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精讲)

发布时间:2020-03-02 21:13: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有企业改革对策

(仅供参考)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全面深入领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自身发展。

十八大: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做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工作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把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与行业中,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与城乡公益性基础设施、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领域、以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及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等。

在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不能是具有垄断性的,不应向其他所有制企业关闭大门,反而应当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向这些领域投资,替代并促进国有资本向高技术、高投入的关键环节集中,以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提高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的控制力,也不是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控制,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向其他所有制企业开放。二是明确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并不是意味着限制国有企业向其他领域投资,也不能要求国有资本从所有一般性领域退出来,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最终实现全领域的竞争,所以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扩展其发展空间才能够实现壮大国有经济的初衷。

二、做好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工作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较为困难的资本集中、企业缩减、人员转移、清理历史包袱等任务基本已经完成,绝大多数的中小国有企业实现了民营化。现在国有企业的主体大都是国有大型企业,所以国有经济今后应主要布局在大企业层面,未来的改革将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第一,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让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有独资企业逐步变成以公有投资者股权为主的股权多元化公司。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转机建制的改革尽快走上法制轨道;有利于企业资产和国有股权的合理流动,改善资产配置状态;有利于尽快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原则的治理结构,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本债务关系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有利于使国有企业和其他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更平等地竞争。

把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公司,最终实现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上市,是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最佳选择。资本市场的盈利追求和监管压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内部的规范运作,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弥补外部监管的不足。在成熟、规范的境外市场上,很多国有企业已经从优良资产部分上市发展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较强。

第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谋求产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属性,所以必须把国有企业真正办成企业,遵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营发展的普遍规律,做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一方面,要逐步减轻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一部分本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能;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能,通过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国有企业经营者以提高资本收益为核心,做大国有资本,做强国有企业,进而带动和提升产业水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在行业发展的地位,保证可持续经营的能力,防止出现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

第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建设新型国际化公司为目标,国有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理应成为\"走出去\"的领路人。要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以全球化的视野规划国有经济的发展方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此外,让国有企业走到国际市场上去,将使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呈现错位发展的格局,有利于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国际市场开拓者,既让出了部分国内市场,又可以带领中小企业共同进军国外市场,二者相互补充,和谐共赢。

三、做好为国有企业营造外部环境的工作

从当前的公众舆论上看,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对国有企业的负面评价,涉及国企收入和国有垄断等方面。应该看到的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近年来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主流,这是不置可否的,但由于社会舆论格局的变化,公众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成就知之甚少,暴露的问题却被不断放大,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缺乏改善自身形象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能力。所以说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上述\"硬招式\",还要具备下列\"软功夫\"。

1、国有企业要敢于审视自己的缺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社会舆论所提出的负面问题,把公众对国有企业的期待化作改革的动力;要端正态度,学习同媒体沟通的技巧,熟悉新媒体传播的各种方式,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化解社会舆论的误解和偏见。

2、国有企业要善于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加强理论研讨,抵制错误观点,从理论上讲清楚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国有企业需要积极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努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需要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艺术,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总而言之,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国企系统应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推进内部资源整合,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改制上市,深化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力争更多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整体上市。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构建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国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方面,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设生产和原料等基地,带动国内设备、产品出口和产能输出,重点培育一批全球布局、跨国运营或全国布局、跨区域经营的大集团。

十八届三中全会:分门别类,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国企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准确界定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公益性的企业,例如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企业,国有资本要加大投入,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作出更大贡献;对以网络系统为存在基础的自然垄断行业,需要国有资本继续控股,但也要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随着科技进步,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业务正在逐步缩小,原来被视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大量业务逐步变为可以引入市场竞争的非自然垄断性业务,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仍依靠行政权力运营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的部分业务,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推动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二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强化国有企业投资经营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重大信息公开。五是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根据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可分门别类地提出这样一些改革设想:

一:构造新的国有资产或者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框架。《决定》指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些提法意味着,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就是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监管职能和股东的职能要实行分离。一种选择,就是中央企业经过进一步的重组形成三层格局:第一层,若干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者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第二层,国资委资本运营公司或者资本投资公司;第三层,国有控股或者持股企业公司。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把20、30家好的企业改造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把小的装进去,形成三级体制。

如果形成这样一种格局,那么,在新的国有资产或者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框架中,主要职责就是实施有效的资本管理,提高配置效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关键职能是资本的保值增值。国资委更多的是做一些共性的问题,诸如:统计评价、产权管理、法规建设、结构调整的研究、改革方案的设计、薪酬政策,就是所谓的监管职能。同时,针对不同的企业,放手让股东行使好股东职能,比如推进股权多样化。我想,通过这样的分界,就能够解决以往国资委管得过多、管得过细的问题了。

二:对于公益性的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加监管,使其成为市场经济中受到专门法律约束和监管的特殊企业。《决定》指出,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这实际就是分类改革。《决定》讲到,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自然垄断的行业要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依此来理解,就是对于能放开、能引入竞争机制的行业,要进一步放开;对于不具备放开条件的要通过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来看,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制改革,包括内部的改革,完善公司制度。在国外,这种公司的董事会里往往是有政府代表的。但是,我们的《公司法》不让政府官员做董事监事。同时要强化企业管理,企业能不能上市,关键是看企业能不能达到资本市场的要求。二是建立有针对性的出资人管理制度,以及有符合其功能的考核和评价体系。通常,公益性的企业赚不赚钱跟企业最后的经营结果可能没有直接关系,其更多的是满足公共需要,但是会有一个降低成本的问题。所以对这样企业的考核,要有一套单独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考核办法。三是强化行业监管。这样的企业往往是有垄断资源或者有独占领域的,因此行业监管就尤为重要,要明确监管的机构和监管内容。四是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合理安排。这样的企业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然而一个企业在一个阶段合理的亏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它永远亏下去,那这企业就没法生存了。所以,在它为做好公共服务而付出的时候,政府对它的扶持政策必须执行好。规范地讲,政府应该是购买这些企业的服务,由此让企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前景。

公益性的国有企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有。比如美国,它可谓是最彻底的自由化、市场化,它的联邦政府直接管的公司还有70、80家,都是特殊企业。那么,对于这些公司,联邦政府是怎么处置的呢?就是一个公司一个立法,其中规定了这些公司跟社会的关系,跟政府的关系,以及它的责任、经营边界,要对它进行什么样的监管。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国情有效地加以借鉴。

三: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最终成为市场经济规范的公众公司。《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比较现实的方式是依托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造,实现市场化和公众化。实际上,就是整体上市。因为,在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运作中,如果让别人入股,除非是让其控股,这实际上就是要本企业退出。否则,就是让其参股,可是人家真金白银地投进来,又不能控股,完全为分红,这种可能性很小,好像现在企业都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所以,比较现实的还是通过上市,实现股权多样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原先我们国有企业的上市是包出一块优质资产上市圈钱。现在我们所有上市公司的业务结构是完整的,上市公司内部是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这实际上就是在为整体上市做准备。因此,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可能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没有集团,没有存续企业,完全按照资本的要求运行。由此,国有企业就变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公司。我想,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很可能也会是这个发展方向,就是通过资本市场逐渐地公众化,变成上市公司。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有资产就彻底资本化了,它的流动性就会非常好,进退就会非常容易,就可以为下一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四:改革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决定》讲到,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的选评比例,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由于我们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步到位地实现经理人员的市场化不太现实。假如让我们的十大军工的领导也去市场化,不通过组织部门,不通过中央政治局去选人,这也不现实。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分类改革。如果我们的国资监管体制转成三层的结构,这个层面就好操作了。就是说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的领导人员,仍然可以维持行政任命。但是,在这些公司底下的企业层面就可以一律实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行为。

五:坚持和完善董事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决定》提出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制度。这是一个世界通用的制度,通过前一段试点,我们觉得也是效果很明显的一个制度。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董事会制度?它实际的出发点是针对一把手负责制中的决策机制。我们的体制对个人的依赖太大,一个好人来,这个企业就好;这个好人一走,这个企业就不行了。董事会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就是要破除一把手负责制的弊端,让企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

总之,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对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发展中大国更是一个难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其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企改革没有很直接的关系。但依法推进国企改革,理顺和规范国企管理、人事、分配体制,严格实行政企分开,则必定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对策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析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精讲)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精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