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追求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4: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追求有效教学,建设幸福课堂

——读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的感想

于翠凤

那是一位被教育的芬芳充盈的教师,快乐地研究教育教学,并把它作为自已幸福的奉献。读他的著作,不仅敬佩,更多的是仰慕,仰慕他的精神,更仰慕他的幸福。可是我并不遗憾,因为我也是一位幸福的老师!

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没有标准的,当一位学生把学习当作快乐去享受的时候,学习是幸福的;当一位老师与学生水乳交融,尽情挥洒教育智慧的时候,老师也是幸福的。那么拥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和这样的一群快乐学习的学生,课堂就是幸福的。我想陈老师的课堂一定是幸福的,因此我也在追求这样的一种课堂,这样的一份幸福!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建设理想的课堂,并让课堂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来。才能成就有效课堂。结合我自已的教学体会与陈大伟先生的书,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不要让梯子搭错了墙头”——-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 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这是作者在书中引用他朋友的一句话:我们不要“用一生的辛苦忙碌攀登到人生阶梯尽头时,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而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就很可能使“梯子搭错了墙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什么是学生?就是“在前辈与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人。所以我们的课堂要追求的是什么?就是学生的需要,生存与生活能力的需要。所以教育要学会选择,让学生按自已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也就是让学生有学习的自由。

对于学生学习的自由我认为一者是学生对有兴趣专长的选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的个性差异因遗传、经历、环境而各有不同,所以在专长上也有不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已的优势,更有利于生存的需要,这也是教育的目的。

学习的自由还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 1

过于整齐划一的方式反而泯灭了一部分学生的天性,那是教育的悲哀。

学会生活。人区别于动物的就是人不仅要生存,还要生活,生存只要温饱,而生活需要思想。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的哲理才让学生觉得趣味横生。

比如在学习国际关系时,要求学生比对在当前形势下国与国对抗与合作的目的与优劣,学生们罗列史实,层层分析与讨论,从对抗的两败俱伤到合作的双赢认识到世界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感悟到人与人和合而谐的意义所在。

快乐是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切合了学生的需要,学习自然也是快乐的。 享受教学的乐趣,把快乐带给学生!

热爱自已所从事的职业,提升教学生命,增强教学有效性的第二步。 书中叙述了两个故事,对我感触很深。第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眼前。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气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背这么重的东西!\"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你觉得重,是因为你背是一个包袱,而我背的是我的弟弟,不是包袱。”

只要有爱就没有重量,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与无求的付出。教师,只要热爱自已的职业,辛苦也是快乐的生活!

第二个故事:有三个泥瓦工在建造在建造一座教堂,一个行者路过这个工地,就问一个泥瓦工:“师傅,您在干什么”?他回答说:“你不见吗?我在砌墙,因为砌墙我才能拿到工资,才能养家糊口,解决我的生活”。行者又问旁边第二个泥瓦工同样的话,而第二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建造一座教堂,因为这里方圆十里都没有一座教堂,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我要为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朋友,我们这一带的父老乡亲建造一个心灵的寄托所”。行者又到不远处第三个泥瓦工面前问道:“师傅,您在干什么”?第三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实现我的梦想,要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数年后,那三个泥瓦工都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第一个泥瓦工依然还是泥瓦工,而第二个泥瓦工成了一个牧师,第 2

三个泥瓦工成了世界闻名的建筑师。

热爱自已所从事的工作才会用心去做,才会做出教学的艺术来。当教师把心灵之爱注入教育的时候,教育才会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来,这样的生活又怎会不幸福呢?

追求有效教学,优化教学环节。 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三步。

我们连云港地区正在引导教师落实“三案六环节”。 市教研室的孙朝仁主任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研究与思考》(发表于《连云港教育》)中说:“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自主学习,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讲点拨”环节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点拨,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此过程“教师要到位而不越位”;“纠正反馈”环节要收集反馈信息,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题,可以纠正反馈后再反馈;“迁移运用”重在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可以用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做载体。这篇文章对教师的实施有效教学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这是对教学模式转变的一个指导,是转变传统的“教与学”为“学与教”,虽只是字序的不同,但其中的内涵更是相差许多。学后教,是“不愤不悱”,教后学是教师在填“鸭子”,学后教是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教后学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能动性。

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生命。 这是有效教学的第四步。

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生总是在不断在修正自已中成长,教学也是。批判性地看待自已的教学与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不固执,不封闭,不盲从,不照搬,不轻信。

我在教学之余把写教学反思日志,作为一种日常的工作与习惯,除了在博客上发表,与同行们相互交流之外,在每个教学案之后每天几句不断地写,日积月累,反复推敲,形成有效的自我教学模式,教学能力也会不断地提升。

聚焦课堂 追求有效教学

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的教学追求

追求简约课堂 致力有效教学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魅力课堂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践行课型模式 追求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 追求有效教学 活动方案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1]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全文)

追求有效教学
《追求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有效教学的追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