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可行性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3: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可行性报告

题目:贵大搬迁之现象(我设计的搬迁工程) 学 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 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班 级: 092 学 号 0908110404 学生姓名: 林秀锟 指导教师: 吕建明

2011 年12

月 26 日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贵大搬迁之现象(设计搬的迁可行性报告)

一、前言

2009年9月26日,“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项目征地拆迁协议签约仪式”在花溪新区行政楼三楼C307会议室隆重举行,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出席仪式并讲话。 仪式上,花溪区委书记朱桂云致辞,充分肯定贵州大学在花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全方位合作。陈叔平校长、田平区长分别代表贵州大学和花溪区人民政府在协议上签字。 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作了讲话。讲话中,龙书记高度评价了中共花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对贵州大学的大力支持,并对今后双发的合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按照所签署协议内容,把征地拆迁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十一月份动工,为下一步的施工建设铺平道路。二是要把贵州大学与花溪区在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的合作模式树立为校地合作的良好典范,为下一步大学城的建设摸索出一条高效务实的新路子。三是要牢固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是百年大计,我们的各项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四是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依法依规进行征地拆迁安置,力争2009年底完成征地拆迁的工作任务。至此贵州大学搬迁项目拉开了序幕。

二:项目概况

贵州大学校园扩建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总面积约3200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可容纳学生规模达3万人。计划分二期完成,其中一期用地面积975亩,首期开工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将满足蔡家关校区七个工科学院一次性搬迁的需要,建成后将达到容纳1.1万名学生学习、生活的功能;二期用地面积约2225亩,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规划布置天文、环境、生物、国际教育等组团,将容纳1.9万名学生。

由于贵阳的大学太过于分散,给各个大学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着贵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为了更好地促进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贵阳市花溪区规划出一片土地来,打造贵州大学城。

区委书记向虹翔,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向子琨,区政府副区长程建梅、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罗松华、贵大花溪校园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刘开英、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叔平,副校长陶文亮等参加会议。

会上,陈叔平向向虹翔一行介绍了贵大花溪校园扩建工程有关情况,就新校区搬迁工作中的事项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说明。

向虹翔、向子琨在会上就搬迁涉及我区的工作作出安排,表示,花溪区将以最大的力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强的机制确保贵大新校区安全有序搬迁。

陈叔平在会上表示,贵州大学与花溪区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近年来,通过双方努力,校地共建工作卓有成效,贵大校方一定做好新校区搬迁的相关准备工作,让省委、省政府满意,让师生满意,让贵阳市、花溪区满意,让“三创”成果能够得到巩固。

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有关精神文件指导下,把花溪打造成贵州大学城,酿造文化花溪,旅游花溪,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服务。综合贵州大学各方面条件和环境,在花溪二道边上开辟了3000多亩土地用于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区的建设。现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贵阳市市委、市人民政府、贵大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的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七个学院,共计9000多学生进行搬迁。

为了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可行性搬迁工程计划,为指导同学们搬迁工作安全有效的进行。我们为同学们提供可行的搬迁过程设计,为同学们节约时间,节约精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省、学校多次开会调整,综合学校师生意见及搬新校区的实际可行性,最终决定在1月7号开始搬,搬家之后没有课程设计的就可以回家了,在外地实习赶不回来搬的学院可以申请推迟搬。

三.负责小组

搬迁工程由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搬迁负责指导小组统筹安排工作,一切行动听从小组委员会的指挥,严格执行搬迁日程和搬迁有关注意事项。

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搬迁负责指导小组由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同志和贵州大学校党委书记姚小泉同志担任组长,统筹安排小组工作,主持相关会议。小组成员由涉及搬迁的七个学院的院长,院党委书记,院学生科科长担任,组员积极支持配合组长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为推动搬迁工作的全面完成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努力工作,及时准确地将搬迁负责指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搬迁动态信息等传达给学生们,及时反映搬迁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遇到的有关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组员起到连接学生们和指导小组的桥梁作用。

四.项目进行的各种条件

1搬迁必要性

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为把花溪打造成贵阳市大学城,酿造出文化花溪,旅游花溪。贵州大学本部地处花溪河畔,依山傍水,学府起黔中。为响应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有关精神文件的号召,结合贵州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决定,将贵州大学除花溪南北校区以外的其他校区统一迁至大学城,即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区。贵州大学先后于1997年和2004年经历了两次合并,现有花溪北校区、南校区、蔡家关校区、茶店校区、太慈桥校区、小关校区、罗汉营校区、沙冲路校区、香狮路校区九个校区,总占地5345.8亩。其中校区之间最远相距近百公里,校区的太过分散带来的办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既不利于学科资源的优势互补,也不利于贵大新文化的形成,已成为制约贵大发展的突出“瓶颈”。为了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适应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学校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学校有关部门早在2007年就提出拟在花溪校区进行校园扩建的设想。搬迁后,教学管理更加方便,资源共享更是流畅。所以搬迁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也势在必行。

2.搬迁的外界条件

新校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建筑未完工”“路面未修通”“绿化困难重重”等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高频率话题。尽管学校在工程建设上开足马力,部分硬件设备还是在安装上“姗姗来迟”。同学们不禁质疑,硬件“缺席”的教学在软件上如何跟进?这个还处于摇篮期的校园给新校区教学工作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乔迁”工作势在必行。

新校区的搬迁是学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广大师生最为关注的一项重大事件。为了确保整个教学的平稳运转,教务处和各学院已在本学期开学之前做出了相应的安排,要求在搬迁之前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对无法提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完成的实验项目也从教学计划上做了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实验设备、语音设备的安装都在加班加点地进行,计算机房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其投入使用。

综合贵州大学各方面条件和环境考虑,经省委、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花溪二道旁边开辟3000多亩土地用于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区的建设,现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省委、省人民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贵大校党委、校长办公室联合下发相关文件指导搬迁工作的进行。

关于新区的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通过半年的赶工,学生们的宿舍楼,教学楼已基本完善,学生可以搬进去进行学习生活,但尚缺绿化设施有待于完善。

2007年11月1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率队来学校调研,指示贵州大学将在花溪区建设一个相对集中的校园。到2008年4月15日,又在相关网站上发布《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公告》,向海内外征集校园扩建优秀方案。2008年4月30日,副省长刘晓凯同志在省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扩建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去的有关工作。2008年5月5日,省政府下发了黔府专议[2008]38号“关于研究扩建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2008年5月16日省发改委签发了《关于将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项目增补为2008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函》的批复。2008年5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黔府办发[2008]5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扩建贵州大学花溪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成立了由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同志担任顾问、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晓凯同志担任组长、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同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建富同志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的扩建贵州大学花溪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贵大校园扩建工程位于现贵大花溪北区新体育场后,规划总面积约3000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三十多亿元,可容纳学生3万余人。计划分两期完成,两期工程预计两年内完工,其中一期用地面积900余亩,首期开工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工程投资约1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学生生活组团、学科组团综合楼、国际交流中心等,将满足蔡家关校区七个工科学院一次性搬迁的需要,建成后将达到能容纳11000名学生学习、生活需要;二期用地面积约2500亩,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规划布置天文、环境、生物、国际教育、科技园等,将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纳19000名学生。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高校占地面积最大,一次性投资最多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高水平大学会矗立在美丽的花溪河畔,将为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校园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水电网都已基本接通完成。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教育部、教育厅、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批准学生入住新区。电力系统、自来水公司等基础建设部门已配合学校建设完成,满足同学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市委、市人民政府、贵大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已研究决定搬迁计划,搬迁条件成熟可以进行。

五.方案

搬迁势在必行,为了统一部署,不产生混乱情况,为同学们节约时间,节约精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现就搬迁具体方案介绍如下:

搬迁时间由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搬迁负责指导小组统一安排。搬迁工作分学院完成,以免发生混乱。学校提前三天通知学生搬迁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打包整理自己的物品,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打包完成后,统一的时间由学校提供校车进行,从蔡家关校区送到新区,不允许同学自己搬迁,不按时搬迁。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学生人数具体确定校车的数量,搬迁的时间,要求做到有条不紊,顺利,安全地把学生送到新区。

六:费用

搬迁项目的费用主要在搬迁的运输费上和学校每人发放的两个编织带上。初步计算,以9800人作为搬迁人数。每人两个编织带,共计19600个,每个3元,共计58800元。公交车每次接送50位同学,需接送196次,每次费用45元,共计8820元。故搬迁费用预算共计:58800+8820=67620元。

资金来源主要是从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园扩建基金会的拨款得来,由省委、省人民政府签字后,贵州省财政厅统一拨款。

七:项目风险

搬迁项目是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主持下进行的,所以没有政治、政策等风险,风险主要在于学生安全和教职员工的意见问题。搬迁后教职员工的住房问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题也是个难题,许多教职员工家在蔡家关,如果到新区上课那么来回奔波是很劳累的。除了教职员工的住房问题,还有老的教职员工对蔡家关的感情让他们很难割舍对学校的感情,我们要好好安抚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以人为本,努力维护搬迁过程的和谐稳定。

搬迁途中学生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必须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本次搬迁工作的主体就是学生的搬迁,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学生们的安全要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搬迁工作。

搬迁过后教职员工的安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绿化环境的落实,切实建好一座崭新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高水平大学。让它矗立在美丽的花溪河畔,为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搬迁事宜关系整个贵州大学和贵州省的工业强省大计的计划,引起了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由于新校区的一切实验设备和教学器材都要更新换代,所以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正常使用。另外像工程实训中心、图书馆等还在建设中,一些工程还没有完工,包括部分道路的施工以及各种标识的不完善,都将给大家带来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但这些毕竟是暂时的,还希望同学们在注意安全的同时,克服一下困难。新校园、新环境,教师和同学们都需要一个适应阶段。

八:项目总结

11月23日,我区与贵州大学召开协调会,就贵州大学新校区搬迁事宜进行协商陈叔平强调,新校区搬迁工作是当前贵州大学的一件大事、好事,事关贵州理工学院的筹建进度,事关花溪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事关蔡家关校区1万多名师生的学习、生活,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与花溪区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加强人员力量,认真制定好搬迁方案,检查设施是否完善,排查所有安全隐患,制定《新校园使用手册》和各种工作预案,确保搬迁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搬迁工程,是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为组建全省高校占地面积最大,一次性投资最多的现代化大学而启动的。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高水平大学会矗立在美丽的花溪河畔,为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校区建设是贵州大学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历史上的里程碑,它极大开阔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为贵州大学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新校区是按照现代大学标准建设的一个校区,无论从单体建筑、公共空间,还是各种辅助设施都按高标准进行建设。就教室而言,除了20间普通教室外,其余都是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因此,与老校区比较,教师授课可以借助更多的现代化手段,多媒体教学也将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