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陈丽平《将相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将相和》教学设计(基础阅读课)

游庄中心小学

陈丽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廉颇、蔺相如的爱国情感,理解“将相和”的含义。

2、品词析句,内化、积累课文中的成语和表达方法。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爱国

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体悟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1、本节课,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感受故事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3个故事的名字。

二、以“和”为点,切入课文

1、课题是“将相和”,“和”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答:和好)

2、既有“和”,就有“不和”,课文哪里写了他们的不和?

学生找出句子: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 引导学生朗读体悟: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廉颇?(学生可能答:蛮不讲理)

(2) 出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龙门灵秀》中《廉颇》一文中

有关廉颇的片段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廉颇的耿直畅快。)

(3) 学生再次默读这段话,体悟对廉颇的认识。

三、合作探究,三品蔺相如

1、出示学习探究提示:蔺相如真的是廉颇说的那样吗?你怎样评价蔺相如这个人?

2、品读课文人物形象。 (1)、一品蔺相如的“机智”

读: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品:蔺相如为什么会要这样说?他会怎么想?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朗读)

(2)、二品蔺相如的“勇敢”

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品: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他的勇敢无畏的?(明确:“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理直气壮”也很好地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 (3)、三品蔺相如的“爱国”

读: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四品廉颇的“爱国”和“勇于改过”

引:当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朵后,廉颇会怎么想? 读: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四、依托文本,拓展练习

1、小练笔:“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你能

把当时的情形再现在大家面前吗?

2、成语积累:说出成语的出处。

四面楚歌

一败涂地

约法三章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运筹帷幄

高屋建瓴

鸟尽弓藏

卧薪尝胆

无颜见江东父老 (这不仅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激发他们读《史记》的兴趣。)

五、小结

为下篇课文的学习进行铺垫:将相和的故事,只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名著的一点点魅力,在接下来19课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赵国,为何赵国最终还是被强秦所灭?请你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的看法来。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 教学设计

将相和 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陈丽平《将相和》教学设计
《陈丽平《将相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