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木兰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59: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木兰诗》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3.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旨在一课一得。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木兰诗》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爱国感情,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爱国情感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木兰诗》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木兰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优美的语言,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各种修辞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

2.学法:预习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小锋

(在黑板上板书“好”)分析: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曾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女子印象。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如西汉王昭君戎装跃马抱琵琶出塞和亲,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秋瑾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等等。当然还有花木兰,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木兰形象。原汁原味的木兰诞生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三、整体感知

四人为一组讨论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 1.听范读,正字音

机杼Zhù

可汗kâ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âi 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 2.自由朗读 3.重点字词 通假字 帖:“帖”通“贴”,粘贴。 火:“火”通“伙”,伙伴。 著:“著”通“着”,穿。 古今异

户---古义:门 今义:一户人家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十二---古义:表多数

今义:数词

但---古义: 今义:表转折

不用---古义:不愿做

今义:不必

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忆--- 古义:思念

今义:回忆 一词多义

帖{tiē帖通贴,贴上

tiě军中的文告

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将{将军百战死:将军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全文翻译:

第一节:唧唧又唧唧的声音传来,木兰正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在不住地叹息。-------停机叹息

第二节:问木兰想起了什么,问木兰思念着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到征兵的文书,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去从军打仗。-----代父从军

第三节: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去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晨告别爹娘离开,夜晚宿营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就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鸣叫的声音。------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第四节: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多年后才胜利归来。-------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第五节:回来去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记了很多次功,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木兰回答)只希望有匹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去。------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第六节: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推开我东阁的门,坐在我西阁的床上,脱下我战时的铠甲,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黄色的面花。走出门看望伙伴,伙伴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和木兰在一起战斗了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第七节: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 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四、人物赏析

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五、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三。

二、课堂学习

1、诵读课文

2、品读探究:(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翻译:到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鞭和马鞍下的垫子,到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明确:

a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b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

c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明确: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人小组讨论归纳:

从军缘由 ——详写、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 ——详写、亲人团聚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冷淡。(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4、找一找诗中出现的各种修辞

互文 比喻

夸张 顶针

对偶 复沓

排比

反问

a.互文,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举例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现在一般叫叠句或重复.可以起到突出人物特征的作用.同时强调了语气和感情.

举例: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排比:它是由几个(一般有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组成,来增强语势,表示强调或逐层深入。

举例 :

爷娘闻、、、、、、,阿姊闻、、、、、、,小弟闻、、、、、、(表现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d.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入耳,很有感染力。

举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句词性也一致,“对镜”与“当窗”“帖”与“理”,“花黄”与“云鬓”对称,写出木兰恢复女装的欢乐情绪。)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e.比喻

举例: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

f.反问

举例: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拌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j.顶针句 举例: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u.夸张句

举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教师作结:《木兰诗》有着凝练的语言美,它不仅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其朴素自然的口语,新奇幽默的比喻,气势酣畅的排比等。木兰诗之所以千古不衰,其凝练生动的语言功不可没。

三、拓展延伸,德育渗透

1、当我们说到爱国时可能有同学们会想到:那就是扛枪打仗甚至是为国捐躯,或者是在洪水中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又或者是在更危险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中学生爱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

(学生发言,纷纷讨论,有说助人为乐的,有说好好学习的,有说热爱劳动的,有说与歹徒做斗争的,有说维护集体利益行为的,有说升旗时严肃认真的、、、、、、)同学们在讨论中明白了如何爱国,从而树立了正确的爱国观。

2、“巾帼不让须眉”是什么意思?

巾帼一般是指妇女(是从女性的头饰来称的); 须眉则是指壮年的男子(也是从头饰的样式而得的称呼) ;意思是:女子未必就比男子差,或是不比男子差。

每一年,中央电视台都会有一个晚会叫“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我们今天读到的木兰的事迹,绝对有资格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如果你是评委会委员,请你参考下面的颁奖辞,也给我们的木兰写一段颁奖辞吧:

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陈玉蓉、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55岁时患有重度脂肪肝,然而为了割肝拯救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疾病的儿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7个月的暴走陈玉蓉的体重由66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医生连称“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她用行为阐释了母爱齐天,也让陈玉蓉得到了“暴走妈妈”的称号。陈玉蓉的感人事迹也以“暴走妈妈”为名翻拍成一部电影)

木兰颁奖辞:

英姿飒爽,勇武不凡。

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那只是一份虚荣。

当小家碧玉在涂脂画眉时你血战沙场,

当千斤闺秀在刺绣抚琴时你捍卫疆土。

这是你自愿的?这是你希望的?

不,那是你的孝,那是你的无奈。

上无长兄,下只幼弟,一纸征兵文书,如山重。

谁能看老父披甲持兵浴血疆场?

与其赞叹花木兰的豪气,不如惊叹她的忠孝。

与其惊叹花木兰的忠孝,不如感叹朝廷昏庸。

师总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四、课后作业

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22《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下学期]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材料]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