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路桥是台州市主体城区之一,商贸发达,素有‚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的美誉。建城区地少人多,建筑密度高,建筑物退让少;市场众多,停车场缺乏;城中村多,村民绿化意识淡薄;道路车流人流大;外来人口逐年增多;这些因素对路桥城区绿化总量发展和品质提升都极为不利,对路桥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自03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后,经过2年多的努力,我市于05年底顺利实现创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区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责任分解要求,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牢牢把握‘科学增绿、生态增绿、经济增绿’的原则,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等各项工作,使建区初绿化底子薄、档次低、总量不足的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截至08年底,建成区绿化三大指标均有明显提升,绿地率达到33.51%、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6平方米,已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生态良好、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体系已初步建成。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府重视、目标明确促创建 路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尽全力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为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于03年12月成立了区创建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区建设分局、区财政局、区创建办、区城管局、区规划处、各管委会及相关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区建设分局和区创建办为牵头单位;区政府还加强了区创建办的机构和人员配置,充实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04年开始,区政府把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纳入对各街道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推进工作的有力载体。各街道根据各自辖区的具体情况,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得力,区创建办和区督查室全程跟踪创建工作的进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使创建工作形成上下互动的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一一落到实处。

同时,我区全力抓好创建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各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的同时,利用简报、电视、报纸、集中宣传周等方式,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园林式小区和单位创建、举办花卉盆景展、绿地认养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出‚人人为创建,创建为大家‛的创建氛围,努力使群众明白为什么要创建、我为创建做什么,激发群众爱绿、护绿、建绿的热情,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规划先行、依法管理保创建

科学规划是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基础,路桥区政府十分重视规划的编制,对编制单位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05年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台州市路桥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08年又编制完成《台州市城市绿线规划》,对原规划作了适当的调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融‘山、水、江、海、城’为一体,以营造‘绿色滨海家园’为目标,实现适宜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活、繁荣、优美、文明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明确我区绿地系统结构为‚绿网+蓝网‛,其中线状的道路绿化及高压走廊的隔离防护绿地形成绿地系统中的‚绿网‛,城区河道及两侧的滨水绿地形成绿地系统中的‚蓝网‛。绿地系统规划按照因地制宜、显山露水的原则,充分利用路桥‚背山面海,平原广袤;河道纵横,水网密布‛的自然风貌特色,以河道、道路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将城区公园、小游园、广场、附属绿地等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衔接,乔、灌、花、草搭配,实行多树种、多功能、多层次、多色彩的合理配合,注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季相变化,努力构筑我市‚一心四层、六脉七廊、平原河道、绿化成网‛的生态绿化系统。

做好绿地规划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强了新、改建项目的绿线管理。一方面,规划部门严格把关,对每个新、改建项目的绿化方案进行审查,留足配套绿化用地,对不满足城市绿地率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通过,对擅自改变绿地使用性质的行为坚决查处。另外建立验收机制,出台《路桥区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管理办法》,对各类建设项目绿地率实施情况跟踪管理,把绿地率指标列为竣工验收的必要内容,以强化对规划绿化用地实施的有效监督。

三、真抓实干、突出特色抓创建

1、突出重点、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抓公园绿地。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和小游园相继建成,如以滨河绿地为主的桐屿沿河公园、避风塘公园、水月公园、陨雨公园、山水泾滨河绿地、藕池泾滨河绿地;以沿山绿地为主的黄石公园;以保护当地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街心公园;以突出人文主题的‚关爱女孩‛公园;近几年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二抓小区及单位绿地。近几年路桥的小区及单位绿化品质提升很快,02年以来建成的嘉绿苑、望景湾、山水华庭、明日花苑、水天一色、桐屿安置小区等小区的绿地率都在35%以上,吉利集团、华丰空调、九鼎集团、电信局等单位的绿地率都在30%以上,其中嘉绿苑、九鼎集团等46家小区和单位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三抓道路绿地。大环线、路泽大道、南山路、财富大道、纬五路、吉利大道、东方大道、中心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都已建成景观优美的景观绿带,努力营造多层次、多色彩、生态效益佳的植物生态群落,做到道路两旁浓荫蔽日,四季有景。四抓‚315乔木进城‛。对现有绿化结构不合理、绿量不足的公园广场、道路、街头绿地、小区庭园,补植增植一批乔木;对死株、缺株、长势差的树木予以更换和补植;见缝插绿等途径拓展街头绿化空间;通过改建、新建、扩建和拆违还绿等途径,结合老住宅小区、城中村整治,增加乔木数量。其中06年种植乔木1.5万株,07年种植乔木1.7万株,08年种植乔木1.2万株,09年计划种植乔木1.5万株。五抓垂直绿化。对区水司、区燃气公司、污水处理厂等单位的围墙及泵池种植爬山虎、常春滕;对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棚架及墙柱上种植紫藤、凌霄等;对新安小区、嘉绿苑等小区变电房及城区公厕种植攀缘植物。对城区天桥的桥柱种植爬山虎、凌霄,对石浜公园、山水华庭等花架补种凌霄、紫藤,对三水泾等河道的河岸采用种植花叶蔓、红花酢浆草等。

2、尊重历史、加强城市景观的保护管理。 首先是十里长街的开发保护。路桥‚十里长街‛是省内目前保存较为完整、江南水乡风情浓郁、文物古迹集中的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选择与古建筑群相匹配的苗木,如在建筑前种植竹类,透过隔墙,枝叶扶疏,清雅宜人;河边种植枝干遒劲的罗汉松,榆树等,用太湖石堆砌成高低错落的花池,古树苍老矮健,怪石玲珑剔透,相得益彰;尼姑奄前用了独具红叶之美的红枫和丹桂等,形成路边小憩之地,与老街遥相呼应,更添风景。街心公园改造时修复了凉亭和茶楼,尽量保留原有树木,补植了色叶、色香树种,景观效果非常好。二是南山及中央山生态区的保护。南山和中央山生态区位于路桥西南部,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悟空亭、南山寺、香严寺、南村斋等景点,是路桥城区的‚绿肺‛,适宜建设生态型公园。保护好南山和中央山生态区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一方面,我们加强了这两区域的绿线规划,严格控制山麓四周的用地,坚决打击违章建筑;另外我们做好山麓四周的空地、闲置地的绿化,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和季相变化树种,尽量使树成林成片,使山麓四周绿量得到了明显增加。三是古树名木的维护和管理。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档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有力措施,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对古树名木施肥、浇水、喷药、治虫、修剪枯枝,并挂牌示意,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发挥古树名木的良好景观特征。

3、建管并举,积极探索绿化养护新模式。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护任务也日趋繁重,‚三分建,七分养‛,如何管好养好绿地是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区园林处坚持以专业管理为主,加强内部管理,充实养护力量,改革养护管理体制,走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养护、数字化效率的道路,以进一步提高绿化的管养水平,确保绿化建设成果。从06年开始,区园林处在继续加强自身养护队伍建设和壮大的同时,尝试将部分绿地养护推向市场,陆续将75省道、路泽大道、迎宾大道、东方大道、中心大道、南山路、方林公园、桐屿沿河公园、避风塘公园等一批新增绿地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养护单位,由中标单位负责日常养护;同时出台一系列监管措施,每月对养护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养护经费挂钩,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以促使养护单位提高养护水平;我们还把城市绿化纳入数字城管,区园林处收到案卷短信后立即打印信息表,分派到相关科室,相关科室按照片实地处理,完成后再通过信息平台将结果反馈至数管中心。使用‚数字城管‛平台后,各种损绿、毁绿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占绿行为也得到了明显遏制,养护和管理效率提高较显著。

4、双管齐下、加大生产绿地的建设力度。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绿化苗木需求量的剧增,为更好地做好创建工作,一方面,区园林处积极建设自己的绿化苗木基地,在南山植物园、东方大道两侧等地储备了大量苗木,不但为绿化建设提供了保障,还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了南山植物园、东方大道的景观效果,取得了生态、经济双重效益。另外,我们坚持以《台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引导民营生产绿地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建设,占地千余亩,集栽培、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台州市花卉苗木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吸引了近30家公司落户,园区以培育区域特色苗木为主导,汇集各种珍奇花木,品种丰富,培育有榕树、樟树、桂花、罗汉松、银杏、海枣、苏铁等及各类盆景。中国盆景大师王选民在园区建立了盆景园,获‚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的梁景善在园区建立了以梅花盆景为特色的梁园,浙江百花园林公司、台州绿苑园艺场等一批企业通过设立基地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园内企业还通过与中科院、台州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台州市典型城郊重金属和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桂花抗逆品种选育研究‛、‚景观大树规模移植试验研究‛等20多项课题研究,部分成果已转化为经济效益。截止目前,我区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出圃苗木的规格齐、品质好,销售市场已幅射至温州、宁波、丽水等周边地区。

四、统筹安排,完善配套辅创建 园林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除园林绿化之外,还要做好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河道整治、公共交通、城市亮化、雕塑小品、户外广告、城市道路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文物古迹、古建筑的保护。我们按照园林城市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设施,以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为主线,带动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污水处理率83%,燃气普及率99%,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4.5标台;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亮灯率均达到98%以上;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8平方米;用水普及率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城市规划区内的河道得到全面整治,完整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已逐步形成。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南岸“十大城市公园”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的通知

对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思考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

解读园林城市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责任书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体目标

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