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2《木兰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2《木兰诗》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首古代诗歌,更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篇章。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古诗文较少,文言知识积累少,加之受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木兰诗》中的一些诗句、字词以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的学生优势在于对知识的探求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力求凸现读的重点,以读带品、以品带析,深刻挖掘文本的意蕴,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设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1 / 4 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三、整体感悟

1、教师范读。

2、字词积累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胡骑( ) 啾啾( )朔气( )金柝( )十二转( )百千强( )扶将( )阿姊( ) 霍霍( )旧时裳( )理云鬓( )

“十二转”的“转”读zhuà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中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可汗”,读kâhán,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3、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4、理清条理

木兰停机(叹息

)决心( 替父从军)从军(准备)奔赴(战场 ) 十年( 征战 )拒赏(高官厚禄

)与亲人(团聚

)。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木兰纺织 第二部分(第2-3段),木兰从军。 第三部分(第4段),木兰征战。 第四部分(第5-7),木兰还乡。

五、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明确:木兰形象特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六、课堂小结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因此,这一形象能如此深入人心,乃至博得其他民族的亲睐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便是华夏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的骄傲。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背诵

二、语段精读: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1)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

2 / 4 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明确: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明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合作探究

1、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明确:

(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品格,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更鲜明。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的节奏更紧凑。

2、诗歌语言特色: (1)语言凝练

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路途之遥,环境之劣,,战时之长,战况之烈,从而体现了木兰多年的艰苦征战,可见惜字如金。

(2)语言生动:善于运用多种句式和修辞。 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渲染临行紧张气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对偶、夸张:突出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对偶、比喻、反问:突出木兰的机智、谨慎。

四、课堂小结

3 / 4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练习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勤劳孝顺

果敢坚强

帼 兰 英勇善战

不慕荣利

机智谨慎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

【教学反思】

4 / 4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下学期]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材料]

22《木兰诗》教学设计
《22《木兰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