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一、课标要求

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

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2.重点字词音: 闲暇( ) 斑斓( ) 狭隘( ) 慰藉( ) ....麻痹( ) 戕害( ) 符箓( ) 恢弘( ) ....

四、课堂笔记 整体把握: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讨论本文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一(1) 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二(2~5) 分析问题: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三(6~7) 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研读课文

一、对“教养”的理解

1、请同学从第一自然段概括出黑塞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修养?

2、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有教养的表现?(请同学们写出5种有教养的表现即可)

二、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

2、你读过经典吗?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经典?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为“经典”?

(学生讨论,归纳)

3、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

(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用笔画出重点语句)

三、怎么读,才能读出经典的意味

1、作者认为,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具体的方法去读经典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2、思考: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结合自身读书经验谈谈)

课堂小结: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阅读经典,能够让教养在我们的骨髓里繁衍,假以足够的时日,就将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同学们,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心的强健,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五、当堂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跋涉 ( ) 闲暇( ) 斑斓( ) ... 狭隘 ( ) 慰藉( ) 恢弘( ) ... 麻痹 ( ) 戕害( ) 符箓( ) ...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枕藉 嘉奖 群贤毕至 并行不背

B.渎职 坦荡 敝帚自珍 沧海桑田

C.题签 泻露 川流不息 要言不烦

D.寒喧 膺选 覆水难收 涣然冰释

三、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对“教养”(即精神与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的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 )和扩展。

2.最重要的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3.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进而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 逐渐 领略 B.增强 逐步 领悟 C.加强 逐渐 领悟 D.加强 逐步 领略 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溺(nì) 舟楫(jí) 契约(qiè) 六艺经传(zhuàn) ....B.麻痹(bì) 阿谀(yú) 跬步(guǐ) 木直中绳(zhîng) ....C.戕害(qiāng) 句读(dîu) 槁暴(pù) 跂而望矣(qì) ....

D.符箓(lù) 骐骥(jì) 炽热(zhì)

真知灼见(zhuï)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锻炼 斑斓 训诫 锲而舍之 B.驽马 灸热 寂寞 金石可镂 C.慰藉 闲暇 喧响 出类拔萃 D.蓬勃 彷徨 桑梓 蓬荜生辉 3.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于“教养”也即精神与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 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弱其中的杰 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 逐渐 领略 B.增强 逐步 领悟 C.加强 逐渐 领悟 D.加强 逐步 领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 ....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屋子。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4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 A.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8.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9.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个性或人格”具体指什么?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10.“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11.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

获得教养的途径

获得教养的途径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

高二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

2.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