶的生活,却在克制自我的最后连她作为女人渴望得到的最基本的来至异性的欣赏都没有得到,白大省绝望了。

她开始放弃这样的自我,为此她“换化妆品的牌子”,试穿“不得体的衣服”,而作为表姐的“我”却只是用一句话就注定了白大省的悲剧人生,“我说可是你得记住,这类衣服对你永远也不合适”。衣服化妆品不适合只是一个小小的楔子,真正要揭示的其实是白大省永远也做不到她想要的自己了,最后的和郭宏结婚也就毫无悬念了,而那块“皱皱巴巴、脏里巴叽的小花手绢”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诱因而已,由此善良的白大省却悲剧性的生活就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了。

“永远有多远”是对白大省永远都做不了自己心中想要的自己的感慨,又是白大省对时间的追叹,对自己的灵魂的发问,同时更是作

者对事物变迁时间永恒的感叹。

小说关于“永远有多远”的发问,很值得读者深思,究竟永远有多远呢,那是一个未知数又是一个常数,同时又究竟是什么有多远呢,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反思,对于文化的没落与新生的探索,究竟怎么样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坚持的呢?

永远有多远是对白大省自我本人的发问,究竟做到真正心中想要的自我到底还有多远,是一种对于自我文化态度的反思,同时又是对于社会文化的发问,是一种在现代文明的侵袭下传统的北京胡同文化的一种发问,究竟传统文化是否应该存在下去,传统文化是好的,正如郭宏所说的他再也不会遇到一个比白大省更好的人,但又有如夏欣所说的那样,她的好只是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之上的好,这样的人只适合做朋友,而且会是最好的朋友,但却无法作为情人,也就是说,这一种文化只是希望别人具有,而自己最好是不要沾上边。这招示了社会的一种病态文化,只知道无限制的索取,却不愿付出。同时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好人难做的苦闷,这个社会需要好人,呼唤好人,但真正当好人出现之后要么社会对其无限制的索取而不思回报,又或者好人只是存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里,一旦社会真实的出现好人之后要么不相信,要么嘲笑,又或者加之而鄙弃甚至恐惧好人的出现,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由此不禁而联想到我们究竟生活在一种怎样的文化里,我们的国民建设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文化。

白大省的苦闷也建立在我们的心中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在思想上有一个与我们的行为不对等的另一个自我,我们

渴望做思想中的那个自我却在社会现实的压力下而又不可能成为那个自我,其实,每个好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自我,而每个坏人心中都有一个善良的自我,只是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而不得不做思想的反面自我。同时又是对这个社会的发问,究竟怎样的生存哲学才能在这样一个日渐物质化的社会中生存。也是对一种日渐失落的文化的悲鸣,传统的北京胡同文化究竟距离我们已经多远了。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

永远有多远 读后感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

永远有多远语文教案

永远有多远爱情诗歌

永远有多远小学读后感

距离有多远?

邻居离你有多远

简评《永远有多远》
《简评《永远有多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永远有多远 简评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