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总结

近年来,恩施市广泛深入开展以“四服务”(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以“四满意”(企业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为最终目的的“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动因:针对十种现象

发展环境问题事关党委、政府形象,

事关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干部教育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恩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问题,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作为实现恩施市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来抓。底,市委、市政府以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发展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全市发展环境存在“十不”问题。

办事程序不简化。有业主和群众反映,少数单位办事程序繁杂,程序较多让人头疼,事情没办成早已让人失去了信心。有的是法律和制度问题,有的是人为的复杂化,以我为中心权力膨胀所至。

工作效率不快捷。少数单位和少数人办事拖拉,官僚习气较重,表现为办事过程漫长,工作效率低下。

行使职能不作为。有少数权力部门该办的事情不办,不该办的事情乱办,不该收的乱收,该落实的未落实。

履行义务不诚信。一些单位和个人不讲诚信,按职权职责,该履行的义务未履行,承诺的事情不兑现,商业行为中不履行合同义务。

招标采购不规范。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中,还存在制度程序不健全、操作环节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得力等问题,致使招标结果不公正。这里面有组织管理者、中介机构、业主、商家等方面的问题,也有专家评委的问题。

个人行为不廉洁。少数执法人员、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现象仍然存在,有点权力就要耍威风,有点利益就要得回扣,低价购买商品,无偿索要物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官商不分。

治理三乱不彻底。极少数执法单位和个别执法人员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行为仍有发生,打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名义,强行摊派集资,不以管理服务为目的,以增加收入为动机,乱收乱罚;在执法中,外地人本地人不一样,生人熟人不一样,百姓官员不一样。

官商地位不平等。少数单位负责人和执法人员不尊重纳税人,不尊重老百姓,不尊重企业法人,随意调遣企业人员,交往中居高临下。

商家竞争不健康。少数企业与企业之间,特别是极少数同行企业之间,恶意竞争,低价竞争,相互攻击,破坏秩序。

干部队伍不适应。少数公务人员、执法人员不注重学习,业务能力不强,政策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上述问题虽然是少数现象,但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发展,败坏党风政风,要认真研究,予以彻底解决。

二、做法:采取十项措施

市委、市政府针对“十不”现象,经多次专题讨论研究后,在全市掀起了“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主题教育采取了十项措施。

加强领导。主题教育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市委副书记牵头负责,市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具体抓落实。在市纪委监察局设立“市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简称“市优化办”),由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各部门相应组建机构,全市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格局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实施方案》,对主题教育做出了周密安排部署。

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橱窗、横幅标语、黑板报、简报、广播电视、主题演讲、征文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湖北电视台、《恩施日报》、《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恩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湖北电视台“荆楚各地”栏目多次专题报道了恩施市主题教育情况;及时编发《简报》,反映各单位各阶段的活动情况,交流各单位的经验;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积极营造氛围。

深入学习。全市各单位把中央、省、州各级领导讲话和《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学习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市环卫处针对天门城管粗暴执法事件,开展了讨论教育活动,深刻吸取教训,做到文明执法、执法为民,今年被评为全省“十佳行政执法单位”,并被确定为全省文明执法教育宣讲团成员单位之一。

构建平台。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阳光型政府,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对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进行了3次清理,依法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00项。将保留的许可事项在办证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上进行公示,并印制成《便民服务手册》放在办证大厅供服务对象查阅。政府投资40余万元,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形成了业务管理、数据统计、通知查阅、考勤记载、

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网络管理模式。窗口单位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整个办事流程实行计算机全程操作。(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odoc.com/)

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网站,通过访问中心网站,可供服务对象了解更多信息,知晓有关政策,下载相关表格。目前,进驻“中心”的部门共14个,“一厅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全程代理。针对全市农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实际,恩施市制定出台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实施方案,建立了乡(镇办)、村(居委会)代理服务网络,大力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老百姓要办的事,做到“群众只动嘴、干部去跑腿”。凡群众找有关部门办一件事超过三次以上者,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严格实行效能责任追究,轻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予以效能告诫,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实施,妥善解决了老百姓“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

设点观察。设立“经济环境监测点”,充分发挥企业在优化发展环境中的作用。“市优化办”分别在10个企业设立了“经济环境监测点”,随时监测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到企业执行检查、收费、罚款等公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激励举报。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凡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属实的,给举报人物质和精神奖励。被举报单位或个人两年内到举报人所在单位开展检查活动,必须在“市优化办”备案,否则视为打击报复行为予以严肃查处,严格责任追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市优化办”和市纪委监察局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纪律责任。去年,市国土资源局2名干部因损坏发展环境,受到市纪委监察局和市检察院严肃查处,其中一人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一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捆绑服务。市委、市政府对境内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外资达3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名局长(主任)负责、一名政法干警参与、一名纪检干部监督”的“四个一”负责制,捆绑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做到企业院墙内的事由老板负责,院墙外的事由有关责任人代为办理。“市优化办”定期或不定期到项目建设单位走访,了解局长(主任)、政法干警、纪检干部的服务情况,每季度向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书面报告一次“四个一”负责制落实情况。

满意测评。开展“满意工程大家评”,切实加强社会监督。对第一次评议位居后三名且满意率低于60%的部门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第二次评议位居后三名且满意率低于60%的单位,对单位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责令其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同时对位居末位且满意率低于60%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令辞退或免职。去年测评后,“市优化办”及时将收集到的139条意见反馈给了相关单位,引起了被评单位尤其是位居后三位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促进了各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

监督检查。对市交警大队、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城管大队、市环卫处、市运管所等执法单位进行重点督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检查纠正活动中的不足。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市政协针对经济发展环境开展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协建言》,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市优化办”组织4个明察暗访组,对全市66个行政执法机关、涉企部门及窗口单位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有7个单位8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6个单位13名工作人员上班迟到、早退、中途离岗。“市优化办”责成相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系统内通报批评14人、调离岗位5人、停职待岗1人、降职使用1人。

三、成效:做到十抓十进

采取十项措施后,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切实转变作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今年6月,恩施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达到12个;全市招商引资总量达到3.8亿元。恩施市在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名前进9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5个典型发言单位之一。

抓重点项目进工地。重点项目是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全市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舞阳、屯堡、红土、盛家、崔坝等乡镇专门成立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定期深入建设工地,主动为建设队伍排忧解难。在恩施民族高中建设项目和恩施经济开发区开工的项目实施中,由市、镇、村、组干部组建的工作专班,吃住在工地、工作在一线,开展“百日会战”,法定休息日和节假日不休息,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00多亩、100多户征地拆迁实物调查工作。

抓招商引资进项目。市发改局将原来基层到机关申报项目,变成机关送项目到基层,缩短了项目申报时间,提高了招商立项效率。太阳河乡主要领导为项目落户落实场地、协调办理相关证照,用诚意留住客商。全市依托资源优势抓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抓招商,不断夯实项目基础工作。早在恩施落户从事客运的襄樊客商马某说,恩施市不仅有很好的商机,而且有很好的发展环境,我将长期在恩施发展,并介绍朋友到恩施来投资兴业。

抓企业发展进工厂。市公安局对华新水泥、九洲牧业等30多家重点企业实行局领导和科所队长捆绑联系制度,定期到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市优化办”组织协调市局、运管所、交警大队等单位,针对恩施富盛、旗胜和永胜三家客运企业恶意竞争、严重影响客运市场秩序,先后多次实地调查研究,做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使三家公司长达1年之久的积怨得到有效化解。市地税局着眼强素质、净情趣、提形象、优环境,用足用活政策,为企业依法减免税费,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市检察院深入八龙化肥等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抓农村工作进农户。市劳动系统深入新月农村建设联系点,与村民座谈,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并组织村民开展科技养殖技术现场培训,让农民不出门就能学技术。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送证上门活动,送证率占当月办证总数的50%,并挤出资金3000余元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投入资金5万元帮扶“五改三建”农户30户。板桥镇实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使群众不出门就能办成事。太阳河乡在偏远地方设立卫生分院,解决农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恩施经济开发区领导深入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与26户农户结对予以重点帮扶。芭蕉乡组织科技夜市、机修队进村为茶农宣传机耕、机修、机剪、机采、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面对面给茶农提供服务。龙凤镇广泛开展科技进农家、进田块活动,引导农户实施玉米免耕栽培和地膜洋芋栽培等新技术。

抓旅游发展进景点。在恩施大峡谷景区建设中,屯堡乡工作专班在景区吃住3个月,完成了286户农户的征迁任务,为景区建设按期开工赢得了时间。在芭蕉枫香坡旅游建设项目中,市领导和乡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就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侗族风情园。市委宣传部立足乡村旅游业发展搞宣传,多次组织记者到枫香坡、恩施大峡谷等地进行尝试采访,利用多种形式将恩施的旅游特色进行了立体式的宣传推介。

抓教育工作进校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专班到学校开展交通宣传培训,掀起警民共建和谐校园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市内各学校进行调研,并迅速组织市直相关单位研究确立了老城六角片区四所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屯堡乡争取资金20多万元,新修学校宿舍一栋,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并出台《中考奖励细则》完善了教育激励机制。市司法局组织专班深入开展了送法律法规进校园活动。

抓城市管理进街道。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的带领下,市建设局、城区“三办”等单位组建专班,进社区、入街道开展城市垃圾和“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在短时间内清除20多吨城市垃圾和10万余条城市“牛皮癣”。市环保局开展“力促环保进社区”活动,在市民之中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市民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抓党建工作进支部。沙地乡组织各村(居)支部开展了党员“手拉手”活动,推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板桥镇在全镇党支部和党员之中开展了党员承诺活动,实行党员定岗定责为民服务制。市地税局在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形象活动中,强化系统内党支部建设,树立了以党员示范岗为平台的优质服务窗口。

抓弱势群体进家庭。市劳动系统心系弱势群体,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充分就业”活动等,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困难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服务,局机关干部还捐资3500元资助太阳河乡柑树垭村5名贫困生。红土乡财经所、国土资源所等单位在“六一”前夕开展了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利用职工捐款帮助部分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市国土资源局为六角亭解放路社区“贫困居民求助基金会”再次募捐资金8000元,为6户特困户解决帮扶资金余元,以实际行动帮助弱势群体。

抓事件处理进现场。在新塘乡移民事件处理中,市乡两级领导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反复给群众宣传政策,强化责任包干、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思想教育、强化补偿兑现,不放假、不休息,任务不完成不收兵,确保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屯堡乡鸦丘坪村一农户失火后,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并及时安排民政部门依法依理平息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沙地乡在移民清库中,100多名乡村干部为受灾户发放救助金1000元、大米300斤、棉被2床。同时,该乡在市法院、市公安局等单位的配合下,靠思想政治工作,成功地解决了已进入强拆程序的库区移民戴凤木的搬迁问题,维护了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优化发展环境总结

优化发展环境总结

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学习型城区

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心得体会

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

“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总结
《“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