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新政’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

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罗斯福及“‘新政’革命”的相关史料;对罗斯福及“‘新政’革命”进行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新政’革命”的学习,明白它虽然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革命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避免美国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政”革命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事情吗?(学生回答、补充) 新授:

(一)实干家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的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人国际联盟。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当经济危机袭来时,身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在纽约州实行社会救济,并且采用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办法来增加就业,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50岁的他,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启用“智囊团”和他一道探索并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新政”试验——即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争取人民的支持。罗斯福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又因在新政中表现出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誉为“狮子”和“狐狸”。

强调:1932年以“新政”为口号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阅读与思考】:这段演说词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怎样的人格风采?

答案提示:展现了罗斯福总统敢于直面困难(大危机),坦率、果敢,信念坚定、无所畏惧,勇于战胜自我的优秀领导人的人格风采。

【思考题】:罗斯福的“试验”是指什么?

要点提示: 是指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稳定人心,摆脱危机,大量的立法出自“百日新政”期间;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 措施: 作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A、内容: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鼓励农民压缩产量,限制农业生产。

B、作用: 工业: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A、内容: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B、目的、作用:该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生产,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并使国家干预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以避免盲目竞争,缓和阶级矛盾。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即以工代赈) 政府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从事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建设,例如: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作用: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4)保护劳工权利 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 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

【思考题】:新政“新”在哪里?

要点提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即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认为即使出现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也一定能使国家安然渡过。)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4、作用和影响

【想一想】:新政对恢复经济的效果究竟有哪些? 要点提示如下:

罗斯福新政使经济危机得到缓和,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整顿,完善管理银行、信贷和货币的制度,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某些极端行为,克服了金融危机;刺激了工农业的复兴;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制定与实施联邦劳工立法,允许适当提高劳工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家组织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实质: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直接影响: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4)深远影响: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自我测评】

1.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要点提示如下: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了。

(三)度过难关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堂作业: 【阅读与思考】

从这段演说辞中,你看到了什么? 答:此为开放性思考题,答案提示:

答:看到了:

一、美国社会当时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1.美国的社会矛盾再一次尖锐,民主政治再一次受到考验。2.数千万美国公民生活在困苦之中,家庭灾难笼罩着他们。3.数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4.失业严重、购买力低下。5.广大人民营养不良等。

二、看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优秀的政治品质:1.敏锐的观察力。2.高超的演讲艺术。3.敢于直面社会问题。4.主张实行社会救济等。

三、看到了“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政”革命下,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难关,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最终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的大体情况:

1933至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1935至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1939年美国经济重新回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课后作业: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2.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特点是

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通过扩张来缓和经济危机

C.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收回输出资本,稳定国内经济秩序

思考题:大危机中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主要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18课罗斯福新政 学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教案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