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趣(教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趣》学案

编写:庞彩花 校对: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趣”的含义,感知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2.体会文章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趣”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知识链接:

1、时代背景: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毕胜论”,中国”毕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2、林语堂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扈(hù)从 足胼胝(piánzhī) 摩顶放踵(zhǒng) .... 癖嗜( pǐ) 掮(qián)客术 ..

2、解释: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

掮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

二、探究文本

1、题目《论趣》中的“趣”怎样解释?

明确:兴趣。“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色?这样的开头有什么目的?

文章开头引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

3、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接踵”的例子有何用意? 作者列举了“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接踵”的例子肯定他们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避免以偏概全。

4、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趣”的?

明确: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论述:(1)在求知上要有“趣”。(2)启发心智上要有“趣”。 (3)在读书上要有“趣”。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林语堂的散文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请品味以下句子,并做具体分析。(课本53页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1)我看见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为这四事。 明确:作者显然比乾隆的扈从概括得更准确,顺水推舟地将世上困扰人心的事实巧妙而诙谐地说了出来,自然而有趣,我们读着有味,品着有理,嚼着有趣。 (2)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是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明确:作者对趣的阐释就像是智者喝茶品人生,淡定从容,而让人顿悟。顾凝远论画讲究兴致, “当兴致未来,腕不能运时”不能作画,林语堂随手采摘的这朵历史浪花就非常恰当而将趣字讲深,讲透,讲明,让人信服。

(3)据里考克说,剑桥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

明确:作者将导师和学生的谈话说得妙趣横生,我们不难想象,拿着这烟斗,喷着冒烟,这导师是如何拷问这学生的。其中因不明而怒,无知而怯,明而悦,悟而喜,种种滋味随这个特别的“冒”字浮现而出。

小结:

《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论趣

论趣教学设计

论趣教学设计

原创精品教案 论趣

《趣识对联》教师教学实录

智趣

书趣

茶趣

茶趣

书趣

论趣(教师)
《论趣(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教师与学生 教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