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磁县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院作为中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达标工作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地为磁县人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平衡和谐、因地制宜、辨证论建的原则。

—1—

2、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力求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征。

5、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做到“以文化人”,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达到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的和谐,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四、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

1、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迎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强化和规范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

2、逐步提高中医辨证诊治优良率。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达标工作为载体,在临床诊治中强化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3、夯实中医基础理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体现中医学术体系 “扶正祛邪” 的核心价值观。利用医院整体改造之际,在大院新建两个中医特色专科,营造环境优雅的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特色专科门诊;充分利用等级医院达标工作,在病房大力推广中药超声雾化、针、灸、中药熏洗、拔罐、推拿、刮痧及穴位注射、按摩、换药、湿敷等中医药传统项目技术。

4、修订和完善院训。院训是医院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医院灵魂的象征,是医院的“气”和“神”,是医院办院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心正、身修之训导,医院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来浓缩、概括医院的30年发展历程,反映医院团结奉献、严谨创新、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彰显医院以及全体员工的主导意识和整体价值追求,诠释医院的文化、特色品牌和发展理念,拟向院内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公开征集,集众人智慧来修订院训,使之更为精练、更寓深意,使之更具有导向之用、激励之功、凝聚之效、约束之力。内增素质,外树形象,推动医院由小变大、稳步前进。

5、制作院徽、院旗,谱写院歌。院徽、院旗是医院的形象标志,通过字母、图案有机结合充分表达医院服务性质, 又阐明医院中医文化韵味。院歌则以热情的笔触、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全院职工敬业奉献的精神和爱院如家的情感。集思广益,向院内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公开征集

—3—

院徽、院旗、院歌,再通过评比以选定院徽、院旗、院歌,从医院的形象、精神、理念追求等方面进行提炼升华,通过视觉、色彩、音乐来表达、展示医院形象。

(二)中医药人文精神与服务

1、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如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质量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药文化,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思想教育、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教育,大力倡导天人合

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思想,将“医者仁术”、“悬壶济世”、“以人为本”等思想贯穿于医院管理,融入领导言行,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心善举植根于员工之中,形成羞于冷漠麻木,耻于损人利己的院风院貌;实行无为而治,尽可能让员工得到自然充分发展,塑造职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推崇以德化民,有效引导,调整员工的意识、行动,共同营造医患和谐局面。

2、坚持用“以仁存心”、“大医精诚”的中医人文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医为性命之学,生成之主,道大任钜”,真正做到“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同时通过对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调摄精神、三因制宜等治则的落实及非药物疗法、治未病和养生理论、简便廉验等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病人推介就诊率、病人复诊率。

3、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扩大医院中医药服务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

(三)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4—

1、掀起学经典、做临床、“勤求古训”、“博极医源”的热潮,强化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的中医师尽快进入“角色”,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主要的中医方剂和药物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2、定期举办中医基本知识讲座,给西医医技人员了解中医基础知识。让西医人员在进院三年内都应接受系统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3、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通过组织义诊进农村、进社区,利用医院的宣传栏、电子滚动屏、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医、推广中医、普及中医,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相信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不定期举办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比赛活动,组织中医药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社会团体、媒体机构、群众组织等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研讨;鼓励创作体现优秀中医药文化和中医人文关怀精神的文艺作品,提升公民对祖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四)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1、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永恒的主题。中医院文化建设要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举措上来,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制定和完善各种单病种诊疗和护理规范与常规,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住院病人的中医治疗率、门诊病人中医治疗率和中医急诊病人中医参与治疗率。

2、把针灸科、肛肠科门诊特色专科(专病)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重点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

—5—

水平的提高。

3、加强院内制剂建设,提高中药的使用率。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是中医药疗效的保障和优势所在。积极争取药监等部门的支持,在机煎中药汤剂和代病人加工煎药方面下功夫,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药和中药饮片的业务收入比例,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要加大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要做好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中医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5、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尽快创造条件,介入健康体检来开展中医体质诊察服务,开设中医情志疏导门诊和中医食疗服务,调整体质盛衰,做到未病先防,拓宽服务范围,打造有中医药特色品位的预防保健服务。

(五)中医药文化环境建设

医院环境反映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美观的建筑、整洁的环境、醒目的指示牌、有序的诊疗秩序无疑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中医医院的文化品位如何体现,如何让人们走进中医院就有一种与其它医院不同之处的感觉。所以,要在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具有传统特色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环境上做好文章,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绿化美化,在内部环境设计上除创造一种干净整洁舒适的就医条件外,要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

一是充分利用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医家的画像,悬挂中国书法和装裱的古医训、古医德的字画、镜匾等;

—6— 二是在药房改建时,引入传统药铺装饰风格,体现传统宁静,争取把药房建设成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

三是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电子滚动屏、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四是对医院窗口部门进行重新建设,注重引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修风格来体现古朴典雅,并充分利用围墙来打造中医文化长廊;

通过中医药环境文化的建设,广泛宣传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高雅、优美、和谐、舒适的现代化中医院。

(六)中医药文化创新与发展

1、制定中医药科研奖励措施,鼓励中医药工作者以 “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基本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深入研究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作用和疗效,开发科研成果,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赋予中医药新的生机和活力。

2、加强中医药研究所的建设,抓好客家地区民间中医绝技和中草药单方、验方的搜集、整理、提高和推广应用研究,整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五、组织保障

1、提高思想认识。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迫切需要,是医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次实际行动,必须教育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保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7—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以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另发),抓好组织协调,细化落实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3、完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形成领导负责、部门协同、科室落实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考评机制,把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年度考核进行考核。三是要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把文化建设与人事管理、争先创优和医院行风建设结合起来,对在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积极、完不成任务和考评不达标的科室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四是要建立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医院年度经费预算,并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需的场地、设备等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培训,有制度、有约束的监督导向,有激励、有奖惩的管理手段,培植和树立中医医院精神,努力提升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品位。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我们要继承与创新并重,专业与科普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认真做好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服务理念,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公众形象,努力提高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效,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全面提升医院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医疗市场的竞争。

磁县中医院

2012年4月16日

—8—

中医药文化建设 领导小组

长:梁保平

副组长:苗树凯、张俊会、吝如利

段卫生、王绍博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9—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含山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鹤庆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辉南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某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3号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天柱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