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讲稿)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要对马克思主义给出一个简洁的定义并非是容易的事情。从不同的意义上,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例如,从哲学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从人类解放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从实践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等等。严格地说,只有全面而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学习和把握后,才可能比较准确地体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产生了比较复杂的问题,即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理解不同,所以有的发展是正确的,这样的发展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有的发展是不正确的,这样的发展扭曲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甚至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了一些错误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时,必须分清哪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哪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的情况做出的个别结论,哪是后人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哪是后人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即必须分清哪是真马克思主义,哪是假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本教材和本门课程的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同任何科学的理论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一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和阶级、思想根源。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的时代。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14世纪后期就已经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16世纪开始, 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利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使无产阶级不仅数量迅速扩大,而且,也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没有使工人的生活等境遇得到改善,相反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以压榨摧残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开始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来反抗和斗争。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也只有以现实实践的经验为基础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什么先知先觉者布下的某种“福音”,也不是什么千古不变的“教义”,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世界文明世代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的结晶。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种基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时代和实践要求,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但是,只有这些要求还不够,这些要求还仅仅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才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们不仅投身于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善于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的规律,而且善于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优秀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科学的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种学说具有无限的力量,是因为它正确;而这种具有完备而严密体系的世界观,一定是在继承发展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是在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而创新、发展起来的。从而解决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而又未能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

资本主义自产生起就暴露出诸如贫富分化等难以克服的弊端。针对此,不同阶级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由于没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而陷入失败,但其中代表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思想精华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直接来源。他们虽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科学地阐明矛盾产生的必然性;他们虽然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但却不能说明这一历史变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力量。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这一历史时代的命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则在哲学上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揭开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篇章。

而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正是通过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才可能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相反,马克思主义回答的正是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以批判的态度审查了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无愧于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特别是19世纪创立的优秀成果的当然继承者。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总结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由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的紧密联系,最突出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给予它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唯一的科学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在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每一个规律、每一个范畴之中。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吸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它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与历史使命决定了它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以客观规律为前提,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总结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第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第四,劳动成为生活的享受;第五,分配原则为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 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实用主义的方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

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吸收了它们关于物质论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1)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回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极其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

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错误的。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6.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统一于物质的。

7.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无法进行。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而且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地理解实践本质的前提下,全面揭示出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运用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劳动实践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调节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以及实践的结果和实践的过程也是客观的。 第二,主观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因此,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3、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第二,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化活动。第四,实践集中表现为人的社会本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人和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与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促进了人类的产生,造成了人和自然的分化、对立。也只有实践才能把人和自然统一起来,而且必须使人和自然协调统一起来。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主要体现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首先,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其次,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可见,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二)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这种性质和趋势因矛盾的本质不同,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3)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立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起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要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等同,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

2.矛盾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地位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

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和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转化为它物。度的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2.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联系和发展都要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任何新事物都是从特定的旧事物发展而来,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因而新旧事物间存在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联系。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的辩证法也包括主观的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解决世界的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的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的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已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与归纳和演绎相比,分析和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以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为目的,人们自觉地改造世界就是以事物的发展规律为依据。人的正确理想信念从何而来?只能来自于对规律的深刻把握。认识必然才有自由;违反规律必受惩罚。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不以偶然性为转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第一,无论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第二,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都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2.区别

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第二,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主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第三,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二者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及中介

从实践活动的机制上看,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合理性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的定义、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2.理性认识的定义、形式及其特点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从感性认识向理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要从认识上升到实践

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全部认识活动都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四)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标准的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真理标准的相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二)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的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的认识。

(四)价值认识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认识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首先,价值认识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正确认识,构成了实践的精神动力,是推动着实践不断进行去实现价值的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认识作为实践的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再次,价值认识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精神需要的方向发展。

(五)价值和真理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六)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要求我们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为将来走向社会掌握本领的时期,应该大力弘扬这两种精神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遵循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大胆探索世界的奥秘;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关注社会发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个人追求与人民需要统一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要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的根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定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它可以从不同视角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这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1)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

(2)基本要素

第一,劳动资料。第二,劳动对象。第三,劳动者。 (3)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物化在劳动资料之中,可以扩大劳动对象,可以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2.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亦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首先,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为人类实践活动、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另一个根本的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政治组织和设施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国家的产生及其实质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第一,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又必须缓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标示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它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文明时代以来,社会形态始终表现为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又表现为历史的进步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指同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再次,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种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不是根本质变;是一定的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而不是被统治阶级发起的旨在推翻统治阶级及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运动。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业。技术通常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的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的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所谓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地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有的人的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历史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反动的历史人物则是指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著名人物。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从而使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第一,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产生商品经济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因为:第一,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能够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没有用的物品不是商品,有用的物品也不一定都是商品。第二,有用的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人们付出了劳动的产品。但是,对人们有用的劳动产品也不一定都是商品。第三,有用的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满足他人或社会的消费需要的产品。但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有用的劳动产品,也不一定是商品。第四,商品必须是通过交换的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

(2)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之间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4)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第一,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第二,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第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第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第三,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主要指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1.价值量

劳动量→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资源的丰富,等等。

4.三者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资源市场配置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根源于其内在的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机制。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时产生的消极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此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的发展

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2.货币的职能

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定义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第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其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为什么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用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首先是价值形成过程,即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原有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仅够补偿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二)资本的本质及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2)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它也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是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个别企业通过提高雇佣工人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这个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可见,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必须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规律决定了资本家必须将资本积累作为保存自己、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2.资本有机构成

从自然形式上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五)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购买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业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作准备。在这一阶段上,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在这一阶段上,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3)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业资本要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这一阶段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连续不断正常循环的条件有两个:首先,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

其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化,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3.资本周转及其影响因素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利润。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利润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利润总量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要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并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4.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为了深刻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再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六)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它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2.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有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的分配

(1)利润的出现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它们都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但是,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取得了利润形态。可见,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利润。用公式表示为:w=k+P。

(2)剩余价值的分配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七)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管理职能与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职能。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现实形态。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合。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创造出来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反映,但是这是一种扭曲的或虚假的反映。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第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还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之一。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进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二)生产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1.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不相同。

2.产生原因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三)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的地位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一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竞争的表现形式

在垄断阶段,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第二,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竞争。第三,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第四,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

(四)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金融寡头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的少数最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就是金融寡头。

(五)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尽管垄断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但是,就其来源来说,依然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2.垄断利润的来源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3.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国家垄断资本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国有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私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而成,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管制。宏观调节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国家通过财政预算进行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干预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消费、物价、国际收支、就业等,来调整社会经济,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摆脱和缓和经济危机。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这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合体这一特性决定的。它既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又使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从而加深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第二,将技术转移到国外,在别国恢复和保持技术的垄断优势,继续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第四,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主要有有三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等。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种是国家资本输出。

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利用外资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高了条件;带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

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一,它是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描述世界变化的广度与深度的概念;第二,它意味着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冲突和合作即相互作用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第三,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将不单指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则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存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再次,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最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消极后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也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必须明确,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也必须明确,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具体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制度终究要为新的更加美好的社会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共产主义,其低级阶段是社会主义。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说资本主义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起源于人类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局限性:找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找不到通向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

空想社会主义不具有科学的、实践的品格: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3)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他们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社会科学的三大理论),吸收科学前沿的成果(三大自然科学发现)。

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发现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的含义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③,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3)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及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具体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列宁对马恩思想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 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十月革命的事实证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同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即在俄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领导全国人民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初期探索 1.进一步巩幽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918年3月,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战争暂时停止,从而获得了不到半年的极为短暂的喘息时机。列宁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机,立即着手拟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l生和小资产阶级性》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鼠、仇视和反抗。从1918年下半年起,帝国主义纠合14个国家发动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了围内战争。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种临时性政策。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此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增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上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4.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列宁“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1.苏联模式基本特征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2.苏联模式的利弊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幽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I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嗣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1.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在20世纪发展中发生的曲折

80年代术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重要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建立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围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美好目标,同时也是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日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安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
《安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