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枣庄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2: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枣庄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枣庄高新区于1990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国家科技部重点联系的高新区。近年来,枣庄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科技工业强区”奋斗目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9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336亿元,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40%;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近40%。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紧紧抓住高起点定位、贴心式服务、产业链招商、产学研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关键环节”,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插翅腾飞。

一、坚持高起点定位,以科学规划建设集群。枣庄高新区决策者们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一流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四高”原则,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科技工业强区”的发展定位。通过科学制定区域定位、产业定位和分区布局,既注重产业内部专业分工,又突出横向配套协作,切实向产业链靠近,有效聚集产业群体,为集群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深圳等地专家,分别制定了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在规划定点、单体建设、项目入园、绿化亮化和水系设计等各方面,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在主导产业定位上,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突出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项目进区定位上,严把“五项标准”,保证了进区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核心竞争能力强,发展无污染。在具体实施中,始终严格遵循“两个决不”和“大、高、外、洁”原则,既注重节能、减排、环保,又做到集聚、集约、集群。

二、实行贴心式服务,以项目聚集膨胀集群。枣庄高新区当初既没有资源,大项目也很少,能够有现在规模,主要靠的是大力实施项目兴区战略。他们响亮提出“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为了项目干”的口号,郑重承诺“你发展我铺路,你赚钱我保护,你投资我服务”,建立了“项目落地管理委员会靠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包项目、专门人员盯项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全区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抓项目、建项目、服务项目上,对投资项目实行从咨询考察、项目签约、批准设立直至建设运营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形成了引资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达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聚集带动力强的项目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2009年实施各类项目120项,总投资达155亿元,工业项目占65%,其中,过10亿元项目有5个,过亿元项目有80个。

三、瞄准产业链招商,以挑商选资拓展集群。从延伸产业链角度出发,针对产业链缺失功能项目,围绕产业链高端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把重点放在国家有关部门、境外财团、国内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民间资本等“五个面向”,立足新型电池、光源光纤、光伏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开展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项目引进时严把投资强度、环保系数、科技含量、企业规模、项目详规等“五项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再大的项目,再多的利税,都拒之门外。通过招商引资加速了资本、项目、人才、技术、资源的“五大整合”,在电子、光伏、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成功组建了神工、昂立、布莱特、文尔达等一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集团。目前,枣庄高新区成功实现了由全面招项目向定位选项目、由普遍招商向重点招商、由传统招商向科学招商、由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的“五个转变”,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和“磁铁效应”充分显现。

四、打造产学研平台,以创新驱动提升集群。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曾是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软肋。为此,他们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千方百计打造科技孵化、企业与大学合作、企业自办科研院所三大平台。建设了总投资13亿元的电子软件产业园,以及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科技中心。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50余所

大学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清华大学已在高新区建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神工集团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的新型高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他们特别重视引进各类高层次科研、管理人才,先后有近百名博士、教授、专家进区创业。对于科研人才,创新成果,舍得投入,给予重奖,仅2009年就颁发1000余万元奖金。目前,高新区累计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100多项,申报并获批专利192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300余项,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实验区、科技成果转化区、高层次人才聚集区,成功实现了由“高新区制造”向“高新区创造”的转变。

五、发挥“两只手”作用,以完善设施培育集群。本着拓展、提升、文明、生态、现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用好政府的手搞好政府推动,用好市场的手搞好市场牵动,努力打造最适宜现代人居住、最适宜现代人投资的创业宝地。对于能推向市场的基础设施全面推向市场,充分保护、利用、经营、运作好高新区的有形无形资产,作为市场运作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的有效手段,对道路、广告等冠名权成功实施拍卖。目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37亿多元,区财政投入10亿余元,基本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数字电视等“七通一平”。同时,积极配套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引进金融、保险、商服、法律服务等新兴产业,邮政、通讯、银行、中介等各类服务机构纷纷进驻。特别是随着工业产业蓬勃兴起,高新区已初步建成全市新兴产业聚集中心、汽车物流中心、家俱销售中心、餐饮美食中心、百货物流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生态型科技工业区形象进一步显现。目前,枣庄高新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先导力量,为城市转型注入升级动力。

——电池产业集群凸显行业领军地位。目前已有海特、海霸、海宏、超量、路华、鑫昆鹏等电池研发制造企业,生产各类锂离子电池、大倍率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等200多个品种。产业链条延展到原料制备、工艺开发、模具加工、系统软件、电池组装、性能测试、检测设备及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链条配套产业。自主研发的高能环保系列锂铁电池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计划。414超级电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打破了外国市场垄断格局。枣庄高新区已成为继深圳、天津之后的重要锂电池基地。2010年6月,被命名为“山东省行业技术中心(锂电产业聚集区)”。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巨大。已有三

九、百科、瑞尔、润康、青青科技及文尔达集团、布莱特集团等20多家企业集团,研制生产各类中成药、三类新药氟罗沙星、二类新药加替沙星等药品及核酸、生物钙、低聚糖、肽元、活化水等生物制品100多种,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

——光伏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紧紧抓住太阳能电池制造这个光伏产业最核心环节,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48所,信息产业部18所等权威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目前已有昂立集团、光伏科技、立信光电、盛华光伏芯片、润峰电子、阳光博士和金封焊宝(无铅焊料)、LED等项目或企业,从事硅晶片切割、电池单片制造、电池组装、光伏发电系统、新型材料等研发生产。

——煤电化产业链集群成为全省典范。创新循环经济模式,延伸八一热电联产链条,充分利用水煤浆热电联产的余气、余热,积极发展八一子午轮胎、宏宇工程巨胎、馨力化工等产业集群,企业之间互享资源循环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多个链条产品成为全省绿色循环经济典范。

——光纤光缆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崛起。以上海电缆研究所、交通大学的核心技术为依托,成功组建光源集团,总投资6.5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各类通信光纤光缆100万芯公里,电缆50万公里,销售收入将突破30亿元。枣庄高新区将成为全国新型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

——小型数控机器制造基地呼之欲出。山东威能数字机器有限公司等研发制造的小型数控加工中心、印染联合机、新型空调、矿用机械等设备产销两旺,印染整理联合机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数字机器远销美国、德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枣庄高新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小型数控机器制造基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湖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建言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于枣庄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枣庄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